本報記者 祝 闖
「社會救助關係到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申請越便利、審批時間越短,保障功能體現越充分。」黑龍江省方正縣民政局局長孫立民,三言兩語把社會救助「放管服」改革的意義說得明明白白。位於松花江中遊南岸的方正縣,是2018年啟動這項改革的。兩年來的改革歷程與成效,對社會救助「放管服」標註了一個完美註解。
放權,放得下還要放得穩
方正縣下轄4個鎮和4個鄉,平均每年辦理社會救助的量在8500人左右。2018年,作為黑龍江全省唯一的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試點縣,方正縣開啟了社會救助審批權下放工作(以下簡稱審批權下放)改革的帷幕。
萬事開頭難,權力拿起來容易放下去難。尤其是在社會救助實行縣、鄉兩級審批運行較為規範、順暢的時候,要改成鄉鎮一級審批,需要在很多方面進行突破。
為了確保放權合法合規合理順利進行、審批流程調整依法依規有效,方正縣多次邀請哈爾濱市民政局的同志前來與縣相關部門召開審批權力下放工作論證會,就下放事項內容、權力運行規則等問題列出清單,反覆研討,逐項推敲。
哈爾濱市民政局專門下發《關於開展社會救助事項審批權下放鄉鎮(街道)試點的指導意見》,對方正縣給予政策支持,同時還在社會救助信息系統專門為方正縣試點鄉鎮開通一級審批操作權限。
隨後,方正縣政府審議通過了《社會救助一級審批操作流程》《社會救助事項審批權下放委託協議》等文件,明確縣民政局以委託的形式將城鄉低保對象審批、特困人員供養、低收入家庭認定、臨時救助(備用金)審批權力下放給鄉鎮政府,規定了鄉鎮政府作為社會救助受理、審核和審批工作主體,以及申請、信息核對、受理、審批等環節的具體工作內容和詳細流程。
2018年2月,縣民政局與第一批試點鄉鎮方正鎮和天門鄉籤訂了委託協議,方正縣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試點工作開啟「正在進行時」。
為了保障試點工作運行順暢,縣民政局組建了社會救助事項一級審批指導小組,深入試點鄉鎮進行業務指導、答疑解惑和必要的培訓。方正縣民政局社會救助中心張美豔說:「特別是在開始階段,工作人員對系統操作不熟練、政策把握不夠準確等問題較為突出,培訓指導到位很必要。」
放權不是一放了之,而是在放權之後要繼續承擔應負的責任。對此,方正縣民政局早有思想準備。「審批權下放後,民政局的責任絲毫沒有減輕。群眾對社會救助工作的滿意度依舊是考驗我們工作的重要標準。」縣民政局副局長孫曉光說。
接權,接得住還要用得好
人員流動頻繁、人手不足,是制約鄉鎮政府民政經辦能力的「老大難」問題。方正縣同樣面臨這個「攔路虎」。
天門鄉副鄉長王鳳蓮這樣描述承接審批權時鄉鎮人少活多的狀況:「承接社會救助審批權後鄉鎮民政工作量成倍增長,民政工作的人手原本就緊張,現在更是不堪重負,而且經費也並未因此增多。」為此,鄉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組織學習相關政策法規,並通過內部調配充實了民政辦的人力。
「之前只有我一個專職民政助理員,試點開始後,雖然鄉裡抽調了兩位同事協助我,但他們手頭都有自己的工作,必須在忙完各自工作後才能來給我幫忙。」天門鄉民政辦助理員左佔河切身感受到了承接審批權後帶來的壓力,「服務大廳的民政窗口必須有人坐班,入戶核查要至少兩名工作人員一起去,人手不夠的時候,只能讓鄉領導跟著一起入戶。」
好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裡」,就是鄉到村的距離,這其中的關鍵是村幹部。村幹部最清楚村裡情況,先讓他們明白政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試點前期和初期,鄉政府領導多次帶隊到各村向村民講解政策、了解訴求,並著重做好與村幹部的溝通,讓他們深入了解政策內容,掌握工作方法。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試點鄉鎮承接審批權後的效果越來越明顯。身患多重二級殘疾的謝女士,今年8月26日在方正鎮民政辦提交了低保申請,9月24日就辦理完成,只用了20個工作日。
審批權下放後,鄉鎮政府每個月22日集中對當月申請社會救助的對象進行審批、上報,如果村(居)民在月初就提出申請,信息核對、入戶核查和民主評議等環節沒有問題,基本上都能在30個工作日內辦結。相比之前,省去了縣民政局入戶核查和公示環節,整個辦理流程至少能夠節省7個工作日。當方正鎮民政辦助理員高豔萍描述改革落地後的成效時,臉上洋溢著驕傲與自豪。
用權,用得準還要用得好
「之前村裡只要有一戶申請社會救助的,我們村幹部至少要跟著開展兩次入戶調查,一次鄉裡核查、一次縣上抽查。」天門鄉黑河口村黨支部書記李玉輝介紹說,「審批權下放後,鄉裡民政辦來一次就能把家庭情況核查清楚,村民都覺得省事多了。」
李玉輝一直生活在村裡,對每家每戶的大事小情都了如指掌。審批權下放後,他感到變化最明顯的是低保辦理更便捷了,審批也更人性化了。
前陣子,村裡有一戶人家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到北京看病花了100多萬元,欠了老多饑荒,但表面上看,這家生活還可以。在幫他家申請低保時,鄉政府民政辦的工作人員問得很細緻,李玉輝也作了詳細介紹和解釋。最後,鄉政府審批時就把這家的特殊情況考慮了進去。對此,李玉輝深有體會地說:「審批權下放使鄉鎮幹部與村幹部聯繫得更緊密了,為群眾服務落得更實了。」
方正鎮和天門鄉試點一年後, 社會救助事項辦理效率明顯提高,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提升。鑑於此,2019年11月,方正縣政府召開常務會決定在全縣全面推開社會救助事項審批權下放工作,縣民政局與另外6個鄉鎮人民政府籤訂了委託書,方正縣的社會救助「放管服」改革由試點擴大到全縣。
「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更及時了,縣裡的信訪、諮詢等相關事項同比下降了73.2%。社會救助領域『放管服』改革,讓民生保障的末梢神經更靈敏、更高效,也讓困難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心,達到了改革的目標。」孫立民覺得,這就是社會救助「放管服」改革的最大成效。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