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央深改組第九次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有一個亮點,即審議通過了《省(自治區、直轄市)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管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此舉意在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黨委和紀委的監督,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改革「落地」。這不僅是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的又一有力舉措,也充分體現了習近平誓將反腐進行到底的決心。
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拍蠅打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痛擊腐敗,成效顯著。但他仍沒有絲毫懈怠,因為他深知反腐敗鬥爭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巨的任務,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無法一蹴而就,而且不僅要懲腐治貪,更要防範於未然。要完成這一任務,必須有一支思想上、政治上、作風上、能力上過硬的紀檢幹部隊伍。如今,習近平頻頻出招,不僅是要建立這樣一支專業隊伍,更要將這支隊伍鍛造成一把直指貪腐的「利劍」,令腐敗分子聞風喪膽,讓腐敗無處遁形。
第一招:規,即規範提名考察程序。「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矩不完善,方圓同樣難以成型。過去,紀委書記通常由同級黨委提名和任命,這樣的做法往往容易出現對下級黨委和普通黨員幹部具有較強威懾力的各級紀委,在面對同級黨委,特別是「一把手」時難以施展拳腳,監督不力而滋生腐敗的現象,制約了監督職責的有效履行。習近平早已意識到這一點,也一直在改進、完善。此番試行紀委書記提名考察辦法,就是進一步落實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的規矩,明確上級紀委在提名考察工作中的職責權限和操作程序,不僅完善並細化了紀檢系統選人用人的配套措施,也增強了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這一舉措為「利劍」鬆開了束縛,便於及時亮「劍」,絕不給腐敗分子任何可乘之機。
第二招:拓,即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治國經邦,人才為急。」鍛造紀檢「利劍」同樣是人才為先。要組建好這支各方面都過硬的紀檢幹部隊伍,應對當前極為嚴峻而複雜的反腐敗鬥爭形勢,就必須廣納賢才。作為這支隊伍的骨幹,紀委書記、副書記承擔著紀律檢查工作的主要領導責任,其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反腐倡廉工作的進展,這樣的人選更應德才兼備。然而,紀檢系統內部人才數量畢竟有限,眼界和經驗也不夠全面,單從系統內部選賢任能是難以滿足需求的。怎麼辦?不必擔心,一向重視選才用才的習近平自有高招。這不,會上就首次明確了拓寬紀檢幹部隊伍選人用人渠道,紀委書記、副書記人選既可以從紀檢系統內產生,也可以從紀檢系統外產生。此舉既優化了紀檢幹部組成,又充實了紀檢隊伍,為推進反腐敗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把「利劍」在習總書記的淬鍊下愈發鋒利,寒光四射,已讓腐敗分子望而生畏。
第三招:律,即正身守紀嚴格自律。古人云:「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作為監督執紀的專門隊伍,紀檢幹部肩負著整肅黨紀黨風,推進反腐敗鬥爭的重要使命,理當有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好的作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倘若「利劍」鏽蝕折戟,如何上陣殺「敵」?正如習近平所言「執法者必先守紀,律人者必先律己」。打鐵先得自身硬,紀檢幹部必須嚴於律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經得住誘惑、守得住底線,勤勉正身、恪盡職守,自覺維護紀檢隊伍形象。樹好了形象,就是一面旗幟、一種榜樣,就是反腐倡廉的一道無聲號令。唯有如此,才能擔當大任,不負黨和人民厚望。
習近平三招用心良苦,招招「劍」指貪腐。相信他鍛造的這把紀檢「利劍」定能所向披靡。
(來源:學習大軍)
爭取做最通天線、最接地氣、
最好讀的黨刊
歡迎訂閱2015年《黨建》
鄧小平題寫刊名
中宣部主管主辦
郵發代號:2-187
每冊定價6.00元 全年定價72.00元
請到當地郵局辦理訂閱手續
歡迎訂閱2015年
《學習活頁文選》
中宣部主管主辦
郵發代號:82-2
每冊定價2.00元 全年定價75.00元
請到當地郵局辦理訂閱手續
聯繫人:周家連 韓峰
聯繫電話:010-66068020、
010-66064893(兼傳真)
郵局匯款:北京市東城區珠市口東大街10號東段
收款人:《黨建》雜誌社
郵編:100062
戶名:《黨建》雜誌社
開戶行:工商銀行北京琉璃廠支行
帳號:0200008009004616486
電子郵箱:djfxb@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