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甸往事ll孫樹林:如煙往事難忘卻(連載八)

2021-02-28 林甸往事
我懂點事以後,一年春暖花開的季節,媽媽領我上縣城姥姥家。乘坐的是一掛四匹馬拉的膠輪大車。 路兩旁盛開著許多黃燦燦的婆婆丁花,還長著很多綠油油的青草,還有一些車軲轆菜。 車老闆兒搖晃著長長的鞭子,不時抽打幾下前邊拉套那三匹棗紅色大馬,又用鞭杆子敲打幾下那駕轅的青馬屁股。那四匹馬就加快了腳步,拉著大車一路小跑起來,馬蹄踏在地面上發出嗒嗒嗒的悅耳響聲。我的心也隨著這馬蹄聲響,早已飛向了那嚮往已久的城裡。童年的我望著那藍藍天空中隨風飄動的白雲,還有那些在田野裡興高採烈忙祿的人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為這還是我第一次坐車出這麼遠的門,而且又是去縣城。 一路上不時會有一些趕道的人招呼車老闆停下車,請求老闆子捎個腳兒(搭車同行)。只要車還有空位,車老闆不管熟人還是生人,總是來者不拒,都熱情的把他們讓上馬車按頓坐好。有帶小孩兒的婦女,老闆子還會幫她們把孩子先抱上馬車坐好。不時還有人哼起《社會主義好》這首歌,也有人唱起了「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些當時流行的歌曲。快到街裡時,馬路逐漸變寬,車上的人都喊了起來:「快到街裡了,快到街裡了!」在大車快到西門的時候,迎面又過來一輛馬車,馬頭上的銅鈴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見到我們這掛馬車就放慢了速度。可能是對面車上有的人和我們車上的人都認識,雙方高喊著互相打招呼。我們車老闆兒問對方:「你們上街了?」對方回答:「嗯吶,你們才過來呀?」「我們這不才到嗎。」我們車上的老闆子回答著對方。 兩掛馬車上的人也互相打起了招呼:「上街都買點啥呀?沒多買些好吃、好喝、好穿好戴的呀?現在解放了,走社會了,日子好過了。」「嗯,買了,買了。現在好日子才剛開始。往後會越來越有奔頭啦!……從今以後走社會了,好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了。」直到那掛馬車已經走出很遠很遠了,兩掛車上的男男女女還互相擺著手高喊:「我們走社會了,我們走社會嘍!我望著那輛大車離我們越來越遠,猛然回過頭來,一座高大的拱形大門已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媽媽告訴我這是林甸縣的西城門了,進了這個大門就是進到城裡了。大車再往東走看到路南有兩座兩層的樓房,起脊的樓頂紅色的瓦蓋,刷著米黃色的外牆……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親眼見到樓房,不禁好奇的站起來,向那樓房張望。馬車繼續向東行駛,房子越來越多,馬路縱橫,但房子多數也都是和農村一樣的土平房,只有街面上有些帶磚門臉兒的房子。還有幾處新的磚瓦房,那是第一百貨商店、第二百貨商店和聯營商店等公共場所。那時的林甸縣城還沒鋪柏油路面,除了十字街等主要街道是鋪的沙石路外,二道街以外還都是土路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時的十字街正中間,還矗立一座高高的方座尖頂的俄式木塔,顯得巍峨而壯觀。塔下面方座四周的廚窗上,鑲著玻璃,裡面裝著各種宣傳圖片。木塔的四壁上還安裝著不同顏色的彩色燈泡。塔尖上還有一顆鮮紅的五角星,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從這次坐馬車上街以後,我幼小心靈中就珍藏了這樣一幅圖畫:從農村走進城裡;從窄路走上寬路;從人少的地方,走到人多的地方;從土房走進樓房,這就是在走社會。那座鑲嵌著紅五星的高大木塔也就成了我心中城市的標誌和象徵。一九五八年秋天,父母又再次領我進了一次縣城,這次是說去趕廟會。也記不清那次林甸縣是召開一次什麼大會,反正是開了很多天才結束。大會是以廟會的形式開幕的。還舉辦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展覽會。 展覽會舉辦地點就在我第一次進城看到的西街那座小黃樓的二樓上。記得開幕式是在現在第二中學那個位置的大廣場上召開的。   廣場上的主席臺座西朝東,記得有位長的胖胖的縣長(後來才知道這是黃基龍縣長),還站在主席臺上和其他縣領導一起檢閱了參加大會的群眾遊行隊伍。印象很深的是這位縣長當時還揮動著手中的前進帽,不斷向遊行群眾招手致意。遊行群眾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有的舉著五彩小旗和彩色花環面向主席臺方向,高喊著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總路線萬歲!等口號,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雲宵。在縣城舉辦廟會的那些天裡,廣場上還搭起了許多臨時的帳篷,帳篷內有炸麻花大菓子的,有烙餅蒸饅頭的,有賣各種小吃和水果的,有表演魔術雜技的,真是熱鬧非凡。這次進城,父母還領著我走進了我第一次進城時看到的那座紅色瓦頂,米黃色外牆的樓房(記憶中位置就在老縣委大院、現在比優特超市的位置)裡,去參觀一個林甸縣的大躍進建設成果展覽。 我第一次順著樓梯登上了二層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廳正中的一個電動輪盤上,站著一個木偶男孩,手裡還舉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他面帶笑容,隨著輪盤的轉動,他也四周轉著。好像是在宣傳展覽內容,又像是在熱情歡迎前來參觀的人們。在展廳另一側的牆壁上,擺放著用木板做成的類似書廚樣的案臺,案臺被分隔成若干份,每一部分展出不同的主題內容 ,分別有林甸工業、農業、牧業、商業、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展覽大廳裡,還擺放著一個巨大的沙盤,他是一個立體的林甸未來規劃設計方案的地形圖。 這個沙盤上顯示出的未來林甸縣城的遠景規劃一一房屋磚瓦化,整齊美觀。柏油馬路平坦寬暢,城鄉公路四通八達。農田成塊片片綠,樹木成網一行行,路兩旁的路燈整齊而美觀,城鄉電器化……。解說員一邊講解,有時又會按動一下電紐,那沙盤上的路燈就亮起來了。小汽車也在平坦的公路上飛跑起來。通過這次參觀,我腦海中的「走社會」又有了新的概念一一後來我就經常夢到沙盤上的景象,認為走社會後的生活,就應該像展覽會的沙盤上展示得那樣美好。也好像這樣美好的圖畫很快就會變成現實一樣。應該說當年林甸縣的領導者們,為林甸描繪的這幅圖畫,不可謂沒有遠見卓識,不可謂不高瞻遠矚。不過五十年代初,林甸縣政府為未來描繪的這一美好藍圖,因多方面的歷史原因,又走過了一條漫長而曲折的路程,直到中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後才逐漸得以實現。時至今日,當年的夢想不但早已成為現實,而且遠遠超越了當年的設想,林甸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正在實現全面脫貧,步入小康社會。  作者:孫樹林,林甸縣退休教師,酷愛文學,曾有多篇紀實文學作品發表在林甸往事平臺。林甸縣作家協會會員,大慶市作家協會會員。《林甸史話》編委會委員。

林甸往事公眾微信號平臺搜集採訪創作與林甸相關聯的人與事,為積澱林甸的文化為宣傳家鄉做努力。為遠在他鄉的遊子建設精神家園,希望有一盞明燈可以眺望,有一片熱土可以還鄉!

顧問團隊

白玉蘭:大慶市網絡文學協會副主席 大慶日報文化專副刊副主任文字編輯:馬秀紅、趙豔琴、陳冬梅、梁學志、王淑豔、孔令琴。詩詞編輯:陳忠海 白建東林甸往事平臺自成立後一直秉持為積澱家鄉歷史文化為己任,感謝鄉親們的一路支持與鼓勵,不斷的奮力前行離不開你們的守望關注。投稿注意事項:文體不限1、word 文檔裡不含照片2、附作者簡介3、附與文風匹配的照片(此照片能放在word 文檔裡)

相關焦點

  • 林甸往事ll陳良:媽祖誕辰聖典見聞
    晚飯後出來散步,酒店的側門那有一個挺大的人抬的彩驕,看起來沒有個十個八個人的是抬不起來的,彩驕製作的非常精美,裡面端坐的是媽姐神像,據說是天津市的信奉者們不遠萬裡不辭辛苦特地趕來參加媽祖的誕辰慶典活動。       山亭鎮的港裡村是媽祖的故居,明天是農曆的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林默誕辰的慶典之日。
  • 浮華若夢,往事如煙
    走過時光的轉角,翻過一頁又一頁的日曆,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時間過得太快,轉眼間我們早已過了青澀懵懂的年紀,年少的夢丟在了風裡,所有的往事都化作過往雲煙,浮華如夢,太唯美的記憶註定讓人難以忘記,往事如煙,一切的一切都已丟在風裡。
  • 林甸往事ll冷豔波:無根草
    作者簡介:冷豔波,黑龍江省林甸縣人,農民,林甸詩詞協會會員,大慶詩詞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泉鄉放歌》、《泉城詩韻》及網絡平臺。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林甸往事公眾微信號平臺搜集採訪創作與林甸相關聯的人與事,為積澱林甸的文化為宣傳家鄉做努力。為遠在他鄉的遊子建設精神家園,希望有一盞明燈可以眺望,有一片熱土可以還鄉!
  • 往事如煙,淺笑安然
    初見驚豔,再見如故,所有的情與淚,不再重演,往事如煙,隨風而散……看時光飛逝,看季節變遷。陌生到熟悉。熟悉到陌生。沒有人能夠永恆不變,除了記憶。歲月匆匆,它帶走了時間,當往事漸遠漸離,變得模糊不清,但它始終來過。
  • 往事如煙,願流年不負,歲月靜好,一起在詩詞裡回憶往事!
    時光清淺,往事如煙,只是時光不再。雖事已過,人已非,荏苒的歲月,滄桑了誰的容顏。但願流年不負,歲月靜好,一起在詩詞裡回憶往事!往事如煙,滿耳箏琶值幾錢。高陽臺-又題夢隱詞清-楊芳燦散帙消愁,支琴送日,一番惆悵誰憐。殢酒懷人,思量往事如煙。
  • 【詩詞鑑賞】往事如煙,15首往事如煙的詩詞,在詩詞裡追憶往事!
    時光清淺,往事如煙,只是時光不再。雖事已過,人已非,荏苒的歲月,滄桑了誰的容顏。但願流年不負,歲月靜好,一起在詩詞裡回憶往事!採桑子-雜憶清-史惟圓當時已慣何曾惜,滾遍香弦,字字清妍。能得當場幾度憐。
  • 往事如煙時隔多年是什麼歌?《往事如煙》歌詞試聽方式
    那麼,抖音往事如煙時隔多年是什麼歌?抖音往事如煙時隔多年是什麼歌:  這首歌曲的歌名叫做《往事如煙》,是由一博、張池填詞、譜曲,杭州91音樂編曲,藍波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於藍波於2019年1月22日發行的專輯《往事如煙》中。  該歌曲發行後,就在各大音樂平臺以及抖音等平臺十分的流行,也獲得了很多歌迷朋友的喜歡。
  • 【蕭士恕獨家授權連載·國民黨林甸縣長郭英男秘書在林甸的三個月(連載一)】
    編輯絮語:從今天開始,「林甸往事」微信公眾平臺獨家授權連載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省詩詞協會常務理事
  • 精選詩詞《往事如煙》
    少女時節,她最愛的一句話,就是往事如煙;那時,總以為自己充分體會其中的感受, 一種浪漫的,早熟的心路歷程, 直到年逾不惑,她才深刻了解,什麼是"往事如煙" 辛棄疾的確好才情,一句終於都會走到往事如煙的!不是嗎?!
  • 往事並不如煙,你依然在我心上
    往事並不如煙,你依然在我心上,人的一生會有許多的遇見,總有一次遇見,溫暖了心扉,芬芳了歲月,總有一段情,是心底的柔軟,在心裡刻骨銘心。你離開以後,我才真正明白,什麼叫孤獨,身邊少了你,好不習慣,那一天,天空飛著雪,目送你背影消失在我的視線。
  • 往事竟然如煙
    往事竟然如煙 2014-10-10 16:14:25  道別離開,心知往事如煙。「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回憶。」這種話看來也是騙人的。當然,這主要還是怪自己,入讀就是因籤證快到期而這裡學費便宜。虛度就是虛度,不必粉飾。年輕時候不知道這叫做虛度,青春有很多時光可揮霍。這虛度並不以是否有世俗意義的成績論,而是漫不經心。即使在拉薩發呆看了兩年雲,也許卻是充實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得熱情投入人生,對抗虛無的辦法也唯有投入。
  • 誦讀:往事如煙(原創)
    往 事 如 煙作者:雨下羅加   誦讀:王焱編輯:蝴蝶誦讀 (ID:hdsd66888)往事如煙
  • 林甸往事ll張智修:那山,那水,那棵樹
    兩位老人輾轉來到了林甸縣城,可是林甸縣城每天一趟到花園鄉的客車已經發出去了,而他們沒有等待第二天的班車,毅然步行25公裡來到了花園鄉五號村,因為這樣就能早一天見到我父親。父親臨終前能最後與兩位哥哥見上一面,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使父親的心理得到了些許安慰。父親最終還是在半年後,帶著一輩子的辛苦、成功、喜悅和遺憾,依依不捨地撒手人寰,當時父親年僅49歲。
  • 詩歌《往事並不如煙》,《妹妹跟你走(歌詞)》
    《往事並不如煙》昨天夜裡的月亮啊,今天晚上還是那麼圓。昨天夜裡的星星啊,今天晚上依然布滿天。難忘的瞬間已久遠,她的歌聲總是迴響在耳邊。往事啊往事,往事並不如煙!昨天吹過的清風啊,今天又來吹拂我的臉。往事啊往事,往事並不如煙!《妹妹跟你走(歌詞)》生在那黃土坡,長在那山溝溝,我媽媽教我唱響信天遊。
  • 往事如煙紅塵一夢
    喜歡淡淡的幽靜剝離塵世的喧囂於一個人的夜晚回味歲月的過往往事如煙每個人都在書寫著歲月的年輪一場風花雪月一段愛恨情仇一場西湖的雨一杯醇香的茶淡淡濃濃濃濃淡淡訴說著往事如煙落花過後還會迎來盛放而有的人錯過了就是一輩子想放下卻放不下放不下卻又拾不起即使放下了也是一地碎花往事如煙
  • 往事如煙,淺笑安然
    初見驚豔,再見如故,所有的情與淚,不再重演,往事如煙,隨風而散……看時光飛逝,看季節變遷。陌生到熟悉。熟悉到陌生。沒有人能夠永恆不變,除了記憶。歲月匆匆,它帶走了時間,當往事漸遠漸離,變得模糊不清,但它始終來過。
  • 【家族】:「勤義」往事連載(七、八)
    作者陸壽生先生系陸雲發先生的西園宗親,原籍在長安大松墳頭村,本書著於2003年10月,後經許可在《西園文薈》公眾號原文連載刊出,現經原發公眾號許可,《傳記片》在周日轉發,本周轉發《「勤義」往事連載(七、八)》,敬請關注!
  • 時光清淺,15首往事如煙的詩詞,在詩詞裡追憶往事
    往事如煙,滿耳箏琶值幾錢。  殢酒懷人,思量往事如煙。  吟魂合伴梨雲住,醒春愁、莫近啼鵑。  向翩翩,蝴蝶前身,悟到詩禪。  繁華彈指春明夢,把三分塵土,輕換流年。  綠遍西泠,樓前春水浮天。  鏡塘香冷蘋花瘦,掩烏篷、雨外閒眠。  任飄零,一枕瞢騰,都付遊仙。
  • 《往事如煙》煙文化展覽在昆明開展
    2020年8月15日,雲南昆明第一個私人菸草文化《往事如煙》展覽室在昆明開展。《往事如煙》菸草文化展覽室,集雲南煙標收藏愛好者王天培數十年心血與投入,在2020年這一極其特殊的時刻,經個人攜女兒王琪近半年來精心設計、布局、布展終於8月15日建成開展。
  • 如煙往事俱忘卻
    在網上看到一幅「如煙往事」章草書法作品,寫的高古雅致,章草的味道十足,下載下來,臨摹幾遍。在這幅作品的落款處有兩句詩「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並標註這是陶鑄的寫給妻子曾志的詩。詩的全名是《贈曾志》,我查到了這首詩的全文如下:          重上戰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          無情白髮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