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偉華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
本期故事關鍵詞:鄧麗君
她擁有超常的學習能力,學得很快,語言天賦很高,她可以用粵語、閩南語、日語、英語和馬來語唱歌,而且可以切換自如,遊刃有餘,她連法語都能說得很好,真的是佩服。
記得應該是一九六九年,我剛當完兵的時候,也就十八九歲,擁有著所有那個年紀的人該有的少年氣盛,懷揣抱負開始闖蕩「江湖」。
當時我第一個加入的公司叫作肯肯娛樂,工作就是安排歌手到夜總會歌廳演出,算是正式進入了娛樂圈。那時夜總會的歌手都是後來的明星大腕,陳淑貞、方漪、沈鳳子、林美儀、大盜歌王林衝、翻唱《今夜不回家》的白冰冰、駱豔麗等,都是這一代的歌手。
記得有一天晚上,在一個夜總會裡面,剛好我去看一個女子樂團的演出,裡面有一個臺灣演員是我的朋友。恰巧鄧麗君母女也去看演出,和我的朋友也認識,我們就很自然地互相介紹認識了。 那時候大家還都是小孩子,鄧麗君大概十六七歲吧,我也不到20歲,打了招呼就算是認識了,但那個夜總會裡面黑漆漆的,我們也沒看清楚彼此的樣子。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有一些經驗後,我就想去海外闖蕩。一次帶臺灣歌手古蘭去越南,認識了麗聲戲院老闆王成慶,此時的麗聲戲院在南越堤岸風生水起。
閒聊時他談到了最近看好的一部歌舞影片,叫作《謝謝總經理》,他買下了放映權,並且此片在當地反響極高。《謝謝總經理》是宇宙唱片公司為慶祝鄧麗君唱片銷售佳績而出資拍攝的,所以鄧麗君成為很多觀眾的偶像,名聲大起。我馬上說:「我認識鄧麗君!」此話一出,接壤了我之後與鄧氏母女的緣分。
隨後我從朋友那兒打聽獲知鄧麗君經常參加各種慈善活動,獲得了「慈善皇后」的頭銜。我剛好當時結識了好友吳清華,他是電影製作人,正在為慈善籌款,藉此機會我就請纓回新加坡聯繫了麗風唱片公司,約鄧媽媽一同商議,就此有了之前醉夢中的場景和畫面。
在歡聲笑語中,合同也就這樣愉快地籤好了。我就拿著這個使命去越南,至此掀起了後面我帶著鄧媽媽和鄧麗君闖蕩東南亞市場的新篇章。
由於冠有「義演」的頭銜,我又心中竊喜。因為那個時候如果去哪個國家演出定義為「義演」,那麼籤證手續之類的官方文件就能順利地辦下來。所以跟戲院老闆、片商商議都同意之後,我便可以去談演出價格了。當時人家問我演出費用,我也是獅子大開口:「五百美金,一場!」沒想到人家痛快地同意了。而且這隨片登臺,一唱就一個月的時間,不是一筆小數目呢。
我馬上去找鄧媽媽,鄧媽媽問我怎麼了,我說:「哇!我賣了那麼多錢,可我不敢要。」鄧媽媽也傻了,因為鄧麗君那時候一個月也就3000美金的薪水,一下子變15000美金這麼多。在那個時候這些錢都可以買一個公寓了。
我跟鄧媽媽說:「我只拿10%,就1500美金,其他費用,比如交通、吃住,都您來付。」這樣一來,我從帶鄧麗君出來演出的老闆無形中變成了鄧麗君的經紀人;這樣一來我們出去工作遊玩的費用都由鄧媽媽出錢,就好像我媽媽一樣在一起;這樣一來我們開始了一段一起生活、工作,凡事都和鄧媽媽商量,親密無間的關係。
我和鄧麗君的兄妹關係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很多人問我:難道那時候沒有動過情?沒有想過要交往的心思嗎?很抱歉地說,好像一見面鄧麗君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鄰家妹妹,所以我當時沒有任何兒女私情的想法。
更何況我那時漂泊在外,就是居無定所的浪子一個,鄧麗君那時也是家境貧寒,有一家子需要供養。所以大家一心都是工作、掙錢、養家。而且我們兩個人,除了年齡匹配,其他方面都不適合在一起。雖然後來我也臆想過此事,但大概如果有交集,也會轉瞬即逝吧。
我這樣一個性格倔強的人,遇到了一個同樣骨子裡倔強不屈的人。這兩個人一起做事,要不水火不容、針鋒相對,要不同心協力、其利斷金!這說的是誰?你不會認為是溫柔婉約的鄧麗君,她那麼甜美可人,柔情似水。但是沒錯,我說的就是鄧麗君!她的似水柔情裡面的倔強和堅持,令很多八尺男兒都抵不過。別忘了,我說過她是竹子,挺拔秀麗,柔韌不屈。
鄧麗君擁有她獨有的性格特點,倔強、直白、不屈不撓的性格,我有時候反而有些擔心她。在當初朝夕相處的這幾年,一直到她的最後幾年,每一件事情都是她那獨特的性格所造就的,也造就了一個獨特的她。
她擁有超常的學習能力,學得很快,語言天賦很高,她可以用粵語、閩南語、日語、英語和馬來語唱歌,而且可以切換自如,遊刃有餘,她連法語都能說得很好,真的是佩服。
學習開車也是,一下子就學會了。不過提到開車這件事,我真的是又好氣又好笑。那時是在越南演唱期間,鄧麗君剛考到駕照,以為自己很厲害,每次都吵著要自己開車出去,不讓司機接載。結果,有一次就釀成了小意外。不是她撞傷了人,而是把麗聲戲院老闆娘的手指夾傷了。
我記得當時,鄧麗君堅持要開車,老闆娘也拿她沒辦法,笑著答應讓她當「司機」。就在大家相繼上車坐好後,老闆娘發出一聲慘叫,原來坐後座的老闆娘為了上車方便,手剛好扶在司機座位前的門邊上,大大咧咧的鄧麗君坐上司機位,很「擺款」地啟動了引擎,車門就硬生生的這麼「砰」地一關……老闆娘痛得眼淚都飈出來了,鄧麗君發現自己闖了禍,也嚇呆了。
眾人以為老闆娘會發火,幸好,手指沒有斷,只是皮外傷,再加上老闆娘那時已經和鄧麗君私交甚好,知道她的性格,很是疼她,一點都沒有生氣,也沒有怪罪她。
鄧麗君特別孝順她的母親,這是在圈中出了名的。我也是從她的身上了解到了「守歲」的意義。原來,在每年除夕,無論多麼忙碌、多麼勞累,即使是在國外演出,鄧麗君也堅持要在酒店房間為母親「守歲」。
有一次,她把我叫去酒店房間,我們兩個就在地板上玩牌,鄧媽媽在床上睡覺。鄧麗君堅持要我陪她到天亮,說這麼做是為母親「守歲」,讓母親可以長命百歲。意義如此重大,那我就陪她嘍。
沒想到這一晚上,鄧麗君把媽媽換來包紅包的新鈔票輸得精光。那時候可把她急壞了,生怕媽媽醒來發現了罵她。我當時是想逗逗她,故意讓她著急,覺得她著急又無奈的樣子很好笑,就假裝要拿著「戰利品」回房間。看著她嘴巴都快嘟到了天上,卻倔強地不肯跟我求饒的樣子,我決定先氣氣她,揮手說了句「拜拜」,就快步回到自己房間。不過第二天我還是把錢如數都退給了她。
和其他小女孩一樣,鄧麗君喜歡吃零食,她說,「吃零食好像人生一樣,應該要樣樣嘗試。」哈哈,在我看來,她就是一個十足的「小吃貨」。
還記得那年在臺北,忘記是演出過後還是彩排之後,已是人潮退去,月朗星稀的時候,臺北的秋天格外冷,小攤販零零散散的沒幾家,還都準備滅火打烊了,冷清又陌生的街道上只剩下又累又飢腸轆轆的鄧麗君和我。我已睏倦不堪,在尋食無望的情況下準備打道回府。但鄧麗君卻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和旺盛的期待,探索著哪家小店餘火未滅。
「青葉小粥店!」她興奮地叫我快看。我隨聲望去,一家小店雖說椅子已經倒立桌上,但炊煙嫋嫋,像是在召喚我們快要癱瘓的味蕾。但可惜的是,粥店已經打烊。那炊煙是從門口邊拐進胡同裡的小擔檔飄出的。順著食物的香味,並懷著充滿感恩的心,我們歡悅地蹲坐在小擔檔的小板凳上。
「咱們比比誰吃得多啊?」鄧麗君一邊爽朗地笑著,一邊用不在乎的口吻問我。好大膽的女孩子,跟我一個年輕小夥子比食量!我搖搖頭:「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雖說我嘴裡嘟囔著,但看到生龍活虎的她,不覺有一絲懼怕了。
比賽開始,鄧麗君當仁不讓地端起一碗就下肚了。那個小擔檔賣的是擔仔麵,就如字面上看到的,擔著擔子來賣面,而且都是小小碗,一碗一口。我們吃得快,老闆也忙活得不可開交,一碗一碗地給我們盛面,還趕不及我們吃的速度。過不多會兒,那巴掌大的小碗堆摞了滿桌,速度終於也漸漸慢了下來。
果不其然,雖說我已意識到鄧麗君的實力,在趕快加緊吃,但還是……我輸了!竟然吃麵都會輸給一個小姑娘,我大概當時的樣子很囧了。鄧麗君一邊指著自己「豐功偉績」的一堆空碗,一邊看著我笑了,她一邊笑還一邊用手背擦著嘴角,那個樣子我永遠記得。
時至今日,每次吃到臺灣擔仔麵,依舊會想起那一刻,那爽朗的笑,那美味的暖……
原標題:《她說吃零食好像人生,應該要樣樣嘗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