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這幾首古詩詞中感受古人的思鄉之情

2020-12-14 深圳市楹聯學會

悠悠遊子心,濃濃思鄉情

思鄉之情是千百年詩人們運用最多的題材之一。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馬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但並不是人人都有馬騎,像陸遊就是騎驢入川的,還有乘船、坐轎,都很慢,由此可見古代遊子回鄉是一件很艱難的事。如果離家幾千裡,沒有交通工具的甚至走上半年一年都不奇怪,所以古人的思鄉之情更甚於今人。

今天小編為大家精選了幾首抒發遊子思念故鄉,懷念家人之情的詩歌,請大家欣賞。

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是李白在揚州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抬頭仰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遂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詩。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詩人在客居洛陽的一個夜晚,突然聽到玉笛吹奏的《折楊柳》曲調而寫下的一首七絕詩。「柳」音同「留」,有惜別懷念之意。在遠離故鄉的洛

陽聽到這支曲子,誰能不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呢?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唐·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辭官返鄉時已八十六歲,此時距他離開家鄉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人生易老,世事滄桑,他心頭有無限感慨,於是寫下了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佳作。「鄉音無改鬢毛衰」包含了詩人多少感慨和無奈啊。

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五律是杜甫身陷安史叛軍中所寫,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美好感情,「家書抵萬金」一句更是流傳千古之名言,被後人廣泛引用。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關於這首詩的基調,有人認為是一首政治抒情詩,有人認為是一首描寫鄉愁的小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首詩的第三句,歷來為人稱誦。江南岸已是一片新綠,春意盎然,明月何時才能照我還呢?順著第三句,詩人自然而然的設問,想像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人類進入二十世紀,交通飛速發展,飛機、火車、汽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出行需求。當你遠在千裡之外,突發思鄉之情時,完全能夠做到朝發夕至。

現代描寫鄉愁最著名的詩則是臺灣詩人余光中於1972年創作的下面這首詩歌:

現代:余光中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於1949年隨家人離開大陸去臺灣。 由於歷史原因,臺灣和大陸長時間的隔絕,致使余光中多年沒有回過大陸。他一直思念親人,渴望祖國的統一和親人的團聚。在強烈的思鄉之情中,詩人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了這首詩。

詩中通過「小時候」 「長大後」 「後來啊」 「而現在」這幾個時序語貫穿全詩,借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實物,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流露出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寫出了海外遊子的心聲。

進入二十一世紀,海峽兩岸實現了三通,很多當年隨蔣介石潰退到臺灣的老兵,終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鄉,圓了自己的思鄉夢。

願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讓天下所有的遊子有思鄉之情,再無思鄉之痛!

想要了解更多古詩詞,歷史,關注微信公眾號開心詩詞,為愛正銘帶您一起分享快樂。

本文作者;為愛正銘《瀟颯》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這幾首古詩詞中感受古人的思鄉之情
    如果離家幾千裡,沒有交通工具的甚至走上半年一年都不奇怪,所以古人的思鄉之情更甚於今人。今天小編為大家精選了幾首抒發遊子思念故鄉,懷念家人之情的詩歌,請大家欣賞。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出自哪首詩?答:」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出自唐朝李白所寫的《靜夜思》,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時李白26歲。同時同地所作的還有一首《秋夕旅懷》。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望著天上還在繼續圓著的月亮,不由自主的思念起故鄉…這個秋夜,此情此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李白的那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的,這個秋天,這個夜晚,思鄉的感情又湧上心頭。自從高中以後,在家的日子就越來越少了,好在每個月的月底還能回去一趟。大學期間雖然時間充足,但礙於路程的遙遠,回家的次數也不是很多。
  • 唐詩閒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學讀唐詩已經20多首,今天我們終於讀到了李白,讓我們先讀他一首知名度最廣的五言絕句:《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個版本是明代版本,這也是我們在小學課本裡老師要求背誦的版本,當然也是流傳最廣的版本。
  • 每天學點國學: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解讀】本詩是流傳最廣的唐詩之一, 跟李白其他的作品相比這首詩顯得簡單,沒有經過雕琢遂成詩篇,正是因為詩句的平實易懂、朗朗上口,成為長誦不衰的名篇。「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俯仰之間寫出難言的思鄉之苦,從日常生活中提煉的感情更能引人共鳴。詩人二十六歲就作下此詩,流傳至今,已經不單純是一首唐詩了,千年來多少人會在他鄉的月夜思念起遠方的故鄉時,暗誦一首《靜夜思》?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皎潔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上,地上好像泛起了一層霜。詩人情不自禁的抬起頭來,看到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低下頭來想念起遠方的家鄉。  這首詩寫的是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 詩歌鑑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1譯文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2注釋⑴靜夜思:靜靜的夜裡,產生的思緒 。⑵床:今傳五種說法。一指井臺。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
  •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那些被讀錯了幾百年的經典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正確的版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我相信,這首詩是大部分中國人會讀的第一首唐詩。但在《全唐詩》裡,這首詩的版本卻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 漫析:《中國唱詩班》系列——《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觀看動漫,感受藝術,思考人生。大家好,我是行動派的小阿宅,每天持續和您分享動漫的相關內容,帶你觸碰二次元的精彩。今天為您解析的動漫是出自一部國漫,《中國唱詩班》系列裡的第五話——《夜思》。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代詩人眼中的想家是什麼樣的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這首教科書級的古詩,出現在線小學一年級的教材上。許是覺得這首詩簡單吧,五言絕句字少好記。應該有無數的小學生,曾經坐在書桌前搖頭晃腦的背誦著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吧。那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這是詩人李白,在用詩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古往今來,萬千思鄉詩,無人能出其左
    李白是盛唐時期的一位大詩人,一生寫了1000多首詩,李白的很多詩都和月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最著名的,傳播度最廣的當屬《靜夜思》,靜夜思這首詩大家閉著眼睛都能倒背如流吧。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被稱為千古思鄉第一詩,明亮的月光灑在窗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抬起頭來看著天窗外空中的一輪圓月,不由地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這可能是原文!
    復旦大學的教授認為,現今我們所熟知的《將進酒》,出自於宋刻版《李太白文集》,因為李白唐時名氣很大,傳誤之作有不少。到宋代時又產生一些新的訛誤。這是為什麼會有多個版本的一種可能。
  • 耿溪原創《遊子的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辛苦忙完一天,每當獨自靜下心來,尤其是夜深人靜之時,想想遠在家鄉的家人,頃刻間,心中便會湧出一股心酸的滋味,那種感受波瀾時時不能平復!於是,在閒暇之餘。在打發寂寞無聊的時間之時,只有把心中隱藏深深的思念表露出來,釋放出來,唯有用筆,便寫下了古人的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以平衡心中的思緒。
  • 漫析:《中國唱詩班》系列——《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觀看動漫,感受藝術,思考人生。大家好,我是行動派的小阿宅,每天持續和您分享動漫的相關內容,帶你觸碰二次元的精彩。今天為您解析的動漫是出自一部國漫,《中國唱詩班》系列裡的第五話——《夜思》。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這位古代詩人僅傳世一首詩,卻寫出了最直白的思鄉之情
    古詩詞當中,思鄉詩有很多。古人為了生計,為了理想抱負,為了功成名就,大都要遠離家鄉。而在外久了,或者在外遭遇困境,大都有思鄉之情。到了詩人那裡,這種綿綿情感就變為思鄉詩,流傳下來。思鄉詩思鄉詩,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了,詩人把月亮和思鄉情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成為很長時間以來詩人們作詩必有的一個意象。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國的詩歌向來含蓄內斂,思鄉詩多數也是如此。但並不是全部,比如這句「三千裡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可能是最直白的思鄉詩了。
  • 又到中秋月明時: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又到中秋月明時: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中國航空旅遊網訊 www.cnair.com  通訊員:盧建偉 單位:南航新疆分公司客艙部乘務六分部)     為了求學,我遠離家鄉來到新疆烏魯木齊,由於常年要在學校進行籃球訓練,每個學年最多回兩次家,不離鄉不知思鄉何滋味
  • 中秋品詩詞|舉頭望明月,千裡寄相思
    圖片夜幕降臨之時,一家人坐在院中,吃著月餅、瓜果,眺望著夜空中的那輪皎皎明月,談論著今年穀物的豐收與人事的變動在茶話之餘,來吟誦幾首中秋詩詞豈不妙哉? 先來看第一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五言絕句,幾乎街頭巷尾的黃口小兒都會念誦。一則是因為聲調押韻、朗朗上口;二則是因為用詞簡單,書寫不難,易於傳抄。「詩仙」李白平生飄逸灑脫、放蕩不羈,創作過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佳作。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把思鄉之情寫到了極致
    漂泊羈旅的遊子不畏辛勞、不懼艱苦,卻最怕碰見那輪皎皎的明月,因為它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忽然與人撞個滿懷,勾起人無限的思鄉之情。即使瀟灑縱情如李太白,二十餘歲便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遍歷大江南北,廣結天下英豪,也會在某個靜默清冷的客居秋夜被床前的方寸月色擊中,陷入鄉情別緒的綿綿泥淖無法自拔,才有了今天我們分享的這首千古絕唱。全詩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這首思鄉古詩詞人人皆知,僅有二十個字,而且被寫進了課本
    一輪明月而有這樣一首古詩詞,我們小學的時候就學過,大街小巷無論男女老少幾乎都知道,這首詩沒有華麗的詞藻,語言表達簡單樸實月是故鄉明《靜夜思》 唐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