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

2020-12-11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朋友們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我們所居住的太陽系。如果你對天文學還沒有了解,那麼通過本專欄的通俗講解,你將會跟我們一起步入天文的殿堂;如果你已經學過了一點天文學知識,那你也將能夠通過我們新角度的介紹,了解一些關於太陽系的有趣知識。

太陽系,顧名思義,是以太陽為主宰的宇宙系統,除了太陽之外還包括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衛星、彗星以及無數小天體。

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據了總質量的99.86%,擁有著絕對的權威。由於萬有引力和質量成正比,因此太陽能夠將太陽系所有天體都籠絡在自己周圍,繞自己公轉(衛星除外)。而且,如此強大的質量,讓太陽的引力範圍遠遠超過了它本身的尺寸。目前的理論認為,太陽的引力範圍甚至可能已經延伸到了1.5光年以外,這個距離是它自身半徑的約690萬倍

整個太陽系形成於大約46億年前,是從一片星雲中形成的。說起來,這片星雲是上一代恆星的產物,它所爆發出來的物質重新凝聚,形成了太陽系天體。你今天戴的首飾中的黃金,很可能是這顆恆星在超新星爆發中生成的

大約在46億年前,太陽系所在的位置還是一片充斥著星際塵埃和氣體的空間,它們穩定地彌散在這裡,毫無波瀾。有一天,在靜電力的作用下,有極少數的物質靠在了一起,打破了平衡。根據萬有引力定律,這裡的質量增加會導致引力增加,從而通過引力吸引其他物質靠近。於是,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的物質靠在一起。當它突破一個極限的時候(這個數字將在木星一章介紹),核心處開始了核聚變,這就是太陽。

太陽的吸積過程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吸引物質向自己下落。但與此同時它的輻射開始產生向外的推力,直到有一天,兩種力達到了平衡,太陽的生長到此結束。

不過,在太陽的周圍,也開始出現了不穩定的情況。太陽的出現不僅打破了自己範圍內的引力平衡,也讓方圓1.5光年以內的區域都出現了波動。在同樣的方式下,剩餘的物質也開始凝聚,最終形成了八大行星及其衛星,還有今天我們在太陽系內所看到的幾乎所有天體。

八大行星中,由靠近太陽由近到遠的距離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通過望遠鏡發現的。根據行星組成成分的不同,天文學家把前四顆行星歸類為類地行星,後四顆行星歸類為類木行星。另外,如果再加以細分,木星和土星又可以歸類為氣體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又可以歸類為冰巨星。在這八顆行星中,金星和地球、木星和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三對行星,又因為體積、質量、組成成分的高度相似,被稱為太陽系的三對「雙胞胎」。

17世紀,著名的天文學家克卜勒根據當時的理論和對當時已知6顆行星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行星三大定律,分別是:

橢圓定律:所有的行星都是沿著橢圓軌道繞太陽公轉,並且太陽位於其中一個焦點上;面積定律:行星和太陽之間做一條虛擬的線段,在行星公轉過程中,不論什麼位置,相同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調和定律:任意兩顆行星繞太陽的公轉周期的平方和軌道半長軸的三次方成正比。克卜勒的行星三大定律是天文學研究的重要基礎,是當時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是今天高中物理學的重點課程。而且,這三大定律不僅適用於太陽系的行星,也適用於衛星,以及系外行星系統。

在太陽系中,除了衛星以外的所有天體都繞太陽公轉。但是,在銀河系中,太陽也要變成「小弟」繞著「大哥」公轉,這個「大哥」就是銀河系的中心。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達到了太陽的400萬倍!與此同時,這裡還密集地分布著大量的恆星,其密度遠超過銀河系其他位置。

我們的太陽系,就在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5萬光年的位置上,繞著這個中心公轉。大概每2.5億年,太陽系就能繞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圈,這個時長又被稱為宇宙年。

(圖片說明:太陽帶領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的三維示意圖)

在銀河系中,太陽只不過是毫不起眼的一顆恆星。據推測,銀河系的恆星數量可能達到了1000億-4000億顆,並且有天文學家認為,其中大部分都擁有著行星。在茫茫的銀河系裡,太陽系就像是滄海一粟。可是,連這麼一顆「粟」,我們的了解卻仍然非常有限。

因此,我們推出了《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專欄,希望能夠帶領大家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太陽系,愛上我們頭頂的星空。也希望能夠有更多人把這樣的熱愛傳遞給孩子,讓更多孩子愛上天文,為我國未來的天文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在本專欄中,我們會採用大量的數據,以最直觀的方式讓你了解太陽系;用滿屏的乾貨,讓你收穫滿滿的知識;用通俗的語言,讓你理解浩渺的宇宙。

本系列專欄,我們將分為以下幾個章節:

前言(本篇內容)主宰,太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水星,唯一能看見太陽從西方升起的行星金星,地球的雙胞胎妹妹,卻是太陽系的煉獄地球,宇宙中一顆黯淡的藍點月球,人類趨之若鶩的殖民地火星,人類未來的家園小行星帶,消失了的第五大行星危機!近地小行星虎視眈眈木星,太陽系的巨無霸木星衛星,四大衛星精彩紛呈土星,太陽系最美的行星土星衛星,太陽系最宜居的地方天王星,第一顆被望遠鏡發現的行星海王星,筆尖上的行星冥王星,被貶謫的矮行星柯伊伯帶,冥王星的家園奧爾特雲,太陽系的最遠處逃離太陽系,人類的宇宙深空之旅系外行星,宇宙深處的「太陽系們」

在本系列中,我們將以獨特的角度,向你們介紹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系。不論你是否曾經了解過這方面的知識,相信你都會有所收穫。

下一期,我們將從萬物之源——太陽開始,了解這個孕育了我們的家園,咱們一起展開太陽系之旅,並且嘗試逃離太陽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你想做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就從我們的太陽系跟我一起出發吧!

相關焦點

  • 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彩虹色彩絢爛星球體
    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據了總質量的99.86%,擁有著絕對的權威。由於萬有引力和質量成正比,因此太陽能夠將太陽系所有天體都籠絡在自己周圍,繞自己公轉(衛星除外)。而且,如此強大的質量,讓太陽的引力範圍遠遠超過了它本身的尺寸。目前的理論認為,太陽的引力範圍甚至可能已經延伸到了1.5光年以外,這個距離是它自身半徑的約690萬倍!
  • 「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為何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今天的人類?
    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在又一次酒過三巡、詩興大發後,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類似的問題,除了李白之外的無數古人,也都曾經深深地思考過。直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看似在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實則已經越來越困惑……古人眼中的月亮在古代,西方人將月亮想像為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阿爾忒彌斯。
  • 「這樣的太陽系知識很有趣」水星,能看見太陽從西方升起的行星
    水星基本資料水星是太陽系最小的行星,直徑大約4878公裡,不僅比地球小得多,甚至還沒有太陽系最大的兩顆衛星大。水星的表面和月球有點類似,布滿了各種各樣的環形山,這些都是小天體撞擊的結果。從內部結構來看,它和地球比較類似,有殼、幔、核三層。
  • 給孩子們的天文科普:食物也能講述太陽系知識,家長你們知道麼?
    這有一個介紹行星大小,太陽系中行星冷知識的易上手的活動...最後還有開胃零食哦!我經常被問到是否有一些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做的,簡單的、與天文有關的活動,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是「一口吞下太陽系」。活動的目的是介紹給孩子們太陽系內行星的規模大小,同時分享一些關於行星的科學冷知識。有一個非常直接的方法是帶各類食物(通常是水果)來介紹行星的規模關係。太陽太大了,所以我經常在房間內用比較方法。舉例來說,你可以把活動建立為:「如果我們可以縮小太陽,讓它和那面牆一樣大,讓我們來看看每個行星會有多大。」
  • 10顆有趣的衛星:海衛一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逆行」軌道的衛星
    今天,我們來看看太陽系中這10顆最有趣的衛星。我確信,其中一些事實將會令你著迷。1.木衛三木衛三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其直徑大於水星,質量約為水星的一半,木衛三主要是由矽酸鹽巖石和冰體構成的。它的大小如此之大,以至於它擁有自己的磁場。
  • 你還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其實是這樣的
    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個很普通的恆星系,因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1000億個樣的恆星系,太陽系只不過是1000億大家族中一個普通的一員,但是太陽系也是獨特的,因為就目前為止只有在太陽系中發現了生命和文明,太陽系能夠誕生出生命得益於它獨特的構造,從教科書上我們可以知道,太陽系的大體結構是中間是太陽
  • 你知道哪些有趣但是冷門的天文知識?一起來看一下吧!
    宇宙無邊無際,有趣的天文小故事相信每個愛好天文知識的朋友都能說出一大堆來。宇宙中有哪些有趣的天文知識呢?正好我這裡有幾個覺得挺有趣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喜歡的快快轉發收藏哦。1、太陽的顏色:太陽真正的顏色是白色,而不是我們天天看到或印象中的金黃色。
  • 等比例的太陽系模型?專家:「地球」1釐米,「太陽系」一個鎮
    雖然不一定能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天文學上的發現,但是用望遠鏡探索宇宙的過程就很有趣不是嗎。我們生活在銀河系中,周圍存在的恆星不下幾千億顆,而且每一顆都有不一樣的特點,雖然不能看到太過遙遠的恆星,但是具體太陽系不遠的恆星卻是可以利用望遠鏡一睹為快。
  • 課本中太陽系配圖比例失調,這才是太陽系天體大小和距離真實比例
    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一些關於太陽系的基礎知識了。我們從課本上了解到,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括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六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
  • 天文科普:關於金星的12個有趣知識
    天文科普:關於金星的12個有趣知識。神奇的宇宙 第二期《關於金星,你要知道的十二個有趣現象》原創作者:地理大毛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廣義的宇宙就是時間、空間、物質的統一。宇宙大約誕生在138.2億年前,而宇宙有多大呢,目前計算的宇宙直徑為1560億光年。
  • 細數7個有趣的冷門知識
    它們之所以令人驚奇,是因為它們偏於冷門,冷門的結果將導致很多人無法相信所獲取的新知識,從而會為此進行多次的確認,甚至翻閱各種科學網站資料來進行完全確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到許多有趣的知識,並在現實生活中,讓我們在他人面前顯得更加博學。而在本文中,我們就要為你介紹,因為冷門,讓許多人不得不多次確認的7個有趣冷知識。
  • 天文知識三問:太陽系有多大?什麼是天文單位?奧爾特雲是什麼?
    即使你專注於地球的鄰居——太陽系——它的大小就足以讓你吃驚。科學家們不得不想出一個新的測量單位,以便掌握太陽系的大小。天文單位(AU)以地球至太陽的平均距離為基礎,大約為9300萬英裡。比如,與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距離太陽有0.39個天文單位(AU)。而那個最遠的行星呢?目前,官方來說,科學家們認為海王星為最遙遠的行星,但矮行星冥王星依然在太陽系中。
  • 天文科普:關於水星的十二個有趣知識
    關於水星,你要知道的十二個有趣現象》。水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母親」最疼愛的「子女」,因為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1974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發射的「水手10號」探測器第一次完成了水星表面的測繪任務(部分)。
  • 太陽系中只有木星有這樣的實力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一個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之和的2.5倍。木星的直徑達到了太陽直徑的10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047分之一。木星的周圍有很多衛星,木星及其周圍的衛星組成的系統因此有了「小太陽系」的美譽。木星是一顆氣態行星,物質組成和恆星比較接近。
  • 關於宇宙,你可能從未聽過的8個有趣小知識
    關於宇宙還有不少很酷的事實,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只有天文學家知道的8個關於宇宙的小知識。儘管太陽系中的所有其他行星由於自轉的速度都經歷了極點的扁平化,但金星卻沒有經歷過這種扁平化。金星旋轉的速度比地球旋轉的慢得多,因此,金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長得多。在金星上的一天持續243個地球日或5832個小時。而地球上的一天是23.943小時。與地球和大多數其他行星相比,金星也向後旋轉。
  • 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太陽系之外呢?
    太陽系中的所有天體均在同一個平面上,簡單來說,這意味著我們的太陽系幾乎是扁平的(更確切地說,是位於黃道面)。這就讓我想到了,為什麼我們不把太空探測器發射到太陽系之外呢?讓這些探測器飛到離地球一定的高度,這樣它們就能從更高的有利位置拍攝到更好的圖像,這不是更有意義嗎?地球的軌道速度非常大!
  • 宇宙8個迷人的東西:太陽系最大的天體,比珠穆朗瑪峰還高的火山
    1.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太陽的直徑是139萬公裡,大約是地球的109倍,質量大約是1.9891*10^30千克,約佔整個系統的99.8%。太陽的核心溫度可達1500萬攝氏度。
  • 探測器「向上」飛行,這樣能更快飛出呈「扁平狀」的太陽系嗎?
    那麼這裡就會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發射的探測器一定要橫向飛行呢,為什麼不以「上下」飛行的方式飛出太陽系呢?這樣不是更加容易飛出太陽系嗎?有這種想法很正常,這是我們基於視覺上的直覺想法,但是很遺憾,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
  • 天文小知識:關於太陽系,你需要知道的10件事
    01太陽系我們的太陽系是由一顆恆星、八顆行星和無數較小的天體如矮行星內太陽系獵戶座旋臂我們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獵戶座旋臂,以每小時828,000公裡的速度環繞銀河系中心運行。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有200多個衛星。07光環太陽系中四大行星和至少一顆小行星都有光環。
  • 粉紅星球、寶石星球,太陽系外的行星千奇百怪
    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四個巖質行星、四個氣態行星。雖然每個行星都別具特色,但都還不算出圈。我們以為宇宙中所有的行星都是這樣大同小異,實際上卻是太陽系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宇宙浩瀚無窮,宇宙中的天體更是千奇百怪,僅僅是以行星為例,在太陽系外就有很多以超乎我們想像的形式存在著的奇妙星球。現在,我們的身體還無法走出太陽系,那麼就讓我們的思想衝出太陽系的禁錮,去看一看那些千奇百怪的系外行星吧。在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星球叫做水星,雖然名為「水星」,但卻有些名不副實,而在太陽系外存在著一顆真正的「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