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種姓不能觸碰低種姓人的影子,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觀念

2021-01-20 寧城風語

一位西方遊客住進了印度的飯店,發現房間的燈壞了,於是叫人來換,結果一下來了5個人,一個人負責搬梯子,一個人負責清理灰塵,一個人負責換燈泡,一個經理負責在旁邊指揮,另外還有一個人專門來陪這位遊客說話,服務還真周到,這遊客暈了,天啊:我就想換個燈泡,你們怎麼來這麼多人呢,不會是要打我吧。結果對方說:因為在印度,不同種姓的人,只能做與自己種姓相符的工作,比如,這裡只有我是婆羅門,那麼只有我有資格跟你說話,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亂套了。

這的確是印度的真實狀況,那麼,印度的種姓制度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很久以前,印度生活著一群黑皮膚的土著人,叫做「達羅毗荼人」,但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翻過了印度西北部的高山,進入了印度,這群生猛的雅利安人,通過戰爭徵服了達羅毗荼人,還把他們變成了奴隸,雅利安人覺得自己皮膚白,所以是高貴的種性,而達羅毗荼人皮膚比較黑,所以是卑賤的種姓,這就是最早的種姓制度。

但是光這麼分級還不夠,雅利安人覺得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分工,為了方便管理,乾脆按照職業再劃分一下,於是,管廟裡事務的僧侶貴族成了「婆羅門」,掌握政治和軍事權力的人成了「剎帝利」,做普通工作的平民就成了「吠舍」,而可憐的達羅毗荼人,成了最底層的「首陀羅」。

雅利安人搞出的這一套種姓體系叫做「瓦爾納」,靈感來自於印度一部上古經典叫《梨俱吠舍》的書,類似於中國的《詩經》,這本書裡有一首詩叫《原人歌》,裡面說了,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胳膊、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託爾是原人的腳,你別覺得當腳不好,還有一群人被排除在身體之外,連腳都當不上,這群人就是「賤民」。

賤民還有一個名字叫「不可接觸者」,什麼意思呢?其他的種姓,都不能觸碰賤民,賤民走過的地方都要清理,連影子都不能跟賤民碰上,在馬爾納體系中,不同的種姓之間最大的特點是「潔淨」程度,廟裡做事的婆羅門,一天到晚祭祀念經,覺得自己特別乾淨,而屠宰、捕魚、理髮、洗衣服和打掃衛生的人就被認為是汙穢的,只能是賤民。

為了保持潔淨,高種姓的人還倒訂立了一些亂七八糟的規矩,比如,高種姓的人不能吃汙穢種姓的人提供的食物,低種姓的男人不能娶高種姓的女人,但高種姓的男人卻能娶低種姓的女人,佔便宜倒不講究了,這個種姓體系流傳了幾千年,到了19世紀,英國人把印度變成了殖民地,英國人來了一看,反倒覺得印度的種姓制度簡直是一個管理秘籍啊,一定要發揚光大。

於是,英國殖民者以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方式,像植物分類一樣,把印度人分成了好幾十個不同的種姓,彼此之間相互隔絕,老死不相往來,英國殖民者說:某些高種姓的群體,天生就適合當官,可以從事管理工作,而有一些低種姓的群體,天生就有反骨,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這種管理的辦法對管理者來說倒是方便了,但是被管理的人就不幹了,這是一刀切呀。

印度獨立之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出生地而受到歧視,並且明文廢除了不可接觸制度,甚至還立法規定,不管是議會、政府機構、國企還是大學裡,都要給低種姓的人保留一定的名額,也就是說,從法律上來廢除了種姓制度,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種姓制度還存在嗎?很遺憾,種姓制度流傳了幾千年,觀念根深蒂固,又在近代被殖民者一再強化,光靠法律已經很難根除,畢竟歧視就像骨子裡的基因,它會很久地傳承。

本文素材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編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印度人種姓制度觀念根深蒂固,那外國人在印度屬於什么姓?
    說到印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人看來,印度是一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落後的國家,也是一個奇葩的國家。大家也都知道,印度實行種姓制度,那外國人去印度該怎麼算呢?印度種姓制度來源於印度教,已經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 在印度,如果高種姓的人打死低種姓的人,結果會怎麼樣?
    但是,想要徹底根除在印度沉澱了幾千年的宗教觀念,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畢竟有82%的印度人都是虔誠的印度教徒,高種姓人群至今掌握著這個國家的經濟、行政大權,每年因種姓制度而引起的衝突、暴力事件,仍屢見不鮮。那麼,如今的印度社會,如果發生最高種姓打死最低種姓的事情,結果會怎麼樣呢?從一些印度種姓衝突的例子,其實就能得到答案。環球時報去年報導過兩起關於印度種姓衝突的案件。
  • 印度等級嚴格,高種姓和低種姓的女性差距大,如何分辨高低種姓?
    印度有一種種姓制度,在每個印度人一出生的時候,他的命運就已經確定,之後能上什麼學校,能夠從事什麼職業,都存在著嚴格的要求。而這種局面的造成,就是因為種姓制度,那麼它到底從哪裡起源?又該如何區分低種姓和高種姓?
  •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怎麼產生的
    「第五種姓」被稱為達利特人或不可接觸的賤民,他們甚至不被視為是人,所以不列入四大種姓之內。各種姓必須嚴格按自己的種姓從事特定的職業,不同種姓的人不能同行、共餐,跨種姓通婚更是被視為大逆不道。印度教的種姓制禁止高種姓女子嫁給低種姓男子,也禁止與非印度教徒締結婚姻,違反這些規定的夫妻倆以及他們的後代都會淪為賤民階層。
  • 印度低種姓如何成為高種姓?具體有三個步驟
    然而自從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後,這些印度土著,便被雅利安人踩在了腳下,淪為了低種姓者。這就是種姓制度造成的結果之一,各種姓不得通婚,所以雅利安旁遮普人仍是印度膚色最淺的人種。 即使經過社會的發展,印度的種姓制度已經在法律上被廢除,但無奈這種制度已經在印度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在實際社會運作與生活上,仍然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雅利安旁遮普人作為高種姓者,也仍然是印度地位最高的一個階層。
  • 印度低種姓人為什麼不能冒充高種姓?原因其實很簡單
    印度的種姓制度比起中國元朝蒙古統治者也毫不遜色,他們把印度人分為不同等級,印度社會等級森嚴,低等級的人在就業方面備受歧視,政治權利和人身自由沒有保障。 高種姓和低種姓在外貌上有著很明顯的區別。
  • 印度四大種姓之外的「第五種姓」,毫無社會地位,連影子都不能碰
    種姓制度是在印度等地區存在的一種社會制度,在印度存在了很長時間。它是從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開始,就出現的一種社會制度。1947年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在法律層面上被廢除了,但是事實上,種姓制度依然流傳於印度的社會之中。
  • 印度實行種姓制度,去印度旅遊的中國人屬於高種姓還是低種姓
    種姓制對印度影響深遠,於是,很多人都很好奇,去印度旅遊的外國遊客,在印度算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呢?之所以有這種劃分,是因為很早之前,印度湧來一批白人,他們對當時的印度進行了侵略,並且還將印度本土的人和白人分成低種姓和高種姓,也就是種姓制度。
  • 為何印度廚師大多是高種姓,低種姓做的飯會怎麼樣?導遊告訴你
    但是同樣是挨著中國的國家,印度這個國家卻沒有太多的中國人去玩。並不是因為印度不是發達國家,畢竟越南和緬甸這些國家還不如印度呢。有可能是因為印度這個國家傳到中國的負面社會新聞比較多,大家都覺得這個國家的犯罪事件比較多,是一個很危險的國家。去印度旅遊的中國人雖然很少,但是也不是沒有,在印度旅遊可以跟隨旅遊團,這樣就可以避免危險了。
  • 印度高種姓可以享受各種特權,那為何低種姓不去冒充高種姓呢?
    印度國內有一套等級特別森嚴的種姓制度,高種姓的人在印度國內能夠享受各種特權,而低種姓的人卻一直處在鄙視鏈底端,大家可能會問,那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印度人是怎麼彼此辨認出對方的等級的呢?有些關注印度的朋友可能會說,靠膚色就可以啊。
  •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
    大家都知道印度有「種姓制度」, 阿米爾汗在印度屬於哪個種姓?大家都知道的是阿米爾·汗是一位愛國的藝人,他密切關注印度的真正存在的問題。在他的作品中,幾乎涵蓋了從種姓制度到教育、婦女問題和宗教糾紛的一切。
  • 在印度,低種姓冒充高種姓的人會有什麼後果?網友:難以置信!
    印度這個國家,在我們看來是非常奇葩的,印度人的這些奇葩行為,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比較迷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他們的種姓制度,我們很難想像,現在的印度還是把人分作三六九等,一個印度人從出生開始,就決定了他的命運。
  • 印度高種姓人的生活有多安逸?住幾千萬的別墅,用閒暇時間搞學術
    人們在觀看印度的影視作品的時候,等級制度也會體現得非常明顯,因為種姓不同就意味著整個生活的天差地別。我們都知道古代的達官貴人,擁有非常奢靡的生活,那麼在印度的農村,那些高種姓生活有多安逸呢?高種姓帶給他們的有什麼呢?一般來說,這些人往往住著幾千萬的別墅,如果有興趣,還可以用閒暇時間來搞學術。
  • 印度向矽谷輸出高管,也出口種姓歧視
    2002年,Maya只有21歲,當她離開印度前往美國時,她以為自己終於要逃離極具壓迫性的種姓制度(caste system)。Maya是達利特人,在印度種姓制度中,他們是「不可觸碰者」,俗稱的「賤民」。
  • 印度低種姓能冒充高種姓嗎?答案是不能,光看臉就會露餡
    在印度,人生下來就被分成了五個等級,分別是剎帝利、婆羅門、首陀羅、吠舍和達利特。這五個等級不僅僅代表了家族的財富,而且也決定了他們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婆羅門和剎帝利在印度屬於最高等級的姓氏,一般擁有這種姓氏的人非富即貴,剎帝利的職責是當掌管國家大權,所以他們一般擁有極大的政治地位。而婆羅門負責掌管的就是祭祀或者是政治,在社會上享有最高的地位。
  • 「觸碰一下便有罪」,雅利安人與吠陀、種姓和印度之痛
    正如此在提醒人們避讓,他們走路的時候會貼著牆根,儘量避免與人交匯,在一邊前進的同時,一邊手執掃帚清掃自己留下的腳印,倘若烈陽高照,他們還須時刻小心自己的影子與他人的影子交錯……倘若他們不慎觸碰到一些身份尊貴之人的衣服,仰或影子與他者有所交錯,這些將都將成為他們不可饒恕的罪。
  • 印度身份證上不寫種姓,低種姓能冒充高種姓嗎?網友:除非換張皮
    當時,印度本地的土著被西北而來的雅利安人徵服,由於雅利安人數量少,為了彰顯權威方便控制土著,特意創立了婆羅門教,而種姓制便是從婆羅門教裡衍生出來的血統隔離制度,隔離的正是印度土著和雅利安人
  • 印度種姓制度又沒寫身份證上,為什麼沒人冒充高種姓?
    印度雖然表面上是一個民主聯邦制的國家,但是實際上,印度還殘留著很多封建思想。比如說,種姓制度。這種制度,把每個印度人的人生都定死了。只要是低種姓的人,就永遠沒有逆襲的可能。但是出身的種姓,並沒有在身份證上表明,為什麼低種姓的人還乖乖承認呢?
  • 印度種姓制度:印度總理莫迪是什麼種姓
    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
  • 種姓到底是啥
    ▲ 純種雅利安人美女根據古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即印度教(來源於雅利安人的原始宗教)說法,創世之神梵天和毗溼奴、溼婆並列為三大主神。「吠陀」經典中記載,梵天頭生婆羅門,上肢生剎帝利,下肢生吠舍,腳生首陀羅。這就是從高到低的四大種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