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2月11日電 題: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上海打造文化高地引領風氣之先
新華社記者 孫麗萍
初冬時節,面向太平洋的這座國際文化大都市——上海,此時風景,毫無蕭瑟之意。
石庫門裡,講述中國共產黨創建「初心」故事的影視劇緊鑼密鼓拍攝;黃浦江畔,逾9萬平方米的水晶「藝島」拔地而起、帶來全球藝術品交易的全新體驗;在浦東,全球規格最高的電競賽事餘熱未盡;在黃浦,20餘座劇院聚合而成的「演藝大世界」夜夜流光溢彩……6000多平方公裡大地上,文化消費火熱、文化創意迸發,處處皆有氣象。
百年以降,上海從來都是文化中心。面對新變局、新時代,上海正承接歷史開創未來,鼓足幹勁乘勢而上,打造文化高地,引領風氣之先。
危中尋機:文化引擎不「熄火」更「熱火」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像上海一樣,現在還能舉辦全球總決賽。這一年上海即將成為、或者已經成為全球電競之都。」拳頭遊戲執行長尼科洛·洛朗不久前在上海說。幾乎同期,上海舉辦的國際網絡文學周也「大神雲集」。
眾多挑戰之下,上海的文化發展並未停滯,而是扎紮實實向預期目標邁進,危中尋機、迎難而上。
線上如此,線下亦如是—— 「虛」「實」經濟加速融合,為文化產業帶來活力。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旗下年輕的實體書店連鎖品牌——朵雲書院,兩周後將再開一家戲劇書店。逆勢而上,朵雲書院正積極考慮輸出品牌,將「海派精品書店」的成功模式複製到全國。
「經歷了不尋常的一年,演藝大世界展現出了『抗壓力』。」黃浦區副區長楊東升說。所謂演藝大世界,是指上海「心臟地帶」人民廣場附近、一片以演藝產業為核心的城市文化地標和文化功能區。連日來,上海國際喜劇節、上海國際音樂劇節、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等絡繹登場……截至10月31日,演藝大世界今年已完成演出逾13000場次。
先行先試:為中華文化復興貢獻「上海智慧」
小雪節氣,上海的又一批重大文化設施工地上馬達轟鳴,一派繁忙的提前「春耕」景象。
本是「冬藏」時節,上海文化「新基建」卻正進入發力關鍵時刻:被暱稱為「中國扇」的上海大歌劇院、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圖書館新館……眾多世界頂級文化場館正在熱火朝天施工建造、漸露雛形,未來將改寫上海文化版圖。
加快建設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全球影視創製中心;打造亞洲演藝之都、全球電競之都;建設網絡文化產業高地、創意設計產業高地……日前公布的上海「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議中,上海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總目標之下,逐一明確文化發展的諸多「新願景」「新目標」。
放眼全球、服務全國、「輻射」長三角;用好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上海文化發展的使命、定位、特色鮮明。近年來,在「龍頭」上海引領之下、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整體推進,長三角文化發展共同體正顯現「雛形」。
先行先試、敢挑重擔、勇闖改革深水區——一個月前,我國社會文物管理領域的全方位改革試點率先在上海啟動。未來3年內,上海作為唯一試點城市將貢獻「上海智慧」和「上海樣本」。
打造文化高地:「大師」「新人」只爭朝夕
近日舉辦的海派藝術研討會上,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李超談及,「近95%以上的中國一線近現代名家都曾生活在上海」。「一百年前,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等一大批藝術家,正是從外灘公平路的碼頭出發、踏上輪船,赴日本、歐洲交流學習,再將東西藝術交融之風氣擴散至全國各地……」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百年來,上海一直都是文化中心。這座偉大的城市既是黨的誕生地,同時也是文藝界人士神往之城——大師雲集、風流薈萃、海納百川、創新包容。
大師,從未遠離。在上海,眾多「80後」「90後」文藝大家仍壯心不已、只爭朝夕。
曾創作出經典紅色樂章《紅旗頌》的作曲家呂其明,九十高齡仍在埋頭創作。近日舉辦的文藝研討會上,他用一隻紅色無紡布袋子把新作《白求恩在晉察冀》的總譜「拎到了現場」。
82歲的著名導演陳薪伊活躍在劇場,新作《龍亭侯蔡倫》大氣磅礴;95歲的指揮家曹鵬精神矍鑠,幾天後將率領上海城市交響樂團奏響《歡樂頌》……文藝評論家毛時安感嘆:「歷史一個一個環節走來,前浪還沒有過時,他們還在唱著青春的歌曲!」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一批文藝新人也正在挑起大梁、撐起上海的文藝天空。
「後浪」逐「前浪」,出人出作品。「90後」作曲家龔天鵬,3年創作《啟航》一鳴驚人,眼下又在疫情中完成交響組曲《百年頌》,將以一部音樂史詩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靈魂舞者」王佳俊、朱潔靜,音樂劇舞臺上大放光彩的鄭雲龍……兼具實力、顏值、流量的他們,正延續上海文藝的初心與精彩。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的作品,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在上海正加快建設更加開放包容、更富創新活力、更具時代魅力、更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徵程中,無疑將湧現更多初心之作、時代華章。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