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2020-12-12 騰訊網

天壇,

北京人的「後花園」。

尤其對於崇文孩子來說,

茲要一提起這裡,

小時候逃票,

從北門扒著磚翻進去的事情,就全都想起來了。

(圖片來源見水印)

您說時間過得多快,

我們不再是當年淘氣的小小子,

而這位陪伴了我們很久的老朋友,

明年也要迎來六百歲的生日了。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一個球的二次元)

也不知道是不是看故宮文創產品做得風生水起,

天壇也來湊熱鬧,

首次發行二十四節氣門票,

冬至款門票開售兩小時就售出超過2000張。

未來,

天壇還將在每個節氣當天推出一款紀念票,

在園區四個大門發售,票種為公園聯票,

每個節氣紀念門票限量一萬張

您要想收藏,那咱還得早點去~

除了節氣門票,

文創設計團隊開發的《祈年曆》、香水......

這些在祈年門西文創店都能買著,

如果您對這些有興趣,那咱可以去看看,

就是不知道價格,還理不理想。

要說,不住天壇那邊之後,

來這兒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但每次走在祈年殿,

還能想起曾經小火車所在的方位。

那年抓了一隻刺蝟回家,

被一頓呲的痛苦回憶也還在眼前。

(圖片來自微博博客:兔姐)

小時候的夏天,

還會來天壇粘「季鳥兒」、逮螞蚱

晚上拿著戰利品回家,

讓媽媽給油炸一下,那叫一個好吃!

如今走在天壇裡,

看著鍛鍊的大爺們,

二指禪、軟骨功、四肢行走......

想著自己到了這歲數,

還能不能走得動都是回事。

說去上趟廁所吧,

突然想起2017年,

因為老有人在廁所抽手紙,

天壇還上了好幾次新聞,

您說這事鬧的。

來天壇,

不知道您是喜歡來這兒晨練的那一派,

還是喜歡晚上吃完飯來這兒遛彎那一派,

不管您喜歡什麼時候來,一黑一白,

不同時間段的天壇,都有屬於它不同的魅力。

而這一切都源於建造時的巧妙設計。

1

天壇為什麼蓋的有點歪?

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這條縱貫北京城的中軸線大傢伙一定不陌生。但您發現沒有,天壇的位置卻有點偏,在中軸線往東一點。

這是為什麼呢?那還要從天上的太陽開始說起。因為按照《易經》的說法,東南方向是皇宮的巳位,是至陽之位,是太陽光線最充足的方位,當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場所了。所以天壇就被古人選在了北京城南中軸線靠東一點的位置。

2

祈年殿為何一圈都是門?

不管您從哪一個角度看,祈年殿長得都一樣,一圈都是門。您知道它為什麼會被建成這樣呢?

其實,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朱厚熜為了證明自己的皇位是天意如此,便號召群臣翻閱古籍尋找證據,同時他還按照「天圓地方」的說法,把天壇的主要建築都建成了圓形,矩形的大祀殿被改建成了圓形的大享殿。

在設計大享殿的時候,他參考了中國古代傳說中最早的祭祀建築「明堂」(一個一圈兒開窗、四面通風的獨特建築),最後將大享殿建造成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一圈兒開門、四面通風的三重圓頂建築(祈年殿於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依原樣重建)

3

圜丘為何是禿頂?

最早,祭天和祭地這些祭祀活動,都是要在祈年殿裡舉行。在嘉靖皇帝建造了地壇、日壇、月壇和圜丘壇之後,祈年殿便成了祈谷的地方,而圜丘壇卻成了祭天的場所,是大報天的地方,必須在壇上祭。

嘉靖皇帝為了更加貼近諸天神祇,便沒有建造屋頂。在他之後的所有的明朝皇帝,甚至連清朝的各個皇帝也沿襲了這個規矩,把祭天的儀式安排在了圜丘壇上。

4

皇帝祭天時為什麼住在西廂房?

天壇裡的齋宮是歷位皇帝來天壇祭天時的住所。齋宮在天壇西路,也就是天壇的西部,但這座相當氣派的建築在天壇的方位格局簡直不能再慘了,位置偏僻不說,還是個坐東朝西的西廂房,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就是...天壇是個講禮的地方,按照從老天爺開始的排序,皇帝在天壇的地位確實不算太高。您別看紫禁城裡的琉璃瓦是金黃色的,雖然齋宮也是皇帝住的地方,琉璃瓦卻是一水兒的青綠色。面對高高在上的老天爺,皇帝也只能屈尊和平民老百姓一個住房待遇了。

5

七星石為什麼是八塊石頭?

七星石在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的場地中,是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但常去天壇的瓷,肯定發現了,在七星石的東北隅還有一塊小石。

關於這個,有一種說法是:七星石原是明朝嘉靖年間設置的七塊鎮石,寓意泰山七峰。滿清入主中原之後,為了表明滿族也是華夏民族的一員,乾隆皇帝詔令於東北方向增設一小石,寓意華夏一家、江山一統。

還有一種說法,七星石之所以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是因為我國古人不把北鬥七星當作勺子,而是把它當作玉皇大帝巡遊四方所坐的「地車」。天壇作為祭天之地,玉皇大帝的地車當然也在祭祀之列,七星石擺成北鬥七星狀就解釋得通了。而第八塊小石頭,它在七星石中的方位,剛好對應著天上開陽星的輔星。所以很有可能,古人一開始設置七星石的時候就是擱的八塊。

6

丹陛橋上的路怎麼走?

丹陛橋也稱海墁大道,是天壇內壇的主軸線,是連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每當走上這座橋,想必都會被中央那條稍微凸起的石板道所吸引。但是您知道嗎?這條路並非皇帝祭天時所走之路,而是只有宦官才能走的路。

丹陛橋右側為「御道」,左側為「王」。祭天之時,王公大臣走王道,皇帝走御道,而宦官則走神道。之所以宦官走神道,是因為宦官的手中捧著皇天上帝的靈位,代表的是「神」,所以必須走中央,而皇帝只能屈尊走「以右為尊」的右側。

7

天壇哪裡體現了「天」的內涵?

天壇的特殊性體現在一個「天」字上,所以天壇中的建築在細節上處處為這個至高無上的「天」服務。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圜丘,它無論在尺度上還是在構件的數量上,都集中並反覆使用了「九」這個數字,以象徵「天」和強調與「天」的聯繫。

圜丘壇與「九」的關係極為密切,比如它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被稱作「天心石」。從中心面向外, 3 層臺面每層都鋪有 9 環扇面形狀的石板,象徵「九重天」。

8

天壇體現了古人的哪些天文觀?

天壇的圍牆俗稱天地牆,北邊為圓形,象徵地象,南邊為方形,象徵天象,體現了中國古人「天圓地方」的樸素天文觀。

祈年殿的殿正中有 4 根通天柱,象徵著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層有 12 根金柱,象徵著一年的 12 個月。外層有 12 根簷柱,象徵著一天的 12 個時辰。中、外層相加共 24 根柱,象徵著一年的 24 個節氣。三層相加共 28 根柱,象徵著周天二十八星宿。

除此之外,頂部還有 8 根童子柱。三層加頂部共計 36 根柱,象徵著三十六天罡星。而祈年殿東邊的七十二連房則象徵著七十二地煞星。

圜丘四面石欄上雕刻花紋的石板數,三層臺面的欄板總數為 360 塊,正合曆法中「一周天」的 360 度 ,也就是一年中的 360 天。

雖說這些年進天壇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但來周圍吃飯的次數還是和過去一樣多。

尹三豆汁

作為一個幾天不喝豆汁兒就難受的人,

一周總得有那麼一天,

拿著大可樂瓶子來這兒打上一次。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我是蛋蛋是我)

錦馨豆汁

論濃稠度和味道,

他家算是咱京城裡的頭一份兒了。

也許是小時候喝慣這裡的豆汁兒了,

現在只要路過,就要進去喝上一碗。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彈指就老)

南門涮肉

北京人的生活離不開銅鍋涮肉,

小編作為涮羊肉vvvvvvip用戶,

天天都被它牽著走,

雖說現在南門涮肉分店開滿北京,

但我還是情有獨鍾這一家。

(圖片來自大眾點評:jessicac0224)

還有那下落不明的滿朋軒、

紅橋市場路北的回民餃子館,

以及紅橋路口兒西北角那

早就搬走的「老北京炸醬麵」,

都有讓人忘不了的味道。

您看我這一說吃的又停不下來了,

瓷,改天咱再去天壇轉轉吧!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頭圖來自大眾點評:一個球的二次元

部分資料參考網絡,侵刪!

雪後的老北京,許多場景再難以尋覓!

有種炫富,叫北京人的早點!!(內附店鋪及地址)

如何像一個純血北京人那樣說兒化音?

瓷,讓我們知道您「在看」

相關焦點

  •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天壇, 北京人的「後花園」。所以天壇就被古人選在了北京城南中軸線靠東一點的位置。 七星石在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的場地中,是按照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塊巨石。但常去天壇的瓷,肯定發現了,在七星石的東北隅還有一塊小石。
  • 600歲的天壇「難」倒眾考生?網友:再也不去北京天壇了!
    天壇的古樹也有講究,天壇現有三千五百六十二株古樹,每一株古樹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每株古樹的檔案包括它的精準坐標定位,三百歲以上的是一級古樹,一百至二百九十九歲的級古樹,下次逛天壇別忘了看一下周圍古樹的年齡喲。
  • 600歲的天壇「難」倒眾考生?網友:再也不去北京天壇了!
    天壇的古樹也有講究,天壇現有三千五百六十二株古樹,每一株古樹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每株古樹的檔案包括它的精準坐標定位,三百歲以上的是一級古樹,一百至二百九十九歲的級古樹,下次逛天壇別忘了看一下周圍古樹的年齡喲。
  • 我的世界x天壇,天壇600周年玩法震撼來襲
    天壇600周年,傳承歷史文化天壇即將迎來意義非凡的600周年誕辰。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在國慶來臨之際,官方菌邀請冒險家們一起為天壇600周年慶生,感受中國歷史文化的魅力。9月30日,網易《我的世界》將以「600周年,創造文化魅力」為主題推出天壇聯動玩法【天壇尋寶記】。
  • 看北京《遇見·天壇——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開幕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天壇公園了解到,2020年正值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天壇公園以此為契機組織開展系列紀念活動,為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提高全社會對天壇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的認知,不斷激發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天壇遺產保護的熱情和積極性,推動天壇世界遺產保護和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 天壇建成600周年 展出眾多歷史照片
    通過擷取天壇在古籍中的圖片和近現代重大事件中珍貴的歷史照片,展現時代演進的足跡和恢宏歷史畫卷。年過八旬的天壇原總工程師徐志長講述了自己和天壇一起經歷的「往事」。  作為天壇建成600周年紀念活動重頭戲,《遇見·天壇——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昨日正式開幕。
  • 《600·受造》禮讚天壇600年·於快成天壇主題藝術展首展
    從早上8:00到傍晚18:00,藝術家於快成在天壇的甬道、路旁,在繪製對象松柏的跟前,與公眾還有畫作一同演繹了這次行為藝術。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嘗試,是藝術家「致敬天壇建成600年」的特殊表達。創造與受造、作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微妙而富含哲理。2020年是天壇建成600周年,600年對於一個國家歷史文脈傳承是最好的見證。天壇建於1420年,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祭天建築群,也是中華祭天禮儀幾千年的縮影與遺存,是中華文化「敬天禮地、重孝愛人」至高層面的歷史表達。
  • 《遇見·天壇——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今天開幕
    2020年,正值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一年來,天壇公園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紀念活動。今天(21日),正值冬至,作為紀念天壇建成600周年紀念活動的重頭戲——《遇見·天壇——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正式開幕。
  • 天壇到底有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壇內還有巧妙運用聲學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充分顯示出古代中國建築工藝的發達水平。天壇公園,是中國保存下來的最大祭壇建築群。神樂署坐落北京天壇西門內稍南側,坐西向東,是天壇五組大型建築之一,是專司明清兩代皇家祭天大典樂舞的機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又名神樂觀,清乾隆八年(1743年)稱神樂所,乾隆十九年改今名。神樂署是管理祭天時演奏古樂的機關,是專門用來培訓祭祀樂舞人員的機構。
  • 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開幕
    《遇見·天壇——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21日在天壇公園開幕。天壇公園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於立霄)《遇見·天壇——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21日在天壇公園開幕,展覽展出圖片及珍貴歷史照片268張,其中有眾多照片是首次亮相。北京天壇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築群,2020年正值天壇建成600周年。
  • 「遇見」600歲天壇!來這裡看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和魅力
    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天壇,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築群。為紀念建成600年,《遇見·天壇——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今天在祈年殿正式開幕。展覽以天壇建成600年的關鍵年份為時間節點,通過268張珍貴照片,展示天壇的營繕、改造、變革及保護傳承,闡釋天壇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和魅力。此次展覽介紹了天壇的「前世今生」,展廳共包括前言、祭天文化延承、北京天地壇肇建、天壇壇域形成、建築規制改革、帝國祭壇衰落、公眾公園轉變、古壇保護重生、世界遺產發展和寄語10個板塊。
  • 600天,揭秘奧運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600天,揭秘奧運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而北京又為奧運會的申辦做了哪些前期準備、從而成為了如今的雙奧之城呢?來源:人民體育長按下方識別圖中二維碼加好友,青島體育君帶你進入青島體育粉絲群,找同好、尋球友一起進入青島體育大家庭!往期精彩回顧1.
  • 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在北京開幕
    12月21日,《遇見•天壇——北京天壇建成600周年歷史文化展》在北京天壇公園開幕,展覽展出圖片及珍貴歷史照片268張,其中有眾多照片是首次亮相。
  • 遇見天壇|天壇的秘密你知道幾個?
    氣勢宏大、莊重肅穆的天壇,在令人心生敬畏之餘,也隱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這是座奇特瑰麗的東方文化寶庫。不過,天壇裡卻只有鐘樓而沒有鼓樓。在大家的印象裡,鐘樓和鼓樓往往都同時出現,像北京的鐘樓和鼓樓,西安的鐘樓和鼓樓。
  • 北京天壇的十二大秘密
    天壇裡面還藏著不少很神奇的秘密哦~1天壇為何蓋的有點歪?南起永定門,北到鐘鼓樓,這條縱貫北京城的中軸線大家絕對不會陌生。前門、紫禁城三大殿、景山,幾乎北京城最重要的幾大建築都壓在了這條中軸線上。但是,可以明顯發現:天壇的位置有點偏,在中軸線往東一點。要知道,天壇和故宮一樣,都是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
  • 北京天壇600歲的牆磚被同一遊客連續三年刻字,令人痛心
    近年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國內國外旅遊的人越來越多。旅遊的心情固然美好,可以看看美麗的風景和新鮮的事物,但旅途中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不,最近在北京天壇公園內有一塊磚被同一位遊客連續三年刻畫上了熱搜。這塊磚就藏在天壇公園成貞門兩側的明代城牆裡。這兩側的城牆已經快600歲了,但是常年遭受一些遊客的塗抹亂畫,讓人心疼不已。而在這塊磚上連續三年刻畫的行為更是令人氣憤。難道到此一遊的印記真的就那麼重要嗎?這一行為難免讓人發出這樣的感嘆。
  • 李煜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李煜#眾所周知,李煜雖然被稱為南唐後主,可後人對李煜更多的評價卻是:做個才人真絕代是的,李煜的詞眾所周知,享有盛譽,可世人不知道,李煜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逃不開的皇位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照古代的嫡長子繼承制,皇位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李煜的,所以李煜對皇位從來也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李煜一心做自己的逍遙王爺,在他看來權力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 迎建壇600年,天壇公園「會說話」的日曆上線
    在即將迎來建壇600年之際,天壇公園與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發行會「說話」的《祈年曆》,向文化遺產表達敬意,普及和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0年《祈年曆》是天壇首發的第一本節氣歷,《祈年曆》以天壇禮樂文化為核心,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為編撰主線,集天壇建築美學、敬天理念、天文曆法、物候農事於一體,完整、系統整合禮樂文化、節氣文化、祈福文化,是天壇公園為迎接天壇建壇600年而精心打造的首款文化紀念品。
  • 天壇文創展創無愧於時代的作品為下一個天壇600年綻放時代榮光
    中國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母體,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600周年。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中國夢主題藝術創作工作室主辦,天壇文創、中廣國際傳媒文創中心、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創意農業發展中心、沃美智造、首創非遺承辦,北京市天壇公園管理處協辦的「偉大的過去、輝煌的未來——禮讚天壇600年主題藝術文化創意展」正在北京詠園首創非遺藝術空間舉辦。展覽時間為2020年11月29日到12月29日。
  • 天壇600周年的」生日禮物「
    天壇,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到今年已經整整600年,這裡曾經是明朝和清朝兩代帝王祭天祈福的場所,如今的天壇,古老與現代在這裡交相輝映。作為紫禁城的重要組成,皇帝祭祀的地方,每個中國人,這輩子也至少要去一次天壇。600周年,對於天壇來說,還非常年輕,因為它不僅是景點,不僅是建築,它還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