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可能並非最宜居星球 擁有良好海洋環流的系外行星或更宜居

2021-01-10 前瞻網
地球可能並非最宜居星球 擁有良好海洋環流的系外行星或更宜居
 Emma Chou • 2019-08-28 12:17:35 來源:前瞻網 E2545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地球上的海洋為生物多樣性創造了完美的環境,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它可能不是銀河系中條件最完美的。

這項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海洋環流模式」的系外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

「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芝加哥大學的首席研究員史蒂芬妮·奧爾森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向我們表明,一些具有良好海洋環流模式條件的系外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支持更豐富的生命或更活躍的生命。」

奧爾森在巴塞隆納舉行的戈德施密特會議上介紹了這項研究。他說,地球上的生命依賴於向上流動的海洋,海洋將營養物質從海洋最深處帶回頂部,那裡有豐富的光合作用生命。

「更多的上湧意味著更多的營養補給,這意味著更多的生物活動,」奧爾森補充說。「這些是我們需要在系外行星上尋找的條件。」

奧爾森和其他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系列的計算機模型來觀察哪些系外行星具備海洋膨脹的條件。

「我們發現,更高的大氣密度、更慢的自轉速度和大陸的存在都會導致更高的上湧速度。」 奧爾森在聲明中說:,「進一步的暗示是,地球可能不是最適宜居住的,或許存在比地球更宜居的其他行星。最新研究將為未來的望遠鏡設計提供正確的思路。」

很有可能整個銀河系都有海洋。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等表明,每四顆恆星中就有一顆擁有類地行星,但由於目前的技術限制,這些系外行星只能從遠處進行研究。

儘管有這些限制,奧爾森的假設是「一個重要而令人興奮的進步」。

奧爾森說:「這意味著,在我們尋找宇宙生命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瞄準那些最適合大型全球活躍生物圈生存的宜居行星的子集,因為這些行星是最容易發現生命的,也是最具意義的。」

最近,來自NASA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數據讓科學家們第一次看到了巖石系外行星LHS 3844b表面的情況。據NASA稱,這顆系外行星距離地球48.6光年,半徑是地球的1.3倍。

儘管NASA的搜尋工作主要集中在「宜居帶」內的行星上,但該機構最近宣布,它將探索木星的冰衛星歐羅巴,看看它是否「具備適合生命生存的條件」。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地球可能並非最宜居星球 系外行星或擁有更豐富生命
    最新研究表明,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著比地球上更豐富或更活躍的生命。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一項新研究表明,在一些擁有良好海洋環流模式的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著比地球上更豐富或更活躍的生命。
  • 地球可能並非最宜居星球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一項新研究表明,在一些擁有良好海洋環流模式的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著比地球上更豐富或更活躍的生命。最新研究首席研究員、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史蒂芬妮⋅奧爾森博士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宇宙中尋找生命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所謂的『宜居帶』行星上,這些行星有可能形成液態水海洋。但並非所有海洋都是友好的,由於其全球環流模式,一些海洋將比其他海洋更適合居住。」奧爾森團隊使用由NASA開發的「火箭-3-D」軟體,模擬了不同類型系外行星的可能環境以及氣候和海洋棲息地。
  • 地球並非最宜居星球?網友:其他星球房價多少錢一平?
    >一則「地球可能並非最宜居星球」的消息直衝熱搜榜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稱,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一些擁有良好海洋環流模式的系外行星上,可能存在著比地球上更豐富或更活躍的生命。地球可能不是最宜居的地方最新研究首席研究員、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史蒂芬妮·奧爾森博士說:地球海洋中的生命依賴於上湧(向上流動),上湧將營養物質從黑暗的海洋深處返回到光合生物生活的陽光之處。更多的上湧意味著更多的營養補給,也意味著更多的生物活動。這些就是我們需要在系外行星上尋找的環境。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
    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鑫方)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地球不一定是最宜居星球?專家從千顆已知星球篩選出24顆宜居星球
    美國和德州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他們根據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但是沒有一顆行星能滿足所有超「宜居」條件,但一般能滿足四個條件的話,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的比在地球更舒適。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宜居並不代表這些星球上一定擁有生命體,僅代表他們的條件有助於生命體生長。
  • 與地球相似度98%的行星,可能存在外星人,人類下一個宜居星球?
    人類一直在尋找著地外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是否存在著和地球一樣的宜居星球,是否也一樣生活著外星人。 而近年來,美國NASA的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和地球相似度達到了98%,它就是克卜勒452b,被稱為地球2.0,也被叫做「地球的表哥」。
  • 最宜居的系外行星?科學家在距地球110光年的K2-18 b大氣層中發現水...
    最宜居的系外行星?這顆遙遠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110光年遠)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已經被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它的大小是地球的兩倍,質量是地球的八倍,它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並處於宜居帶內(宜居帶是指液態水在行星表面能夠穩定存在的距離範圍)。
  • 科學家發現地球不是最完美的:宇宙或許有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的星球
    ,但是火星上環境太差,人類只能穿著厚厚的太空衣在上面活動,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和地球一樣,有豐富的物種和美麗的大海,還有山川河流的星球長期以來科學家在尋找可能適合生存的系外行星時,通常習慣性地以地球為參照物,這也不怪他們,畢竟地球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地球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適合居住的標準星球呢?
  •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
  • 又雙叒叕發現新宜居星球?「地球2.0」新人出道
    截至2020年7月,人類發現了有3,163顆恆星擁有自己的行星,總共證實的系外行星數量有4,281顆。對太陽系之外的探索,不僅僅是為了「尋找地球2.0計劃」,更是為了探尋可能存在的太空文明。 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太陽系之外的一顆行星,也許會是「地球2.0」的有力競爭者。
  • 科學家發現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其中還有一顆超級地球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報導稱,這項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了兩顆圍繞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距地球僅120光年的「超級地球」。
  • 附近新發現24個超級地球,比地球更宜居,該考慮宇宙移民了嗎?
    隨著人類對地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氣候變暖愈演愈烈,未來地球可能會變成一顆不斷向外輻射大量紅外熱量的炙熱星球,不具備生命宜居的必要條件。你可能想的是,唉,怎麼會變成這樣呢?還是撤了吧。問題是撤到哪裡去呢?
  • 科學家研究發現,銀河系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宇宙中去尋找宜居星球,希望可以在未來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之前,人類移民到這些星球之上,讓人類文明可以一直在宇宙中延續下去。那麼,探索到今天,科學家們都有哪些新發現呢?
  • 研究認為:銀河系或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根據對美國《天文學雜誌》即將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的最保守解釋,我們的銀河系至少約有3億顆潛在宜居星球。這其中有些系外行星甚至可能是我們的星際鄰居,至少有4顆距離太陽可能不到30光年,離我們最近的可能至多20光年。
  • 天文科普:什麼是系外行星?
    作為NASA發現計劃(Discovery Program)的一部分,克卜勒的任務是調查我們銀河系的一部分,以找到系外行星存在的證據,並估測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恆星擁有行星系。根據凌日探測法(見下文),克卜勒望遠鏡唯一的儀器是一個光度計,它可以在固定的視場中持續監測超過145,000顆主序恆星的亮度。
  • 比地球個頭小!它終於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
    再回到此次苔絲發現的神秘系外行星。事實上,TESS的最新發現之一包括一個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的三顆行星系統,這顆恆星被稱為L 98-59,該恆星距離地球約35光年。其中一顆行星被稱為L 98-59b,大小介於地球和火星之間,這實際上使它成為苔絲迄今發現的最小的系外行星。
  • NASA行星獵人發現首個宜居行星:被潮汐鎖定,可能有外星生命
    【ALENG 自媒體】1月1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剛剛發射升空不足兩年,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星系探測器(TESS)就傳來了令人興奮的消息:距離地球101.5光年外,發現一個圍繞紅矮星運行的類地行星,位於該紅矮星的宜居地帶,表面能夠存有液態水,可能會有外星生命誕生。
  • NASA:銀河系中有3億顆宜居星球,生命很普遍
    ;那麼在宇宙中的這些恆星中應該也有非常多的恆星同樣也擁有著一顆可以承載生命的星球,不可能就太陽特殊,這個想法非常符合邏輯和人類對科學的認識。1995年我們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飛馬座51b,這顆行星的發現可以說是天文學上的一個裡程碑,也開啟了全新的天文學領域,系外行星天文學。至此人類就在尋找系外行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其間最為重大的事件是,2009年NASA發射了第一顆專門為了搜尋系外行星的紅外望遠鏡,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 比鄰星b被潮汐鎖定沒法宜居?科學家:超算模擬結果是這樣的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鑑於地球是已知的生命星球,是一顆能夠發展出生機勃勃跡象的生命星球,所以,我們在尋找宜居行星、外星生命時,都會參考地球的環境條件。如宜居星球需要位於宜居地帶,這顆星球的自身環境要比較優越,溫度適宜、有大氣層、磁場、液態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