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外地遊客和本地居民,都喜歡去青島新的網紅打卡地麥島遊玩,而麥島的對面,這是繁華的高樓大廈。誰曾想到,20年前的這個片區,還是幾個小漁村和菜地,那個時候,村民大多靠打魚為生。
「當時,這裡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寬闊的馬路,都是小土路,下雨天特別泥濘,也沒有什麼吸引人到這裡的景點。」在一些過去生活在這裡居民印象裡,改造之前的麥島是青島人很少記起的地方。
然而,觸景生情,到過這裡的人們,總是喜歡懷念過去或想像過去的樣子,在這片高樓大廈中,如何尋找到過去的記憶呢?
偶然的機會,朋友B先生相約,來到了當地人戴女士開的一家叫「前海漁村」的餐館,在這裡,人們可以聽到當地人講述過去的生活,品嘗到百年漁村傳統的菜品,尋找過去漁村生活的點點滴滴。
進門入座後,按照北方的傳統,先是上涼菜,第一個端上的是豬頭肉、豬尾拼盤,這可是過去招待人必備的菜品,尤其是在過去不富裕的年代,肉食彌足珍貴。
然後是土豆絲涼拌海螺片、萵苣絲拌小海鮮。在過去生活在海邊的北方人們,並不缺各種海鮮,但相對缺少蔬菜,尤其是冬天,蔬菜更是稀缺,因此,人們都喜歡用涼拌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留蔬菜的維生素,給人體補充維生素。至今,這些飲食習慣在北方得以保留,不信,你去南方看看,那裡的人們至今,不喜歡吃涼菜,他們過去從未缺少蔬菜和水果,加上天氣炎熱細菌病毒多,完全無必要冒險生食涼菜,而北方則不同。
在傳統的北方習慣看來,主食是最後才上,可這裡的水餃也是特色,在上熱菜同時,把特色海鮮韭菜水餃先上來了,讓人們一邊喝酒,一邊吃餃子。這也是當地人過去的生活方式——「餃子酒,天天有」。他們的水餃,都是現包現煮,在參觀大廳裡,服務人員開心的當場製作著水餃。
海蜇裡子炒白菜,也是當地的特色菜,更是當地人喜歡的一種美食,這海蜇裡子,看上去倒頗像瘦肉,用其炒白菜,那種特別的味道,讓過去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過去生活的情景,仿佛立即出現在眼前。至今,嶗山區的黃山村,還保留著各種海蜇的吃飯,美其名曰「海蜇宴」,引得眾食客前往品嘗。
過去漁村的宴席,自然離不開魚。這是條大鱸魚,採取最傳統的魚的做法,人們將魚肉吃過後,還可以做出鮮美的酸辣湯。
扇貝、腰果炒油菜,炸蝦仁,也是過去傳統的菜餚,那蘇嫩的蝦仁,蘸了胡椒,味道十足。
辣椒炒鰻魚,鰻魚的香味,加上辣椒的辣味,香辣混合,滿足人們味蕾的需求。
你喜歡尋找過去的那些記憶嗎?歡迎留言、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