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總部為何喜歡扎堆瑞士? ​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 環球情報員 環球情報員

瑞士國際組織紮根瑞士

作者:雄鷹 編輯:Thomas

瑞士是一個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裡,人口不到千萬的國家,但它卻是眾多歐洲和世界性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

其第二大城市日內瓦雲集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難民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160多家聯合國的或其他政府間的國際組織,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際城」。

▲日內瓦萬國宮

除日內瓦之外,瑞士其他城市也雲集了諸如體育類的其他國際組織。國際足聯的總部坐落在瑞士的第一大城市蘇黎世;國際奧委會的總部則設在洛桑。

▲國際足聯所在地:瑞士蘇黎世

那麼,眾多國際組織為什麼把總部放在瑞士?

一、嚴守中立的傳統

瑞士能夠贏得大多數國際組織的青睞,與瑞士嚴守中立的傳統是密不可分的。瑞士作為一個中立國,它既可避免戰火困擾,保證國際組織有一個安定環境,也可作為中間地帶調節國家間的矛盾和衝突。

瑞士嚴守中立的傳統,源於他們「全民皆兵,武裝中立」的國家理念。瑞士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原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區。

▲瑞士地形分布圖

這裡原本的居民是凱爾特人的一支——赫爾維蒂人,他們的語言成為了羅曼什語的原型。後來,隨著歐洲北部日耳曼部落的興起,日耳曼人開始入侵這裡。

日耳曼人的野心引起了南方羅馬帝國的警覺。出於抵抗共同的敵人需要,羅馬人允諾願意幫助當地居民抵抗日耳曼人的入侵,並給予其高度自治的權利,但前提是併入羅馬版圖。從此,瑞士地區併入了羅馬帝國的版圖。

▲瑞士最早居民:凱爾特人的赫爾維蒂人

公元3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日耳曼人再次入侵這裡。後來,日耳曼部落取代了赫爾維蒂人成為了這裡的主要居民。

當時,居住在瑞士境內的日耳曼部落分為兩支,其中阿勒曼尼亞部落統治著東部地區,勃艮第則統治著西部地區。

阿勒曼尼亞部落的語言和德語類似,他們的語言成為了今天瑞士的第一大語種——德語的來源。勃艮第部落受拉丁文化影響,以法語為主,這就是瑞士法語的來源。

▲瑞士兩大日耳曼部落:勃艮第和阿勒曼尼亞

公元11世紀,瑞士所在地區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由於瑞士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可用於耕種的土地零星分布在平原地區。在中世紀早期,瑞士並沒有被神聖羅馬帝國的諸邦所重視,成為他們眼中的「三不管地帶」。

那麼當時該地區的居民靠什麼可以養活自己呢?那就是前往更加富裕的德意志其他邦國,或者亞平寧半島,以及歐洲的中心教皇國當傭兵。

▲瑞士傭兵

地處山地造就了該地區居民善於利用山地作戰的能力。此外,惡劣的環境也使得該地區居民具備非常好的戰術紀律和素養,這裡的傭兵得到了當時歐洲很多國家的稱讚。

後來,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位於地中海沿岸的亞平寧半島和北部的德意志邦聯成了歐洲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瑞士南部的冰川谷成為了連接亞平寧半島和神聖羅馬帝國的要道。

其中,聖哥達山口是必經之地。此時,瑞士的領主們通過建立驛站,向過往亞平寧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商人收取過路費。這就形成了瑞士地區城市的原型。

▲聖哥達山口,連接德語區和義大利北部,兩地均為歐洲經濟較發達的地區

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該地區的眾多領主意識到聯合的必要性。1291年,瑞士建立了以省為單位的聯盟,該聯盟以德語為主體。這就是瑞士國家的雛形。

同時,商品經濟的發展讓瑞士的境況發生了急劇變化。瑞士由過去的「三不管」地帶成為了大國爭奪的目標,為了求得生存,瑞士自立國之日就執行全民皆兵政策。

驍勇善戰的瑞士人利用阿爾卑斯山作為根據地,打擊敵人。阿爾卑斯山地勢嚴峻,即便是利用現代軍事裝備都難以難以逾越,更不用說在中世紀的歐洲。

此時以德語為主的瑞士面積小,人口少,不具備成為大國的條件。因此,瑞士只能選擇在大國爭霸的戰爭中保持中立。無論是曠日持久的30年戰爭還是80年戰爭等歐陸爭霸戰,瑞士可沒有捲入其中,這些都是瑞士中立傳統的體現。

▲三十年戰爭中,瑞士置身之外

瑞士中立傳統,讓瑞士成為了大國之間調停的重要場所。

二、永久中立國地位的確立

在中立傳統基礎上,瑞士的中立地位逐漸得到了世界大國的確定。中立國的地位確立讓瑞士在協調國際關係上更加自如。這為瑞士成國際組織總部提供了基礎。

瑞士中立國地位確立,來源於19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

爆發於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引起了法國社會制度的重大變更。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把國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臺。

法國處死國王的行為引起歐洲大陸諸國王室恐慌。他們擔心法國的革命火焰會燃燒到自己國家境內,威脅自己的王位。出於保護王位,維持封建統治的需要,奧地利、西班牙、沙俄、普魯士等封建大國建立起反法同盟,共同反對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8年,法國面臨著反法同盟大軍壓境、國內形勢動蕩的局面。在此形勢下,拿破崙發動政變上臺,成為了法國事實上的領導者。1805年,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成立。

▲拿破崙稱帝

拿破崙稱帝之後,法國多次打敗反法同盟的進攻,國力迅速崛起。法國國力的提升激起了拿破崙徵服歐洲的野心。法國東邊的瑞士,也面臨著被法國吞併的危險。

1799年,瑞士全境被拿破崙帝國控制。在此基礎上,法語也走進了瑞士,成為了瑞士的官方語言之一。

▲拿破崙戰爭時期,受法國控制的赫爾瓦蒂亞

但是,形成了多年中立傳統的瑞士人怎麼會甘願受法國的控制。他們再次組織起民兵,利用山地的優勢阻擊法軍。1805年,瑞士再次獲得獨立。

為了防止法國一家獨大,達到歐洲大陸均衡的目的,英國再次聯合奧匈帝國、俄國、普魯士組成反法同盟,一場進行了近10年的拿破崙戰爭爆發。

滑鐵盧戰役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1815年,重新劃分歐洲大陸局勢的維也納會議召開。

在維也納會議上,列強發現地處歐洲大陸中部的瑞士卡在法國、奧地利和德意志邦國之間。它既可以作為大國之間的緩衝帶,又和周圍的國家有著密切的聯繫,能最大限度減少戰爭。

▲維也納會議

出於削弱法國,緩解歐洲局勢的需要,在維也納會議上,瑞士作為永久中立國的地位得到了歐洲列強的承認。瑞士既不被捲入任何軍事衝突當中,也不受別國武力侵襲。這就是瑞士成為永久中立國的歷史依據。

1907年,在荷蘭海牙籤訂的《海牙公約》上,瑞士的中立國地位得到正式確立。該公約中規定,瑞士既不介入他國軍事衝突,也可以保留自己的軍隊。從此,瑞士的永久中立國地位有了國際法依據。

▲海牙會議,確立了瑞士獨立地位

武裝中立為自己贏得的中立國地位,使得20世紀瑞士遠離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為瑞士提供了一個安定的國家環境,這也是眾多國際組織所看重的。

三、多語言的優勢

瑞士雖然早在1907年就被國際法確立為永久中立國,但之所以可以吸引眾多國際組織來此駐足,光有中立的優勢還是遠遠不夠的。其中,瑞士能夠吸引眾多國際組織來此駐足的一個關鍵,還在於瑞士的多語言優勢。

瑞士在這個面積不大的小國卻有著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四種官方語言。四種語言表面看起來彼此分離,卻彼此之間相互聯繫。這是瑞士相比於英法德意西等單一民族國家所不同的。

▲瑞士語言分布

由於長期被阿勒曼尼亞部落和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瑞士形成了德語文化基礎。法國的影響為瑞士帶來了法語文化。此外,由於地處亞平寧半島和神聖羅馬帝國的交通要道,大量義大利移民的到來,為瑞士帶來了另一種語言文化——義大利語。

加上瑞士本身地處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三個國家的交匯處,長期以來,瑞士是連接三國的一個重要橋梁。在長期的共存和互相融通的環境中,瑞士形成了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共存的局面。

這就意味著在瑞士生活,一般人除了自己本民族的語言之外,還要再學習另外兩門語言的一種作為選修課。制度的規定讓瑞士人至少掌握了兩門本國的官方語言。

▲瑞士的標牌(從上至下: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英語)

由於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外語在瑞士有著非常高的普及率。英語的高普及率加上瑞士四種語言並立的優勢,國際組織在瑞士就不愁雙語甚至是多語人才,交流起來就更加便利。

四、發達的經濟

最後,瑞士能夠成為眾多國際組織青睞的國家,根本原因在於瑞士有著高度發達的經濟模式作為支撐。

曾經的瑞士非常貧窮,窮到需要外出當兵來謀生。如今的瑞士又是怎樣在百年的時間內從一個西歐不起眼的貧窮國家,一躍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呢?這一切都跟瑞士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密切相關。

瑞士能夠利用自己的中立國地位,吸收交戰國的資金,發展金融行業,為自己贏得了第一桶金。

永久中立國地位確立之後,瑞士憑藉著穩定的國家環境和重要的地理區位,成為了理想的資本存放地和絕佳的金融避風港。瑞士利用這樣的優勢發展金融業,建立起完備的金融體系,為實體行業經濟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瑞士銀行業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歐洲大陸陷入了長期的戰亂,很多科學家選擇去了安定的地方來定居。瑞士就是他們的重要選擇。

大量科學家的到來,為瑞士帶來了眾多先進科學技術。瑞士在戰後正是利用這些科技紅利發展製藥、精密儀器製造、零售、食品等多個行業。如今,在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人口不足千萬的瑞士就有14家入選。

這14家瑞士企業涉及到了醫藥、金融、食品、商業零售、建材、人力資源等行業。多點開花的優勢,讓瑞士在成為了世界第20大經濟體,人均GDP更是位居世界前列。

▲瑞士人均GDP世界第三

強大的經濟優勢使得瑞士擁有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這就使得瑞士更具承辦國際會議的能力。瑞士政府每年還為眾多國際組織提供財政補貼,對眾多國際組織的成員收入實行免稅或減稅政策。

安定的環境、多語言優勢、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寬鬆的政策,使得瑞士成為了二戰後國際組織所青睞的場所。

▲世貿組織在瑞士總部

他們在瑞士紮根,利用瑞士安定的辦公環境,在國際舞臺的各個領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國際組織的大量存在也使得瑞士這個看起來不太起眼的國家走到了國際舞臺的中心。二者相互配合,彼此和諧共生,共同推動了世界和平與發展。

作者:雄鷹 編輯:Thomas (唐)

本文為「環球情報員」長期作者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擅自轉載

原標題:《瑞士:國際組織總部為何喜歡扎堆瑞士? ​》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瑞士:國際組織總部為何喜歡扎堆瑞士? ​
    萬平方公裡,人口不到千萬的國家,但它卻是眾多歐洲和世界性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日內瓦萬國宮除日內瓦之外,瑞士其他城市也雲集了諸如體育類的其他國際組織。國際足聯的總部坐落在瑞士的第一大城市蘇黎世;國際奧委會的總部則設在洛桑。
  • 如此眾多的國際組織都把總部建在瑞士,究竟看中了瑞士什麼?
    大家知道,身為中歐國家的瑞士,面積僅有4萬多平方公裡,人口不足千萬,但令人稱奇的是眾多歐洲和世界性國際組織都願意把總部建在這裡。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難民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聯合國的或其他政府間的160多家國際組織,就扎堆在瑞士的第二大城市日內瓦。而除日內瓦之外,瑞士其他城市也雲集了諸如體育類的其他國際組織。
  • 為什麼這麼多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瑞士有世界公園美譽 位於歐洲中部阿爾卑斯山區的瑞士,湖光山色、風景明媚,素有「世界公園」美譽,到了夏天,來自世界各國的旅客,無論是來度假遊覽,或是來公出開會,人人都喜歡這裡自由、無拘無束的氣氛。
  • 瑞士議院擬立法打擊貪汙 劍指總部在瑞士國際組織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據法新社3日報導,國際足聯(FIFA)貪汙醜聞引發震蕩之際,瑞士上議院3日表決通過一項提案,旨在打擊國際組織內部貪汙。瑞士上議院表決通過這項自2014年開始推動的提案,但仍需經國會下議院通過。此前一天,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在貪汙醜聞漫天蓋地席捲之際宣布辭職。
  • 國際開源技術組織 RISC-V 總部從美國遷往瑞士,華為、阿里是其成員
    北京時間26日消息,國際開源晶片技術組織RISC-V基金會周一宣布,由於擔心美國的貿易限制,計劃將總部從美國德拉瓦州遷往瑞士。該基金會執行長卡利絲塔-雷蒙德(Calista Redmond)表示,希望確保美國以外的大學、政府和企業能夠幫助開發其開源技術。
  • 吳為山雕塑《顧拜旦》落戶瑞士國際奧委會總部
    當地時間1月16日,應國際奧委會主席託馬斯·巴赫邀請,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到訪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向奧林匹克博物館捐贈他創作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雕像。
  • 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
    瑞士洛桑,依山瀕湖,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就坐落在這個風景秀麗的城市中一幢三層樓房裡。樓旁林木環繞,鮮花怒放,與樓房的白磚紅瓦相輝映,使這座古樸典雅的建築,顯得富麗堂皇,散發著濃鬱的青春氣息。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國際奧委會。1894年成立後,總部設在巴黎。
  • 習近平訪問瑞士國際組織多領域貢獻中國智慧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中國網新聞1月18日訊(記者 李智)當地時間1月18日,正在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分別訪問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奧委會。 多個國際組織亮點多 聯合國日內瓦總部 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解決地區衝突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 加快吸引國際組織總部「落戶」北京(2)
    常駐北京的國際組織概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京設立總部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有8個(國際竹藤組織、亞太空間合作組織、亞太農業工程與機械中心、上海合作組織、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國際海事衛星組織以及近期備受關注的亞投行)。
  • 「創新與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舉行
    新華社日內瓦1月12日電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瑞士進行國事訪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訪問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及有關國際組織之際,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國際貿易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聯合舉辦的「創新與發展」國際研討會11日在日內瓦世界貿易組織總部舉行,中宣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蔣建國出席研討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 我國將向瑞士日內瓦世貿組織總部派出常駐代表團
    我國將向瑞士日內瓦世貿組織總部派出常駐代表團>2001年11月27日01:31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張曉松) 記者今天從外經貿部了解到,經批准,12月11日在我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後,將向瑞士日內瓦世貿組織總部派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
  • 中糧國際全球總部將遷往瑞士日內瓦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據中糧官網5月13日消息,央企布局海外又落一子,中糧國際全球總部將遷往瑞士日內瓦。這標誌著以中糧集團為代表的央企,在走向國際化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糧國際化階段性成果:國際總部遷往日內瓦 5月13日,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召開前夕,在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爾德、中國駐瑞士聯邦大使耿文兵和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的共同見證下,中糧集團黨組副書記、總裁兼中糧國際董事長於旭波與瑞士日內瓦州輪值州長皮埃爾•莫迪特分別代表中糧國際有限公司和日內瓦州政府籤署諒解備忘錄。
  • 國際奧委會總部新址奠基儀式在瑞士洛桑舉行
    原標題:國際奧委會總部新址奠基儀式在瑞士洛桑舉行  新華網日內瓦12月8日電(記者施建國 張淼)國際奧委會總部新址奠基儀式8日在瑞士萊蒙湖畔城市洛桑舉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和洛桑市政官員等出席了奠基儀式。
  • 歐洲小國趣事:首都沒有國際機場,卻因許多國際組織而聞名
    如果你喜歡旅遊的話,會發現大千世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些地方經濟發達,有些地方風景秀麗。這次給大家介紹的,是同時擁有這兩個特點的歐洲小國,面積只有4萬多平方公裡,比中國的寧夏還要小,大約只比兩個北京大一點。不過這個國家卻能擁有眾多知名國際組織的總部,這就是位於歐洲的瑞士。
  • 美國退出世衛組織,世衛組織總部要搬遷嗎,遷往何處,誰說了算?
    總體而言,近年來,非西方國家在世衛組織的影響力、話語權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起主導作用的依舊是西方國家——美國退群後,歐洲國家仍然把控著世衛組織,主導著世界衛生大會的議程。世衛組織要不要搬遷總部,很大程度上由歐洲說了算。既然由歐洲說了算,世衛組織就不可能搬遷總部,因為總部就設在歐洲——瑞士日內瓦,這更符合歐洲的利益。
  • 習近平訪問瑞士國際組織 三大國際通訊社關注中國主張_新聞頻道...
    習近平訪問瑞士國際組織 三大國際通訊社關注中國主張 原標題: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中國網新聞1月19日訊(記者李林旭)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訪問了聯合國日內瓦總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奧委會,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三大國際通訊社均在第一時間予以關注和報導,並對中國提出的相關方案進行了點評。
  • 加快吸引國際組織總部「落戶」北京
    一般來說,加入一個國際組織、以成員的身份參與各項決策和活動,只是參與國際組織的一種最普遍和常規的形式,還有兩種更為重要的參與形式:一種是參與發起成立某個國際組織,一種是成為某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這兩種形式常常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 國際奧委會總部,在瑞士洛桑,該辦公樓十分低調小巧
    大家好,我是小欣兒,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地方,國際奧委會總部。國際奧委會總部,該辦公樓十分低調小巧,值得一看。國際奧委會總部,靠近萊芒湖,該辦公樓十分低調小巧。國際奧委會總部,該辦公樓十分低調小巧,似乎與奧委會的大名完全不搭,平時也不對外開放參觀,但依然有不少遊客來此打卡留念。國際奧委會總部,在國際奧委會成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在巴黎的住所就是國際奧委會的總部。1915年,為避免戰爭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幹擾,顧拜旦將國際奧委會總部遷往瑞士洛桑。
  • 世界自由區組織亞太總部將落戶海口
    本報海口3月19日訊(記者計思佳)海南日報記者3月19日從海口市政府獲悉,作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項目(第三批)集中簽約項目之一,世界自由區組織將把亞太總部落戶海口,項目選址海口市江東新區總部經濟區,將在江東新區建設世界自由區亞太總部大廈。
  • 中糧國際總部將遷日內瓦 瑞士非歐盟身份反成優勢
    5月13日,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召開前夕,中糧集團總裁兼中糧國際董事長於旭波與瑞士日內瓦州輪值州長兼該州經濟與安全部長莫迪特(Pierre Maudet)在北京籤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根據備忘錄協議,日內瓦州政府會協助把公司全球總部遷往日內瓦的中糧國際,在瑞士拓展業務,並提供友好的商業環境。4月24日,中糧國際宣布將該公司總部遷至瑞士日內瓦,並在當地設立全球業務和貿易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