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謨拉比每天有太多的案件要處理。他對付不了他們。因此,他要求下屬收集一些過去的法律條文,結合社會形成的習慣,制定一部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編寫代碼的系統。本規範共282條,52列,4000行,約8000個字符。當圓筒被挖出時,前面的7根柱子(35根柱子)被損壞,其餘的筆跡都完好無損。代碼上的文字很漂亮。這是一個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楔子。
序言說漢謨拉比是上帝下令的,結論讚揚了漢謨拉比的成就。守則的主體是:兩個自由人打架,一個被骨頭折斷,另一個被骨頭折斷作為補償;另一個是瞎子,另一個是瞎子;另一個被擊倒,另一個被擊倒。甚至有規定,如果房屋倒塌,房主的兒子被壓死,蓋房子的人必須把兒子終身帶走。這種以牙還牙的原則是野蠻的同態報復。
《法典》還規定,如果奴隸主蒙蔽了自由人的眼睛,他只能支付一定的賠償金。如果奴隸是瞎子,就沒有補償。可見,當時的法律維護著不平等的階級制度。還有很多其他的規則。例如,當奴隸毆打自由人時,他們應該割耳朵。自由主義的醫生應該治療奴隸。如果奴隸主在手術中死了,醫生應該砍掉他們的手。
法典中也有保護婦女和兒童的條款。例如,如果一個男人指著一個女人,他被認為是侮辱。如果沒有不名譽的證據,被告將在法官面前被鞭打,他的頭髮和鬍鬚將被剃成兩半。如果一個女人認為她的丈夫反對她或妨礙她的自由,她可以要求離婚。離婚後,這個男人負責撫養他的孩子。
漢謨拉比法典最早刻在石板上。在他晚年,漢謨拉比命令人們把它刻在巴比倫的柱子上,以便後代可以永遠追隨它。後來,以攔入侵巴比倫,把柱子當作戰利品送到書珊。伊蘭國王本打算把手稿刻在圓筒的正面,但在銷毀了原來的筆跡後,不知什麼原因,他沒有刻一個新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柱子被埋了幾千年,然後又回到了天空。後來,根據《漢謨拉比法典》的粘土版本,對石柱進行了修改,這也讓我們對巴比倫文明有了更好的了解。
讓我們讀一讀《漢謨拉比法典》的一節,體驗一下自古以來一直延續的法律的基本特徵。導言說:「願公平的光照耀全地,滅絕一切罪人和惡人,使強者不能欺壓弱者。」。
把法律寫在柱子上,既可以警示公眾不要違法,也可以防止辦案人員在結案時隨意解讀法律。
在非洲和中亞,有一個叫做阿拉伯沙漠的大沙漠。猶太人的出生地在阿拉伯沙漠。公元前2000年左右,猶太先知和領袖亞伯拉罕帶領他們來到迦南,一個巴勒斯坦地區。當地的迦南人稱他們為「希伯來人」,意思是「河對岸的人」。迦南人和希伯來人為那地爭戰多年,希伯來人就敗了。在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布的帶領下,他們移居埃及。希伯來人在埃及生活了大約400年。後來,埃及法老建造了巨大的宮殿,用希伯來人作奴隸挖石頭。公元前1300年左右,希伯來人無法忍受奴隸制,在摩西的領導下逃離埃及。在旅途中,摩西看到人們對自己的命運失去了信心,痛苦萬分。他爬到山頂,呆了40天。他從山上下來,對希伯來人說,他遇見了希伯來人所信的主神,就領受了神諭。希伯來人一定很幸運。後來,摩西成為猶太教的創始人。
希伯來人後來返回巴勒斯坦。那時,希伯來人分為兩部分:北方的以色列人由掃羅率領,南方的猶太人由大衛率領。面對外國的入侵,他們並肩作戰。索爾在一次戰鬥中失敗後自殺了。後來,大衛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南北以色列猶太王國,打敗了外國人,使耶路撒冷成為首都。」「傑魯」的意思是「城市」,「塞勒姆」的意思是「和平」。總之,它的意思是「和平之城」。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把耶路撒冷建成名副其實的首都。
大衛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繼承了王位。在他統治期間,王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被稱為「所羅門的榮耀」。據說所羅門登基的時候,耶和華在夢中顯現,問他最想要什麼。他的答案是智慧。所羅門是一個聰明的國王,一個非常流行的故事顯示了他的智慧。一天,兩個吵架的女人來到國王面前,希望國王能解決他們的爭端。老太太抱著一個孩子。年輕的女人說孩子是她的,兩個女人在哭。他們是誰的孩子?每個人都看著對方。所羅門說:「不要爭吵。既然你們都說孩子是自己的,我就不能判斷,所以我只好把孩子分成兩部分。」「你們一半人會沒事的。」然後他拔出劍走向孩子。帶著孩子的女人說:「哦,英明的國王,你真的很公平。」另一個女人立刻來保護孩子說:「國王,不要這樣做。」我不要孩子。」他邊哭邊說。所羅門笑著說:「這個女人是孩子的母親。抓住那個假媽媽。寧願放棄孩子也不願傷害孩子的女性才是孩子真正的母親。」故事傳開後,人們稱讚國王的智慧。
所羅門統治時期,猶太人和以色列人生活在和平之中,發展了生產,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所羅門為猶太建造了一座大殿宇,就是耶和華的殿。這座寺廟長200多米,寬100多米。花了七年才完成。所羅門非常富有,每年從諸侯國收集相當於666黃金(1塔蘭相當於150公斤)的貢品。據說,在耶和華殿的中心,有地下室和「亞伯拉罕巖」下的秘密隧道,裡面存放著無數的金銀珠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所羅門寶藏」的傳說。你相信這個傳說嗎?據信,幾名英國冒險家在夜間潛入巖石大廳挖掘,但在挖掘過程中被發現,立即逃走,空手而歸。上世紀30年代,又有兩個美國人來了,什麼也沒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