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

2020-12-18 秋蘭的紀實

漢謨拉比每天有太多的案件要處理。他對付不了他們。因此,他要求下屬收集一些過去的法律條文,結合社會形成的習慣,制定一部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編寫代碼的系統。本規範共282條,52列,4000行,約8000個字符。當圓筒被挖出時,前面的7根柱子(35根柱子)被損壞,其餘的筆跡都完好無損。代碼上的文字很漂亮。這是一個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楔子。

序言說漢謨拉比是上帝下令的,結論讚揚了漢謨拉比的成就。守則的主體是:兩個自由人打架,一個被骨頭折斷,另一個被骨頭折斷作為補償;另一個是瞎子,另一個是瞎子;另一個被擊倒,另一個被擊倒。甚至有規定,如果房屋倒塌,房主的兒子被壓死,蓋房子的人必須把兒子終身帶走。這種以牙還牙的原則是野蠻的同態報復。

《法典》還規定,如果奴隸主蒙蔽了自由人的眼睛,他只能支付一定的賠償金。如果奴隸是瞎子,就沒有補償。可見,當時的法律維護著不平等的階級制度。還有很多其他的規則。例如,當奴隸毆打自由人時,他們應該割耳朵。自由主義的醫生應該治療奴隸。如果奴隸主在手術中死了,醫生應該砍掉他們的手。

法典中也有保護婦女和兒童的條款。例如,如果一個男人指著一個女人,他被認為是侮辱。如果沒有不名譽的證據,被告將在法官面前被鞭打,他的頭髮和鬍鬚將被剃成兩半。如果一個女人認為她的丈夫反對她或妨礙她的自由,她可以要求離婚。離婚後,這個男人負責撫養他的孩子。

漢謨拉比法典最早刻在石板上。在他晚年,漢謨拉比命令人們把它刻在巴比倫的柱子上,以便後代可以永遠追隨它。後來,以攔入侵巴比倫,把柱子當作戰利品送到書珊。伊蘭國王本打算把手稿刻在圓筒的正面,但在銷毀了原來的筆跡後,不知什麼原因,他沒有刻一個新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柱子被埋了幾千年,然後又回到了天空。後來,根據《漢謨拉比法典》的粘土版本,對石柱進行了修改,這也讓我們對巴比倫文明有了更好的了解。

讓我們讀一讀《漢謨拉比法典》的一節,體驗一下自古以來一直延續的法律的基本特徵。導言說:「願公平的光照耀全地,滅絕一切罪人和惡人,使強者不能欺壓弱者。」。

把法律寫在柱子上,既可以警示公眾不要違法,也可以防止辦案人員在結案時隨意解讀法律。

在非洲和中亞,有一個叫做阿拉伯沙漠的大沙漠。猶太人的出生地在阿拉伯沙漠。公元前2000年左右,猶太先知和領袖亞伯拉罕帶領他們來到迦南,一個巴勒斯坦地區。當地的迦南人稱他們為「希伯來人」,意思是「河對岸的人」。迦南人和希伯來人為那地爭戰多年,希伯來人就敗了。在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布的帶領下,他們移居埃及。希伯來人在埃及生活了大約400年。後來,埃及法老建造了巨大的宮殿,用希伯來人作奴隸挖石頭。公元前1300年左右,希伯來人無法忍受奴隸制,在摩西的領導下逃離埃及。在旅途中,摩西看到人們對自己的命運失去了信心,痛苦萬分。他爬到山頂,呆了40天。他從山上下來,對希伯來人說,他遇見了希伯來人所信的主神,就領受了神諭。希伯來人一定很幸運。後來,摩西成為猶太教的創始人。

希伯來人後來返回巴勒斯坦。那時,希伯來人分為兩部分:北方的以色列人由掃羅率領,南方的猶太人由大衛率領。面對外國的入侵,他們並肩作戰。索爾在一次戰鬥中失敗後自殺了。後來,大衛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南北以色列猶太王國,打敗了外國人,使耶路撒冷成為首都。」「傑魯」的意思是「城市」,「塞勒姆」的意思是「和平」。總之,它的意思是「和平之城」。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把耶路撒冷建成名副其實的首都。

大衛死後,他的兒子所羅門繼承了王位。在他統治期間,王國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被稱為「所羅門的榮耀」。據說所羅門登基的時候,耶和華在夢中顯現,問他最想要什麼。他的答案是智慧。所羅門是一個聰明的國王,一個非常流行的故事顯示了他的智慧。一天,兩個吵架的女人來到國王面前,希望國王能解決他們的爭端。老太太抱著一個孩子。年輕的女人說孩子是她的,兩個女人在哭。他們是誰的孩子?每個人都看著對方。所羅門說:「不要爭吵。既然你們都說孩子是自己的,我就不能判斷,所以我只好把孩子分成兩部分。」「你們一半人會沒事的。」然後他拔出劍走向孩子。帶著孩子的女人說:「哦,英明的國王,你真的很公平。」另一個女人立刻來保護孩子說:「國王,不要這樣做。」我不要孩子。」他邊哭邊說。所羅門笑著說:「這個女人是孩子的母親。抓住那個假媽媽。寧願放棄孩子也不願傷害孩子的女性才是孩子真正的母親。」故事傳開後,人們稱讚國王的智慧。

所羅門統治時期,猶太人和以色列人生活在和平之中,發展了生產,創造了巨大的財富。所羅門為猶太建造了一座大殿宇,就是耶和華的殿。這座寺廟長200多米,寬100多米。花了七年才完成。所羅門非常富有,每年從諸侯國收集相當於666黃金(1塔蘭相當於150公斤)的貢品。據說,在耶和華殿的中心,有地下室和「亞伯拉罕巖」下的秘密隧道,裡面存放著無數的金銀珠寶——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所羅門寶藏」的傳說。你相信這個傳說嗎?據信,幾名英國冒險家在夜間潛入巖石大廳挖掘,但在挖掘過程中被發現,立即逃走,空手而歸。上世紀30年代,又有兩個美國人來了,什麼也沒發現。

相關焦點

  • 真實的《漢謨拉比法典》
    法典內容由序言、正文、結語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包括282條詳細的法律規定,全部由阿卡德語或楔形文字寫成。《漢謨拉比法典》,由法國和伊朗聯合考古隊於1901年發現於古伊朗埃蘭蘇薩文明遺址,法典銘文鐫刻於一塊黑色的玄武巖石碑上,石碑現藏於法國羅浮宮博物館。
  • 《漢謨拉比法典》啟示
    《漢謨拉比法典》帶給我的思考      《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其意義自然是無可估量的。這一點不必再詳談。
  • 【分享】走近漢謨拉比法典
    法典的誕生,不僅是漢謨拉比王維護統治的手段,同時也是古代兩河流域人民在經歷了混亂時期後,對統一公正的秩序的期盼。漢謨拉比法典分為三個部分,序言、條文和結語。序言部分,漢謨拉比王向神明詳述了自己的功績,向人民表明了自己合法的統治地位。
  • 【話說世界】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在其修訂的法典中自詡《漢謨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是世界上所發現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它由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所頒布,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在漢謨拉比執政的第35年,他下令將法典刻寫到一個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巖石柱上,豎立在巴比倫的神殿裡。《漢謨拉比法典》。中埃蘭蘇薩王朝時期,國王舒特魯克–納洪特(Shutruk-Na-hhunte,約公元前1185—前1155 年)擊敗巴比倫王國,將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石柱及許多珍寶掠往蘇薩。
  • 《漢謨拉比法典》背後的故事
    最令人驚訝的是,以現在的眼光看,這部古老的法典是如此「先進」,它的許多條款都反映了對用法治實現正義的虔信。一尊2.25 米高,像一根大拇指般矗立的黑色玄武巖石柱,曾經在古巴比倫王國公之於眾。這尊石柱的頂部鐫刻著當時統治這個國家的國王——漢謨拉比的浮雕。只見他站在地上,正在接受坐於寶座上的美索不達米亞法律、正義和救贖之神沙瑪什的指引。
  • 二十年遊歷分享之104:歐洲87:巴黎16 漢謨拉比法典
    不過和漢謨拉比法典在一起對比,我膚色還算靚麗。知識點1:玄武巖是一種火山石,大部分呈黑色,密度高,耐腐蝕、耐磨,古代一般用玄武巖做雕刻的底材。漢謨拉比法典就雕刻在一塊黑色的玄武巖上,石柱分為兩部分,上部分是一個浮雕,內容是:漢謨拉比王站在太陽和正義之神沙馬什面前接受象徵王權,這無非和中國傳統皇帝的信念一樣,宣傳「君權神授」。
  • 衛星視角看世界:古巴比倫空中花園、漢謨拉比法典-王權的象徵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古巴比倫王國的空中花園跟漢謨拉比法典。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兩者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古巴比倫現在的位置就位於下方衛星地圖的中心位置。
  • 發明漢謨拉比(下)
    其實綜合這首歌的文法,這應該是漢謨拉比第四位繼承者時期的詩歌了,但不妨礙把他說成是漢謨拉比時代所做更顯光彩,就像戰國秦漢漸漸發明了【黃帝內經】、盤古女媧之類。漢謨拉比被世代傳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法典和其他一些文獻,被兩河流域的學校當做段文識字和蘇美爾-阿卡德互相翻譯的語文與外語教材那樣,被水平相當於今天小學生和初中生的書吏見習者不斷傳抄,於是另一首讚歌寫道:「學校之中,眾口鑠金。汝之王權,人盡皆知」。甚至在一篇文學作品中,漢謨拉比的名字出現在一位女性與其不忠的愛人的對話中。
  • 漢謨拉比法典主要內容是什麼?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令人不寒而慄
    公元前1792年至1750年,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治著美索不達米亞,他統治時期產生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之一。漢謨拉比法典由282條法律組成,以「如果,然後」的格式列出,這些法律根據社會階層的不同而不同,並對違反規定的行為提供了具體的懲罰。該法典列出了男女在婚姻不忠方面的不同懲罰。
  • 豆瓣7.8分《漢謨拉比小姐》正義只會遲到,不會多餘
    導語:正義只會遲到,不會多餘前段時間好朋友推薦了一部韓劇《漢謨拉比小姐》。看到這個名字時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太奇怪的名字。什麼意思?難道劇中女主角叫漢謨拉比?為此一伶很勤奮地去度娘親自查閱了一番。漢謨拉比,是巴比倫第一王朝的第六代國王,自稱「月神的後裔」。
  • 圖特摩斯三世、薩爾貢一世及漢謨拉比的軍事思想
    這一時期,兩河流域軍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薩爾貢一世和漢謨拉比。薩爾貢一世出身卑微,是個棄嬰。長大後服務於宮中,逐漸熟悉了軍政要務,善於用兵。薩爾貢一世在世界軍事史上最大的貢獻是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常備軍。不僅如此,他還非常注重培養常備軍在近戰中的勇敢精神。由於這支軍隊訓練有素,而且又克服了公民兵不願遠離本土作戰的局限,機動性強,因而在進攻中所向披靡,屢立戰功,對統一兩河流域起到了巨大作用。
  • 人類最早的成文法典,鐫刻在美索不達米亞數千年前泥土上的奇蹟!
    大家可能對《漢謨拉比法典》有所耳聞,但其實它並不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法典,它只是在考古史上挖掘出來保存得比較好的成文法典。被發現於今日伊拉克的尼普爾,該法典被認為是當今尚存的人類最古老的已知法典。英國學者H.W.F.薩格斯曾作出估算,在迄今為止出土的模形文字文獻中,蘇美爾文獻有95%的內容都涉及法律,阿卡德文獻中也有比例相當高的法律內容。與後來名聞天下的《漢謨拉比法典》相同的是,《烏爾納木》法典也較為詳盡的規定了各種違法行為的處罰條文。
  • 古巴比倫王國消失之謎,除了空中花園和漢謨拉比法典還剩下什麼?
    古Babylonian王國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曆法,天文,地理和醫學財富,一直沿用至今的世界很多規則和法律,其實大都是經過巴比倫王朝一世的國王「漢謨拉比」之手所創造,古人的智慧並不像如今的人們所想像的那麼短淺,有很多的考古結論都向人們昭示「史前有可能有比現在更加文明和發達的世代存在過」,只不過由於一些天災和不確定的事件,才導致了文明的沒落。
  • 漢謨拉比時代的藝術不斷衰弱,但他的統治將巴比倫文明推到了頂峰
    漢謨拉比城徹底消亡了,那個時代的樓舍已蕩然無存。我們只能根據殘留的遺址進行考察。一些從古山包中發掘出來的遺蹟表明,當時西亞還沒有柱廊建築。而在埃及,柱廊建築卻非常普遍。在巴比倫的建築中,拱門建築非常多。拱門倍受人們歡迎,歐洲建築中的拱門,就源於巴比倫。早期巴比倫最重要的建築是廟塔,然而,神廟已無一倖存至今,廟塔更是可想而知。直到今天,我們還沒有發掘出一座神廟。
  • 兩河流域的《漢謨拉比法典》真是用來判案的嗎?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作者:國洪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