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日前在福建福州召開。活動期間,從機場到新聞中心,從酒店到會議場館,隨處可見志願者「小茉莉」忙碌的身影。他們身穿淡綠與白色相間、帶有福州市花——茉莉花元素的志願者服裝,格外引人注目。
據團福州市委宣傳部部長胡超介紹,這1070名峰會志願者分別來自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工程學院、福建警察學院、閩江學院和福州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是從6000多名報名人員中經嚴格選拔產生。志願者們通過8門課程通識培訓、24小時崗位技能培訓和37課時形象禮儀強化集訓,在16類、85項志願服務崗位上累計提供了21.16萬小時的優質服務。
為了讓峰會志願者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工作狀態,團福州市委特地在志願者集聚的場館設立簡樸溫馨的「志願者之家」 ,為志願者們配置充足的餐飲、交通、保險和應急藥品等保障資源,並與「志願匯」APP開發運營機構合作,為峰會志願者專門定製手機信息管理平臺,確保峰會志願者報名審核、籤到考勤、評估激勵方便快捷。
在峰會籌備階段,志願者們參加了人臉識別演練、全要素演練、入場專項演練,確保精準掌握峰會總體運行流程、場館功能區分布、嘉賓入場參會動線和觀眾進館流線。此外,團市委還梳理排查涉及志願者、交通餐飲、人身安全、服務過程和輿情事件等方面的風險點14項,制定實施《志願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實現志願者工作「零」失誤。
室溫33℃、大型玻璃房、八個閘機口,這是負責1、2號登陸展廳的引導志願者、福州大學學生蘇安妮的工作環境,連續5天、從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五點,她都需要堅守在這裡。」我們這裡接待的日人流量大概有四五萬,一上崗基本就不能停下」。
福建師大協和學院學生陳崇鑫在此次峰會中擔任嘉賓一對一陪同志願者。「雖然連續三個周末平均睡眠都不超過五個小時,但一到工作崗位就瞬間充滿了力量。」峰會當天,陳崇鑫提前兩個小時聯繫車輛前往機場,一路上,反覆熟悉嘉賓的個人信息和參會行程。他細緻入微的服務也最終贏得了嘉賓的肯定。
記者注意到,志願者群體中還有一名外國人,他就是來自柬埔寨的索克蘭。在5號展館百度展區,索克蘭負責引導體驗無人車駕駛的嘉賓和遊客。「參加志願活動能讓我學到一些書本裡學不到的知識,把晦澀難懂的理論轉化為生動活潑的所見所聞,這與我遠赴中國留學的初衷不謀而合。」索克蘭說。
讓福州廣播電視臺記者徐錦清感動的是,為了讓媒體記者們能及時吃到午餐,新聞中心志願者廖璐和房鑫華配合後勤工作人員忙前忙後,經常到下午一點半以後自己才吃上飯。
福州市峰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市民素質提升和志願者工作組副組長、團福州市委書記趙春榮表示,「小茉莉」們以熱情周到、專業規範的服務,為助力峰會成功舉辦貢獻了青春力量,受到了各方的普遍稱讚。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智仁 通訊員 王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