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並鎮就是集中兩處優勢資源集中於一處調度,加倍速把一個主要鄉鎮發展成像小城市一樣,達到城鄉在公路上畫點成線,做到城鄉一體化。
好比兩個人合成夫妻,由一個人管帳,兩個人掙錢,形成1十1>2的效果,結合扁平化管理優勢,形成中國特色式的戰略調整。
在城市裡,把大城市周圍縣城撤縣設區,由點連線公路建設,最後點、線、面連成一個整體,發揮集群效應作用,組成一個集成航母大城市。鄉鎮集群就是由點擴面的集中優勢兵力。
人們常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其實不能這樣,公路建設會考慮優秀鄉鎮在高速公路附近,交通方便好發展,那些偏遠的鄉鎮併到優秀鄉鎮裡,只需鎮與鎮通公路。
高速公路就不必輻射覆蓋到經濟落後的鄉鎮,縮短有效物流時間,畢竟是公路建設不能鋪天蓋天建設,也沒有那麼多資金,反正鄉鎮之間的公路以前是通著的。
每一次改革就是去舊迎新。合村的意思就是把幾個相鄰行政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在地圖上只標註合併後的行政村,各個村的資源會並為一個行政村管理。
原先有的村子只有幾百戶人家,現在一個村有幾千戶,主要針對小區集中開發和土地綜合再分配。有的承包土地涉及幾個村,承包人為了佔用有利地形會徵用幾個村的,在分別談判時,只允許承包人只徵用自家村的,協商不了會拖延很久或放棄租用土地,阻礙了經濟前進的步伐。
現在是行政權力在大村長手裡,合併後的小村長只是原村的列席代表,相當於原村的族長,管理本事雜物小事,大村長才有行政權力。幾個村合併為一個集團村,不再各自為政,以發展好的村為經濟中心圈,帶動產業集中發展。農民的思想轉變較慢,有著獨特的地域文化,幾村合併就是去中心化思維,相鄰村子的農民基本上是熟悉的,將來小區規劃到一起,不容易引發衝突,可以形成一個大的小區,再形成新的地域文化圈。
農村不像城市,門對門可以不認識,農村喜歡扎堆聊天,喜歡與人打招呼,還會主動門陌生人是哪裡的。每次回老家,老人們十有八九會詢問還記不記得什麼什麼的。
合鎮就是把弱小的鄉鎮合併到經濟發展好的鄉鎮,借用他們的管理行政經驗,替代舊思想,合力到發達鄉鎮上,朝城市化方向發展。以前的鄉鎮規模不足一平方公裡,現在可以達到五六平方公裡,像一個小城市一樣,街道規劃完整,形成中心經濟圈,居住環境好了,可以像城市一樣就業,留住外出的年輕人。
現在的鄉鎮發展還是比較快,公路寬敞,公交車直達城市,只要幾塊錢就能坐到鎮上,有的挨近城市的改成街道辦事處,融為城市的一部分,有些縣城納入大城市,成為直轄區。當然行政劃分是變了,地方是沒變,但經濟圈格局是完全變了。所以改革要永不停止,讓生活更加有保障,讓我們不再焦慮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