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話寧夏-8 水洞溝明長城 河東牆

2020-10-19 青松he
水洞溝遺址旅遊區內明代軍事立體防禦體系區是由明長城、藏兵洞、邊溝、大峽谷、紅山堡、甕城等共同構成的。
旅遊區的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匯處,東至鹽池境內。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
水洞溝長城觀景臺
水洞溝長城觀景臺是一座、一腳跨兩省的長城觀景臺。在水洞溝旅遊區您可以閒庭信步於明長城腳下,或者登上新修建的長城觀景臺,一腳跨兩省,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是濃厚西北大漠風貌;而在南邊的水洞溝,湖泊溼地、高峽平湖盡顯江南秀色,給您別樣的體驗。
水洞溝長城觀景臺,是覽水洞溝大峽谷和蘆花谷美景的最佳觀賞地。站在觀景臺上,溝壑縱橫,地形獨特的土林景觀仿佛就在腳下,跌宕逶迤直達峽谷深處。整片翠綠的蘆葦蕩隨風擺蕩,風景蔚為壯觀;時而野鴿飛翔,紅嘴鴨叫聲四起,泉水潺潺發出聲響,匯集成溪。
 
水洞溝明長城 河東牆一景  2019.10攝


 水洞溝明長城 河東牆一景  2019.10攝

明長城一景

 水洞溝明長城 河東牆一景  2019.10攝

明長城一景

 水洞溝明長城 河東牆一景  2019.10攝
明長城一景
明長城一景
明長城一景

 水洞溝明長城 河東牆一景  2019.10攝
 
                          2019.11.5

相關焦點

  • 寧夏銀川,水洞溝
    2020年7月31日,進入寧夏第六天。來寧夏之前,曾有計劃除了看些著名的景點外,還要看看銀川的市容。這些日子下來,市容、公園、博物館都看了看,唯一遺憾的是沒去銀川的清真寺,因為聽當地人說,疫情以來,清真寺一直都沒開放。但也有著驚喜,航拍到漂亮的寧夏人民劇院和市中心鼓樓的畫面。
  • 銀川世界巖畫館,水洞溝遺址,黃河3D玻璃橋,寧夏銀川、中衛行
    以前從未到過寧夏,本次旅行已經來到了內蒙古巴彥淖爾,離寧夏首府銀川僅300多公裡,況且寧夏同屬河套地區,於是增添了兩日寧夏的行程。從網上搜索,發現寧夏名列前茅的景區有西夏王陵、賀蘭山巖畫、水洞溝古人類遺址、沙坡頭等。遺憾的是西夏王陵因維修暫停營業,只好放棄。
  • 寧夏水洞溝明長城腳下,有個藏兵洞堪比冉莊「地道戰」!
    這個「藏兵洞」坐落在寧夏水洞溝景區,距銀川市約50多公裡,是寧夏與內蒙古的交界處。「藏兵洞」是為邊關將士住宿和伏擊的地方,與之匹配的是一道明代時修築的長城。長城曲折蜿蜒,遺蹟十分清晰。正因如此,從西周開始,戰國、秦、漢、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在寧夏境內修築長城。
  • 寧夏旅遊第一站的水洞溝,超越了你的想像
    寧夏水洞溝景區作為寧夏旅遊第一站,是來寧夏一趟感覺性價比最好的一家景區!考古遺址、舊石器、土長城、藏兵洞,還有騎駱駝、萌萌噠的鴕鳥。尤其是在晴天,藍天白雲的時候,天氣超級好,感覺太美了!水洞溝是一個非常好的旅遊景點,來這裡可以讓你實現從四萬年到五百年的時空穿越。
  • 記錄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的美好旅行時光大賽開始啦
    馬上粗發,看看寧夏水洞溝旅遊景區有哪些好看好玩的內容吧!雙節閱古作為歷史文化景區,水洞溝景區的舊石器和明代立體軍事御體系必不可錯過啦!行走於雅丹地貌間,站上明長城在水洞溝還有好多的玩樂可以記錄你在這裡的美好旅行。
  • 水洞溝,寧夏之行的超級「彩蛋」
    在寧夏的四個5A級景區中,水洞溝的知名度可能低於其他三家(鎮北堡西部影城、沙湖和沙坡頭),但比較之後,卻感覺這是驚喜最多、性價比最高的一家。其中任何一點拿出來都可以作為旅遊資源開發,偏巧在水洞溝匯集了。
  • 遇見寧夏:全國政務新媒體人到水洞溝景區考察旅遊文化發展工作
    8月28日,來自全國的政務新媒體人來到水洞溝,對景區的旅遊文化發展工作進行考察。此次考察,匯集了全國政務新媒體界的學者專家、優秀實踐者代表,實地探訪「四萬年舊石器」和「明長城」歷史文化,把寧夏優質的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傳遞給更多的人。
  • 一雨秋深,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秋天景色迷人
    都說一場秋雨一場寒,沒錯,隨著幾場的降臨,寧夏的氣溫確實是很西北特色了。早中晚溫差大,需要外套來保暖。但秋雨也帶來了更多美的畫卷,秋天看見春天般的景色,來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就能見到啦。 進入秋季以來,寧夏的雨是隔三差五地光臨一次,澆走了炎熱,送來了清涼
  • 2020年初夏,在寧夏之水洞溝遊記
    這次的目的地是位於寧夏銀川市的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的水洞溝。水洞溝是我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同時是唯一保存最完整的萬裡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 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景點,推薦大家到這裡來逛逛
    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景點,AAAAA景點,舊石器時代原始人遺址。看了峽谷、戈壁景觀,坐了船、騾車、駱駝車,最後以拖拉機車結尾,騾子大太陽下還要拉八個人,也挺不容易的,駱駝要拉14——16人,我們下車駱駝流眼淚了。。。看著挺不容易的。
  • 天高地闊的寧夏水洞溝,適合徒步和拍攝西北風光片
    入秋以來,寧夏連續下了多場秋雨,有了雨水的潤澤,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內草木繁盛,湖泊滿溢,一幅江南景色。 水洞溝景區內有雅丹地貌,溝壑林立,崖壁壯觀,水崖長城更是難得一見。> 明長城 秋季,寧夏天高氣清,適合戶外運動,來這裡還可以拍到難得一見的雄奇景觀
  • 銀川攻略|水洞溝、寧夏博物館、海寶塔、承天寺塔、玉皇閣(下)
    水洞溝景區有點大,我用了四個半小時(8:50-13:20),這還是注意了時間、下午還要去走寧夏 博物館的前提下,如果按我的漫遊傳統,五六個小時都可以。一般遊客趕時間、走馬觀花也要2.5-3小時。值得注意的是,我去程的計程車司機表示很久沒去過水洞溝了,回程的司機說11點多送客人到此,滿以為1點鐘能出來,沒想到裡面這麼大,等了那麼久。
  • 神奇的寧夏大地,水洞溝穿越時空,遠古遺蹟重新展露在世人眼前
    寧夏水洞溝遺址就是這樣從遠古穿越到了現在。人們驚奇地發現,這裡原來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並充滿魅力的地方。1980年,寧夏博物館和地質部門再度聯合組成挖掘隊,對水洞溝遺址進行了新的發掘研究工作2004年的第五次發掘,可稱為寧夏考古最重要的「大事件」。這次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發掘,參與部門之多、人員之精,採用方法之新、手段之高都堪稱世界之最。有專家稱這次發掘是「中國舊石器考古的文藝復興」。
  • 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將於11月1日起實行淡季路線和票價
    三個季節的輪轉中認識了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的歷史濃香、地貌萬千和娛樂精彩,在即將進入冬季時,景區暫時關閉部分路線,只把濃縮的歷史畫卷展現給前來參觀遊覽的廣大遊客朋友們。為了更好地服務遊客,水洞溝景區將於
  • 冬季如何玩轉水洞溝?我有秘籍
    ,讓深埋的地下歷史顯現在世人面前,水洞溝自此享譽內外。,仿照水洞溝出土的編號為9號的尖狀器製作而成。水洞溝文化遺址的舊石器,是用十分堅硬的矽質灰巖打制而成的,這說明水洞溝人已經掌握了比較先進的打制技術。
  • 11月的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有哪些遊覽項目和亮點
    在進入11月之際,經過了一年的忙碌後,寧夏旅遊第一站水洞溝在冬季的慢時光中,沉浸下心來用心去閱覽水洞溝地區人類的發源、發展和遷徙,從而獲知寧夏歷史的起源,也讓我們從中深刻了解到人類進化史的不平凡。在博物院的動感體驗區,這裡以聲光電立體的現代展現手段,再現了水洞溝人的堅毅、果敢、聰明與自然面前人類卻又如此的渺小、脆弱。
  • 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銀川水洞溝遺址
    水洞溝遺址博物院,它的外形仿水洞溝出土的石核的石器建造而成,建築面積4308平方米,水洞溝遺址博物院以雕塑、展板、投影、文物展出以及講解的形式,可以了解人類進化的起源、水洞溝文化的興起以及水洞溝遺址五次考古發掘的過程與成果,水洞溝遺址博物院以
  • 深秋十月,到水洞溝看蘆花飛雪
    在十月深秋,到水洞溝,來一場與蘆花飛雪的相遇吧。水洞溝的蘆花谷、紅柳灘、沙棗灣,一場蘆花盛宴正待揭幕,作為主角之一的你,該上場啦!在明長城上,且聽風吟,歲月斑駁的時光中尋回心的呼喚!水洞溝,有說不完的故事,寧夏,探不完的神奇。
  • 寧夏景區水洞溝歷史發現之——水洞溝人
    作為寧夏以歷史文化著稱的景區,寧夏旅遊景點水洞溝的歷史最早可以推至四萬年前。披毛犀、普氏野馬、野驢、鹿、水牛、普氏羚羊、鴕鳥等動物,我國北方東部河谷、平原區的冷溼環境也影響到了水洞溝地區,形成流水與湖泊相連的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