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條入滇河流 29條水質「劣Ⅴ」類

2020-12-25 中國水網

  9日,昆明市環保局公布了二季度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水質狀況和陽宗海昆明部分水質狀況。從公布的數據來看,陽宗海水質基本穩定並保持在Ⅱ類至Ⅲ類水標準範圍內,達到農灌要求。而36條入滇河流中有29條斷面水質未達到階段保護目標要求。

  陽宗海湖體水質好轉

  經過兩年的治理,2010年二季度陽宗海湖體砷濃度達Ⅳ類水標準,總磷達到Ⅲ類水標準,其餘指標符合Ⅱ類水標準。據《陽宗海流域(昆明部分)水汙染綜合防治「十一五」規劃》項目實施進度,至今年二季度末,陽宗海治理規劃項目已完成9個,宜良縣大木希村汙水處理工程、農田秸稈還田示範、環湖截汙二期工程、擺衣河引洪渠環境治理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和推進。除此之外,昆明和玉溪兩市開展了陽宗海水下地形測量、流域入湖汙染負荷調查研究等工作,完成人工造林3950畝,水土流失治理6.67平方公裡,完成了呈貢高粱地、30畝汙水處理工程建設和陽宗海海晏村落環境整治工作。

  據昆明市環保局的一位負責人介紹,雖然與今年一季度相比陽宗海總磷都為Ⅲ類水,但是陽宗海水質已有明顯改觀,不僅水體含砷量和總磷指標下降較快,而且透光性也有了較大的改善,離Ⅱ類水的保護目標越來越近。

  29條入滇河流未達標

  滇池38條主要出入湖河流,由於盤龍江入湖斷面出現斷流,納入監測評價的河流有37條,其中入湖河流36條,出湖河流1條。昆明市環保局按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4個指標進行水質類別評價。

  在36條入湖河流中,7條入湖河流入湖斷面水質達到其階段保護目標要求,其中牧羊河、冷水河水質類別為Ⅱ類,撈魚河、洛龍河入湖斷面水質類別為Ⅳ類;馬料河、東大河、老寶象河入湖斷面水質類別為Ⅴ類;而其餘29條入湖河流入湖斷面水質均未達到其水質階段保護目標要求,水質類別均為劣Ⅴ類。

  從監測的數據來看,37條出入湖河道斷面的水質情況有升有降。新河積善村橋斷面、大清河泵站等9個斷面的汙染顯著減輕;而新寶象河寶豐村入湖口斷面、金汁河南天集團斷面等8個斷面的汙染加重。

  不過,日前,來自國家高原溼地研究中心完成的「滇池高原溼地綜合科考」顯示,滇池仍然是我省生物多樣性較為富集的區域。滇池的鳥類、底棲動物、浮遊生物多樣性列全省湖泊溼地第一位;水禽、獸類、兩棲爬行類生物多樣性列全省湖泊溼地第二位;並有超過40種珍稀瀕危保護物種和4種特有魚類,3種特有兩棲爬行動物,7種特有底棲動物。據專家介紹,滇池近兩年來「四退三還」、入滇河道汙染綜合整治,人工溼地建設等,使大量外源汙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入滇池河流水質及生態環境明顯好轉,2009年連續12個月的水質監測表明外海水質從劣Ⅴ類上升至Ⅴ類。

編輯:姚森婧

相關焦點

  • 連雲港一季度15條入海河流水質全部消除劣V類
    【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從帥)昨日,筆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一季度,港城2個國省考斷面中(含6個國考),達到或優於Ⅲ類斷面比例為68.2%,無劣Ⅴ類斷面。15條入海河流平均水質全部消除劣Ⅴ類且全部達到年度考核目標要求。
  • 天津十二條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類 河海交匯處又現鳥翩躚
    天津十二條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類河海交匯處 又現鳥翩躚(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本報記者 靳 博《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2日 第 02 版)冬天的渤海灣,一道長長的海堤,隔開了兩種生態景觀:堤內,是城市公園;堤外,是溼地灘涂,河海交匯
  • 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
    一河清水入湘江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記者 陳新)初冬時節,漫步在長沙市芙蓉區的瀏陽河景觀帶,河風陣陣,垂釣者不時揮動魚竿,「水清魚跳」的景象又回來了。今天下午,根據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長沙26個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其中瀏陽河三角洲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由2014年的劣Ⅴ類水質躍升了3個水質類別,水質狀況全面好轉,實現了「一河清水入湘江」。一河清水何以來?長沙將截汙治汙作為先手棋,印發《長沙市2019年度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其中涉及瀏陽河的重點項目19個。
  • 邢臺市國省考河流斷面均值全部達到Ⅴ類水質標準
    三月份地表水質達標指數全省第一八個國省考河流斷面均值全部達到Ⅴ類水質標準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黃清標)河北省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2020邢臺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2020年「8個國省考河流斷面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依據國家、省相關監測數據,今年一季度,該市上述斷面均值全部達到Ⅴ類水質標準,且好於省考核目標。
  • 廣佛跨界河流整治顯成效,鴉崗斷面水質從劣V類提至IV類
    南都訊 記者劉軍 趙青 實習生宋光湧 通訊員粵環宣 雲宣跨界河流是黑臭水體整治的難點。整治了17年的珠江西航道鴉崗斷面水質長期處于波動狀態,2018年曾一度由V類轉為劣V類。今年來,經廣州、佛山共同努力,廣佛跨界河流汙染整治迎來曙光,鴉崗斷面水質從劣V類躍升至IV類。
  • 天津12條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類 濱海新區溼地修復面積達528公頃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天津十二條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類 河海交匯處 又現鳥翩躚(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本報記者 靳 博冬天的渤海灣,一道長長的海堤,隔開了兩種生態景觀:堤內,是城市公園;堤外,是溼地灘涂,河海交匯。
  • 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
    一河清水入湘江瀏陽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7日訊(記者 陳新)初冬時節,漫步在長沙市芙蓉區的瀏陽河景觀帶,河風陣陣,垂釣者不時揮動魚竿今天下午,根據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水環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長沙26個國、省控監測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其中瀏陽河三角洲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由2014年的劣Ⅴ類水質躍升了3個水質類別,水質狀況全面好轉,實現了「一河清水入湘江」。一河清水何以來?
  • 天津市河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12條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
    聚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天津市河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12條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近年來,在市河湖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和各區的共同努力下,天津市河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8月,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分別為35%、40%、50%、55%,劣V類水體比例分別為
  • 前三季度福建12條主要河流優良水質比例97.2%
    原標題:前三季度福建12條主要河流優良水質比例97.2%   記者日前從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獲悉,今年1-9月,全省12條主要河流143個水質評價斷面總體水質為優,Ⅰ類~Ⅲ類優良水質比例為97.2%,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Ⅰ類~Ⅱ類優質水比例為62.2%,同比上升9.8個百分點。
  • 魯班水庫取締網箱養殖 庫區水質從劣Ⅴ類提升到Ⅲ類
    魯班水庫取締網箱養殖 庫區水質從劣Ⅴ類提升到Ⅲ類 過去,這裡網箱養殖一度興盛,富了當地漁民,毀了魯班水庫,水質降到劣Ⅴ類。  如今,三臺縣先後拆除3000多口網箱,取締網箱養殖,變漁區為景區,變庫區為溼地。庫區水質從劣Ⅴ類提升到Ⅲ類,個別時段達到湖庫水質Ⅱ類標準,不僅國家重點保護鳥類不斷增加,還有眾多遊客慕名而來。一個山清水秀的魯班水庫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不但實現還一庫清水於民的目標,還讓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煥發出綠色新活力。
  • 區動態 | 公示:徐匯區41條河道完成消除劣V類!
    區動態 | 公示:徐匯區41條河道完成消除劣V類!>公示徐匯區41條河道完成消除劣V類!根據《上海市消除劣V類水體及黑臭水體考核管理辦法(試行)》、《上海市河長制辦公室關於開展2020年消除劣Ⅴ類水體覆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2020年全面消除劣V類水體」的目標,徐匯區持續推進河長制和水環境治理工作,水環境面貌持續向好。
  • ...齊下、「一河一策」打響碧水保衛戰 12條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五類
    近年來,天津市多管齊下,「一河一策」綜合治理入海河流。今年1至9月,天津全市12條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  作為天津市12條入海河流之一的獨流減河,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因河道沿岸工廠企業、漁業養殖多,河水水質較差。今年,天津市加強獨流減河周邊工業企業、水產養殖、農村汙水等設施排口監管。
  • 黃河:25%的斷面水質為劣五類水
    5月29日,全國政協「黃河沿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常委視察團一行站在三門峽水庫的壩頂上看著發黑的水,聽著這樣的介紹。「這樣的水質對發電機都有一定的腐蝕。」水庫工作人員擔憂地說。  其實三門峽附近的黃河水汙染並不是最嚴重的。2006年,黃河流域44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中25%的斷面水質為劣五類水,喪失了使用功能。而黃河幹流尚屬輕度汙染,支流總體為重度汙染,渭河、汾河等河流汙染最為嚴重。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13條國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斷面
    13條國考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類斷面,2019年、2020年1至11月入海口斷面水質均值全部達到V類及以上水質標準,達標率100%,其中達到Ⅲ類以上優良水質6條;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2018-2019連續兩年、2020年前三季度近岸海域國考監測點位海水水質優良比例穩定達到100%。新聞發布會現場。河北日報記者賈楠攝治海先治河,突出抓好入海河流綜合治理。
  • 全面剿滅劣Ⅴ類水 溫州市20個劣V類斷面已有11個消除
    溫州網訊 市治水辦主任辦公擴大會議日前召開,重點研究部署剿滅劣五類水相關工作。  我市共有縣控以上水質監測斷面102個,其中國控14個、省控13個、市控49個、縣控26個。
  • 我省河流幹流和主要支流基本消除劣V類水質
    6月21日,在成都舉行的中國工程院與四川省水汙染防治法實施評估專家座談會透露,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所有87個國考斷面地表水無劣V類水質斷面。「國考斷面是國家環保部門對地表水環境監測的一種形式,在四川主要是監測河流幹流和主要支流。」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值分為五類,其中V類最低。而劣V類水就是汙染程度已超過V類的水,基本喪失水的使用功能,可謂最差水質。監測結果表明這些區域已基本消除劣V類水質。
  • 全省水環境質量呈改善態勢 梧桐河和阿什河退出劣V類河流
    黑龍江日報10月31日訊 第三季度,我省地表水總體水質狀況有所變好,監測斷面中優良水體比例為40.5%,同比提高了13.2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比例為3.1%,同比升高了0.8個百分點。年初出現的3條較大的劣V類河流,梧桐河、阿什河已經退出。
  • 閔行這136條水體甩掉「劣V類」帽子啦
    閔行這136條水體甩掉「劣V類」帽子啦 2020-10-29 0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消除劣V類水體
    新華社深圳1月7日電(記者王豐、李曉玲)深圳市7日宣布,全市水環境實現轉折,茅洲河、深圳河等五條河流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Ⅴ類標準。  這是記者從7日舉行的深圳市水汙染治理成效發布會上獲悉的。水汙染問題曾經是深圳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 9條重點入海河流實行全流域綜合分類管控
    年底前,所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成糞便汙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散養密集區要實行畜禽糞便汙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 本報訊(記者王雅楠)日前,《滄州市消除劣V類河流攻堅行動方案》出臺,打出地表水汙染防治組合拳,通過嚴控河流兩岸汙染源、排汙單位改造提標、雨汙分流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