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隨筆:走進阿爾卑斯「最美雪山」
新華網日內瓦9月25日電(記者張淼)在歐洲人的文化記憶裡,提起阿爾卑斯山,總也繞不開位於瑞士西南邊陲小鎮採爾馬特的馬特宏峰。
從廣告代言量及曝光率看,馬特宏峰絕對是阿爾卑斯群峰中的「頭號巨星」,這座白雪皚皚的三角錐形雪山出現在瑞士三角牌巧克力、卡達原子筆、好萊塢派拉蒙電影公司等諸多知名公司商標或產品設計之中。
單看「個頭」,海拔4478米的馬特宏峰絕不算太高,在有128座山峰超過海拔4000米的阿爾卑斯群山中排名不在前列。但由於馬特宏峰山勢險峻,錐體各面與地面夾角都超過了70度,終年被積雪覆蓋,許多登山家視馬特宏峰為高難度挑戰。事實上,馬特宏峰也是最後被徵服的幾座阿爾卑斯山峰之一。
1865年7月14日,來自英國的愛德華·溫珀一行7人首次成功登頂馬特宏峰,但下山途中4名同伴跌落山谷不幸遇難。明年7月,馬特宏峰將迎來人類首次登頂150周年慶典,眼下在山腳下的小鎮採爾馬特,火車站、博物館外都可見以馬特宏峰為原型的三角錐倒計時平臺。
攀登馬特宏峰的最佳時間為每年7月中旬到9月中旬。懷抱徵服馬特宏峰夢想的登山者凌晨4點從海拔3260米處的大本營出發,如果天氣及其他條件給力,登頂需要5個半小時。
為保證登山者的生命安全,採爾馬特規定每名登山者需單獨配備登山嚮導。根據採爾馬特阿爾卑斯登山中心建議的登山身體要求,挑戰馬特宏峰需具備四級以上熟練的攀巖技術,12小時的耐力表現,還需要通過一日內攀登500米垂直高度的高強度登山訓練。
儘管要求嚴苛,為了站在「最美雪山」之巔俯瞰瑞士、義大利兩國邊界的壯美景象,越來越多的普通遊客,尤其是亞洲遊客,加入了挑戰之旅。不過,今年夏天阿爾卑斯山區罕見多雨雪,海拔3260米處的登山大本營被迫關閉,每天多達四五十名登山客只能從海拔2800米處的大本營待命準備,因此多出來的3小時攀登令登頂難上加難。
據登山中心工作人員安吉麗娜介紹,今年成功徵服馬特宏峰的「幸運兒」不超過5人,而往年可達到2000人。
誰是第一個徵服馬特宏峰的中國人?很遺憾,這個問題無論是馬特宏峰博物館的專家,還是遊客中心或登山中心的工作人員都難以回答。但無論如何,這座中國雲南玉龍雪山的姊妹峰,歡迎更多中國登山客前來挑戰。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