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它們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

2020-12-07 亮哥在西安

揚子鱷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在不少地區有人工養殖。近日,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那你知道這些被放養的揚子鱷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

一、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

早年間,我國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以保證該物種的延續。而就在5月20日,第16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啟幕。今年,280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將在保護區中五個縣(市區)放歸,為歷年來放歸規模最大的一次。

對此,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孫四清介紹,放歸的鱷魚是通過DNA遺傳背景分析,從320條候選鱷中遴選出的,保證了放歸鱷的遺傳多樣性。根據科研監測需要,研究人員還為其中的30條放歸鱷佩戴了衛星追蹤器。自2003年以來,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累計放歸人工繁育揚子鱷508條。

二、揚子鱷是幾級保護動物?

中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

而且在1973年聯合國也已經將其列為瀕危種和禁運種,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的極危物種。

三、人工繁育揚子鱷可以吃嗎?

不管是人工繁育還是野生的揚子鱷都是不能吃的!另外,現在各地對野生動物的立法也逐步進行中,所以把官司捕殺還是食用都是不可以的。

另外,在我國刑法中有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另外,揚子鱷雖然體型小,但畢竟是兇猛的動物,所以不能隨便進入野生保護區和繁育基地哦,以免遇到危險。

來源:土流網

相關焦點

  • 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它們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
    揚子鱷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在不少地區有人工養殖。近日,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那你知道這些被放養的揚子鱷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一、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早年間,我國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以保證該物種的延續。而就在5月20日,第16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啟幕。今年,280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將在保護區中五個縣(市區)放歸,為歷年來放歸規模最大的一次。
  • 好消息:280條揚子鱷放歸自然,開啟野外新生活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前幾天的科普中我們提到了生物多樣性對於環境保護的意義。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中,修復棲息地生態環境和對野生動物野化放歸均可有助增加生物多樣性,維持地區生態平衡,從而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 安徽:280條揚子鱷將放歸野外
    新華社合肥5月20日電(記者姜剛)20日上午,2020年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在安徽省涇縣啟動。活動當天共放歸人工繁育揚子鱷32條,餘下的248條揚子鱷將在近期按放歸方案實施放歸。新華社記者 韓曉雨 攝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孫四清說,本次活動為安徽省歷年來放歸規模最大的一次,將在保護區五個縣(市、區)16處塘口放歸人工繁育揚子鱷280條。今年將選擇30條放歸鱷安裝衛星追蹤器,旨在對放歸鱷在新的棲息環境中的適應性進行實時跟蹤監測,為今後的放歸工作提供科學遵循。
  • 2020年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32條揚子鱷放歸大自然
    5月20日上午,2020年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主場在我市揚子鱷保護區雙坑片區野外放歸區舉行。活動當天共放歸人工繁育揚子鱷32條,餘下的248條揚子鱷將在近期按放歸方案實施放歸。
  • 安徽今年野外將放歸280條揚子鱷 其中30條安裝衛星追蹤器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5月20日上午,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劉衝大塘,12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被放歸野外,將開啟自己的「野外求生」模式。當天,在保護區的廣德朱村片區和南陵長樂片區,也各有10條揚子鱷被放歸野外。
  • 安徽第16次野外放歸「活化石」揚子鱷
    5月20日,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度舉行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12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在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回歸大自然。2003年至2019年,該保護區累計實施15次揚子鱷野外放歸,加上今年擬放歸的280條,放歸總數將達508條。
  • 安徽5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出口日本
    原標題:安徽5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出口日本8月14日,在安徽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人工繁育的5條小揚子鱷順利通過宣城海關檢驗檢疫,即將遠渡重洋從宣城出口到日本。這是自2017年以來,安徽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實現連續三年對日本出口揚子鱷。
  • 18條揚子鱷放歸自然 安徽省揚子鱷回歸自然總數達96條
    18條揚子鱷放歸自然 安徽省揚子鱷回歸自然總數達96條   5月29日,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實施第12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
  • 安徽人工繁育揚子鱷出口捷克 實現了揚子鱷常態化出口
    原標題:人工繁育揚子鱷出口捷克近日,安徽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人工繁育的5條揚子鱷順利通過宣城海關檢驗檢疫,已從宣城起運前往捷克,預計27號從上海申報出口。此前揚子鱷已出口至日本、西班牙,自此實現了揚子鱷常態化出口,對加強國際間野生瀕危動物保護具有重大意義。
  • 野外放歸揚子鱷
    在聞名遐邇的國家級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和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身兼保護管理科科長和森林派出所所長兩職的邵民,職責更富有挑戰性:保護和管理野生揚子鱷。2006年,保護區和研究中心成功開展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揚子鱷野外放歸實驗。  邵民從安徽大學生物系動物專業畢業到這裡已工作了11年。
  • 放歸120條揚子鱷等當選去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
    二、多部門聯合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公安部於4月4日至9月30日開展了「依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專項行動」、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5月24日至10月31日開展了「野生動物保護專項整治行動」,兩次行動在全國範圍內重點對破壞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非法獵殺和交易、非法運輸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等違法犯罪活動予以打擊和整治
  • 放歸120條揚子鱷等當選去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
    二、多部門聯合開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公安部於4月4日至9月30日開展了「依法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專項行動」、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5月24日至10月31日開展了「野生動物保護專項整治行動」,兩次行動在全國範圍內重點對破壞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非法獵殺和交易、非法運輸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等違法犯罪活動予以打擊和整治
  • 長興揚子鱷保護區人工孵化鱷寶寶
    韓群花說,「另外人工孵化的環境不會受到自然環境、天敵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孵化的成功率比野外高得多。」據韓群花測量的結果顯示,這190條人工孵化的鱷魚寶寶個頭和體重都要比野外孵化的要大。生態池是一個二三十平方米的大水池,中央有個種著植被的土墩,幼年的揚子鱷要在這裡度過七個年頭,直到成年。幼年的揚子鱷天敵很多,大型鳥類和蛇等都會對它們造成威脅,所以生態池都是用鐵絲網罩著,用來保護幼年的揚子鱷。飼養員每兩天會給生態池裡的鱷魚餵養一次,一般餵一些魚類、貝類和甲魚,有時候還會餵一點牛肉。
  • 揚子鱷等物種種群數量逐年增長 物種保護為長江添活力
    世界第一頭人工飼養成功的白鱀豚「淇淇」在這個白鱀豚館生活了近23年,於2002年離世。白鱀豚的離去,讓科研人員更加重視對長江江豚的保護。  「在實驗室研究人工繁育技術固然重要,但保護好江豚的野生種群和棲息地,才能避免江豚成為第二個白鱀豚。」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王克雄說。值得慶幸的是:2020年8月以來,武漢相關單位已多次接到市民目擊長江野生江豚的報告。
  • 宣城八千揚子鱷睡醒了
    8000多條揚子鱷睡醒了  昨日上午,在宣城的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房內一片忙碌。工作人員戴著手套,把在越冬池內睡得橫七豎八的揚子鱷一條條搬上車,運往露天養殖池。揚子鱷是變溫動物,每年11月到第二年三四月間要冬眠。
  • 首批50隻揚子鱷將來合肥安家
    5月13日,記者從安徽省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揚子鱷合肥遷地保護園EPC(工程總承包)已啟動。最快6月底,50隻揚子鱷將投放在合肥。下月底首批揚子鱷來合肥遷地保護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野生數量僅200條左右,仍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 中國「鱷魚湖」人工養殖揚子鱷達1.5萬條
    新華社合肥3月9日電(記者楊丁淼 朱青)記者從安徽省林業廳了解到,在素有中國「鱷魚湖」之稱安徽省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人工養殖的揚子鱷數量已達1.5萬條,並具備了年增2000條的繁育生產能力,累計向野外放歸人工養殖成年鱷78條,已成功實現揚子鱷野外自然繁殖。
  • 中國「鱷魚湖」安徽省宣城人工養殖揚子鱷達1.5萬條
    記者從安徽省林業廳了解到,在素有中國「鱷魚湖」之稱安徽省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人工養殖的揚子鱷數量已達1.5萬條,並具備了年增2000條的繁育生產能力,累計向野外放歸人工養殖成年鱷78條,已成功實現揚子鱷野外自然繁殖。
  • 古稀夫婦看護26隻揚子鱷近30年 當孩子照顧(圖)
    近日,本報記者在安徽調查採訪時發現,儘管人工繁殖、野外放歸等努力取得突破性成功,但揚子鱷在野外的重新興盛,仍然遭遇了諸多難題。12月15日,一場大雪過後,「藏身」於安徽宣城夏渡林場的中國鱷魚湖雪白一片。每年10月下旬,揚子鱷便開始進入冬眠。此時,這個國家AAA級風景區顯得格外冷清,10000多條揚子鱷趴在室內一個個兩三平方米的水泥池子裡,安靜得沒有一點聲響。
  • 上海一溼地公園揚子鱷出逃 在田間被抓獲
    日前,一條近1米長的揚子鱷從崇明東灘溼地公園裡出逃,被公園附近承包土地的杜某在田間抓獲。崇明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檢查揚子鱷未受傷後將其「遣返」回老巢。  出逃揚子鱷沒有受傷  揚子鱷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鱷類之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