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沒見過世面」願你我都能互相尊重

2020-12-11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沒見過世面的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

你贊同這個觀點嗎?

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先說一位身邊朋友的故事。

我的這位朋友,她平時很愛在朋友圈上記錄生活,最近卻關閉了朋友圈。

她說有次發照片分享心情,沒想到大家的關注點全在她的脖子上。

有人說你怎麼老戴這條白金項鍊炫耀,有人說項鍊閃瞎了眼,求別戴了。

甚至我們有位共同的朋友,私下也悄悄問我,你看她經常在朋友圈曬那條價值不菲的項鍊,難不成是被哪位土豪包養,不敢摘下吧。

殊不知,那條項鍊是她外婆去世時留給她的。

每當想外婆的時候,或經歷了特別的事,她都會拍照留念。

01

魯迅先生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你眼中的世界,有時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而一個人最大的惡意,就是將自己的理解強加於別人,並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如圖,這是一張愛因斯坦的臉型面具。

這張臉是凹進去,還是凸出來的呢?

你一定會說是凸出來的。沒錯,它看上去就是凸出來的。

而下圖是這個面具的側面視圖。

這樣看,它竟然是凹進去的臉。

其實這是一檔節目中提到的例子,為什麼看第一張圖會讓你產生錯覺呢?

認知學家解釋:

由於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凹進去的臉,因此頭腦中形不成凹進去的臉的圖像。

所以說,僅憑一個側面去評判人的全貌,很容易,但也很不公平。

同理,很多事,你能看的其實只是冰山一角,你無法感同身受,是因為不曾經歷過,你所謂的真相也只不過是你以為。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習慣以自我想法來猜測事物本身。

之前,一張海關女性工作人員身穿一件黑色細吊帶裙,在海關行政審批受理窗口辦理業務的照片在網上流傳。

上班竟然不穿工裝?

如此隨意的作風,讓網友諷刺道:「改進窗口工作作風嗎?海關真是走在前列。」

網友認為這位工作人員很不專業,穿成那樣辦公實在有礙觀瞻。

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她其實當天已事先請過假。

當她換好便服準備離開,正巧有人前來辦事。

為了不耽誤對方,她推遲離開,臨時受理了業務。

本是助人為樂的暖心行為,卻被拍照曬到網上受人謾罵。

對惡的推波助瀾,都可能成為壓死無辜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難以搬動。

很多時候我們口口相傳的那個人,可能並不是真實的Ta,而是我們臆想中的Ta。

同樣的,在朋友圈發自拍一定就是自戀型人格嗎,發旅行照一定就是裝嗎?

有時你想發朋友圈傾訴生活的難,卻被指責矯情、玻璃心上線、抗壓能力差......

「是啊,誰的生活不苦呢,破事一堆,不值一提。」

最難過的,是沒人能理解你的心情。

現代人的快樂和悲傷都需要一個出口,發朋友圈的初衷本是記錄生活和分享心情。

其實啊,曬出閃閃發光的證書,是埋頭苦幹一年的結果;雙十一剁手買的大牌化妝品,是加班熬過無數個通宵的戰利品。

所以,你沒辦法否認,這些結果對發朋友圈的人的特殊意義。

而有些人卻硬生生把它判定為炫耀,卻忘了那才是越來越完整和真實的他。

03

我想到這麼一個故事:

一女孩把新買的iPhone放在鋼琴上,她同學看到後說:真能裝!把手機放這麼顯眼的位置。女孩笑笑說:我彈著80萬的鋼琴,你卻只看到一個7千塊錢的手機。女孩的媽媽對女兒說:你住的5千萬的別墅,卻眼裡只有鋼琴。女孩的爸爸對媽媽說:你享有身價10億的老公陪著,卻眼裡只有個破別墅。

俗話說,眼界決定境界。

越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越以自我為中心,眼界越是狹窄。

其實一個人看不慣的東西越多,他的格局也就越小。

當你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見過的世面越來越多,你會意識到,很多用奢侈品的人沒有在炫耀;

開豪車住豪宅的人也沒有在炫富,秀恩愛曬娃和炫升職也只是分享喜悅而已。

那就是平日裡他們最正常的生活,我們無須多加議論,看不慣可以屏蔽。

我平時也愛發朋友圈,幸運的是無論發什麼,朋友們都能給予理解,偶爾調侃也無傷大雅。

我很珍惜這些善意和包容,也常常給他們的朋友圈點讚。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所有偏見的造成,都只有一個原因:這些事沒發生在自己身上。

可能在你眼裡微不足道的東西,卻在別人的世界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你沒經歷過別人的生活,也就沒資格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04

我很認同這段話:

「你走近過布達拉宮,見到最近的藍天和最白的哈達,就會對生死有不同的見解;你從塞維亞大教堂遊歷過一圈,就不會以為失去一個前男友,就失去了整個世界。」

當然所有的這些,不是為了讓自己在下次聊天的時候秀優越感;

而是為了在任何時候,都能從容不迫、不卑不亢,包容世間萬物的多樣性,不過於大驚小怪。

「看你微信頭像,就知道你很low」;

「看你背名牌包,就知道你愛炫」;

「看你加班至深夜,就知道你愛錢」;

「看你離婚了,就知道你不顧家」;

......

今後,我再也不想聽到這些非黑即白的幼稚言論了。

不隨意評價他人,不造謠不傳謠,才是一個人深入骨子裡的修養。

願你我都能互相尊重,不戴有色眼鏡看人。

也願你我敢於撕下別人輕易貼上的標籤,勇敢做自己。

相關焦點

  • 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沒見過世面」,請不要隨意評價別人
    「沒見過世面的人,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你贊同這句話嗎?先來說說一位身邊朋友的故事。我的這位朋友,她平時很愛在朋友圈上記錄生活,最近卻關閉了朋友圈。她說有次發照片分享心情,沒想到大家的關注點全在她的脖子上,有人說你怎麼老戴這條白金項鍊炫耀,有人說項鍊閃瞎了眼,求別戴了。殊不知,那條項鍊是她外婆去世時留給她的。每當想外婆的時候,或經歷了特別的事,她都會拍照留念。
  • 你見過最沒見過世面的女孩是什麼樣子?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
    以前很多人住在農村的時候,家裡經常會進去老鼠,但是老鼠比較機靈狡猾,非常難抓住,不過這個老鼠貌似智商就有點兒低呀,就這樣自己把自己困住了,看看這小表情甚至還有點兒可愛呢。 女孩子其實也是分很多種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包括成長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各種各樣的女生,你們覺得最沒見過世面的女孩兒有什麼表現呢?下面很多網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不會嘲笑別人沒見過世面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你看你那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你連這些都不知道嗎」,「你就是沒見過什麼世面,真應該多學習學習,多看看」等等。真正見過世面的人,擁有大格局,見過好的也見過不好的,體驗過好的,也能理解和包容不好的,所以他們是能夠體諒別人的不易的,不會輕易指責和嘲笑別人沒見過世面。
  • 「看你的微信頭像,就知道你沒見過世面」
    上周,他在微信上問我,身邊有沒有單身的小姐姐可以介紹給他。剛好朋友圈裡有個軟妹子,前不久失戀,沉浸在悲天憫人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我便跟她打了個招呼,將她的微信推給了男生。5分鐘後,男生發過來一句:「用這種微信頭像的女生,我還是不加了吧,感覺沒見過什麼世面。
  •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都看明白了這四件事
    孟子早就講過:「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是毛病,得改。什麼叫見過世面?就是不拿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別人,學會尊重,接納不同。他們明白,自己在很多時候都是無知的,所以從來不隨便指點別人。他們深知,世界很大,活法很多,誰也沒有義務必須要按照你的那一套標準行事。理解別人是一種涵養,尊重不同是一種境界。
  • 朋友圈沒有失去意義,這樣的內容才能受到大家喜愛,不信你試試看
    於是,最近我朋友也看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那些一點破事就發朋友圈的人,肯定沒有見過世面,還想刷存在感,真的很好笑!」問我,你如何看待這個說法呢?我反問了一句:發朋友圈和沒見過世面有什麼關係?只有心理扭曲的人,才會有如此陰暗的看法和決斷!世界那麼大,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你可以不喜歡別人的活法,但是你必須要學會對別人的基本尊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除了那些微商以外,我從來都不認為他們是一些沒見過世面的人,反而覺得他們是一群生活有趣、內心豐富的人。
  • 「沒見過世面的女孩子,牛排都點8分熟」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一凡朗讀音頻01前不久,知乎有個熱門提問:「你見過最沒見過世面的女孩,是什麼樣子的?」高贊只有一句話:「吃牛排點8分熟。」因為在西餐廳,牛排一般只有單數分熟,沒有8分熟,想以此來說明女孩沒見過世面。
  • 點了八分熟的牛扒,是不是沒見過世面?
    首發 | 智者APP沒吃過牛排是沒見過世面,不懂牛排沒有八分熟是沒見過世面。不知道哪款 A 錐更好看,不知道哪個牌子的口紅更潮流,不知道坐飛機怎麼託運,都是沒見過世面。在物質上的優越感,不代表有見過世面的底氣。在別人的世界裡,你除了是有錢的冤大頭,其他一文不值。02 什麼才是真的沒見過世面?你的自卑,加上他人的自滿。
  • 真正見過世面的姑娘,都是狠角色
    有人點開她的朋友圈,最近一組九宮格是在國外海邊的旋轉跳躍照;往前翻,是她在博物館和老胡同裡的轉悠自拍照;再往前翻,是她周末去參加彩鉛繪畫的成品展示照…我們把嵐的朋友圈翻到底還意猶未盡,然後埋怨著「朋友僅展示最近半年的朋友圈」這個功能。有同事感概,從嵐的氣質和風度,一看就是從小就見過世面的。
  • 什麼是見過世面
    上海「假名媛」拼單事件引發了全國的熱議,也引起了大家對於到底什麼是見過世面的討論,那到底是什麼是真正的見過世面呢?什麼是見過世面,你去過德國沒去過瑞士他去過瑞士沒去過挪威,我們見得只是世間得一面,而你對他人沒見過世面的評價,也只不過是你的個人片面你們罵別人老土,沒見過世面的這種優越感哪來的呢,借用孟非的話 ,所有的優越感從來都不是來自於容貌, 身材,知識,家庭,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力
  • 見過世面的女孩子和沒見過世面的女孩子在愛情裡的差別有多大?
    沒見過世面的女孩子,一般特別喜歡粘人。比如兩個人不在一起的時候,女生總是喜歡一直給男生發消息打電話,而當男生沒有秒回消息的時候,女生就會發脾氣,覺得男生不愛自己了。而見過世面的女生則是會把握好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其實戀人之間就像兩個刺蝟,靠得太遠,無法溫暖對方,靠得太近又會弄傷彼此,在想念對方時發一句俏皮的情話,而不是無時無刻想要掌握男人的動向。
  • 越愛炫耀這些事的人,其實是沒見過世面,裝腔作勢罷了
    我是雪落無塵,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人們常說,見過世面有本事的人,不僅做事低調,道德和素養也很好。特別是那些沒有本事的人,整天就喜歡炫耀自己,給自己編織一些有成就的謊言,贏得大家對他的重視,讓領導覺得他很有能力,很有才華。因此,越是見過世面的人,越不會炫耀這些事,炫耀多了只會招人厭。
  • 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作者:想種花的鹿角姐姐來源:女兒派(nverpai)我一個遠房表妹訂婚了,18歲。
  • 「恭喜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
    你發現了嗎?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好像越來越少了。或許是因為我們常聽到類似的聲音:「一點破事,有什麼好發朋友圈的?」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朋友圈就像一本「公開日記本」,記錄我們生活點滴、分享人生喜怒哀樂。有人說:「你的朋友圈不僅是為朋友存在,更是為愛你的人存在。」我認為,這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通常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 「男朋友送了800塊禮物,她發了3條朋友圈,真沒見過世面」
    嚴格來說,我倆私交並不過密,只是學生時代頻繁分班,大家有過共同的好友,一起參加聚會而加上了微信。 這兩年,她斷斷續續跟我私聊過幾回,每回都鬧得不歡而散。 第一次,是一個同學開店,我在朋友圈幫忙推廣,沒過幾分鐘,她來私聊我。「你怎麼幫她轉發啊?」「怎麼了?」
  • 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見過世面的人生?
    有人問,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見過世面的人生?這就讓我想到了,在朋友圈常常看到有人在秀高檔餐廳、高檔奢侈品,去一個地方各種旅遊點先發圈打卡……其實只有自己清楚,有的人是一邊套現著高額信用卡,一邊逛著奢侈品專櫃,有的人連去的是什麼地方都不了解,自己並不喜歡,只為拍照發圈而去……就只為給自己貼上一個光鮮的標籤,用 " 假世面 " 支撐著自己搖搖欲墜的虛榮心。
  • 「她竟然在西餐廳吃8分熟牛排,真沒見過世面」
    為此,我還特意上網搜了一下「8分熟的牛排」,看到過半的標題都是「西餐廳吃飯為何不能點8分熟牛排?千萬別好奇嘗試,小心沒了面子」,「去西餐廳吃牛排時,說要8分熟會讓人笑話」,「為什麼吃西餐時點了八成熟的牛排,被說是土鱉,看完你就懂了」……什麼時候起,那麼多的人吃個牛排都吃出優越感來了?
  • 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從沒喝過星巴克,就是沒見過世面?
    在你的認識跟見解裡,什麼叫做「世面」呢?我覺得「世面」,也只不過是世界的一面而已。對於這個話題,有人覺得喝過星巴克、吃過海底撈就是算見過世面了。很多人去星巴克點一杯咖啡,喝前先拍照P圖,發朋友圈炫耀道:「又是愜意悠閒的一下午呢~」喝上一口35塊錢的咖啡,潛意識裡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了。
  • 那些沒見過什麼世面的人,長得什麼樣子?
    以上四句是用來諷刺那些沒見過什麼世面、人生沒有目標和追求、只知道人云亦云且胸無點墨之人。這些人大多發了點小財,不管是憑藉運氣還是其他因素,他們總會覺得是自己的本事大。而不會去思考究竟只是運氣好,還是踩在了風口上。這就是人的思維局限。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說到底就是思維模式的區別。
  • 一個真正見過世面的人,都會有這三種表現!
    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的:「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晌;每與人言必談及貴戚;見到問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態;與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詩文;與人交談便偖刁言以逞才。」文化素質提不上去,去再多地方,用再名貴的物品,都是井底之蛙。而多數見過世面的人,都有這3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