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後傳》無天佛祖:我要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
之前其實我有聊過《西遊記後傳》這部劇,這部劇00後的同學可能沒幾個人看過,但都看過本劇那些滑稽的鬼畜鏡頭,不明真相的同學肯定認為這是一部雷劇、爛劇,其實不是的,只是因為商業的問題導致大量鏡頭不得不去重複播放,造成鬼畜效果。事實上這是一部非常牛的劇,故事世界觀非常完整,人物塑造很立體,整部劇內核很有深度。
那麼今天我主要來聊聊無天這個人物,小時候肯定不喜歡無天,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變成反叛,那時候的價值觀還是非黑即白的,看劇只有好人與壞人的概念。但多年後我再看這部劇時,卻覺得無天是這部劇塑造得最好最有深度也最悲情的人物。
無天本叫緊那羅,優婆羅陀派他前往西牛賀州南部傳教,但是緊那羅擔心那是阿泊門的領地,會有教義紛爭,但是優婆羅陀卻說到:「我佛門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於是緊那羅前往了阿泊門傳教,但是卻受到了當地大祭司的刁難,要緊那羅在三天內去度化三個人,一個是盜賊阿溜,一個是惡霸阿刀,一個是娼妓阿羞,阿溜的渡化是給他看了他盜賊父親在地府所受的折磨,阿刀的渡化是在幻夢中看到自己全家被殺,加上緊那羅的教誨,他也被渡化。而娼妓阿羞雖然是個娼妓,但是卻一心想要找到一個讓她心動的人,於是在緊那羅的說教中喜歡上了緊那羅,答應他不再為娼。
緊那羅成功渡化三人,但是大祭司卻反悔了,說緊那羅妖言惑眾,要立即將緊那羅燒死,而阿羞為了救下緊那羅,違背了誓言,陪了大祭司一晚,之後自殺身亡。而緊那羅抱著阿羞的屍體痛哭時則被如來認為六根不淨,驅逐出了佛門。他信仰的佛教教義理念崩塌,於是崩潰的緊那羅面對著虛偽的高高在上天上神佛,從此黑化,自封為如天佛祖,站在了三界的對立面。
當然,前面只是我概括的大致內容,還有很多細節也是導致緊那羅黑化的原因。成為無天的他去尋求燃燈古佛的幫助,他還是比較尊重燃燈古佛的,但是被燃燈古佛拒絕了,說無天為邪,邪不勝正,於是圓寂。之後無天又大鬧天庭,怒斥玉帝是高高在上卻毫無作為,不知人間疾苦的神仙。
之後無天來到了靈山,那是他曾經的信仰之地,他這次來是要打敗如來,證明如來是虛偽的,但是被唐三藏所阻攔,在唐三藏被打敗後如來卻選擇圓寂了。這裡有一個非常諷刺的地方,在如來圓寂後,如來的兩位得意門生阿難與迦耶律立即下跪投奔無天,佛界智慧第一忠誠第一的聖人如此偽善。
而神聖的如來則投胎凡間,與兩個女子糾纏不清,這裡也非常反諷,當初無天還是緊那羅的時候只是因為阿羞被如來認為六根不淨,而自己投胎卻與兩女子纏綿,稱之為渡劫。而當如來渡劫成功,又回到靈山成為高高在上的佛時,兩位女子也被封為菩薩。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如來佛祖就是一個純粹的利己主義者,自己無法處理無天對抗天庭的事,於是自己選擇圓寂避風頭,而當唐三藏、猴子等人戰勝了無天之後,爛攤子收拾好,自己又不廢吹灰之力回歸成佛。還有一件事也證明這點,他明明知道龍王是被冤枉的,但是自己害怕得罪玉帝,始終不肯相助。
現在去看反而你會覺得如來才叫反派,一個高高在上偽善的佛。而猴子、唐三藏等人,其實就是如來手中的棋子,利用他們心中的善念與強大的戰鬥力去戰勝無天。猴子他們無疑是正義的,但是反觀無天,他又有什麼錯呢?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佛教理念去傳教救世,佛法得以傳教,自己卻被逐出佛門。滿口仁義道德喊口號的可以當佛,而以身作則的卻不能成為佛。
無天統治三界,一個正經有名有號的仙佛都沒殺,反觀所謂正道卻對妖魔趕盡殺絕,如果不考慮魔佛的虛銜,哪一方的手段更像魔?如來因為一個虛無的定數,不曾遞出一招一式,還告訴手下不抵抗,自己腳踏兩船的談談戀愛回來繼續做佛。而無天一直在和命運做抗爭,多次親力親為,多次用自己的修為救手下。
無天的理念是要將三界煥然一新,神佛不再高高在上,神仙要體察人間疾苦,天上人間都能敢愛敢恨。一個有理念,有智慧,有作為的「反派」,只可惜最後還是敗了,狡詐的如來計謀更勝一籌。
《西遊記後傳》除去畫面製作的問題,對於我來說它就是一部神作,極其的現實與殘酷,表面上是猴子一行人對抗反派無天的熱血,骨子裡卻透著無天的無奈與悲涼,內核上極具深度,令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