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一個能夠豐富你的知識,另一個能夠開闊你的視野,讓你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不斷揭開世界萬物背後的奧秘。
可是行萬裡路對於現在的科技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飛機的速度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實現。可是在古時候,行萬裡路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那個出門基本靠走的時代,沒有先進快速的交通工具,一個人要完成行走萬裡路,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因此,古時候的大部分人們一生之中都在方圓數十公裡範圍內活動。
如果無法走得更遠,就很難對這個世界,對大自然有深入的了解,這也是為什麼古時候的人們非常迷信的原因,因為速度限制了人們的視野,對世界萬物的了解不夠。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工業革命開始這前。
當人類走進工業革命,開啟了科技時代之後,在科技的幫助下,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從最初的自行走到後來的摩託車,火車,汽車,飛機,速度一步步提升。有了速度的優勢,人們可以走遍大江南北,走遍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對我們生存的地球有了更多的認知,開闊了視野和見識。
可以說人類科技發展史其實也是速度前進史,科技越來越發達,交通工具越來越先進,速度也越來越快。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依靠速度優勢我們能夠走遍地球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地球的視野,開始計劃著向太空發展,走到地球探索宇宙。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可能人們還覺得依靠人類在地球超音速的速度,在宇宙中應該也會有一席之地。可是真正到人類的火箭飛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在地球上自以為超快的速度在宇宙中可能連龜速也算不上。
人類依靠速度的優勢讓地球的距離變得越來越短,那麼人類能否再次依靠速度的優勢將宇宙的距離變得越來越短呢?答案是肯定的,人類現在走出地球面臨的形勢其實跟古時候的人們面臨廣闊的地球形勢是一樣。在古時候沒有發達交通工具的時候,人們看到大到無邊無際的地球也是無力,不知道何時才能夠走遍地球,領略地球的風光。
而人類現在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情形是否也是如此?我們同樣看到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不知何時才能夠實現探索宇宙,走遍宇宙縱橫宇宙的夢想。古時候的人類文明用了500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了走遍地球的夢想,那麼同樣只要給人類足夠的時間,我們同樣可以走遍宇宙。
當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人類文明又回到了起點,這個起點就是宇宙時代的起點。5000年前的人們是站在地球的起點,通過一步步發展,速度一步步提升,最後走遍地球,走出地球。那我們現在站在宇宙的起點,也要開始一步步發展速度,將速度提升。
而人類現在飛行器的速度其實就相當於古時候人們步行的速度,下一步我們就要將飛行器的速度提升到「自行車」時代,那麼這個速度會有多快呢?目前人類發射的飛船在太空中最快的速度是新視野號飛船,它經過太空中幾次的行星加速,達到了每小時58536萬公裡,這樣的速度在我們看來特別快了,可是站在宇宙以光年為基本的距離單位面前,這速度慢得無話可說。目前人類的飛行器從地球出發到火星需要半年左右,到達冥王星需要10年左右,飛出太陽系約需要5萬年左右。
人類下一步要實現的「自行車速度」,有望突破每小時160萬公裡,有可能還會更高。如果飛行器的速度能夠實現每小時160萬公裡,那從地球出發到達火星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到達冥王星也只是幾個月的時間。而這樣的速度有望在未來30年內實現,這是美國宇航局正在進行研究的一款採用雷射束驅動的鋰離子推進器。
可能很多人覺得每小時160萬公裡的速度簡單快到無法形容,如果用在地球上,那想到達任何一個地方還不是瞬間的事。可是這樣的速度只相當於地球上的自行車時代,以這樣的速度我們不可能快速遊遍地球,在太空中也不可能走出太陽系。
想要走出太陽系,就需要將速度從「自行車時代」提升到「摩託車時代」,這是速度的一個質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行車的速度跟摩託車的速度是天壤之別,根本沒有可比性。在太空中也同樣是一樣的道理,每小時160萬公裡只是「太空自行車速度」,而一旦實現了「太空摩託車速度」,那將是一個質的突破,宇宙飛船的速度有望實現亞光速飛行。
有了亞光速飛行的速度,我們就可以走出太陽系去探索附近的星系,太陽系周圍數十光年範圍將納入人類的探索區域,人類也能夠開啟星際移民時代。比摩託車速度再快的就是汽車了,放在太空中就相當於光速,這樣的速度能夠讓人類的探索區域擴大到百光年的範圍內。
比汽車更快的速度就是高鐵,在太空中相當於超光速,這樣的速度基本上可以探索整個銀河系,人類的腳步也會遍步銀河系,殖民行星也會有很多。比高鐵再快的就是飛機了,這樣的速度已經超越了普通的超光速飛行,有可能要上升到蟲洞穿梭的模式。這種速度更快,人類依靠飛機的速度可以很快從地球的南端到達北端。同樣的在宇宙中,有了蟲洞穿梭,我們可以從宇宙的一端到達另一端,可以走遍宇宙的各個角落。
可能有人會說,比飛機還要快的速度還有火箭,如果放在宇宙中,這又算是哪個級別的速度呢?沒錯,飛機的速度再快它也只能在地球內航行,只有火箭的速度才能夠突破地球的引力進入太空。而在宇宙中,火箭式的速度已經超越了蟲洞穿梭,那將是一種什麼樣的速度可能連科學家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卻知道,蟲洞穿梭的模式只能讓人類在宇宙中探索,還無法突破宇宙壁壘走出宇宙,可是超越蟲洞穿梭的速度模式卻可以走出宇宙,到達宇宙之外的空間。
由此可見,人類進入宇宙時代之後的發展其實也是一部速度發展史,它和人類在地球的速度發展史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所用的時間會相差極大。人類誕生文明開始到走出地球,大概用了5000年左右的時間。可人類如果想要實現走遍宇宙,甚至走出宇宙的夢想,這個速度發展過程將會非常漫長,有可能5000年左右的時間只夠人類發展到亞光速飛行。要實現最終的夢想,可能需要幾億年,幾十億年的漫長時間。
不管前路如何艱辛,只要人類文明能夠一直延續下去,人類科技能夠一直向前發展,總有一天我們能夠像走出地球一樣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之外的世界。或許等到遙遠的未來,人類走出這片宇宙的時候會發現,我們又要從新開始發展速度,因為宇宙之外的空間可能更是超出我們的想像和認知。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