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垃圾滿地物業不管 無錫居民改造成小花園

2020-12-17 人民網江蘇頻道

  王師傅(左一)將垃圾堆變成了小花園。季娜娜 攝

  經濟適用房,拆遷安置房,這些因為特殊定位性質的小區在建造交付居民入住後,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人員複雜,流動性大,小區環境髒亂差,物業管理不到位……然而,在無錫城南的五星家園小區,這個被稱為無錫第一大經濟適用房的小區內,有一位居民卻自掏5000多元將樓下的垃圾場悄悄改成了一個小花園,居民出門就能看到綠樹、紅花……前後花了四個多月,他也瘦了28斤,他就是王國富——一位心中有「愛心」夢想的護綠者。

  垃圾堆變身「小花園」

  小區曾經的垃圾死角,人人避之猶恐不及,現在變成了小區一景,十多種花恬然綻放。

  曾經的「衛生死角」 一樓夏天都不敢開窗戶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雖然有環衛工在打掃馬路,但是小區內的一些邊角之地依然顯得不是很清爽,廢舊的磚塊、樹葉等雜物堆在一起,很多老人坐在樓下聊天。據悉,五星家園是無錫第一批經濟適用房小區,約從2006年開始,小區交付入住,至今整個小區擁有常住人口6000多戶,也是目前無錫最大的經濟適用房小區。記者在彎彎繞繞一圈後終於找到了位於小區最後一幢的129號樓。與其他樓棟不同的是,129號由於建造的方向原因與外側的圍牆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死角。

  居住在129號樓的一位阿姨告訴記者,因為是死角,無論是開發商還是物業,都忽視了這一塊區域的管理,剛搬過來時,這裡的雜草約有半人高,草堆裡有屎有尿有衛生巾,只要你能想到的東西裡面應有盡有。以前一樓的住戶每到夏天根本不敢開窗戶,老遠就聞見臭味了,而且窗戶上的防盜窗也鏽蝕了。

  如今的「三角花園」 十多種花卉生機盎然

  阿姨的描述和記者眼前的美景完全無法聯繫在一起。眼前這塊三角區域裡,紅的、黃的、綠的,美人蕉、鐵樹、抱球花、石榴……一片生機盎然的小花園,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這個小花園被分成了三塊,每塊之間都是用水泥砂漿、磚塊鋪設好的小路相隔開,這些小路與外界相通,也與樓道直接對接,可以看出建造者的別有用心。花園裡的植物是被剛剛栽種下去的,泥土也是剛剛翻新過,有一絲清新味,泥土的外圍雖然有臺階,但是細心的花匠為了美觀需要,仍然在臺階裡側用白色的大理石圍了一圈。

  對於這個小花園的建造,只要是129號樓的居民,無不拍手稱讚。一些業主感動之餘,把原本放在自己家裡養殖了十多年的花花草草也拿出來放到小花園裡了。附近路過的不少居民看到小花園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幕後英雄王師傅

  花了5000元,忙了4個月,瘦了20斤,他義務當了一回園藝師。

  光清理出去的垃圾 就有一卡車

  這個小花園的花匠是604的業主王國富。現年58歲的他去年從寧海裡小區搬到五星家園。他回憶,搬到新家原本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可是發現打開樓道的大門後就面對著一個垃圾場這讓他非常不舒服。他說,回家後,他和老婆商量決定改造這個垃圾場。

  改造工程分四步走,第一步是清理垃圾場的雜物,他每天都用小推車將垃圾運送出去,累計起來足足有一卡車的垃圾;第二步,他買了5包水泥砂漿開始鋪路,磚塊是他從馬路邊以及一些工程剩下的建築垃圾裡撿回來的,連下雨的時候他都沒停過。第三步,開始鬆土,那幾天幹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拿著小鐵鍬,在土上翻地。他告訴記者,不要小看這麼一點小花園,光是來回翻土就翻了四五次,每天早晨天不亮的時候就起來幹了。樹木栽種進去後,是否能夠存活是他最關心的,因此那一段時間每天早晨4點多他就起來給花草樹木澆水剪枝。

  花了5000元,瘦了28斤 小花園成了「樣板工程」

  看著眼前自己的作品,王國富也是一臉的喜悅,他說這個小花園足足花了他四個多月的時間才完工,最難熬的就是前一階段高溫的日子,每天都溼透了好幾身衣服,但是他依然沒有停下來,每天從早忙到晚,雖然花了5000多元,但是自己的體重也從178斤變成了150斤,他開玩笑地告訴記者這就當是減肥的錢了。

  王國富不僅把花園建造好了,甚至連挨著的一樓外牆壁也被弄的乾乾淨淨,除此之外,還把腐蝕掉的防盜窗重新用油漆塗抹了一遍。10樓的一戶居民說,王先生真的不容易,出錢出力出時間,愣是一個人把這些活全部幹完了。

  如今,這個小小的美景花園在鄰居中有了名氣,只要路過的居民都會停留片刻仔細觀摩一番。讓王國富高興的是,小區裡的不少居民在他的帶動影響下,都將自家門前稍微改造了一番,種植了一些植物,為小區增添了許多綠色,環境也變美了。「王國富打造的美景花園成了小區的特色,他這種護綠愛綠的行為是我們社區大力提倡的,希望居民都能像他一樣,為社區的美化、綠化出一份力。」五星家園二社區張書記告訴記者。

  除了打理美景花園,王國富也經常義務為社區綠化帶修剪樹木、除草澆水等。五星二社區中心花園有二個木亭子,木亭子的四周圍有一排木製長椅。因為日曬雨淋,木椅很容易損壞,王國富平時一直為這亭子椅子作免費的日常維護,光為修理椅子自費購買的釘子就有二十幾斤。如今他又出資幾千元買油漆,利用工餘時間自己當油漆工,一個人把這亭子先修繕再油漆,使木亭子面貌煥然一新。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說,像這樣的小區,要不是業主自發綠化,小區的環境很難這麼好。

相關焦點

  • 巨無霸小區駿景花園「垃圾」成困擾?他們這樣破解難題!
    生活垃圾要做到定時定點強制分類,設置好投放點便至關重要。據駿景花園物業管理處負責人楊女士介紹,投放點的選擇是由物業工作人員走訪調研選點,然後再將選點位置在各樓道進行公示,大多數居民同意才能確定最終選點。
  • 北京維多莉亞花園小區民生問題叢生 物業不作為
    業主家中沒有電錶,只能將電費交給開發商所成立的臨時物業,由其代繳。雖然按時繳納電費,但小區仍停電不斷。「交了錢也停電,有些業主就不交電錢了。」袁先生稱,業主盼望小區進行電路改造,使用正式用電。探訪2垃圾無人清 電梯年檢標為兩年前8月26日,新京報記者在小區裡看到,路邊堆放著大量裝修剩下的垃圾和廢料。甚至一些廢舊木板、家具、地毯被隨意堆在路上,形成一座小山。
  • 山東濱州:碧林花園小區改造工程被批質量低劣!上年剛移交地方!
    對於業主和為施工方「闢謠」的雙方,小編不偏向任何一方,做實打實描述:確實存在這種情況,而且很普遍!對於為何沒有粉刷到位,施工方(或委託物業)應積極向業主進行現場溝通解釋,而不是找一些二把刀式自媒體與業主對立「闢謠」。由此「自媒體洗白」事件,徹底引發碧林花園小區業主的憤怒!他們開始集中私信媒體或直接在自媒體平臺表達施工的不到位之處,表達不滿!
  • 小區改造產生大量垃圾長期無人清理 居民槽:何時舊貌換新顏
    投訴:垃圾長期無人清理小區成了垃圾場「去年,我們小區就被納入了老舊小區改造的範圍,當初說好的今年年初就能完成改造,可是現在施工還在繼續,而且小區內現在到處是垃圾,也不見人管理了。」小區居民王先生說。4月23日,記者來到八家巷小區,從小區的南門進入後看到道路兩側的人行道地面坑坑窪窪,一些住戶和商戶為了方便出行,在地面上鋪著各式各樣的板子。據居民介紹,八家巷小區的改造開始後,小區內的大量違法建築被拆除了,小區的主幹道路面有全部重新鋪設,這些工作大家都看在眼裡,也比較滿意,可是後續的改造項目卻進展很緩慢。
  • 北京維多莉亞小區垃圾堆積點完成清運,電路正在改造中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雅)9月17日,針對北京朝陽維多莉亞花園公寓小區垃圾無人清理、電梯多年未檢修等問題,新京報記者從朝陽區麥子店街道辦事處了解到,目前,該小區內的垃圾已被清理乾淨,15部電梯已完成檢修,電路改造正在進行中。下一步,街道方面將按照相關程序推進成立業委會。
  • 小區垃圾堆積如山 威斯特物業對居民投訴置若罔聞
    圖為一位居民對小區堆積如山的生活垃圾表現出強烈的不滿和無奈。姚勤毅攝     「小區裡到處是生活垃圾和落葉,保潔員全都休息了,整個沒人管了!」昨天一大早,本報新聞熱線63523600連續接到來自甘泉新村、子長小區等多個小區居民的反映。而這幾個小區都是由上海威斯特物業經營有限公司管理,保潔員集體放假,節假日無人保潔,皆因物業公司不願支付工資三倍的節假日加班工資。   記者昨天再赴現場:節日裡的幾個小區內尤顯髒亂,垃圾箱旁的路面上堆滿了生活垃圾,居民們十分不滿。
  • 無錫試點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收集 首批12個小區本月底實施
    記者昨從市城管局獲悉,本月底無錫將啟動小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收集試點工作,首批試點小區共12個,年底範圍擴大到200個左右。從8月份起,將由第三方公司對小區的分類實施情況、日常管理進行檢查督導。在該小區157單元(如圖),50多歲的郭阿姨說,對垃圾分類最「起勁」的是他們家裡最小的成員:一個學齡前兒童。「天天在家告訴我們垃圾要分類,什麼垃圾該投放什麼垃圾桶。」郭阿姨說,現在他們家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都是分開裝的。「90後」小夫妻芮先生和潘女士在詳細了解小區將要設立的6處定時投放點位置後,表示會積極配合。宣傳人員問,投放時是否願意接受指導員破袋檢查?
  • 新橋東社區:召開金暉花園小區改造民意調查座談會
    )為進一步加快金暉花園老舊小區改造進度,確保改造工作更加貼近民需民意進行,近日,新橋東社區組織召開金暉花園小區改造民意調查座談會,會議由鳳凰臺街道老舊小區改造分管領導主持,街道包居領導、規劃設計院工程師以及60餘名樓長和居民代表參加了會議。
  • 沒物業衛生費收不齊 老舊小區垃圾清淘成頑疾
    然而,當你漫步小區,看到垃圾箱外是成堆的生活垃圾,不時還散發出陣陣食物腐蝕後的惡臭味,心情會如何?類似這種情況,一般多出現在老舊小區。  7日、8日,記者走訪調查了多個老小區,發現由於沒有物業管理、衛生費收繳不到位、個別居民隨意亂堆垃圾等原因,導致小區垃圾清掃情況不盡如人意。那麼,該如何破解老小區這一頑疾?
  • 遼源多個小區垃圾成堆,物業和居民一起急了!
    近日,二三裡資訊接到不少遼源市民反映稱小區內垃圾清運不及時,導致園區環境受影響,也存在著衛生隱患。家住陽光新城的劉大爺說:」我們這兒最近好像沒人收垃圾,垃圾箱總是滿登登的。」龍山新城A區主王先生也告訴二三裡資訊:「小區垃圾已經一周沒人清理了,太髒了!給南康物業打電話 ,物業說環衛處不允許他們往那運垃圾了。」遼河半島小區住戶高女士則表示,她家小區也面臨著這種情況。「物業說運不出去,正在協調,這到底咋回事啊?」
  • 居民、社區、物業齊發力 雲水灣小區垃圾分類和諧又溫馨
    雲水灣小區是洪塘街道體量最大安置房小區,有2860戶居民。小區實施「撤桶並點」後,原先119個垃圾投放點位只剩5個點位,1個垃圾投放點位平均「承包」500到700多戶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撤桶並點後,社區負責人收到了居民的反饋:「垃圾桶變少了,年輕人走幾步不礙事,但對小區裡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障人士來說就不方便了。」如何解決這些老人的現實煩惱?在物業的大力支持下,雲水灣小區增加了一項暖心服務。
  • 溫哥華花園亂長達5年 新物業進入後小區升值
    ▲小區路面硬化 ▲小區原來的路 防盜門改造後防盜門改造前     電梯頻出故障無人維修、綠地隨意破壞、垃圾無人清理……溫哥華花園大亂了5年,業主說,有時候出去打車都不好意思說住在溫哥華花園。A 小區換了物業,變了模樣     「從2005年搬進這個小區,我們這個小區的新聞就沒斷過,不定期地斷水、斷電、壞電梯,花壇變菜園,陽臺成了養雞場,過去我們常說,溫哥華花園不出新聞,才是新聞。」     7月11日,記者來到溫哥華花園小區,遠遠就看到小區已經實施封閉管理。在表明來意後,業主李阿姨熱情地帶著記者走進了社區。
  • 不改造舊水管就停水?改造後中山花園小區成了「盤絲洞」
    「小區到處都改成蜘蛛網了……」「剛裝好就漏水……」近期,柳州市柳南區中山花園小區在進行供水改造,小區變得十分不美觀,再加上質量不令人滿意、施工方式欠妥等,眾多居民找到今報投訴。資料信息顯示,為徹底解決漏耗問題, 2017年2月,小區業主委員會聯合管理小區的柳州鑄業物業服務公司向柳州市威立雅水務公司申請辦一戶一表改造。改造費用,樓層越高越貴,一樓1492元,八樓為2332元。
  • 鄭州一小區物業只收費不營業
    試想一下,當你每天走小區,一眼就看到門前堆放的生活垃圾,迎風飄來陣陣惡臭,會是什麼心情呢? 2021年1月7日下午,車友雲飄飄在微信平臺的一條信息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她說自己所在的小區,滿地的垃圾無人清理,在社區裡說,也沒人管。
  • 小區垃圾定點投放,引業主不滿垃圾桶被踢飛,小區滿地垃圾沒人管
    導致小區內滿地垃圾沒人管,我們一起來看看。位於廣州番禺東怡新區東雅園小區,此前原本是每一兩棟樓門口就會放兩個垃圾桶,前不久小區開始推行垃圾定點投放,整個小區共有6個投放點,每天早晚都會清理一次,但是這也引起了大部分業主的激烈反對,有的業主是認為垃圾桶離得太遠,要去丟垃圾特別不方便,有的是覺得垃圾桶離得太近,都集中起來會長蒼蠅蚊子。
  • 山東濱州碧林花園小區雨後成「海」,下水管道口挖出一堆磚頭!
    7月6日早上,濱州碧林花園小區居民早上吐槽:小區淹了!下水道的汙水都上泛,整個小區瀰漫著臭味!隨後,小區熱心居民發來一段在下水道掏磚塊的視頻,裡面竟然被塞進了一大堆磚塊!這是有意為之還是不經意為之,畢竟下面幹活的也不容易,居民不想深入研究!但是對於小區在「四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以來,小區內的施工不規範、質量低劣情況,已經無數次吐槽!目前都快麻木了!
  • 老舊小區怎麼提升改造,居民說了算!
    交匯點訊 牆面出新、增設停車位、加裝電梯……交匯點記者從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了解到,轄區內麗寶第花園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進行時,遵循「百姓點菜,政府買單」, 以「心」換「新」, 創新基層民主實踐, 把民生工程辦到群眾心坎裡。
  • 小區車庫出入口成垃圾存放點,物業:正尋求辦法解決
    楚天都市報7月26日訊(記者張萬軍 劉中燦 見習記者周浩)地下停車場的一個出入口變成小區生活垃圾臨時存放點,產生的臭味影響到附近居民,武漢市江岸區光明上海公館小區的做法招致投訴。對此,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稱,小區未規劃生活垃圾臨時存放點,垃圾存放在哪裡都可能招致投訴,目前他們正在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7月26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江岸區塔子湖東路的光明上海公館小區2號樓附近看到,此處原本規劃為地下車庫的一個出入口處堆放了約40個垃圾桶,其中一半的垃圾桶裡裝滿了生活垃圾,此處也正好毗鄰小區的消防通道。
  • 無錫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出爐 涉及舊住宅區92個
    昨天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我市今年已制定完成255萬平方米的宜居住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目標,涉及舊住宅區92個。其中20個小區要爭創「省級宜居示範住區」。除了推進居住區環境全面整治和功能完善外,這些試點小區分別在開展適老化改造、推進雨水花園和生態停車場建設、推進垃圾分類等領域開展了各自的探索,為其他小區進行宜居住區建設提供了示範經驗。2019年我市又建設新江南花園小區、西塔影苑等12個省級宜居住區示範項目。今年無錫將對中星苑、豐澤苑、金宇苑等項目重點進行建設,力爭今年新創20個省級宜居示範住區。
  • 西橋苑小區居民的心舒坦了
    西橋苑舊貌換新顏「小區裡路燈亮了,地平了,我們的心也舒坦了。」11月25日,看著小區裡煥發出新的生機,金鳳區長城中路街道長城花園社區西橋苑小區居民們樂呵呵。設施老化居民怨15萬元專項資金解難題「環境髒亂差,硬體設施不行,生活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