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17-12-25原創首發
尊敬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辛苦你們了,謝謝!為了配合「一帶一路」戰略,促進祖國大西北的穩定與繁榮,振興中國旅遊業,鄭重提議:突破河西走廊的瓶頸,在中國北方修築三條東西大道。
1.北線:漠阿線。連接漠河、滿洲裡、二連浩特、額濟納旗、阿勒泰。這條線路,儘量沿著北方邊境線前進,即儘量靠北設計,和河西走廊拉開距離,既有國防價值,也可促進中蒙友誼。所經地段,地勢較為平坦,建設不難。
2.中線:連伊線。連接連雲港、蘭州、烏魯木齊、伊寧。其中,隴海線-蘭新線(連雲港-烏魯木齊)這一段,古老而飽和,以河西走廊最狹窄,它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之間,長約900公裡,寬數公裡至近百公裡,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形如走廊。它位於甘肅,又稱甘肅走廊。它是內地通往新疆、中華溝通西域的要道,是絲綢之路的黃金孔道。敦煌莫高窟、陽關,位於走廊西部。蘭新鐵路、蘭新客運專線,由此通過。
這條大道,基本上是靠天吃飯,自古及今,修路不難,但也束縛了國人的思維,將河西走廊視為內地與新疆的唯一通道,以至於成了制約大西北甚至全國的瓶頸,一旦西北出現患亂時中原政權往往因此而顯得被動,河西走廊若安則政權穩,河西走廊若亂則政權危。我曾多次親身感受到河西走廊車票之緊張、交通之擁擠,仿佛千軍萬馬來來往往走獨木橋一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因此,有必要突破這個瓶頸,改變中國交通在南北、東西方向上的巨大反差,助推中國夢的實現。
3.南線:滬喀線。連接上海、合肥、信陽、襄陽、巴中、廣元、瑪沁、格爾木、且末、和田、葉城、喀什。靠西的地段,多高山大漠,建設較難。這條大道的建設,也有助於西藏的穩定與繁榮。
從長計議,好鋼用在刀刃上;因此,建議這三條線路都做成高速鐵路、高速公路並行的模式。重慶曾是以行路難著稱的山城,而現在眾多的高速公路、跨江大橋讓重慶成了交通便利的橋都。可見,如今中國修建橋梁、挖掘隧道的技術,今非昔比。這份提案若能施行,將促進中國的技術升級。草根之談,還望指正,衷心感謝!
恭祝祖國,繁榮富強!
田波敬上
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