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靠歷史而存在。一座城市,無論大小,在歷史的長河中,始終是在不斷變化著的。只不過,有的不斷擴大,有的走向衰亡。
這一城市的變遷特點,在河北的表現就特明顯。河北省現有11個地級市,2個省直管市,其中包括47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95個縣、6個自治縣,共有1970個鄉鎮,50201個村。
河北省是在旅遊上被長期忽略的省份,北京、天津的居民要麼在自己的城市消遣,要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過他們很少選擇河北,好像沒什麼可看的。
外省市的到河北,首選北京,其次天津,也不會再去河北,拐彎就去山西或山東了。其實,河北是全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
河北現有各類景區景點400多個,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遺產3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座,中國優秀旅遊城市4座,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處。
春秋戰國時期,河北地屬燕國和趙國,故有「燕趙」之稱。漢代,河北被正式命為「幽」、「冀」等州。「冀」是河北省的簡稱,因為「冀」是希望、希冀的意思,「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
一個城市一旦確定發展方向,每邁出一小步都風起雲湧。可惜,河北一直抱著金飯碗要飯,慷慨悲歌的勁頭很足。自從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河北就成為京師的畿輔之地。河北大地為什麼經常被忽略呢?這尷尬怎麼來的呢?
01憑空冒出個石家莊,這裡卻號稱是世界級大都市
一百年前,也叫石家莊,是一個不足二百人口的冀中平原小村莊,屬於清代正定府獲鹿縣。
20世紀初晚清政府修建了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經過此地時把火車站建在石家莊村。其實當時由很多村都是站點,可偏偏這個村子「火爆」起來了。就像現在四川的「丁真」,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這麼吃香了。
1925年北洋政府設小城鎮石門市,取石家莊村和休門村首尾二字。1947年12月26日,正式設置石家莊市。
這一下子又不得了,石家莊是新中國建立前解放的第一個城市。瞅瞅,這裡雖然歷史短,可說起來就這麼自豪!
02神話中走來的秦皇島,這裡長期與仙界聯動
這裡就是個島,可就因為秦皇派人渡海求仙的傳說,成就了我國唯一一座以皇帝名號命名的城市。秦始皇都知道吧,他還真不是秦皇島人。
秦始皇之後,就長期沒有皇帝關注秦皇島了。
明嘉靖十四年的《山海關志》最早記有這一地名:「秦皇島,城西南二十五裡,又入海一裡。」從此,這個近岸海島開始受人注意了,因為清朝從這裡入關。
大清朝以來,秦皇島的交通太重要了,直接影響著皇族探親,行宮也多了,名氣也大了。現在是河北人最喜歡的海濱城市。
03直隸省的保定市,這裡總念叨省會往事
保定是河北省會,當了好幾次。祥林嫂一掰手指頭,六斤老太就念叨,可誰聽啊?
早以前,這裡原以清苑為中心,北魏太和元年設清苑縣。北宋建隆元年,趙匡胤在清苑城設「保塞軍」,這裡的「軍」是宋遼金時期在要塞區劃,就是駐有重兵地區,公元984年升為「保州」。
1213年蒙古軍隊攻陷金國保州,屠城。1227年蒙將張柔重建城池,1275年元帝取「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設「保定路」,從此有了保定之名。
現在古城風景可能多少還有點吧,接著說唐山了。
04曾經的工業重鎮,唐山自詡是二線城市
外地人,曾以為這裡就是李小龍嘴邊唐山大兄的老家。
其實不是,唐山是由市區的大城山而來。唐貞觀十九年,李世民率大軍東徵高麗未果,敗軍在大城山上屯駐,感覺需要做點事,重振士氣,於是此山遂稱為「唐山」。
唐山再進入歷史,是清代李鴻章搞洋務運動,在這裡辦開平煤礦設「唐山鎮」,1928年建市。後面再介紹其他地級市的時間,就知道這裡的資格有多老了。
這裡曾經有全國最好的交大,哎,也是老黃曆了。現在是河北最富裕的城市。
05印象中幹架的地方,廊坊現在與北京的關係最好
廊坊在宋朝以前,也是沒有什麼名氣的村子。
宋朝的兵部侍郎呂琦,老家在安次縣,其在老宅子上修建了大宅院,就在現在的廊坊市區。
修建一個宅院並不算大事,關鍵這個呂琦的兒子叫呂端,沒幾年就當上了宋朝的宰相,這馬上就遠近聞名了。
明明是兒子官職高,可當地人就稱呼其父親的官職,老百姓管這裡叫「侍郎房」。時間長了,「侍郎房」變成了郎房,又廊房,接著廊坊。
1897年,廊坊建火車站開始用「廊房」。1950年後,廊房成為安次縣城,再次寫成「廊坊」。
因為義和團大捷在廊坊,還有一座炮兵學院,都以為這裡是漢子幹架的地方,實際上廊坊人很斯文,畢竟是文官出身啊。
06河北最高是承德,正宗的皇家地盤
「承德」一詞最早見於《尚書》中的《周官》篇:「六服群闢,罔不承德,歸於宗周」。大致意思是,承受德澤。
此外,「承德」一詞在歷史上也曾作為官職名稱使用,元明清時期有一種官職即為「承德郎」。
不過,「承德」作為地名,最早就在清代。康熙三年,清政府命名奉天為承德,並設置承德縣,取承受先祖德澤之意。
都知道吧,這裡有個避暑山莊。清代,承德就是清王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
07碧血黃沙的張家口,堡子里的風情你不懂
《射鵰英雄傳》的郭靖,在這裡遇到初戀黃蓉,與師傅們走失了。
堡子里是張家口的發源地。堡子里,亦稱下堡,明代屬京師宣府鎮,為萬全右衛地。
宣德四年,指揮使張文始築城堡,名張家堡。張家堡高三丈三尺,方四裡十三步,東南各開一門,東曰「永鎮門」,南曰「承恩門」。
嘉靖八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
此地民風才叫彪悍,以前擅長騎駱駝騎馬。現在全民備戰冬奧會,都扛著滑雪板在林海雪原裡穿行。
08從不改名的邯鄲,難道是生怕錯入河南籍
文獻記載「邯鄲」一名最早出現的時間是殷商末年。「所謂邯山在東城下者也。曰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邯鄲之名,蓋指此以立稱矣。」。意思是邯山到此而盡,所以叫邯鄲。
邯鄲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按理說這裡才是河北的正根。
可因為最近幾年,加入了河南的中原經濟圈,似乎被河北拋棄了一樣。現在忙著與洛陽聯手,助力其超過鄭州。
09邢臺自從那場地震以後,就傷了元氣
唐山地震後迅速崛起,邢臺就沒有這個運氣了。一下子趴趴了。
邢作為地名,最早見於《竹書·紀年》「商祖乙九祀圮於耿,遷邢」。3500年前,這裡曾是商朝的都城。
後因趙國遷都邯鄲,襄國之名遂自此日衰。隋文帝開皇之初,改稱為龍崗縣。宋宣和二年,改稱為邢臺縣。
1984年,邢臺正式升格為省轄市。按說,河北還是對其「高看一眼」的,可就是發展的費勁。
10衡水中學是火爆了,可這是什麼地方啊
存在感確實不強,這地名最初曾是河流名。
「衡水」一詞始見於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南巡碑》。碑文提到「衡水之濱」,這裡的「衡水」是河流的名字,又名「橫漳」或「衡漳」。
隋朝開皇十六年,置衡水縣,取「漳水橫流」之意。
1982年5月,衡水縣所屬的衡水鎮改建為衡水市。一看就是底子比較弱,本來沒山沒水的,現在擁有一個人工湖。
衡水中學就在這裡。很多外地人送孩子,卻坐車到了山東的德州。
11悶頭練武的滄州,都懶得與人交流
林衝就是最早的「網紅」,他的落難,卻讓天下無人不知古滄州。
北魏熙平二年置滄州,以「鎮遏海曲」,因瀕臨滄海,故取名「滄州」。
一看這名字就知道,這裡其實是海濱城市。唐朝滄州為海雄鎮,城市人口達10萬之多。金代的滄州,還為海上貿易的重要口岸。
元、明、清三代滄州號稱京師之南府,天下之津途。滄州自古不喊鏢,鐵獅子就是靈魂。
這裡不是曾經滄海,這裡就是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