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
鐘樓,明清西安城宏偉建築。初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原奉元城鐘樓舊址,此處為原隋唐長安皇城及唐末長安新城的城中心。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修。
西安鐘樓
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陝西巡撫龔懋賢檄鹹寧、長安兩縣令遷建於府城向東擴展後的城中心今址。後又經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相繼修葺。從此,鐘樓巋然立於通城門四衢交匯點,形成了西安城以鐘樓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向外輻射的主要城市格局。
夕陽下的西安鐘樓
遷建後的鐘樓,除修築樓基外,建築形式依據原制而無改創。據傳移建初時,曾徙懸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所鑄重一萬兩千斤的景龍觀銅鐘,但扣之不鳴,仍返其迎祥觀故所(現移西安碑林博物館)。後鐘樓西北角所懸的大鐵鐘,為明憲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所鑄,重達一萬三千六百斤。由於此樓昔時每晨擊鐘向居民報時,故稱鐘樓。
鐘樓大鐵鐘
同時此樓在城市安全防務中兼具指揮中樞功能,戰時與東西南北四城樓遙相呼應,起著瞭望、聯絡、指揮的作用,並且也是美化城市景觀建築物。鐘樓通高36米,下為正方形基座。基座各邊長35.5米,高8.6米,用青磚砌成,佔地1377.4平方米。四面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洞通道,在基座中心券梁交成十字形。北邊券洞外築有梯形雙邊對稱的登基磚砌階道。樓身為正方體木質結構,重簷復屋,四角攢頂,屋簷翹起,邊長21.39米。四面五開間,周以迴廊,連明廊共七間。外為三層重簷,每屋均施鬥拱。裡為二層樓,均用朱紅柱子、朱紅門窗。
鐘樓三層重簷
樓內東南角有木梯可盤旋而上。藻井為一百八十餘種不同內容的民間花卉圖案。門扇上有六十四幅古代典故軼聞浮雕,如嫦娥奔月、八仙過海、吹簫引鳳、柳毅傳書、單刀赴會、木蘭從軍、長生殿盟誓、嶽母刺字等,雕鏤極其精美。在四角攢尖的頂上,覆以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豎以高約5米的大圓頂,裡為木心,外貼紫銅皮,釘以紫銅釘,金光閃閃,燦爛輝煌。整個建築古樸、典雅、莊重,是一座具有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和民族形式的古代建築。
新中國成立後經多次整修,使這座古老的建築煥然一新。1956年8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陝西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鼓樓
西安鼓樓
鼓樓,明清西安城宏偉建築。位於城內西大街鼓樓什字北75米處,東西橫跨於北院門街的南段,東距鐘樓250米。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與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先後重修。樓北架有一面大鼓,稱「聞天鼓」,每日傍晚擊鼓報時,與鐘樓起著「晨鐘暮鼓」的作用,故稱鼓樓。
聞天鼓
有時鼓樓亦用於擊鼓報警,在城防治安上起著配合鐘樓與四城門樓聯絡的作用,同時亦為美化城市景觀的建築物。鼓樓單座獨立,基座為長方形,東西長52米,南北寬37米,座高9米,用石條青磚砌築而成,佔地1924平方米。基座中間闢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洞,供行人和車輛通行。樓體建在基座之上,連座通高34米。樓為歇山頂重簷滴水木構建築,樓分上下兩層,面寬各七間,連左右明廊共九間,通寬40.3米,連臺基露明寬43.3米。進深均為三間,連前後明廊共五間,通深21.5米,連臺基露明寬24.5米,建築面積1061平方米,樓內西側有木梯可盤旋而上。外簷和平座均飾鬥拱,青綠彩繪,層次分明。
樓頂以灰色琉璃瓦覆蓋。乾隆五年樓重修後,乾隆皇帝御書「文武勝地」四字匾額以賜,由陝西巡撫張楷金字大書摹寫,懸於鼓樓南簷下;鹹寧學生李久寬又寫「聲聞於天」四大字,懸於北簷下。兩匾長8米,寬3.6米,為藍底金字大木匾。八個大字均為貼金凸體。
乾隆皇帝御書「文武勝地」四字匾額
李久寬所寫「聲聞於天」四大字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飛機炸壞鼓樓一根大梁,整個建築各部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1952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鼓樓進行徹底翻修。1954年增添了防雷設備。1958年又對屋面進行了翻修。1997年新做一面「聞天鼓」,置於鼓樓東面偏南處。大鼓厚度1.8米,鼓腹徑3.6米,鼓面直徑2.8米。鼓樓兩匾在1966年「文革」初期被摘下焚毀。新兩匾按原樣製作,於2005年4月23日懸於鼓樓南北兩側離地面28米高的原二重簷上。鼓樓於1996年11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鐘樓:8:30—20:30。
鼓樓:8:30—20:30。
諮詢電話
鐘樓:029-87276420
鼓樓:029-87278797
交通線路
地鐵2號線可直接到達鐘樓站。從C口出,右轉出地下人行通道到鐘鼓樓廣場。鐘鼓樓廣場向西距鼓樓大約100米。
公交:途徑鐘樓的線路有11路,12路,12路區間,15路,16路,203路,205路,208路,215路,215路區間,218路,221路,222路,235路,251路,252路,29路,300路,32路,35路,37路,43路,45路,47路,4路,600路,603路,604路,605路,606路,609路,611路,612路,616路,618路,622路,8路,遊7路,遊8路(610路)。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