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陝西】西安市:鐘樓·鼓樓

2021-01-20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鐘樓

鐘樓,明清西安城宏偉建築。初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原奉元城鐘樓舊址,此處為原隋唐長安皇城及唐末長安新城的城中心。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修。

西安鐘樓

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陝西巡撫龔懋賢檄鹹寧、長安兩縣令遷建於府城向東擴展後的城中心今址。後又經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相繼修葺。從此,鐘樓巋然立於通城門四衢交匯點,形成了西安城以鐘樓為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向外輻射的主要城市格局。

夕陽下的西安鐘樓

遷建後的鐘樓,除修築樓基外,建築形式依據原制而無改創。據傳移建初時,曾徙懸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所鑄重一萬兩千斤的景龍觀銅鐘,但扣之不鳴,仍返其迎祥觀故所(現移西安碑林博物館)。後鐘樓西北角所懸的大鐵鐘,為明憲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所鑄,重達一萬三千六百斤。由於此樓昔時每晨擊鐘向居民報時,故稱鐘樓。

鐘樓大鐵鐘

同時此樓在城市安全防務中兼具指揮中樞功能,戰時與東西南北四城樓遙相呼應,起著瞭望、聯絡、指揮的作用,並且也是美化城市景觀建築物。鐘樓通高36米,下為正方形基座。基座各邊長35.5米,高8.6米,用青磚砌成,佔地1377.4平方米。四面各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洞通道,在基座中心券梁交成十字形。北邊券洞外築有梯形雙邊對稱的登基磚砌階道。樓身為正方體木質結構,重簷復屋,四角攢頂,屋簷翹起,邊長21.39米。四面五開間,周以迴廊,連明廊共七間。外為三層重簷,每屋均施鬥拱。裡為二層樓,均用朱紅柱子、朱紅門窗。

鐘樓三層重簷

樓內東南角有木梯可盤旋而上。藻井為一百八十餘種不同內容的民間花卉圖案。門扇上有六十四幅古代典故軼聞浮雕,如嫦娥奔月、八仙過海、吹簫引鳳、柳毅傳書、單刀赴會、木蘭從軍、長生殿盟誓、嶽母刺字等,雕鏤極其精美。在四角攢尖的頂上,覆以碧綠色的琉璃瓦。頂端豎以高約5米的大圓頂,裡為木心,外貼紫銅皮,釘以紫銅釘,金光閃閃,燦爛輝煌。整個建築古樸、典雅、莊重,是一座具有典型明代建築藝術風格和民族形式的古代建築。

新中國成立後經多次整修,使這座古老的建築煥然一新。1956年8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陝西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鼓樓

西安鼓樓

鼓樓,明清西安城宏偉建築。位於城內西大街鼓樓什字北75米處,東西橫跨於北院門街的南段,東距鐘樓250米。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與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先後重修。樓北架有一面大鼓,稱「聞天鼓」,每日傍晚擊鼓報時,與鐘樓起著「晨鐘暮鼓」的作用,故稱鼓樓。

聞天鼓

有時鼓樓亦用於擊鼓報警,在城防治安上起著配合鐘樓與四城門樓聯絡的作用,同時亦為美化城市景觀的建築物。鼓樓單座獨立,基座為長方形,東西長52米,南北寬37米,座高9米,用石條青磚砌築而成,佔地1924平方米。基座中間闢有高寬均為6米的券洞,供行人和車輛通行。樓體建在基座之上,連座通高34米。樓為歇山頂重簷滴水木構建築,樓分上下兩層,面寬各七間,連左右明廊共九間,通寬40.3米,連臺基露明寬43.3米。進深均為三間,連前後明廊共五間,通深21.5米,連臺基露明寬24.5米,建築面積1061平方米,樓內西側有木梯可盤旋而上。外簷和平座均飾鬥拱,青綠彩繪,層次分明。

樓頂以灰色琉璃瓦覆蓋。乾隆五年樓重修後,乾隆皇帝御書「文武勝地」四字匾額以賜,由陝西巡撫張楷金字大書摹寫,懸於鼓樓南簷下;鹹寧學生李久寬又寫「聲聞於天」四大字,懸於北簷下。兩匾長8米,寬3.6米,為藍底金字大木匾。八個大字均為貼金凸體。

乾隆皇帝御書「文武勝地」四字匾額

李久寬所寫「聲聞於天」四大字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飛機炸壞鼓樓一根大梁,整個建築各部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1952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鼓樓進行徹底翻修。1954年增添了防雷設備。1958年又對屋面進行了翻修。1997年新做一面「聞天鼓」,置於鼓樓東面偏南處。大鼓厚度1.8米,鼓腹徑3.6米,鼓面直徑2.8米。鼓樓兩匾在1966年「文革」初期被摘下焚毀。新兩匾按原樣製作,於2005年4月23日懸於鼓樓南北兩側離地面28米高的原二重簷上。鼓樓於1996年11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鐘樓:8:30—20:30。

鼓樓:8:30—20:30。

諮詢電話

鐘樓:029-87276420

鼓樓:029-87278797

交通線路

地鐵2號線可直接到達鐘樓站。從C口出,右轉出地下人行通道到鐘鼓樓廣場。鐘鼓樓廣場向西距鼓樓大約100米。

公交:途徑鐘樓的線路有11路,12路,12路區間,15路,16路,203路,205路,208路,215路,215路區間,218路,221路,222路,235路,251路,252路,29路,300路,32路,35路,37路,43路,45路,47路,4路,600路,603路,604路,605路,606路,609路,611路,612路,616路,618路,622路,8路,遊7路,遊8路(610路)。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陝西西安的明代古蹟—城牆、鐘樓、鼓樓
    西安地處陝西中部的關中平原,北臨渭河南面終南山,古稱長安,建城已有3000多年,是中國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之一。明朝初年在此設西安府,西安由此而得名。明朝將長安城向北向東擴展,形成今日西安古城之規模。現存明代古蹟主要有城牆、鐘樓、鼓樓等。
  • 陝西西安的明代古蹟—城牆、鐘樓、鼓樓
    西安地處陝西中部的關中平原,北臨渭河南面終南山,古稱長安,建城已有3000多年,是中國六大古都(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之一。明朝初年在此設西安府,西安由此而得名。明朝將長安城向北向東擴展,形成今日西安古城之規模。現存明代古蹟主要有城牆、鐘樓、鼓樓等。
  • 【陝西文物覽】古建築——西安鐘樓、鼓樓
    西安鐘樓西安鐘樓、鼓樓,明代報時建築。位於西安市城區中心,地處明西安城牆以內核心區域,分別是中國現存造型完美、規模最大的鐘樓、鼓樓,是古城西安的標誌性建築。西安鐘樓鐘樓坐落於城內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交會處。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原址在西大街廣濟街口,萬曆十年(1582)遷建今址,清乾隆五年(1740))修葺。
  • 西安市鐘樓、鼓樓門票價格將下調5元 自9月起開始執行
    8月17日,西安市物價局召開座談會,就擬降低西安鐘樓、鼓樓門票價格進行討論。  座談會上,西安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落實國家發改委及省物價局關於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工作部署,西安市物價局召開全市降低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工作座談會,安排部署降低旅遊景區門票價格工作,並對全市旅遊景區門票收支及經營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
  • 西安標誌性建築——鐘樓和鼓樓
    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標,西安有著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就是鐘樓和鼓樓,也是「擊鐘報晨,擊鼓報幕」的古代建築。兩座樓間隔不遠,它們彼此互相對望。01西安鐘樓西安鐘樓是國內最大最完整的一座鐘樓,位於車水馬龍的市中心位置。
  • 天津只有鼓樓,沒有鐘樓,鼓樓上有鍾無鼓
    天津只有鼓樓,沒有鐘樓,鼓樓上有鍾無鼓。龍貓之所以這樣說,是由於先入為主——西安既有鐘樓,又有鼓樓,鐘樓有鍾,鼓樓有鼓。西安鐘樓就位於西安市中心,是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的交匯處。是一個單獨的古建築(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建),與西邊相隔250米的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遙相呼應。鐘樓上有一個大鐘,鼓樓上有一個大鼓。
  • 奇巧篇——西安鐘樓、鼓樓
    國內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鐘樓國內體形最高大的鼓樓
  • 西安多個景區傳出門票降價消息,鐘樓、鼓樓門票降5元
    西安多個景區傳出門票降價消息,鐘樓、鼓樓門票降5元 澎湃新聞記者 陶寧寧 2018-09-07 07:29 來源:澎湃新聞
  • 鐘樓的前世今生
    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鐘樓相距僅半裡,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當初的鐘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鐘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
  • 鐘樓與鼓樓東西相望,相距僅半裡,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
    鐘樓位於陝西省省會西安市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古代長安城的正中心,今西安市正中心,佔地11260平方米,建築面積1378平方米。它建於公元1384 年,也就是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於西大街的迎祥觀,距目前位置1000米左右。與鐘樓遙遙相對的是鼓樓。鼓樓位於鐘樓的西北角。
  • 西安鐘樓鼓樓預約門票方法!西安鐘樓雪景圖片
    西安的鐘鼓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但是鼓樓的建造時間比鐘樓的建造時間要早些。西安鐘鼓樓的地址位於西安市新城區玄武路126號向東四百米的大明宮遺址公園內。鐘樓和鼓樓的建築很壯觀,遠遠的你便可看到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屹立在那裡,鐘鼓樓裡有很多文物和歷史介紹,裡面還定時有人表演樂器,很是壯觀。但是在裡面參觀時一定要小心,不要損壞文物和亂扔垃圾。
  • 西安鐘樓和西安鼓樓
    14西安鐘樓和西安鼓樓西安鐘樓和鼓樓相距200米,鐘樓位於西安古城東西南北大街的正中心,鼓樓在鐘樓西北邊。鐘樓和鼓樓都是中國現存同類建築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安鼓樓始建於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比鐘樓早建4年。據說當年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後,曾有人建議遷都西安,派太子朱標去考察,結果是建議遷都。
  • 西安"鐘樓鼓樓"門票將漲價 修繕費高門票低
    新華網西安7月9日專電(記者毛海峰)作為西安鐘樓、鼓樓的專門管理機構,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日前提出申請,擬將西安鐘樓、鼓樓的門票從現在的27元/樓/人,上漲至35元/樓/人。西安鍾、鼓樓的現行門票價格是2007年西安市物價局批覆執行的,分別為每人次27元。
  • 鐘樓的來歷是什麼?為什麼叫鐘樓?
    西安鐘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廣濟街口,與鼓樓對峙。起初置於廣濟街口鐘樓內,明朝鐘樓遷址後置於鐘樓之上。第二個來歷是這樣的我國的鐘樓有很多,如西安鐘樓、北京鐘樓 、靖江鐘樓 、福州鐘樓 、榆林鐘樓,它們的來歷也各不相同,以西安鐘樓為例,講一下它的來歷。
  • 西安市中心有鐘樓,鄠邑(護翼)區也有鐘樓,看看哪個好
    西安作為歷史名城十三朝古都,城區內的古蹟建築很多,市區中心的鐘樓就是西安的靚麗名片。來西安旅遊過的朋友一定對這座明朝的古建築印象深刻。有沒有上去參觀一下?反正我來西安很多年只是路過,從來沒上去過,當然主要原因是咱沒錢。
  • 西安鼓樓的風景
    西安鐘樓地下環道示意圖向西望去,一條上坡石道盡頭就是高聳的西安鼓樓,坡道南側是石砌的高牆,北側是一溜四層商廈,把這條原本很寬敞的道路擠迫得像是北京胡同裡的夾道一般。穿插枋上的彩繪和簷廊上的原色簷柱站在二層簷廊東望,遠遠的可以看見西安市中心四條主要大道交會點上的鐘樓,居高下望那條通到鼓樓的坡道,方才看明白夾道南面的石牆竟是鐘鼓樓廣場的地基
  • 西安市中心有鐘樓,鄠邑(護翼)區也有鐘樓,看看哪個好
    其實不止西安市中心有鐘樓,在西安市區西南方的鄠邑(護翼)區也有鐘樓,鄠邑(護翼)區其實就是以前的戶縣,也不知道哪位專家給起的這個新名字閒話少數,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鄠邑(護翼)區的鐘樓,大夥對比一下看看哪個好!鄠邑(護翼)區的鐘樓也在市區的中心位置,其功能在古代和西安的鐘樓一樣,都是報時的機構,所謂的晨鐘暮鼓說的就是鐘樓和鼓樓,像西安的鐘樓西邊不遠處就是鼓樓。以下是鄠邑(護翼)區的鐘樓,看起來是不是也很雄偉呢?
  • 陝西老照片:民國初期的西安古城、灞橋、鐘樓以及華陰廟
    西安南門外,1914年西安灞橋,1914年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改滋水為灞水並修橋,故稱「灞橋」,現位於西安市灞橋區,也曾叫做情盡橋、斷腸橋、銷魂橋,曾是西安東出的必經之地。西安灞橋附近一處磨坊,1914年西安附近道路,.1914年西安鐘樓,1914年西安鐘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如圖所見,磚木結構,重樓三層簷,四角攢頂,建在方型基座之上,在中國現存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
  • 北京鼓樓、鐘樓
    北京鼓樓、鐘樓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鐘樓灣臨字9號,鼓樓是明永樂十八年建,清嘉慶五年重建,古代的報時臺,元、明都市建築的重要體制之一,並為元大都城的中心,是北京地區城市發展史的實物資料,鐘樓是明永樂十八年建,清乾隆十年重建,古代的報時臺,元、明都市建築的重要體制之一,全部用磚石建成,不用一木,為北京城南北中軸線的終點
  • 鼓樓的前世今生
    生平簡介:西安鼓樓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坐落於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西安鐘樓的西北方向,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頂部為重簷形式,總高36米,每邊長35.5米,佔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