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鱗魚是深受萊州人喜愛的一種魚
可是你知道嗎
青鱗魚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叫「七品芝麻魚」
這個名字來自於
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清朝鹹豐年間,萊州府地有一個叫張邦昌張秀才的,要進京趕考。頭天晚上,他娘忙著給他打點東西,一個小行李卷,一些乾糧。乾糧沒別的,就是玉米餅子和青鱗魚。青鱗魚多產於渤海中的萊州灣一帶,形似鯽魚,但比鯽魚秀氣,一紮多長,鱗青而閃亮。萊州人把魚用鹽花滷過,再用麻線串成一串串掛在屋簷下,風吹曬乾。吃時,燒起一堆麥秸草,將魚在火上燎一燎,魚鱗燒焦,魚肉褐紅流油,焦香四溢。吃鍋貼玉米餅就著燒青鱗魚,自有一股自然的清香,是萊州人最具特色的地道農家飯。但那時人窮,一般人家都不會盡頓吃青鱗魚,一人一頓吃一條,就相當不錯了,當然也不是常年吃。張邦昌家比別人家更不同。他爹是名有的吝嗇鬼,家裡有一串青鱗魚,平日裡不吃,而是掛在牆上,過年過節才吃幾條。平日吃飯時,全家人咬一口餅子,看一眼魚,依此佐餐。一次張邦昌多看了一眼,被他的小弟弟看到後,立即告了狀:「爹爹,俺哥他多看了一眼。」他爹惡狠狠地說:「看吧,鹹死他!」現在,他娘將青鱗魚一條條放進口袋裡,他爹把眼睛瞪地像銅鈴一樣大,在一旁數著。當他娘裝進第九條魚,還要再裝時,他爹終於忍不住大叫起來: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張邦昌終於來到京城。在客棧安頓下來後,就寫信給家裡報了平安,並隨信向爹特告,路上一條魚還沒吃完,尚有一魚尾。其實一條魚他已吃光了。他爹見到信後,卻嚎啕大哭:「這個敗家子啊,才一個月一條魚就吃地只剩下魚尾了,真是個敗家子啊!」張邦昌畢竟受他爹影響,捨不得吃客棧的飯,便向店家要了一把麥秸草,在院裡找了一個角落,點著火,燎起了一條青鱗魚。立刻,青鱗魚那種濃烈的焦香散發開來,瀰漫了半個北京城,人們紛紛駐足詢問,這是什麼這麼香啊!這時,一個王爺打扮的人帶著兩個隨從路過此地,被這特殊的香氣吸引,便尋味而來。見張邦昌正在燒魚,便上前詢問尊姓大名,所燒何魚,有如此香氣?張邦昌自報家門後,便向他介紹此系萊州灣特產青鱗魚,需用麥秸草燒烤,方形成特殊風味。來人聽了張邦昌的介紹,看著已流油的青鱗魚,不禁有些饞涎欲滴。張邦昌也還機靈,見來人氣度軒昂,非比一般,想到來京人生地不熟,正想巴結,便送上已燎好地青鱗魚,讓來人嘗一嘗。來人一嘗,如食天珍,連聲叫好。吃完後還問道:「還有嗎?」張邦昌忙說:「有,有。」忙打開口袋,數了數,只有七條,便不好意思地說:「只有這七條了,您如果不嫌棄,請您笑納,不成敬意,不成敬意!」來人倒不客氣,讓隨從接了過來,卻送給他一個金元寶,說了句祝他考中地吉祥話,便揚長而去。張邦昌捧金元寶傻了半晌,沒想到,七條青鱗魚,竟換了一個金元寶。連夜寫信,把這個好事告訴他爹。他爹接到信後,又一陣嚎啕大哭,邊哭邊後悔地罵自己:「我真是個老摳門啊!當初讓他帶十條、二十條魚,不就換更多的金元寶了嗎!」考試完後,張邦昌榜上有名。這天,鹹豐帝宴請眾進士。張邦昌一見,下了一跳,娘哎,敢情當日那位爺是當今皇帝啊!鹹豐帝還記得張邦昌。把張邦昌招到跟前,君臣寒暄了一番。張邦昌本來中的是三甲進士,吏部按規矩只能安排他一個幕僚的職位,後來知道他和皇帝關係,破格給了他一個七品縣令。這就有了一個新傳說,說張邦昌用七條青鱗魚換了一個七品芝麻官!青鱗魚也被叫了做「七品芝麻魚」!張邦昌的爹對此又是一場嚎啕大哭:「還是俺對呀,當初要是讓他只拿一條魚,他不就成一品大官了嗎?嗚嗚嗚……」(內容來源:博客@紫焱如光)文章最後可以寫評論
掌上萊州法律支持·山東文景律師事務所·萊州北苑路財富大廈13/14樓·13863887008
萊州新鮮事
萊州便民信息
萊州美食、福利
統統在這裡...
商務合作:18561091713
去各大應用平臺下載掌上萊州APP
了解更多萊州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