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的發達程度,往往是一座城市體格、城市能級的重要指徵之一。
近年來,國內眾多的新一線城市,在軌道交通建設上,都在你追我趕、不惜血本。
都想讓自己的骨骼,快速變大,早日甩掉「新」字,成為真正的一線城市。
就中西部來說,重慶成都武漢等城市的軌交建設,走在了前列。目前來看,這幾大城市的通車裡程數,相差不大。
不過,各個城市的軌交夢想,都不僅僅停留在眼前,都在規劃自己的恢宏計劃。
5月26日,成都市規資局官方網站,公布了一份規劃方案,《成都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公告版)》,徵求意見。其中涉及的城際市域鐵路,以及城市軌交規劃,引起各方關注。
房觀君摘錄了部分有關軌道交通的內容,供大家參考。當然,這份規劃還僅僅處在徵求意見階段。
01,城市軌道:37條線路,1800公裡
為支撐城市空間格局發展和提升城市品質,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在組織修編《成都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9-2035年)》。(目前方案已較為穩定)
以支撐區域一體發展、空間格局優化、公園城市建設、產城融合發展、重大項目引爆等城市發展目標對線網進行優化。規劃37條線路,1800公裡。
02.將建氫能源新型軌道
為支撐西部區域發展,編制《「西控」區域二級軌道線網規劃》 。(已通過市規委會審查) 同時,為推動大港區建設,成都市《金青新大港區一體化規劃》中提出新增新都氫能源新型軌道。(已通過市規委會審查)
「西控」片區二級軌道與城市一級網絡的融合,強化西控區域與中心城區的聯繫。
氫能源軌道作為連接新繁和石板灘的二級軌道線路,與一級城市軌道線網充分銜接,支撐大港區與中心城區的快捷聯繫。
一縱:縱向山前線,185公裡,北起彭州白鹿鎮, 南至蒲江快鐵站,串聯世界級的自然人文資源,打造龍門山國際旅遊度假帶、世界級景觀名片。
七橫:7條橫向河谷田園線,328公裡,湔江河谷 線、古城線、四姑娘山線、鄉村田園線、西嶺雪 山線、天台山線、西來古鎮線。
03,新增11條城際市域鐵路,同城德陽眉山資陽
更強支撐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擴大半小時通勤 圈輻射範圍。優先利用現有軌道線網開行成德眉資公交化運營班列,提升運輸能力,強化對成德眉資同城化區域出行需求的支撐。
更強支撐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擴大半小時通勤圈輻射範圍,新增11條城際市域鐵路。
眉山方向:規劃新增S13線、S5線(含支線)、S2線等3條線,實現中心城區與眉山城區、仁壽片區的直達聯繫。
德陽方向:規劃新增S1、S2(含支線)、S10、S11、S12等5條線保證中心城區與東部新城都能與德陽城區、凱州新城實現直達聯繫。
資陽方向:規劃新增S3、S14、S17等3條線實現東部區域三大新城與資陽互聯互通。
房觀君注意到,規劃方案明確,這11條城際市域鐵路,最早將於2024年建成,最晚將在2027年建成。
放眼長三角地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都市群,不斷擴容,越來越多的江蘇和安徽的市縣被納入這一區域之內,仿佛長三角城市群,正在加速形成一個大省。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又讓大灣區正在加速變成一個超級大都市。同樣,隨著德眉資的同城化逐步加深,德眉資正在變成都的一個城區。以後,德眉資的市民,可能更喜歡外界叫他們成都市民,因為,他們各自的那個城市概念,也將會越來越淡化,從而加速變成成都的一個區。
04,東部新區,擬新增10多條軌交線路
全面加強城市軌道線網對城市發展的支撐作用 對現有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結合城市發展方向進行優化調整,強化對東部新區等重點發展區域的支撐作用。
重組東部新區軌道網絡,新增R3線和其餘10條普線。
成都東部新區,前不久才公布成立。這才過去了好久,成都便有了規劃的大動作。為了這個新區以及大港區,還調整了多條原有的軌交線路,並規劃在東部新區新增10多條軌交線路。
另外,成都這次的規劃方案中,提到一個大港區的概念。是航空港?還是河港?還是海港 ?仔細一看,才明白,原來是成都計劃把位於青白江區的鐵路港做大做強,要做成大港區。
在擴張城市骨架上,已有城率先亮牌。中西部新一輪城市競爭,真的來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公眾號:大重慶房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