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外玩具製造》2011年4月號:遙控飛機(遙控直升機)可謂玩具內銷市場的一株奇葩。從幾年前一面世就備受熱捧的「小皇蜂」算起,遙控直升機市場急劇擴大,大量的生產企業隨即湧現。但是,質量良莠不齊、產品缺乏創意、售後服務乏力等現象也隨之而來。2010年,遙控直升機失去了往日的風採,國內銷售呈下降趨勢。
而在國外,遙控飛行玩具卻是一棵「常青樹」。這在國內新興不久的品類,緣何僅僅經歷幾年大發展就遭遇了發展瓶頸?行業又將向何方發展?國外此類產品的情況怎樣?《中外玩具製造》將與您共同探討箇中玄機,希望有助此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遙控直升機曾被劃為模型範疇,但因其高昂的價格,掌控的難度以及使用場地的局限,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它在大範圍的推廣。「模型玩具化」概念的提出,以及技術上的突破,促成了遙控直升機在國內市場大放異彩。實踐也證明,這是一條可行的成功之路。
異軍突起
小皇蜂創「模型玩具化」先河
2006年,銀輝公司一款名為「小皇蜂」的遙控直升機驚豔登場,其以體積小、重量輕、掌控易、靈敏度高等優勢轟動國內玩具市場。更憑藉其298元的「大眾化」售價,在商場持續數月贏得月銷售數十萬元的火爆業績,成為「模型玩具化」發展歷程中的一個裡程碑。
「小皇蜂」橫空出世,堪稱創新產品的典範,當年即在全球各大玩具展頻頻獲獎。「玩具化」後的遙控直升機不僅孩子為它瘋狂,成人對它亦趨之若鶩,就連專業的航模製造企業也稱銀輝「模型玩具化」的創舉為專業航模產品開拓了潛在市場和培育了受眾基礎。
承前啟後
廠家爭相挺進市場空前繁榮
遙控飛機本身的新鮮感、可玩性大大刺激了玩具內銷市場,也吸引眾多玩具廠家跟風挺進。
汕頭速博玩具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潤南分析,由於2008年經濟危機對玩具出口的影響,促使部分外向型玩具企業開始尋找新機遇,進而轉戰內銷市場。「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金子」,沈潤南稱,能在危機後存活的玩具企業,都具有一定實力。當企業完成原始積累後,都在考慮充實擴張,尋求投資思路,開發新產品線。而遙控直升機市場的紅火,無疑吸引了這部分企業的加入,反過來又促使紅火局面持續升溫。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遙控飛機生產廠家包括國外品牌的oem廠家,在中國製造網上登記的就有454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一帶。其中,超過七成的企業是廣東企業,達323家。另據業內人士估算,單在廣東澄海,涉及生產遙控直升機的玩具企業不下300家,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
近幾年遙控直升機的廠家呈爆發式增長,這裡還有個佐證。為增加飛行穩定性,早兩年起,許多廠家開始把陀螺儀應用於遙控直升機上。但由於陀螺儀的主要供應商日本村田公司沒有預計到遙控飛機也可以應用陀螺儀,而且用量這麼大,產能一時沒跟上,導致2009年國慶到年底期間一度出現大面積缺貨現象。
在不勝枚舉的遙控直升機品牌中,又以銀輝、司馬、雙馬、環奇、雅得、美嘉欣、青松等為代表的一線品牌,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遙控直升機產品功能與質量亦得到提升:遙控方式從二通道、三通道、三通半到四通道,操縱越來越精細;製作材料從泡沫、塑料到合金,外形越來越精緻;價錢從百多元到近千元,選擇面越來越廣。
轉鬥千里
群雄逐鹿惡戰連連
隨著玩具廠家的爭相湧入,內銷戰場烽煙四起,國內遙控直升機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結伴而來的問題也隨之凸顯:
質量:參差不齊。據記者了解,新進入遙控直升機行業的廠家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出口轉內銷」型,受到外貿環境擠壓轉投內銷市場。他們一般為歐美、日本等地區的品牌商做代工業務,具有一定研發和生產水平,但迫於歐美、日本等發達地區日趨嚴格的檢測標準和成本上漲,而放棄出口市場,相繼扎堆開拓內銷市場。
另一種是把遙控直升機作為新類別產品生產銷售的玩具企業。這類企業產品開發速度過快,質量不穩定,有些產品在宣傳上存在過分誇大、虛假信息等問題。尤其是在網絡上銷售的產品,品質良莠不齊。
產品:仿造成風。目前市面上的不少遙控直升機外形雷同,功能賣點亦不外乎體積小、質量輕、內置陀螺儀、飛行穩定、抗摔能力強等,新意不多。真正具有研發能力、並且願意在研發上投入人力財力的企業極少。熱銷產品遭到大面積的仿造。
對此,雙馬玩具實業有限公司經理楊旭順稱,現在很多遙控直升機產品的改良就是通過新增玩具元素吸引眼球,比如機身加燈光、聲音等,很少在飛機性能上作改善。
產品缺乏新意這方面不僅表現在「跟風」生產的玩具廠家上,就連推出過「驚世之作」的銀輝,其後推出的「大皇蜂」,也顯得後勁不足。雖然它在外形功能上都有「小皇蜂」的延續,在形態、動力、飛行高度都較此前有大提高,但在產品的概念上已沒有新意可言,同時其他新生力量也分薄了其市場份額。
珠玉在前,「小皇蜂」取得的巨大成功,曾引發一股強勁的「仿效」風。為此,早在2007年,銀輝為保衛「小皇蜂」曾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場狙擊戰。對仿冒企業,銀輝訴諸法律,在中國內地、香港和美國等地,都有當地法院向被告發出禁制令的案例,其中包括中國內地的4家企業,香港的5家企業和美國的1家企業。
然而,仿製之風並未因此而收斂,隨著更多玩具企業加入生產遙控直升機類別,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價格:競爭傾軋。不能否認的是,在遙控直升機的發展中,一些廠家面對激烈的競爭也注重產品質量與技術的提升,但各大廠家之間的激戰,最終還是體現在產品價格上。有廠家向記者透露,早年該類產品由於廠家少、競爭少,毛利可高達50%,但隨著其他廠家的大量湧入,現在的利潤空間已被壓縮到10%~15%左右。
據雙馬玩具實業有限總經理楊漢初回憶,針對內銷市場,他公司生產的第一臺遙控直升機的出廠價是120元。這些年來人工漲、物料漲、成本漲,產品質量也不斷上升,唯一不能「跟風」上漲的就是產品價格,因為一漲價,市場份額就很可能被其他廠家所瓜分。
據淘寶網數據分析,在網購遙控直升機的消費者中,52%的消費者喜歡購買55~158元區間的產品。網上的品牌五花八門,最低甚至只需要幾十元就可以買到一臺「像模像樣」的遙控直升機了,但其中的質量與可玩性卻無從得到保證。
合衷共濟
健康發展共享利益
從《中外玩具製造》每季度的「零售調查」中可見,自「小皇蜂」面世後,幾年間,遙控直升機的銷售一直在玩具市場獨領風騷。然而在2010年,遙控直升機的市場卻失去了往日風採,據業內人士分析銷量下降近三成。
探究原因,離不開兩點:一是因為受利益驅使,進入此領域的企業迅速大增,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質量良莠不齊;二是遙控直升機的維修問題是個老大難,令消費者熱情減退。
確保品質爭奪市場席位
區別於一般的玩具產品,遙控直升機是具有較強技術性的產品,操作不當容易造成損壞、無法再次正常使用,因而品質是關鍵。
在記者採訪的遙控直升機廠家與經銷商中,他們大都認同現在的市場是「越來越難做」,但又不約而同地表達出一個堅定的信心:「遙控直升機要做得好,最終還是靠品牌、品質與堅持。」
北京歡樂購玩具總經理王春兵稱,在國內,遙控飛機興起就是幾年的時間,還處於起步階段。就遙控直升機這個類別而言,涉足內銷時間也比較短,新鮮感較強。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可能玩個兩三年「新鮮」勁就過去了;對於我們廠商而言,關鍵在於不斷培育潛在消費者,支撐後續消費。另外從生產的角度看,現在遙控飛機廠家的技術趨向成熟,品牌廠家會自主研發,推出新品,穩定甚至增加市場份額。而一些實力欠奉的小型廠家終究會被市場和消費者所淘汰。
開拓渠道培育市場支點
航模專家、廣營電子公司董事長林鴻文建議,不管是模型玩具化,還是玩具模型化,如何有效推廣才是最重要的。與教育系統合作,就是推廣的常用模式。林鴻文表示,希望政府能開放一些公園或者場地供航模愛好者使用。此外,學校在節假日也可以開放操場空間供學生練習。
而在市場培訓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廠家就有汕頭市雅得塑膠玩具有限公司。該公司除了每月舉辦售後維修培訓班和飛行表演秀外,又在全國範圍內支持經銷商成立航模俱樂部。雅得設立的航模俱樂部包括航模飛行及維修知識培訓、組織比賽、飛行設備及道具提供等。為當地的遙控直升機消費者和愛好者、航模愛好者、航模專業人士設立了一個交流、溝通、活動的平臺和組織。
記者認為,若要遙控直升機這棵「常青樹」生長得「枝繁葉茂」,需要廠商同心協力培育:產品在質量上有保障,款式功能上有革新,並且在售後維修、活動推廣作上不遺餘力,才能促成行業在正常健康的軌道上發展,廠商才能得以利益共享。
來源:中外玩具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