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菜屬於渝派川菜,是以 「麻、辣、鮮、嫩、燙」為重點,而近年來的「新渝菜」也取各家所長,不斷創新。
重慶被稱作「中國火鍋之都」,可以品嘗到各種各樣的特色火鍋,有鴛鴦火鍋、四味火鍋、藥膳火鍋、魚頭火鍋等等。重慶火鍋非常注重「麻」與「辣」的結合,坐在高大的特質高凳上看銅鐵質的鍋裡湯汁翻滾,老油的味道濃鬱,鍋底的花椒味辣味飄香撲鼻,讓你辣得夠爽、一飽口福。
赤膊上陣,左手麻辣烤串、右手冰凍啤酒堆坐在一起討論理想的青年;
閒散踱步,搖著蒲扇,一邊聊著家長裡短一邊吃著冰粉涼蝦的阿姨;
翻牌、耍色子、十五二十、棒棒雞...吃著夜市涼菜划拳行酒令的叔叔伯伯.....
似乎每個人都是抽身於忙碌的日常,在夜市的美味食物中舒緩一天的疲憊。
你以為重慶只有紅湯鴛鴦的火鍋?其實夜市裡那些不見經傳的食物,也是山城吃貨們的饕餮盛宴!
豆花飯
豆花飯猶如重慶的快餐,早中晚吃都適宜。一碗白嫩嫩的豆花,加上一碟香辣蘸水,一份甄子飯,這樣便成了無數重慶人的一餐!泡黃豆、石磨磨漿、紗布過濾豆渣、滷水稀釋、擠壓成型…一環扣一環,火候和時間的長短不一煮出來的豆花老嫩也不同。
以前川渝鄉下,客人忽至,無暇準備,常點制豆花待客。食畢,將剩餘的豆花壓製成豆腐,下頓便做成其他菜餚食用。
如今在重慶鄉村,逢年過節也會點制豆花,豆花的嫩爽配上調料的麻辣鮮香,拌著白米飯,簡簡單單卻足以讓人垂涎欲滴,要是再有一碗燒白,來點小酒,簡直完美了!
重慶小面
重慶小面是指麻辣素麵,分湯麵和幹溜兩種類型,麻辣味型。重慶面還包括重慶小面和有臊子的麵食,如牛肉、肥腸、豌豆雜醬面、榮昌鋪蓋面等。重慶面富於變化,在麵店,可以要求店家製作個人定製口味,如要求店家"幹熘"(拌麵)、"提黃"(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
無數遊人千裡迢迢奔赴重慶,只為坐在一家小麵館前,和當地人一起吃一碗小面。沒吃過小面,不算到過重慶,吃過小面,或許才開始從味覺上走進了重慶。
酸辣粉
說起酸辣粉的來歷,廣泛流傳著這樣的典故。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當時是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三人結義後, 桃園的主人專門為他們做的飯菜,選了當時比較為人喜歡的紅苕粉做主料,寓意這三人的友情像這粉條一樣綿長,又加了一種特辣的小尖椒,和老壇酸菜以及紅糖與黃蓮在裡面,劉備的意思是要讓三人明白酸甜苦辣都不怕,四川酸辣粉、重慶酸辣粉由此演變而來。後人因為其味酸辣入味,漸漸就改成了"酸辣粉"了。
重慶的酸辣粉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一碗熱氣騰騰的酸辣粉,胡嚕胡嚕下肚,酸爽似乎也蔓延到了全身。在重慶吃酸辣粉,常常在店裡可以聽到,「老闆,多加點辣椒和醋!」
冰粉涼蝦
冰粉是夏天的一道美食,因其爽滑、透明、冰爽、美味、價廉而倍受人們青睞!
重慶的夏天大街小巷的冰粉涼蝦異軍突起,佔據小吃的半邊天。除了在家裡吹著空調吃著西瓜的解暑方式外,來路邊攤吃上一碗涼颼颼的冰粉涼蝦更是痛快。
涼蝦實為大米製漿煮熟,漏勺漏入涼水盆而成,大尾細形似蝦,因此得名。白白小小的蝦兒團漂浮在冰粉之間被糖水掩蓋,吃在嘴裡,軟糯間裹著紅糖入口即化的絲絲冰涼,糯糯冰冰滑滑溜溜地直鑽腹中,涼意便從心底蕩漾而來。
在重慶吃著火鍋燒烤串串,總想來一碗冰粉涼蝦,沁人心脾的清涼感,不由全身都舒暢起來!
串串香
"串串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這是一種以竹籤串上各種菜,將其放進滾燙的火鍋中涮著吃的小吃。串串香以其獨特的魅力和鮮明的特色遍布於全國眾多城市,"麻辣燙"亦是其變體,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串串香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串串香已成為四川味道的代表之一。
幾毛一根的串串,想吃啥子就拿啥子,滾滾的紅湯鍋底,把籤籤放下去翻騰煮沸,拿起來把食物刮到碗裡,拌著調料慢慢吃,這感覺別提多愜意了~
夜市燒烤
對於重慶人來說沒有燒烤的夏天,是不完整的。除了常規的燒烤店,推著推車擺在大街小巷的燒烤小鋪也是常常坐滿了人,跟其他城市的很多燒烤不一樣,重慶的燒烤把蔬菜烤肉擺出來食客拿著籃子挑選,選好要吃的菜,老闆便鋪在燒烤架上烤,最後上調料,一盤色香味具全的燒烤就這樣出爐啦!
在重慶,這些只是美食界裡的冰山一角。在夜市裡走走,美味的食物或許就是你下次再來重慶的理由!
原標題:火鍋只是這裡的冰山一角,重慶夜市才是吃貨真正的天堂!
責任編輯:李遠山 cq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