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末全球氣溫至少上升4攝氏度

2020-12-18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科學家估計,如果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00年地球平均氣溫將至少上升4攝氏度,到2200年會上升8攝氏度,無疑是地球「災難性的噩夢」。

此前有科學家用氣候模型分析稱,全球氣溫將受二氧化碳排放影響,上升1.5至5攝氏度。最新研究分析了雲層的形成和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認定模型低估了氣候的敏感度,將氣溫上升的下限從1.5調整至3攝氏度,平均增幅達到4攝氏度。本項研究已經在學術雜誌《自然》上發表。

 

According to a December 31 news releas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scientists estimate that by 2100,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will rise at least 4 degrees Celsius i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re not scaled back. Additionally, researchers say that the continued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will result in an additional 4 degrees Celsius by 2200.

The findings appear in a recent article in the journal Nature, and may explain one of the great unknowns of climate sensitivity: the role of cloud formation, and whether this will have a positive or negative influence 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Our research has shown climate models indicating a low temperature response to a doubling of carbon dioxide from preindustrial times are not reproducing the correct processes that lead to cloud formation,」 said Steven Sherwood, a professor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limate System Science. 「When the processes are correct in the climate models the level of climate sensitivity is far higher. Previously, estimates of the sensitivity of global temperature to a doubling of carbon dioxide ranged from 1.5°C to 5°C. This new research takes away the lower end of climate sensitivity estimates, meaning that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will increase by 3°C to 5°C with a doubling of carbon dioxide.」

The key to this narrower – albeit much higher – estimate is found in the real world observations around the role of water vapor in cloud formation.

Observations show when water vapor is taken up by the atmosphere through evaporation, the updrafts can either rise to 15 km to form clouds that produce heavy rains or rise just a few kilometers before falling back to the surface without forming rain clouds.

The researchers discovered that climate models that exhibit a low global temperature response to carbon dioxide do not include enough of this lower-level water vapor process. In its place, they simulate nearly all updrafts as rising to 15 km and forming clouds.

However, when the procedures in climate models are adjusted to match the observations in the real world, the models produce cycles that take water vapor to a wider range of heights in the atmosphere, causing fewer clouds to form as the climate warms. Consequently, this increases the volume of sunlight and heat entering the atmosphere and increases the sensitivity of our climate to carbon dioxide or any other disturbance.

The result is such that, when water vapor processes are correctly represente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limate to a doubling of carbon dioxide – which will happen in the next 50 years – means that we can expect a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at least 4 degrees Celsius by 2100.

(來源:中國日報網愛新聞iNews 編輯:丹妮)

 

相關焦點

  • 英國研究稱本世紀40年代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度
    英國研究人員新近撰寫的一份論文顯示,如果放任溫室氣體排放,本世紀40年代全球平均氣溫或將較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上升超過2攝氏度。
  •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或被控制在2.1℃內
    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升幅可能被控制在2.1℃以內。 十多年來,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密切關注各國集體減排承諾對全球變暖的意義。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失敗後,該組織估計,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3.5℃。
  • 全球氣溫上升4度 曼哈頓及邁阿密等沿海地區或將面臨被淹沒的風險
    全球氣溫上升4度 曼哈頓及邁阿密等沿海地區或將面臨被淹沒的風險時間:2018-10-02 00:22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氣溫上升4度 曼哈頓及邁阿密等沿海地區或將面臨被淹沒的風險 美國環境影響聲明草案預言,本世紀末氣溫將上升4攝氏度,紐約曼哈頓的部分地區恐有被淹沒的風險。
  • 亞行報告:若置之不理,本世紀末亞洲大陸氣溫將升6攝氏度
    亞行報告:若置之不理,本世紀末亞洲大陸氣溫將升6攝氏度 新華網馬尼拉7月14日消息,亞洲開發銀行(亞行)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7月14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聯合發布報告說,若各國對氣候變化問題置之不理
  • 全球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會怎麼樣?大阪被淹
    英國《衛報》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全球氣溫升高將導致不可逆轉的海平面上升。氣溫升高3℃,上海和邁阿密等沿海大都會將被淹沒,數億人口受到影響。如果聯合國不久前發出的警告成真,全球氣溫繼續上升3℃,上升的海平面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全球數以億計的居民受到影響。
  • 全球平均氣溫上升 3 攝氏度會怎麼樣?上海大阪被淹
    11月5日消息 英國《衛報》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全球氣溫升高將導致不可逆轉的海平面上升。氣溫升高3℃,上海和邁阿密等沿海大都會將被淹沒,數億人口受到影響。如果聯合國不久前發出的警告成真,全球氣溫繼續上升3℃,上升的海平面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全球數以億計的居民受到影響。
  • 全球平均氣溫上升3攝氏度會怎麼樣?上海大阪被淹
    氣溫升高3℃,上海和邁阿密等沿海大都會將被淹沒,數億人口受到影響。如果聯合國不久前發出的警告成真,全球氣溫繼續上升3℃,上升的海平面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全球數以億計的居民受到影響。聯合國本周發出警告,著名的海灘、商業區和大片農田將在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面前面臨威脅。除非各國減少碳排放量,否則這一預言絕非危言聳聽。
  • 【熱點新關注】全球氣溫或將提前上升1.5攝氏度,我們該怎麼做?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10月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氣候變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預計全球氣溫在2030年會比工業化之前水平升高1.5攝氏度。氣溫升高1.5攝氏度聽上去似乎沒什麼,但為何它頻頻出現在各個社交媒體的頭版頭條?這個數字又意味著什麼?
  • 全球6月氣溫140年來最熱 法國最高氣溫達到46攝氏度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18日發布全球氣候報告,顯示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40年來同月最高,今年會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之一。新華社記者 韓巖 資料圖這份報告說,20世紀全球6新華社記者 韓巖 攝月份平均氣溫為15.5攝氏度;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比這一數字高0.9攝氏度,同時也是連續第414個比20世紀同月平均氣溫高的月份。
  • 納希德:全球氣溫再上升2攝氏度馬爾地夫將消失
    納希德稱,全球氣溫只需再上升2攝氏度,馬爾地夫就將在地球上消失了。按照當前聯合國的預測,馬爾地夫大部分地區2100年前都將被淹沒。科學家們預計,世界必須將氣溫上升幅度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以避免海平面上升、洪水等可怕問題。近年來,由於海洋溫度上升,馬爾地夫的漁業變得非常糟糕。海水上升也汙染了地下水。由於海水的侵蝕,島上很多人不得不遷移。
  • 研究顯示:到本世紀末臺灣年平均氣溫恐增2至3度
    研究顯示:到本世紀末臺灣年平均氣溫恐增2至3度 2011年11月09日 20:5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阿爾卑斯山之淚-氣候變暖,冰川可能在本世紀末消失
    現在,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冰川在流淚了。阿爾卑斯山位於義大利境內的冰川面臨倒塌危險,當地政府已封閉道路,並疏散附近村民。據美國《華盛頓郵報》9月26日報導,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因消融而引發關注。
  • 東京氣溫百年上升4攝氏度 「熱島效應」日益明顯
    東京氣溫百年上升4攝氏度 「熱島效應」日益明顯     新華網東京8月8日電(記者樂紹延)日本環境廳最新發表的「城市熱島現象」調查報告表明,城市的大規模開發會導致氣溫大幅上升。東京23個區的平均最低氣溫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已上升了4攝氏度。
  • 這個世紀末地球將會升溫4到5攝氏度?
    此前,由美國、英國、法國和加拿大政府支持的研究小組做出過多個最具影響力的預測,預測指出,在未來,我們一直以來認為會使地球升溫3攝氏度的二氧化碳濃度很可能最終會使地球表面升溫4至5攝氏度。科學家Mark Zelinka對法新社記者表示:「如果你認為新模型提供的狀況更真實,那麼巴黎協議定下來的目標當然就會變得更難實現,當初協議定下的目標只有1.5攝氏度到2攝氏度。」
  • 全球變暖如不緩解日本氣溫21世紀末將上升4.5度
    原標題:全球變暖如不緩解日本氣溫21世紀末將上升4.5度 據日本共同社12日報導,日本氣象廳發布模擬演算結果稱,如果全球變暖對策在全世界毫無進展,日本的年平均氣溫將比20世紀末上升4.5度。到21世紀末,東京的氣溫將和現在位於南方的鹿兒島縣屋久島相當。
  • IPCC報告:2052年前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革命前上升1.5度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10月8日發布報告稱,如果全球溫室效應以現有速度發展,在2030年到2052年間,世界平均氣溫將比工業革命前高1.5度。日本時事通信社8日報導稱,應對溫室效應的國際框架《巴黎協定》規定,締約國將努力使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之上1.5攝氏度以內。IPCC為此製作了全球氣溫升幅在1.5度以內對氣候影響的相關報告。報告列舉了全球變暖對氣候造成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以及影響生態系統等。
  • 西伯利亞經歷了最熱5月 氣溫飆升10攝氏度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周五表示,上個月,西伯利亞的氣溫比平均氣溫飆升了10攝氏度,為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5月。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報告說,西伯利亞大片地區已經連續數月異常溫暖。根據最新數據,在全球範圍內,截至2020年5月的12個月內,地球的平均表面溫度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近1.3C,這是衡量全球變暖的基準。根據2015年的《巴黎協定》,近200個國家承諾將地球平均地表溫度的上升幅度控制在 "遠低於 "2C的範圍內,如果可能,則控制在1.5C。
  • 新加坡30年來年均氣溫上升約2攝氏度
    新加坡30年來年均氣溫上升約2攝氏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3日 17: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新加坡7月23日電(記者 張永興)過去30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四季如夏的新加坡氣溫也在升高。
  • 全球變暖或至北極熊在本世紀末滅絕
    20日,一篇發表在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的研究稱,若溫室氣體保持目前排放量,多數北極熊或在本世紀末滅絕,2040年它們就可能可能面臨繁殖失敗。北極熊依賴海冰生存捕獵,1970年來,北極海冰正以十年13%的速度減少。
  • 全球變暖致海平面上升 馬爾地夫面臨「消失」
    然而,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個天堂島國面臨「消失」的危險。  為應對危機,馬爾地夫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準備購買新「家園」,這意味著30多萬馬爾地夫人可能會定居別處。然而,基於資金緊張、民眾傳統觀念難變以及目標國選擇等問題,這項計劃能否實施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