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頭條的趙先生,在頭條持續更新我的遊記《二十年遊歷分享》,介紹世界上主要景點。
本篇文章共有 9 張照片(沒有特殊聲明的照片都是趙先生自己拍攝的), 0個視頻。
趙先生寫文章的目的很簡單,純粹為了記錄這些年的旅遊經歷,文章僅在今日頭條發表。如果在其他平臺看到本文章,基本就能判斷是抄襲。抄襲者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這篇遊記描寫的巴黎聖母院,指的是被火燒毀之前的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可供記錄的內容非常多,特別是裡面收藏了大量藝術品,我需要用幾篇文章來詳細介紹巴黎聖母院,本文只介紹他的正門。
我先發兩張我在塞納河畔拍攝的巴黎聖母院全景。注意,巴黎聖母院並不是全部被燒毀了,只是圖中最中間的尖塔被燒毀了,很可惜。
知識點1:巴黎聖母院的標誌性標記是什麼?我總結了三個:1、被燒毀的尖塔,就是圖一正中間的尖塔。2、兩座炮樓,就是下面這張圖。3、正面三個層次縮進的大門,照片在炮樓的下面。
巴黎聖母院實際上是一座教堂(法語: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嚴格說來是一座天主教堂。它位於巴黎市中心,坐落在塞納河中的一個小島上,小島的名字是「西堤島」。巴黎聖母院是巴黎甚至法國最著名、最輝煌的建築之一,是一座哥德式建築,集宗教、文化、建築、人文、歷史、旅遊於一身,可惜的是標誌性的尖塔被一場大火付之一炬,這是人類文化的一場災難。
一座天主教堂為什麼會被稱為「聖母院」?知識點2:巴黎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指的是「我們的聖母瑪利亞」。慢慢,聖母院這個簡潔的名字就流傳開來,巴黎聖母院也成了法國文化代表之一。
我在上文的第一個知識點提到了,巴黎聖母院正面是三個拱形層層縮進的大門。每個拱門都由石頭搭建,雕刻了精美的宗教故事。中央的拱門描述的是耶穌在天庭的「最後審判」,右邊的拱門描述的是路易七世受洗,左邊的拱門描繪聖母受難。正門是銅質的,很厚重,這裡的「厚重」,更傾向於強調這扇門在歷史中地位的重要性,宗教和歷史在兩扇門內穿梭,時間的腳步在門下留下足跡。
拱門上方為眾王廊(Galerie des Rois),陳列舊約時期28位君王的雕像。這28位君王的名字,可以去網上查。這些雕像就在下面這張圖的中間位置。注意,眾王廊上方圓形窗口可不是鐘錶。
不是鐘錶是什麼?它是一個彩色玻璃窗,直徑為約10米左右,遊客稱之為「玫瑰玻璃窗」。這個彩色玻璃窗講述的是一個聖經故事,中央供奉著聖母,聖母手中抱著聖嬰,兩邊是兩個天使在侍奉。從教堂外面拍攝,無法體現出玫瑰玻璃窗的絢麗色彩,在教堂內部拍攝玻璃窗,會被玻璃染色的五顏六色、各種形狀的光線震撼到。我在下一篇文章,介紹巴黎聖母院內部的遊記時會描述。
三個拱門上方左右兩側的就是塔樓,也就是我上文知識點1中開玩笑提到的兩個「炮樓」。其中一座塔樓懸掛著一口大鐘,也就是《巴黎聖母院》一書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鐘。
巴黎聖母院的正面介紹到此,下篇文章描寫內部。後續的文章描寫尖塔和巴黎聖母院內收藏的藝術品。敬請期待。
趙先生寫文章的目的很簡單,純粹為了記錄這些年的旅遊經歷,文章僅在今日頭條發表。如果在其他平臺看到本文章,基本就能判斷是抄襲。抄襲者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趙先生 20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