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28日電 (李秋瑩)為規範演出票務市場,促進其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的指導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集結行業資源,由大麥網、摩天輪、百度糯米、淘寶票務等13家票務機構和票務平臺共同發起成立票務委員會。
12月26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委員會暨票務市場規範研討座談會在北京正式召開。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李健,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演出和藝術品處處長韓險峰,北京市文化行政執法總隊副總隊長王寧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會長朱克寧,和來自上海、四川、廣東、湖南的文化主管部門負責人等政府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領導出席會議。來自全國的五十餘位演出票務機構和演出主辦機構代表參加會議。
會上,朱克寧會長宣布票務委員會正式成立,並任命委員會的第一屆領導班子。票務委員會由協會秘書長負責具體工作事務,並設立6家副主任單位,分別為:北京紅馬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大麥網)、北京保利票務發展有限公司(保利票務)、北京春秋永樂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永樂票務)、中演票務通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中演票務)、天津貓眼現場科技有限公司(貓眼票務)、上海銳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摩天輪)。
朱克寧會長在發言中指出,演出市場的規範包括兩方面:資質的規範和行為的規範,前者是市場準入的前置條件,後者是對市場經營行為和交易行為的約束,這些行為既產生於經營者之間,也發生在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大多數演出單位的經營交易行為只發生在從業者之間,比如院團與劇場、節目製作方與主承辦方,而票務公司除了與演出方發生關聯,還會與觀眾對接,產生碰撞。觀眾是市場的消費主體,也是市場人數最龐大的群體。演出票務公司的經營運作能否規範、是否規矩,對整體演出市場的規範化建設有著最直接、涉及面最廣的影響。因此,建立票務市場的行規將是票務委員會成立後的首要工作。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潘燕在介紹票務委員會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時表示,委員會將儘快起草票務運營的相關規範:一是制定退票規則,減少因退票而產生的糾紛和矛盾,讓演出機構、票務公司和執法部門都有據可循,規範票務市場管理;二是制定動態定價機制,規範演出票務定價幅度和定價規則,使演出票價的制定更加科學、合理,這也是行業的呼聲。此外,票務委員會還將在廣泛聽取行業意見的基礎上,建立全國範圍的票務信息監管服務系統,在起到行業監管和行業服務作用的同時,也能為政府主管部門統計相關數據、了解行業現狀提供便利,使票務市場能夠更加開放、有序地發展。
在接下來的演出票務市場管理工作座談會中,與會人員就演出票務市場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並就加強演出票務市場管理、規範市場秩序建言獻策。
李健副司長在總結髮言中對票務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並對潘燕秘書長提出的制定退票規則、制定動態定價機制、建立票務信息監管服務系統等三點工作計劃表示肯定。他在發言中對委員會下一步的工作開展提出要求,他指出,「針對目前演出票務市場存在的弊端和問題,票務委員會一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從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問題著手,採取相應措施,解決行業痛點;二是要儘快建立完善的行業管理機制,在維護行業利益的同時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完善票務工作機制和演出市場秩序。」此外,李健副司長還提出演出票務市場可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來指導演出場次的制定;利用人臉識別等新技術來規範票務的購買和使用,有效控制黃牛票和假票的出現等建議。(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