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丟手機,能不能要求搜身?

2020-12-24 騰訊網

公交丟手機錢包能不能要求對所有乘客搜身?一道多年難題

公交丟手機、錢包後,出現「搜身」非常普遍

廣州一女生公交車上丟失手機 全車人搜身

這則「女孩在武漢公交車上丟手機,對20名乘客搜身檢查」的事件發生在12月13日。報導剛一出街,12月14日早上,廣州又發生一起「女生在公交車上丟失手機,全車人搜身」。這類事情到底有多頻繁?在搜尋引擎進行非常粗略的檢索,就可以發現,今年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有類似的事件被報導,往年也一樣出現得非常多,十多年前就有一些非常相似的例子。考慮到這還僅僅是被報導出來的,由於題材相似而沒有被報導的還有很多,許多網友都聲稱親身經歷過類似事件。

這個現象之所以在國內如此普遍,原因很好理解:公交車上人多擁擠,而社會發展不平衡則導致賊多。在公交車上丟失手機、錢包,大概是全國發生的最為頻繁的治安案件之一。而且大多數民眾也明白,一旦在公交車上丟了手機、錢包,如果當場不能抓住小偷,再找回來的機會就相當渺茫——在你發現之前,小偷往往早就下車了,就算小偷沒下車,你也認不得誰是小偷。

所以,發現自己在公交車上丟了手機或錢包後,會要求司機關閉車門、乘客不許下車、然後報警的失主,只是少數。因為很可能這樣做也找不著,但卻不得不面對耽誤其他乘客時間、搜身侵犯其他乘客隱私的指責。之所以「搜身」的情況還如此普遍,只能歸咎於「在公交上被盜」的基數實在太大,而許多失主不能輕易承擔這種損失。

那麼報警之後,警察一般會怎麼做?

而每次出現這樣的事件,不同警察的做法非常不同

翻閱關於類似案件的報導,可以發現,不同警察的做法差別可以相當大。我們大致可以總結7種不同的態度,從對失主要求的響應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a、開進派出所一一搜身;b、在未徵得乘客同意情況下讓失主搜身;c、在徵得乘客同意情況下讓失主搜身;d、警察自己檢查,但近似於敷衍;e、勸說乘客配合失主搜查,但拒絕失主讓自己搜查的要求;f、勸說失主不要現場搜身檢查,乘客主動展示物品也不去看;g、直接跟失主說不能隨意搜查,把失主帶走做筆錄。

就以12月13日發生在武漢和12月14日發生在廣州的這兩起事件來說:武漢女孩要求搜全車乘客的身上和包,民警先是勸說乘客配合,有一半乘客答應,但另外一半乘客堅決拒絕,當女孩堅持要求搜查另外一半乘客時,遭到民警拒絕;而廣州警方到達,了解情況後,「在車門處對乘客逐一搜查,查一個放行一個」,不過據數名網友反映,警察搜查很鬆,「比過地鐵安檢還松,怎麼查得到小偷呢?」,「警察只是要求各個乘客拿出手機看一看,有帶包的打開包看一眼。」

一起在警察監督下,失主自行搜身的例子

2008年廣州的一起事件,據乘客介紹,「警方讓公交車乾脆直接駛進林和街派出所」。公交車上的乘客按順序下車,一一接受搜身檢查,這次檢查似乎很嚴格,很多人對於搜身一事抱怨頻頻。但折騰得人仰馬翻,最後還是沒能找到丟失的錢包。

另外,還有網友回憶了一個在北京發生的一起公交丟錢包事件,「警察來了,說沒有哪個法律規定丟東西就要耽誤所有的人乘車、也不能隨意搜查,而且也不能肯定就是在車上丟的。把那個自稱丟東西的帶走做筆錄,讓司機立即照常行駛。」

法律人士如何看待這類事件,也五花八門

在不少關於此類事件的報導中,也配發了法律人士的看法,也有相當大的不一致:

東南早報法律顧問林嘵陽律師認為,警察對乘客逐一檢查,這種行為是一種辦案偵查手段,按照法律,警察有權對嫌疑人進行檢查,通過這種搜查排除嫌疑,如果乘客不配合搜查,只會給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會導致小偷更加囂張。

瀋陽知名律師馬希圖認為,除非司機和失主已經鎖定嫌疑人了,否則沒有權力阻止其他乘客正常下車。但法律強調任何公民都應當在犯罪行為發生的時候,有報警和協助偵破案件的義務,所以對其他乘客而言,也應當積極配合調查。

江蘇聖典律師事務所嚴國亞律師表示,「民警可以進行搜查,但前提是民警要根據案情的需要,向上級部門申請,取得搜查許可,之後才能進行搜查。」

湖北九通盛律師事務所主任馮佳啟律師認為,公交車上乘客屬於不特定懷疑對象,民警只能勸說乘客配合,不能強制所有乘客接受搜身,乘客拒絕被搜身也沒有問題。

山東誠功律師事務所於律師表示,警方對當事人搜身,必須要掌握初步證據才行。而針對事件,警方並沒有合理合法的證據證明車上乘客有偷竊嫌疑,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被指證,所以如果對全體乘客搜身明顯不合適。

總結就是,法律人士否定了失主有權利對其他乘客進行搜身,但對警察是不是可以進行檢查,在程序、線索方面的要求上,以及對乘客是否可以不配合上,有不同看法。

從情理和法理上來看,這個問題的確不容易解決

事實上,「公交丟手機,該不該搜身檢查」這樣的問題,也不為大陸所獨有,港臺地區都有過類似的事件發生,雖然沒有那麼頻繁,但一旦出現,基本也跟內地的情形差不多。當警察過於配合失主進行搜查時,乘客便會怨聲載道抗議濫用警權。

之所以這類事情總是會出現爭議,關鍵還是在於問題難解。

從失主的角度來說,雖然可能也明白丟了手機錢包之後找回來的機率不大,但關閉車門呼叫警察進行搜身總比啥也不做來得強,事實上也有過抓到小偷的案例。相比起耽誤別人的時間和可能的侵犯隱私,畢竟挽回自己的財產損失更重要,因此提出關車門報警然後搜身的要求無可厚非——不少讀者在跟帖中提到,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自己遇到類似情況可能也會這麼做。

對於公交司機而言,大多數會選擇配合失主。這是因為,按一個律師的說法,「乘客投幣登上公交車,即與公交公司成立了一個事實上的運輸合同。公交公司有義務保障上車乘客的人身財產安全,並有義務將乘客順利送達乘客選定的公交站點。」乘客財物被盜,公交公司對此是負有責任的,雖然公交車對其他乘客準點到達也負有義務,但為了抓小偷而關閉車門、臨時停車、或者開去派出所,屬於一種緊急避險。如果抓到了小偷,那麼其他乘客損失可以找小偷索賠,如果抓不到,那也沒辦法,但不能指責公交司機做的不對。

在一起事件中,心急乘客主動要求被搜身

對於其他乘客而言,雖然很多人能夠理解失主的心情,但耽誤了時間也許會造成很大損失,又或者是被迫承擔完全沒必要的搜身,同樣也可能是難以忍受的。尤其當一個車上有很多乘客時,由於耽誤時間引起的社會福利損失總和,也許大大超過了失主的財務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乘客需不需要被搜身才能離開,確實有很大爭議。

對於警察而言,這類事情之所以難辦,也有他的苦衷。因為這種情況一般失主不太容易提供小偷的線索,警察很難判斷小偷還在不在車上,這就很不好做決定,決定搜查吧,要面臨程序、線索要求上的風險,不搜吧,可能白白放過小偷,對不住失主的期待。在社會治安問題上和公民個人權益(隱私、時間)方面如何進行衡量,也很不容易。

這就無怪乎十多年來幾乎年年都發生很多類似的現象,卻往往不能得到妥善解決。

既然是普遍而重要的治安狀況,警方應出臺可靠的指引

然而,問題難解並不是可以不解決的理由。既然在公交車上丟手機、錢包是如此普遍而又頗為重要的治安狀況,而治安問題依賴於社會環境不是那麼好轉變,那公安部門就應該儘量在技術環節上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做到,在面臨類似情況時,警方有統一的程序指引,不至於面臨同一情況冒出7種不同的態度,這只會讓民眾在這個問題上愈加無所適從。當然,具體到每一個公交盜竊事件上,情況會有所不同,警方需要靈活應對,但一個相對統一的操作指引應該是能夠做出來並告知民眾,以便民眾進行配合的。

要出臺這樣的程序指引,就需要大量的調研,比如掌握公交扒手的數量,行動規律,搜身效果等等,進行定量評估綜合考慮後,警方採取的方針將有很大可能比現狀效果來得好。事實上,仿效香港警方,出臺《警察通例》、《警務程序手冊》這樣明晰而規範的操作指引,一直是各地公安機關一直積極探索的課題,但民眾對此感知有限。這說明這個問題要進一步重視,甚至應提升層級,最好讓全國警察有統一的案件操作指引。

這種指引的出臺,也必然不能是閉門造車出來,應充分考慮民眾意見。像「公交丟手機能不能搜身」這種涉及許多人利益的問題,就更不應該草率考慮。某地警方曾在媒體上為民眾應對公交盜竊「支招」,有一條是這樣的:「應該偷偷跑到司機旁邊,讓他停車或開到派出所,並悄悄報警,這樣小偷就無處可逃了。」這樣做,小偷也許是抓到了,但其他乘客也蒙在鼓裡,是不是侵犯了其他乘客的知情權呢?如果因此耽誤了重要的事情,責任又誰來承擔呢?這些問題,警方都應該與民眾充分溝通,再做考慮。

結語

公交丟手機,乘客全體搜身,這類似校園發生血案,全體師生驗DNA,到底該還是不該,爭議很大。但兇案少發,丟手機卻非常普遍,對於這種情況,警方應該想辦法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手機被偷搜身乘客 被偷女子要求全車的人一個一個搜身
    今日,有網友爆料乘坐公交有人手機被偷搜身乘客,而此做法引發了車上乘客的爭議。據悉,事情發生在上午11點左右,在蘭州110路公交車上,一女性說自己手機在車上丟了,到五里舖站該女性不讓全車乘客下車,並要求全車的人一個一個搜身!爾後警察蜀黍已經到現場處理了。
  • 女子公交遭賊手心急離開乘客主動要求「搜身」
    一些心急離開的乘客主動要求「搜身」自證清白,到了就近的公交站點,丟失手機的女乘客站在前門處,對將要下車的乘客逐一檢查……監控顯示女失主對即將下車的乘客逐一進行了象徵性的搜身。乘客:急於下車的乘客表示寧願被搜身昨日(28日)早上,鄭州市民閆先生反映,他早上6時40分坐上21路公交車約20分鐘後,一名女子突然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慌忙跑至車廂前部,向車長求助。
  • 幼兒園裡寶寶丟了「轉運珠」,家長要求搜身,園長:還想不想上?
    01幼兒園裡寶寶丟了「轉運珠」家長強烈要求全班搜身,園長:還想不想上了?有位幼兒園老師分享過這樣一件事:小班有位家長,送孩子時說寶寶手上戴的「轉運珠」手鍊丟了,回去怎麼找也找不著,據孩子說,是丟在幼兒園了,因為戶外活動時,別的小朋友看到後很好奇,讓寶寶摘下來,幾個孩子還圍過來傳著玩,然後就不見了。老師說,我們昨天放學後清理教室沒發現什麼飾品啊。
  • 在學校不能搜身的情況下,如何實現檢測手機?
    目前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遍,佔有率也越來越低齡化,許多小學生甚至幼兒園的學生也會拿著手機刷抖音,聊微信,老人家也知道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發微信,打電話。然而手機的使用確實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讓人與人之間出現了「零距離」,現在手機的功能已經非常強大,與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幾乎無法分開,同時手機也很容易讓人上癮,這也正是手機魅力的所在。
  • 寶寶上幼兒園「銀鐲」丟了,家長執意搜身,老師直言:敢搜就勸退
    假如丟了,幼兒園能負責到底嗎?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寶寶上幼兒園,佩戴首飾的那些事~寶寶銀手鐲丟了,家長執意搜身,老師直言:敢搜就勸退翟女士的寶寶糖豆出生後,奶奶就買了一堆純銀手鐲給娃佩戴,寓意寶寶健康成長。糖豆到了上學的年紀,翟女士就將女兒送去了幼兒園。
  • 防止學生作弊 學校「搜身」檢查手機涉嫌違法
    為防止學生用手機作弊,吉林省農安縣實驗中學在期末考試中「嚴格檢查學生衣服」,引起部分學生不滿並訴至媒體。對此事件,律師表示,學校「搜身」涉嫌違法,而老師卻覺得學校是滿腹委屈,兩頭為難。  1月8日至10日,農安實驗中學舉行期末考試,因利用手機傳答案的考場作弊方式已經比較常見,且該校在此前幾次考試中也發現有學生採取這種作弊方式,因而校方規定學生不許把手機帶進考場,並由監考老師對考生進行嚴格檢查。
  • 排長隊搜身查手機 誰給學校這個權利?
    學校用這種方式檢查打火機、小刀等,同時要求學生不帶手機進校,多數網友表示理解和支持,可能消除校園安全隱患和不讓手機進校園。但部分同學表示,大熱天校園安檢排長龍怕中暑,校方安檢效率低影響學生上課時間,學校的這種管理方式,你覺得合理嗎?(5月24日 《湛江日報》)不可否認,學校的做法肯定是「為了學生好」,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校園,以確保學生們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 今日話題 | 百名中國遊客泰國機場遭野蠻搜身?不必誇大其詞
    知乎上很快有了討論題:關於201個中國人乘肯航經停泰國被野蠻搜身的事有什麼看法?有句回復很搶眼:誰來解釋這種明顯針對中國人搜身行為不是一種侮辱? 真的是這樣嗎?中國駐泰使館官方回應卻給出了不同說法,稱泰國機場管理局和警方工作人員登機處理,要求「所有乘客」在廊橋處參照機場旅客安檢程序接受檢查。
  • 誰給了教師搜身的權力?
    誰給了教師搜身的權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9日 14:42 來源: 來源:法制快報    ●張紅蕊    1月20日,山東省臨沂金源實驗學校的一名學生家長稱,為了尋找一名教師丟失的錢包,學校竟把全校400多名學生挨個搜身
  • 丟什麼不能丟手機,可萬一呢?
    丟什麼不能丟手機,可萬一呢?俗話說得好現在這個年代 ,丟啥也不能丟手機手機一旦丟失,裡面綁定的銀行卡、各種重要的聊天記錄還有數以百計的生活照片、視頻
  • 不能聽任「離店搜身」成慣例(評彈)
    「店主怕商品被盜,規定每天下班前都要給女店員搜身,就連出門上廁所也不例外。」今天上午,濟南市中山路一家飾品店的3名女店員撥通了「女性新市民法律維權熱線」,想請律師幫忙「抗議」這一霸王店規。(10月14日《半島都市報》)  說實話,讀到這則新聞只是感覺很麻木:搜身,又見搜身!
  • 肯航中國乘客經停曼谷遭野蠻搜身!機上非裔乘客稱被盜
    有上百名中國籍乘客乘坐的肯亞航空公司航班經停泰國首都曼谷回國時,機上有非裔乘客稱現金被盜,一些中國乘客在曼谷機場遭到搜身,並被勒令下飛機,反覆接受搜身檢查。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了解了有關情況,要求其重視中國乘客的訴求,尊重並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不能有歧視性待遇。
  • 帶手機學生進校堪比過機場「安檢」 律師:學校無權搜身或罰款
    視頻中說,檢查有三關:第一關是電子檢測,藏在衣服書包裡的手機、遊戲機等電子產品全都跑不掉;第二關是脫外套嚴格檢查,藏在內衣皮帶裡的小物件無處遁形;第三關的脫鞋抽皮帶檢查比機場還嚴,有些孩子藏在鞋裡的化妝品、手機、電子菸被沒收。因為手機一旦被發現要被罰款1000元,所以有些學生就將手機寄存在附近的一家商店裡。
  • 央視記者來徐採訪丟了手機 公交的哥閆東海獲贈錦旗
    央視記者來徐採訪丟了手機 公交的哥閆東海獲贈錦旗 2020-09-22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超市扣留強勢要求搜身,可以反抗嗎?超市違法嗎?民法典告訴你
    但是這樣也有一個弊端,一旦警報響起來的時候超市的人員,有時候會不分青紅皂白攔住你,有時候還會要求搜身。這個行為就會引來非常多的弊端和爭議,尤其是涉及到女性和老人的時候。前段時間就有一位老人因為帶著未結帳的雞蛋,想要走出超市,但是在店員阻攔的時候因心臟病發作最後死亡了。
  • 女工稱遭女保安脫褲搜身 導致男友失蹤索賠10萬
    7月22日,一名女子向本報報料,稱自己在大白天被工廠保安莫名搜身,而同居男友得知此事後暴跳如雷,丟下她和孩子不知所蹤。女子要求廠方為其恢復名譽並進行賠償,但廠方和保安公司認為她的要求太「離譜」,搜身保安則稱當時是按經理指示,只進行了簡單搜查。
  • 公交車乘務員疑因不堪當面被公司搜身離職
    同時,已有2名乘務員因為被「搜身」而被迫離職了。虎門公汽表示,公司收到許多乘客投訴,稱有乘務員賣假票據,才採取突擊檢查乘務員存放鈔票和車票的背包的方法,以確保公司財產的安全,因而這次行動不能算是「搜身」。
  • 美機場安檢搜身引發性侵犯爭議
    如果掃描顯示乘客有異狀或乘客拒絕接受掃描,將由同性安檢人員執行嚴格的人工搜身,包括觸碰隱私部位。此舉再度引發強烈爭議。因乳腺癌戴上義乳的慕莎·麥耶致信媒體「責問」:「全美有300萬名婦女患有乳腺癌,其中很多人有佩戴義乳。難道要求我們所有人登機時都要接受這一屈辱、費時的(搜身安檢)程序嗎?」凱茜·博西當了32年空姐。她沒想到自己會在機場有那麼一番難以啟齒的恥辱經歷。
  • 澳大利亞警察對女子脫衣搜身惹爭議 被搜女子被要求取出衛生棉條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省執法與行動委員會(Law Enforcement Conduct Commission)7月21日公開了5宗於2018至2019年期間在雪梨發生的警察脫衣搜身事件之調查結果。報告提及,有被搜身的人感到被侮辱,當中一名女子曾被警員要求取出衛生棉條。
  • 我手機丟了,警察為什麼不給我找?
    關於軟體定位 智慧型手機裡安裝了大量的APP軟體,很多軟體都可以讀取手機的位置,比如微信、QQ、外賣軟體、地圖軟體,我們在自己使用的時候,發現那是精準的不能再精準的了,為什麼不能通過讀取被盜手機內的所以,很多群眾急急忙忙的跑到公安機關來,說自己的手機丟了,大部分都是自己不慎弄丟而非被盜的手機,公安機關是無法立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