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二維碼圖片訂閱「雕像」公眾號。雕像公眾號是專業的雕像收藏品、玩具公眾帳號,覆蓋sideshow、weta、hottoys等眾多品牌。
請訂閱 「雕像」 公眾號資料來自網絡,雕像迷整理。
關于田宮:
田宮本來是靜岡的一家木材店,當時的模型不過是剩餘木料的副產品而已。在物資短缺的戰後年代,沒有大塊木材可賣的田宮被迫轉型為木製模型商。當塑膠時代來臨時,田宮俊作社長看到了塑膠必將把木製模型逼迫到角落,一場模型玩具產業的革命即將發生,不能跟上的話,只有退出。於是開始使用塑料代替木材製作模型,最開始的比例是1:43左右(當時沒有嚴格的比例概念)公司,成立時間1946年。經營範圍塑膠模型、遙控模型,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模型廠家之一。它的產品線很長,有汽車(1:10、1:12、1:14、1:20、1:24)、飛機(1:32、1:48、1:72、1:100)、afv裝甲坦克車(1:35、1:48、1:72)、兵人(1:35、1:72)及艦船(1:350、1:700、1:200),以及所有模型相關產品,包括塗料,耗材,工具等等。其全線產品的綜合品質都不錯,而最受歡迎的是它的戰車、兵人、工具材料系列等。田宮模型開模精度極好,考證準確到位,組合度也相當好,均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即便是7、80年代的老版質量也算不錯。 田宮戰車、兵人選用比例大都為1/35,這也是符合潮流的標準比例。它在坦克戰車方面的權威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它的戰機也是精品輩出,1/32的經典之作可作為決定版。此外田宮完整而高品質的工具和耗材也使它在模型工具材料領域裡成為不可動搖的領軍人物之一(另一個是郡仕)。雖然它的價格高高在上,動輒幾十上百甚至成百上千元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但只要用過就知道它的品質是對得起它的價格的。除了塑膠模型外,田宮也發售遙控車和「迷你四驅車系列」、「快樂工作系列」,這些可動模型都很有趣。近年來又開拓了完成品模型的商品線。 另外,田宮在遙控模型界的地位也非常之高。旗下的車輛模型數不勝數,從平路跑車到越野車再到F1賽車,無所不有,還包括了遙控設備,如接收機,發射機,調速器,舵機等等。比例也非常多1:8、1:10、1:12等等。也為業界立下了一些標準。
以下節選自《一個產業的態度 全球模型界霸主TAMIYA的故事》田宮俊作自述,TAMIYA是田宮的英文譯名。
如今大家說到模型的時候,心裡想到的大概都是塑膠模型。然而也許大家還不曉得,其實塑膠模型的歷史是很短的。在日本,市場上甚至直到1950年代後期才有塑膠模型出現。在塑膠模型問世之前,模型通常都是木製的;常見的材料包括日本柏、木蘭、桂木等等。由於這些木料雕刻十分容易、處理起來也不困難,所以過去的日本版畫家也常用這些材料來製作套印畫版。
模型在日本,最受歡迎的模型類別非戰艦莫屬。而且大多數人玩戰艦模型除了享受組裝的過程以及觀賞成品的樂趣之外,還會為模型裝上馬達和螺旋槳,然後帶到池塘或湖邊放進水裡玩。
在那個時代,木製模型無論在比例或構造方面,都遠不如今天的塑膠模型精確;當我們把軍艦模型買回家,打開盒子之後,看到的是以機械切削成大致形狀的船體、以及幾片大小不一的木塊。當然,這樣的零件是不能直接組合的,還必須花一些時間和精神加工,才能變首先,我們需要一支鑿子、一把小刀、或是其他必要的工具,將每個組件切削成適當的形狀;再用砂紙將組件的表面磨光,然後塗上一層底漆。如果塗底漆這道手續粗心大意那麼後面就有得受了:如果模型船的底漆上得馬馬虎虎,組合船身用粘膠在下水不久之後就會開始溶化,讓所有的組件在水中四散。
接下來的步驟,是把小心上好底漆的各個組件放在舊報紙上晾乾。這個動作聽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可難了。我們必須先用筷子做一些支架,讓上過漆的組件不會實際接觸到報紙,較小的組件甚至得用針插在針墊上來固定。要讓所有組件徹底晾乾,大約需要一整個星期的時間;組件幹透之後,還得用水砂紙再仔細打磨一遍。最後的步驟,是用亮光漆再加上一層表面塗裝,整部模型才能算是大功告成。
就我來看,要讓模型成品十分精緻,即使對於成年人也是很大的挑戰。所以,對於年齡只有個位數的小朋友來說,要做出專業水準的模型幾乎是不可能的挑戰。就算小朋友好不容易做出一部模型,往往也都是零件歪七歪八組合出來的怪物。除了實際動手做的本人以外,別人恐怕很難認得出這艘「怪船」究竟是戰艦還是巡洋艦。
除此之外,模型附送的說明書內容多半也十分粗枝大葉;無論切削組件或是塗飾油漆的詳細說明都付之不詳。在那些說明文字的結尾,往往都是一些像是「讓我們努力把模型組裝成功吧」之類的勉勵之辭,不僅語意含糊,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在那個年代,人們並沒有太多消遣方式可以選擇;所以即使是這些現在看來平淡無趣的組合模型,大家還是玩得津津有味。用雙手把粗糙的材料變成零件,當然是件辛苦的事情,但這也正是組裝模型最大的樂趣所在。興致勃勃地把削鉛筆刀磨利,再看著木材在刀鋒下逐漸成形,實在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感覺。然而,自從塑膠模型問世之後,木製模型就逐漸勢微了。塑膠模型所能表現的精密細節,遠超過了木製模型的極限;而且組合塑膠模型也容易得多:只要把零件從固定架上剪下來,塗上膠水,然後粘在一起就行了。正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做出象樣的塑膠模型,所以許多過去不敢嘗試木製模型的玩家,現在也能借著簡單有趣的塑膠產品,第一次享受到組合模型的樂趣。
不過,隨著塑膠模型產業逐漸成熟,今天的塑膠模型在複雜的程度上,早已經超過當年的木製模型,讓玩家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製作。在操作上,首先,我們必須用一把斜口鉗,將各種塑膠零件從固定架上小心剪下,用美工刀修整兩個零件交接的部分,最後再以砂紙完成表面的磨光手續。基本上,在製作的過程中越細心,完成的模型就越精美。無論組合的是木材或是塑膠,藉由表現手藝所帶來的樂趣其實都是相同的。
日本的模型製造商多半集中在東京西南方的靜岡市一帶,這形成於木製模型的時代。以前靜岡市曾經是木材的集散中心,所以木材加工業十分興盛;諸如家具、鋼琴、傳統人形娃娃、日式木屐等等,都是靜岡市特產的大宗。時至今日,雖然木製模型已經幾近消失,但除了田宮模型之外,靜岡市周圍,依然是富士美模型(Fujimi)、長谷川製作所(Hasegawa)、青島文化教材社(Aoshima)以及今井(Imai)等模型公司的總部所在地。事實上,塑膠模型製造現在已經是靜岡的重要特殊產業之一;目前在全日本銷售的模型中,有多達70%來自靜岡。
我自己第一次接觸模型的經驗,是1942年夏天在課堂上做的一架飛機。那一年我才八歲,讀小學二年級;因為當時還在二次大戰期間,所以文部省(相當於教育部)將製作飛機與戰艦模型當作學生的課外工藝活動。這些在課堂上製作教育模型的經驗,讓許多小孩後來都成了模型玩家。雖然我把它叫做「飛機模型」,但我們所製作的其實只是構造非常簡單、而且十分容易組合的滑翔機。它們當然不是什麼一流的工藝品,但是身處在無從選擇玩具的一代,能夠自己手制飛機已經讓我們興奮莫名。首先,班上會先配發裝有飛機零件的紙袋;每一位同學在迫不及待地打開紙袋時,眼睛裡無不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不用說,我也是那些心靈仿佛直上雲霄的小朋友之一。
在讀幼稚園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飛機。所以,拿到紙袋的這一刻,讓我覺得似乎已經等了一輩子,興奮得好象手上捧著無價之寶一樣。
由於這種飛機模型是專為低年級小朋友設計的,所以組合過程其實並不困難。它的機身是一根柏木;組裝的第一個步驟,是將一小片形狀像蔥頭對半切開的木塊,嵌在機身的尖端當作配重物。在把它裝上機身之前,必須先將它的稜角刨掉,再用鉛筆刀慢慢把輪廓削圓。接下來則是用木工膠水,將薄紙貼在以細竹片製成的機翼外框上。
它頂多只稱得上一架極為簡單得滑翔機;不過別忘了,製作它得也不過是七八歲大的小孩。因為我們都沒能在工藝課的時間內把它做好,所以老師先為我們講解完整的製作過程,讓我們在課堂上能做多少算多少,剩下的就當作家庭作業。雖然把這麼有趣的東西叫做「家庭作業」似乎並不恰當,不過我在下課之後就衝了回家,立刻繼續進行未完成的部分。
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最費心的應該是機翼的部分了:必須把細竹片放在蠟燭的火焰上加熱,再慢慢彎成適當的形狀,這是一項需要極度耐心和專心的工作。在加熱之前,竹片必須先用舌頭舔過弄溼,然後以非常、非常慢的速度,將它彎成正確的曲線。
在蠟燭的火焰中,最熱的地方在頂端,所以加熱時一定要非常小心:先拿著竹片的兩端,用恰好的力道把它弄彎,同時注意不要太靠近火焰。由於我對這個動作十分用心,所以成功完成了一邊的機翼。原本筆直的竹片在火焰上逐漸軟化,讓我覺得自己似乎發現了什麼了不起的道理。
抱著得意的心情,我開始繼續製作另一邊的機翼。不過沒有休息一下就繼續進行,似乎是個嚴重的錯誤:就在我應該再將竹片折彎一點點的時候,最令人擔心的事情終究發生了。我感覺到有東西在指尖下折斷了,於是嚇了一跳的我急忙把手放開,可是已經太遲,機翼因為無法承受火焰的熱度而裂開了。因為我的手臂先前已經有些疲勞,而且太沒耐心,只想要儘快完成,結果欲速則不達,把材料給搞壞了。
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場大震驚。
「就在一切都這麼順利的時候……」
由於是戰時,所以大人並沒有每個月給我零用錢。臉上一半帶著哭泣、一半帶著挫折的我,只好向母親懇求購買替換竹片的錢。由於以「這是我的家庭作業」當作藉口,所以母親還是給了我這筆錢;我把錢緊緊捏在手心,衝向附近的模型店,買到替換的竹片,再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繼續工作。
在重新開始之前,我做了一個長長的深呼吸。如果這一次再失敗,就不可能有錢買新竹片了,所以必須格外小心;我告訴自己不要急、不要沒耐心。我用一把尺標出機翼的長度、角度等規格,並且時時從上方和側面檢查每個階段的進度。總之,我用了最細密的心思來製作第二片機翼。
晚餐時間到了,但是我還在繼續手上的工作。直到母親叫了第三次,我才走進起居室;狼吞虎咽地吃完飯,然後繼續造我的飛機。天色已晚,母親說是該上床的時間了。我懇求她再等一下,讓我把幾乎完工的飛機全部做好。其實,我多用的時間遠多餘「一點點」;我一直做到父親生氣地命令我立刻睡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為止。雖然這架飛機模型是家庭作業沒錯,但老師並沒有規定第二天要交,我也不需要這麼熱心地去製作它,但是我一旦開始動手,就是停不下來。由於我實在太過興奮,雖然還是乖乖地爬進蚊帳躺下,但是卻遲遲無法入眠。三天之後,又到了上工藝課的時間,我們在學校的操場上試飛剛做好的滑翔機。這一天的天氣很好,蔚藍的晴空中只偶爾飄來幾朵白雲。每一位同學都帶來了用愛心和細心親手做出來的飛機,在操場上,其實飛機能飛的最長距離不過十公尺,但不管輪到誰擲出飛機,其他人都會報以熱烈的歡呼;這真是一堂奇妙的課程。那天放學以後,我跟幾位同學一起跑上操場附近的一座山丘,等不及想讓飛機從更高的地方起飛我的一個朋友首先以像在投球的姿勢,隨著「耶!」的一聲大喊,擲出了他的寶貝飛機。也許是因為操之過急的關係,它的機翼並沒有平衡的很好,所以只飛出了四、五公尺,就一頭載在地上。中國最好的我在小丘上更高的地方站好位置,心裡浮現出的是一副在航空雜誌上看過的照片;一位德國男孩拿著一架巨大的滑翔機(幾乎有半個人那麼大),從一座小丘上將它擲出去。雖然我手上現在拿著的,只是一架再簡單不過的小滑翔機,但心裡卻仿佛觸及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幻想世界。
在一陣風迎面吹來的完美瞬間,我握著機身、小心讓兩側機翼保持水平,然後輕輕地把它往前推出去。就在那一刻,它的機鼻似乎被風抬高了一些,但機身隨即像是切過空氣一樣,緩慢地沿著與山坡平行的軌跡漂浮前進。成功了!我發出了勝利的歡呼:「我做到了!」隨著滑翔機,我跑下了山坡,而且眼睛一直盯著它不放;心裡感受的則是有如與飛機合而為一的甜美滋味。它所飛的距離,讓我的每一個朋友都驚嘆不已;而我呢,就有如身在天堂。無論我飛它幾次,飛機離手起飛時留下的觸感,還是都會讓一種悸動沿著我的脊背順流而下。這是一種無法言喻的激情,就像我的手和飛機之間有一條無形的絲線連住一樣。那一天,我一次又一次的讓它起飛,一點都不覺得厭倦;我們一直沿著山坡跑上跑下,直到夜幕低垂為止。
從那天起,天底下最讓我興奮的事,就是在工藝課上製作模型。
長按二維碼圖片訂閱「雕像」公眾號。雕像公眾號是專業的雕像收藏品、玩具公眾帳號,覆蓋sideshow、weta、hottoys等眾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