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6月21日消息:金門「慈湖」海灘出現一條長達2公裡多的垃圾帶,從廈門漂來的廢棄物讓這個重要觀光景點「毀容」,其中還有讓人提心弔膽的針筒和藥劑。同時,金門城酒廠黑 壓壓的酒糟粒也造成廈門海域的嚴重汙染。金廈人民對兩岸「小三通」期待已久,但對這種另類的「小三通」十分無奈。
從慈堤湖下段以迄古寧頭烏沙角的這條垃圾帶,廢棄物種類五花八門,小至鉛筆、針筒、藥膏到瓶子、神像、桌椅、塑料桶等大型垃圾都有,甚至還可看到女性的貼身用品。
當地居民表示,受到連日來偏南風勢的影響,原本漂浮在廈門海域的垃圾,隨著潮水來到金門,這種「垃圾潮」擋都擋不住,而且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出現,隻是今年情況似乎比往年惡化,隻有拜託廈門的鄉親不要把垃圾丟入海裡,否則一點辦法也沒有。
但有也有民眾表示,金門城酒廠將酒糟放流入海,黑壓壓一大片的酒糟粒漂到廈門,造成廈門海域的嚴重汙染,也讓廈門居民很不以為然,抱怨金門鄉親太沒水平,而且慈湖垃圾帶中也不有不少在金廈水域漂來漂去的「臺灣貨」。在廈門港每天都有「環保船」撈除海上垃圾,而金門什麼也沒有的情況下,還不曉得是誰汙染誰?
比較普遍的看法則是,兩岸的「垃圾」交流已帶來環保維護問題,以建立「金廈共同生活圈」為施政主軸的金門「縣政府」和廈門市政府不妨先從環保的「統一」做起。
選稿:錢程燦 來源: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