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密蘇裡"號上日本籤訂投降書(圖)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國代表團在「密蘇裡」號上。右一為徐永昌,右二是楊宣誠,右三為朱世明,右四是王之。(本文均為資料照片。)

「密蘇裡」號上簽字儀式現場。

  2月27日,全國人大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專家認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是並沒有履行法律上的投降程序,因此,當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家籤訂投降書,才算履行完畢投降的所有法律手續,也才是戰爭結束的標誌。

  新中國成立後,政務院和國務院分別在1951年和1999年明確了9月3日為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而這一次,「以國家立法的形式正式確定抗戰勝利紀念日」,「在法理層面上更加明確,更加權威,更加制度化」。

  這讓人想起69年前的「9·2」。

  1 6個人,代表團「半壁江山」

  1945年,中國政府派出代表團,出席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密蘇裡」號戰艦上舉行的、日本向所有交戰國正式投降的籤字儀式。這個代表團由6名軍官組成。

  他們是:徐永昌,軍令部長、上將;楊宣誠,海軍中將,軍委會高等顧問;朱世明,少將,國府參軍;王之,中國駐西南太平洋盟軍總部首席聯絡參謀;李樹正,少將;王丕承,少將,軍令部情報處處長。

  這當中,有三個湖南人:楊宣誠是長沙縣板倉人;朱世明,雙峰縣蛇形山鎮人;王之,長沙縣龍喜鄉人。有人說,湖南人佔了中國代表團的「半壁江山」。

  當時,國民政府還沒有還都,代表團成員是8月17日由重慶乘機經菲律賓馬尼拉,與各盟國代表團員會合後,才來到「密蘇裡」號上的。

  2 那時刻,高興的中國人

  這是當年中國報紙對籤字儀式的報導:(9月2日)「8時30分,樂聲大起……頃刻間,從(「密蘇裡」號)主甲板大炮後走出一列衣著殊異的人。第一個是中國代表徐永昌將軍,他穿著一身潔淨的嗶嘰軍服,左胸上兩行勳綬,向在場迎接的美國軍官舉手還禮後,拾級登梯走至上層甲板上……8時50分……聯合國代表團在籤字桌靠裡的一面列隊靜立。以徐永昌將軍為首的50位海軍將領和50位陸軍將領,也分別排列在預先安排好的位置上……不久,一位美國軍官領先,日本人隨後,陸續從出入口來到主甲板……日本代表團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掛著手杖,一條真腿一條假腿,走起路來一瘸一拐……梅津美治郎隨後,一身軍服,重步而行……重光一腿失於淞滬戰後,一次在上海虹口閱兵時,被一位朝鮮志士尹奉吉投擲一枚炸彈炸斷。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駐屯軍司令,著名的《何梅協定》日方籤訂人。他們都是中國人民的熟人,當年在我們的國土上不可一世,曾幾何時,現在在這裡重逢了……」

  3 楊宣誠,代表中國海軍

  楊宣誠在這次儀式上,代表中國海軍。

  其實,他離開海軍多年了,抗戰中的戰績主要是情報方面的。因此有人如此評價他:「唯相較於當時的閩系中央海軍而言,楊宣誠可算是一個異數,他是清末官費留日海軍學生,畢業後一度在清末民初的長江——第二艦隊任『楚泰』艦槍炮大副,後脫離海軍,上個世紀30年代重返軍界後任駐日海軍武官、軍令部第二廳廳長。」

  這個二廳,也就是軍事情報廳。他執掌這個廳,不僅讓國民黨軍隊滿意,也獲得同盟國的高度讚揚。因為,1941年,正當人們為日軍戰略是北上(對蘇)還是南下(對美)爭執不休時,他綜合各種情報分析得出了日軍將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結論;珍珠港事件發生前,二廳和軍統都破譯了日軍將發動偷襲的密碼電報;在開羅會議期間,他在盟軍軍事會議上推翻了英軍陸軍總長反攻緬甸作戰計劃。至於對軍事行動勝負的預判,更令同行欽佩不已。他那個關於澎湖列島的提醒,至今使得那裡「風平浪靜」。

  正因為這樣,楊宣誠獲得了一大堆勳章,不僅有國民政府雲麾、寶鼎等,還有美、英、蘇、法政府的。美國政府在授勳文件中稱:「這是為了中國海軍中將楊宣誠在中國以軍事情報首腦身份,所做出的優越功勳而授予的司令級功勳勳章……」

  選楊宣誠出席籤字儀式,可謂適得其人。

  4 朱世明,「內臣」和外交官

  朱世明出身於仕宦世家。祖父朱宗程出身湘軍,官至知府,封通奉大夫。外祖楊昌濬,也出身湘軍,官至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其父朱繼繹,江蘇候補知縣,因率孤軍參加1884年保衛臺灣、抗擊法軍的戰事而獲好名聲。

  朱世明18歲即進入清華大學,成為該校年齡最小的高材生之一。畢業後被選拔留學美國,先在麻省理工學院攻理科,繼入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學習,又入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1926年從美國留學歸國後,做過蔣介石的副官、軍委會交通技術學校教育長、浙江省保安處處長、參謀本部處長、國防部二廳廳長等職。1936年,擔任駐蘇聯大使館武官,被授少將軍銜,後來又任駐美國大使館武官。此時,他的身份是國民政府參軍處參軍。如此,朱世明既是蔣介石的「內臣」,也是通曉多國語言、才華橫溢、資歷不淺的軍事外交官,出席籤字儀式也是「業務」之內的事。

  5 王之,陪徐永昌籤字

  三位湖南將軍中,王之在「密蘇裡」號上比起其他兩位多了一個程序:陪團長徐永昌在受降書上簽字。

  當時的報導如此說:當主持人喊「中華民國代表現在籤字」後,徐永昌步至桌前,由王之陪同籤字。

  王之,12歲考入清華學校,8年內完成了初中、高中以及大學二年級課程,頗受當時任教清華的西點軍校畢業生曹霖生的影響。1926年8月赴美,轉了兩個學校後,1928年奉令轉入西點學習軍事。開始,校方認為他視力不好,準備予以淘汰,但看到他在其他學校學業優秀,便讓其入學。1932年6月,王之以全年級262名學生中第十二名的成績畢業。

  學歷如此之高,做官起點卻低。1932年10月回國後,做過財政部稅警總團工兵連長、營長,還做過地方(湖南)色彩濃厚的第四路軍參謀。1938年,王之重回稅警團(易名為緝私總隊),任總隊教練所教育長。1941年王之以軍事觀察員身份赴菲律賓,隨美軍考察西太平洋戰事,這是王之的軍事外交生涯之始。接著,隨麥克阿瑟轉戰南太平洋,擔任中國駐西南太平洋盟軍總部首席聯絡參謀。

  如此,與朱世明一樣,他出席籤字儀式也是「業務」之內的事。

  6 楊朱王,人生最後結局

  遺憾的是,三位將軍最後都去了臺灣。

  楊宣誠去臺灣是屬於「已去難歸」。抗戰後,楊宣誠在官場傾軋中落敗,也就心灰意冷。1947年,楊宣誠應邀到臺灣,出任省政府顧問兼農林公司董事長。程潛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後,電邀他回湘任省府秘書長。楊應允之後,「故舊甚眾、競相宴請,致滯行程」。正在此時,他接到程潛的電報:「久候不至,諒不願屈就,已另物色人物。」後來,臺灣海峽成了兩岸鴻溝,楊宣誠也就老死臺灣了。

  朱世明雖然曾有機會投向新政權,卻因「遲遲下不了決心」,最後被蔣介石拋棄。不過,據他的秘書說,「他同情共產黨」。他曾直言不諱稱自己有「湖南脾氣」,而且自豪地引為美德;公開說毛澤東是軍事天才,還默許自己的下屬追求進步。抗戰勝利後不久,朱世明出任中國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在這期間,他說服盟軍駐日最高統帥麥克阿瑟,開放被查封的日本內閣與陸軍省檔案,使得中國檢察官從中發現了戰犯們的第一手罪證。1946年上半年,日本進行了戰後首次民主選舉,戰後力主日本建立自主憲法、自主軍備和自主外交的鳩山一郎參加首相競選。這個老鳩山也就是上任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的祖父。當時,老鳩山所在的自由黨崛起為日本第一大黨,他以為首相之位唾手可得。駐日中國代表團明確反對老鳩山組閣,及時向麥克阿瑟書面表達。結果,老鳩山這個軍國主義分子遭到盟軍「整肅」而被 「剝奪公職」,首相夢破滅。不過,後來朱世明又得罪了蔣介石。特別是蔣介石和陳潔如的女婿陸久之,到日本策反朱世明所率的駐日代表團,「陸、朱二人多次秘議起義之事」,卻議而不決。事情洩露後,朱也就被免除了代表團團長的職務,其軍職也同時被解除。1965年,他逝世於日本,葬於橫濱。

  王之呢?到臺灣後做過「總統府」秘書長兼研發室主任,「總統府」參軍。看來,他無法擺脫那個體制的慣性。不過,後來並不得意,以教書為業了,做東吳大學外語系主任、教務長,也做過美國密西根大學的教授。他1976年退休,定居美國。儘管如此,他還是難忘故土,1993年曾在《長沙文史》上刊發過回憶父親王達——湖南中路師範學堂(一師前身)監督(校長)的文章,字裡行間,湘情洋溢。記者 文熱心

相關焦點

  • 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簽署投降書
    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簽署投降書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發布「上諭」,宣布 「自丙午(1906年)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
  •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署投降書,二戰結束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裕仁天皇發表《終戰詔書》,宣布日本政府願意遵從同盟國提出的無條件投降之要求。圖為8月28日,東京灣內的盟軍艦隊。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團共11人登上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籤署《日本投降書》,正式無條件投降。同盟國與日本以此形式達成停戰協定。受降儀式在密蘇裡號上持續了23分鐘,並向全世界實況廣播。《日本投降書》首先由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籤字(圖),接著由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將軍代表日本帝國大本營籤字。
  •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遞交投降書為什麼要在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
    73年前,在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丟下兩枚原子彈以後沒多久,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遞交了投降書,那麼,籤署投降書是在哪裡舉行的呢?相信我們在課本上都學過,為什麼這個儀式會在美國的「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呢?
  • 密蘇裡號戰列艦(圖)
    \  \  \  \  \  \  \  以杜魯門總統家鄉的州名命名的「密蘇裡」號,在1944年6月11日下水服役,1945年1月「密蘇裡」號作為第3艦隊旗艦,正式加入美國太平洋艦隊,1945年2至7月先後參加硫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和對日本本土的攻擊作戰。
  • 老照片:1945年9月2日,15張老照片再現「密蘇裡」號日本投降全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當天上午8點30分,盟軍各國代表開始陸續抵達」密蘇裡「號,第一個到達的是中方代表徐永昌將軍,隨後英國、蘇聯、澳大利亞、法國、荷蘭和加拿大相繼抵達。
  • 和平時刻:《日本投降書》的籤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實際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本投降書的籤署,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結束。
  • 美國為何要把日本投降儀式放在密蘇裡號戰艦上?
    1945年8月,二戰進入了尾聲,隨著美國空軍向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巨大的殺傷性與毀滅性使得日本人不得不扯起白旗,正式向盟軍投降。打了十多年的二戰,至此終於結束。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籤字儀式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這個足以載入史冊的受降儀式,為何選擇在了一艘軍艦上呢?以麥克阿瑟為代表的陸軍和以尼米茲上將為代表的海軍,曾就受降地點的選擇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榮譽爭奪戰」。彼時,麥克阿瑟擔任太平洋美軍總司令,他將以盟軍最高司今官的身份執行對日佔頓。
  • 二戰「勝利之筆」重返「密蘇裡號」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標誌著二戰以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回望70年前的勝利,人們感慨不已。
  • 記者憶重訪密蘇裡號:我站在 日本籤字投降的地方
    我們注意到,在戰勝國籤字的順序上,代表中國的徐永昌將軍排在代表盟軍的麥克阿瑟和代表美國的尼米茲將軍之後,而排在英國和蘇聯將軍之前。  明天,9月3日,是抗戰勝利69周年。  69年前的今天,日本在美艦密蘇裡號上正式籤署投降書,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浩劫終於結束。
  • 日本受降儀式密蘇裡號上空發生了什麼?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的詔書。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向同盟國投降的籤降儀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 組圖:「密蘇裡」號戰列艦的足跡
    陳書海  美國最後一艘戰列艦「密蘇裡」號1992年3月底退役,至此,「依阿華」級巨型戰列艦全部退役。「密蘇裡」號從1944年誕生到其退役的48年中曾經參加過三次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和海灣戰爭。日本曾在「密蘇裡」號艦上簽署投降書。
  • 美國旅行最佳紀念品:日本二戰投降書
    我個人推薦:不妨花上3.99美元,把《日本二戰投降書》帶回家。&nbsp&nbsp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美、中、英、蘇等9國代表現場受降。
  • 日本投降書全文,中國人應永遠銘記心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 " 終戰詔書 "。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專門掛上了兩面特殊的「國旗」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過收音機,向所有日本人宣布了戰敗的消息。對於當時的普通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個「五味雜陳」的消息。雖然《終戰詔書》並沒有明確說「投降」或者「戰敗」,但大家都明白「終戰」的意思。除了疑惑、痛苦之外,很多人也開始有了希望——自己在外當兵的家人,將被解除武裝遣送回國。
  • 日本在密蘇裡號籤字投降 中國派上將參加
    1945年初夏,日本侵略軍的命運和德國法西斯一樣,戰局急轉直下,來自太平洋和東南亞的盟軍開始大規模反攻。巴老島、塞班島、硫磺島……迭次被攻佔,盟軍完成了進攻日本本島的戰略態勢布置,衝繩之戰後,日軍制空、制海權完全喪失。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一艘美國軍艦上,舉行了一場莊嚴的投降籤字儀式。日本外相重光葵、日本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分別在一份投降書上簽字。在如此強大的動力下,密蘇裡號戰列艦擁有了世界戰列艦中最高的航速——33節。因二戰而生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在裝甲防護和武器裝備上也是頂尖水平。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厚的裝甲,位於司令塔正面,達到了445毫米。最薄弱的頂部裝甲,也有184毫米。這樣的裝甲厚度,能夠讓它承受1噸半重穿甲炮彈的攻擊。
  • 「密蘇裡」號受降的儀式知道多少?
    1945年9月2日,盟軍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這已是普通歷史常識。但投降儀式的地點為什麼要選在一艘軍艦上,而不是在陸地上,比如盟軍臨時總部所在地橫濱新大光明飯店進行?這引起在太平洋戰爭中立下赫赫大功的美國海軍強烈不滿,說這給人以日本主要是被美國陸軍打敗的印象,一時間美國海軍憤憤不平。發牢騷是徒勞的,最後海軍部長建議,如果受降是陸軍將領,儀式就一定要在軍艦上舉行。麥帥代表盟軍籤字,那就由海軍上將尼米茲代表美軍籤字,以示軍種平等。為保證總統批准此建議,特選了美國海軍第3艦隊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
  • Revell 利華 密蘇裡號戰列艦 1:535模型 14.45美元約¥89.6
    【PConline 聚超值】 二戰感興趣的軍迷看過來咯~「密蘇裡」號,1944年6月11日下水服役,1945年1月「密蘇裡」號作為第3艦隊旗艦,正式加入美國太平洋艦隊,1945年2至7月先後參加硫磺島戰役、衝繩島戰役和對日本本土的攻擊作戰。 「密蘇裡」號見證了二次大戰結束的歷史性時刻。
  • 在密蘇裡號上受降的故事-麥克阿瑟的5支筆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東京灣。此時,廣闊的海灣裡停泊著一艘美國軍艦——戰列艦「密蘇裡」號。距離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已經半個多月了。如此大事,口頭宣布畢竟還不算正式,還是得落到紙面上才行。對日本的受降儀式半個月前已經的安排了。
  • 在「密蘇裡」號軍艦回首70年前的勝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密蘇裡」號主甲板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密蘇裡」號見證了二戰以同盟國的勝利而結束。回望70年前的勝利,人們感慨不已。    11位親曆日本投降籤字儀式的「密蘇裡」號戰艦老兵和12位參加過二戰的美國老兵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