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參訪團參觀北京會館等地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4月26日,參訪團參觀北京孔廟,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吳志友為參訪團講解

4月26日,參訪團參觀清華大學校史館

4月26日,參訪團到北京臺灣會館參訪,感受會館百年史

參訪團參觀北京孔廟

參訪團參觀清華大學校史館

參訪團到北京臺灣會館參訪,感受會館百年史

426日,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參訪團在清華大學、孔廟和臺灣會館等地進行參訪交流,體驗北京深厚的人文底蘊。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鄭大等陪同參訪。

參訪團一行20餘人一大早就來到清華大學校史館進行參訪,感受百年名校「水木湛清華」的風採。當團員們來到因日本侵華戰爭爆發,清華大學被迫南遷的照片陳列牆時,紛紛用相機記錄下來。參訪團員林明禮說,百餘年的清華史,背後其實是近代百餘年中國命運的縮影,希望兩岸不忘歷史,攜起手來,共建民族大業。

下午,參訪團來到孔廟、國子監等地參訪交流。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吳志友特地為參訪團講解,解讀典故。孔子行教像、大成殿、敬一亭碑林等古蹟給團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參訪團成員紛紛表示,中華傳統文化是支撐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智慧源泉,也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精神家園。參訪團成員王文祥說,未來世界要看東方,所有中國人要團結起來,共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始建於14世紀,歷經元、明、清三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以其獨特的建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北京最具歷史文化特色的遺蹟。

隨後,參訪團還特地來到「臺胞之家」——北京臺灣會館進行參訪交流。參訪團饒有興趣地觀看了「中華魂·京臺情」圖片展覽,從中了解了會館的歷史,感受臺灣人在北京工作、生活以及臺灣舉人在京趕考的歷史,並為他們的奮鬥歷程深深感動。特別是臺灣會館經歷了百年之後,保存得如此完好,參訪團成員對北京市臺聯所做的大量工作感到深深地敬佩,紛紛在此駐足留影。(記者 閆俊文)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參訪團赴房山區參訪
    中國臺灣網4月28日北京訊 4月27日,臺北市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參訪團一行,在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鄭大的陪同下,來到北京市房山區參訪。參訪團先後參觀了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和中糧集團農業生態谷,領略北京科技創新的魅力,感受北京生態農業煥發的新活力。   期間,參訪團與房山區相關人員進行了座談會。
  • 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秘書長聯誼會在北京市朝陽區參訪
    參訪團一行在朝陽規劃藝術館仔細聆聽講解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馬曉葉):5月24日,正在北京參訪的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秘書長聯誼會一行,由北京市臺聯組織到朝陽區交流參訪。參訪團成員參觀了朝陽區規劃藝術館、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僑福芳草地等,收穫滿滿。「北京很開放,充滿了創意與時尚。」臺南市同鄉會總幹事陳君瑋是參訪團中最年輕的成員,他說,他第一次來到北京,感受到了北京滿滿的文化氣息。
  • 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秘書長聯誼會到朝陽區參訪
    5月24日,來京參訪的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秘書長聯誼會一行,由北京市臺聯組織到朝陽區進行交流參訪。參訪團成員一路參觀了朝陽規劃藝術館、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僑福芳草地等地,收穫滿滿。空間創意小鎮……創新的體驗式參觀模式,以最新數字科技傳播區域發展理念、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參訪團成員無不感嘆,通過大數據展示中心,對朝陽區的發展現狀、未來前景、區域優勢等情況一目了然,迅速地對朝陽區有了大致的了解。
  • 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體驗多彩貴州 點讚大陸科技發展
    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體驗多彩貴州 點讚大陸科技發展 2019年09月26日 14: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來源:北京市臺聯)  中國臺灣網9月26日訊 應北京市臺聯邀請,9月17日至22日,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聯誼會(以下簡稱同鄉會)參訪團一行24人赴貴州開展為期6天參訪交流。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顧問鄭大及部分理事隨訪。
  • 北京市臺聯邀臺北市臺澎金馬同鄉會體驗多彩貴州
    應北京市臺聯邀請,9月17日至22日,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聯誼會參訪團一行24人到貴州參訪交流華夏經緯網9月22日訊:(記者 徐亞旻)在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應北京市臺聯邀請,9月17日至22日,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聯誼會
  • 祭拜軒轅黃帝 追思「臺灣光復致敬團」——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
    次年,臺灣全島士紳代表組成臺灣光復致敬團,先至南京,又飛西安,擬前往黃陵,告祭軒轅始祖……並祝願祖國早日和平統一,我族繁衍昌盛,以彰祖德。」在黃帝陵,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聯誼會參訪團一行誦讀「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石碑碑文,深思歷史、追思「人文始祖」。
  • 肇慶市委市政府設宴歡迎臺北市高要同鄉會返鄉參訪團
    西江日報記者 彭建基 攝影  11月3日晚上,皇朝酒店一片歡聲笑語,一派濃鬱鄉情,市委、市政府在這裡舉行晚宴,熱情歡迎參加「再會星湖」活動的臺北市高要同鄉會返鄉參訪團全體成員,市領導和來自海峽對岸的鄉親們歡聚一堂,共敘鄉情。
  • 北京市臺聯組織稅法交流團赴臺參訪
    參訪團到訪亞洲大學參訪團在東吳大學參加研討會    華夏經緯網6月9日訊:應臺灣中華工商稅務協會邀請,6月4日至10日,北京市臺聯、北京市稅法研究會組織專業交流團赴臺參訪,為做好「2017年京臺稅收法治建設論壇
  • 臺灣臺北市參訪團到廣西隆安縣參觀
    臺灣臺北市參訪團到廣西隆安縣參觀 2017年09月15日 08: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15日隆安縣訊 9月11日,來參加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兩會」)的臺灣臺北市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文宏帶領的臺北市參訪團一行13人在期間到廣西隆安縣考察現代農業、旅遊業的發展情況。
  • 臺北市長沙同鄉會到長沙縣參訪交流
    10月13日下午,臺灣臺北市長沙同鄉會理事長師明義一行19人到長沙縣參訪交流,先後參觀考察了湖南金井茶葉有限公司和松雅湖生態公園。長沙市臺辦交流處處長劉小平和長沙縣臺辦主任李紅軍、副主任曾令紅等領導陪同。
  • 國民黨臺北市中山區參訪團參觀上海社區文體中心
    國民黨臺北市中山區參訪團參觀上海社區文體中心 2015年06月01日 14:3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1日上海訊 5月29日下午,國民黨臺北市中山區黨部參訪團,參觀了上海市閔行區顓橋鎮文體中心、上海高誠創意科技集團、愛諾婚紗攝影基地。
  • 臺北市黃埔四海同心會經貿文化參訪團參訪東西湖區
    10月17日上午,以臺北市黃埔四海同心會會長李貴發為團長的「臺北市黃埔四海同心會經貿文化參訪團」一行21人,在省黃埔軍校同學會辦公室主任才彥、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李林平等人的陪同下到東西湖區參觀考察。
  • 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參訪團到北京密雲參訪
    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參訪團密雲區參訪。   中國臺灣網4月26日北京訊 4月25日,應北京市臺聯邀請,臺北市臺澎金馬各縣市同鄉會總幹事參訪團到北京市密雲區參訪交流。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鄭大、密雲區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鄭中朝、密雲區文化委員會主任郝加瑞出席座談會。
  • 臺北市婦女會到煙臺參訪交流
    臺北市婦女會到煙臺參訪交流 2017年06月27日 09: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6月27日煙臺訊 6月16日至20日,臺北市婦女會參訪團一行30餘人在理事長王怡心帶領下,來煙臺進行參訪交流。
  • 臺北市大同高級中學教師參訪北京十一學校
    臺北市大同高級中學教師與北京十一學校教師共同合影臺北市大同高級中學教師在北京市十一學校合影    華夏經緯網5月26日訊:5月25日上午,在北京市臺聯的溝通聯繫下,臺北市大同高級中學教師參訪團一行來到北京市十一學校,開展專題交流
  • 臺北市基層代表參訪團前往綿陽感受文化魅力
    臺北市基層代表參訪團前往綿陽感受文化魅力 2017年07月04日 16: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4日綿陽訊 6月23日,由臺北市民意代表秦慧珠率領的臺北市基層代表參訪團一行
  • 臺北市歡宴北京參訪團 郭金龍邀郝龍斌適時訪京
    臺北市歡宴北京參訪團 郭金龍邀郝龍斌適時訪京 2012年02月19日 0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臺北市、新北市中小學校長來蕪參訪交流
    臺灣臺北市、新北市中小學校長來蕪參訪交流 2016年01月28日 14:2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月是故鄉明——臺北宿遷同鄉會金秋回鄉參訪
    中國江蘇網10月23日宿遷訊 10月14日晚,一輪圓月在夜幕的襯託下皎潔如玉,臺北市宿遷同鄉會理事長李愛莉一行21人來到了心心念念的故鄉——宿遷,開啟了為期六天的返鄉之旅。產業園區也將在臺企名品館模式基礎上,探索更加豐富的「臺商走電商」新思路,打造臺企產品內銷的「直通快車」。臺商們紛紛表示,網際網路時代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宿豫「臺商走電商」幫助他們更好地利用網際網路的「翅膀」,實現企業長遠的發展壯大。在宿遷館,一行從展館裡琳琅滿目的宿遷特產深入了解宿遷的歷史文化特色。
  • 邵琪偉會見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北京參訪團
    6月9日,國家旅遊局局長、中國旅遊協會會長邵琪偉,在京會見了由姚大光理事長為團長的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北京參訪團一行40人。    邵琪偉對新一屆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等一行的來訪表示歡迎。他說,近一段時間來,兩岸旅遊業界的來往非常頻繁,共同為兩岸旅遊的合作和發展,特別是為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做了很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