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這邊,西洋菜骨頭是很受大家喜愛的老火湯,味道清甜可口,清熱潤喉的功效尤其好。小時候的我不愛喝水,但是每回老媽熬了西洋菜骨頭湯,我能連喝三碗湯仍意猶未盡。而且這個湯連湯渣都那麼美味,蘸點醬汁吃,美得我吃到肚子撐。我家桐桐在吃東西的口味上像極了我,對這個湯也情有獨鍾。
最近一家三口感冒都還沒完全好,喉嚨有痰嗓子痒痒的,是時候熬個湯潤一下了。我去逛了一圈超市,看見西洋菜特別鮮嫩的樣子,不如今天就煮了西洋菜骨頭湯吧。西洋菜寒性較重,搭配正氣的蘋果、健脾養胃的胡蘿蔔和淮山,比較溫和,更適合孩子食用。而且這個組合搭配出來的湯,一般人嘗過後便會愛上它的鮮美。
秋冬季節,可多喝這廣東靚湯,鮮美可口又清潤,女兒喝了還想喝。下面分享將做法分享給大家,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淮山西洋菜骨頭湯】
材料:豬脊骨1斤、姜1段、淮山適量、胡蘿蔔1根、蘋果1個、西洋菜適量、清水、鹽
首先準備好所有食材。這次我懶得將骨頭焯水,將豬脊骨砍小塊後直接用清水反覆衝洗乾淨後瀝乾。姜去皮切片,淮山去皮切小段,蘋果去皮切塊,胡蘿蔔去皮切滾刀狀。西洋菜清洗乾淨後切對半。
注意事項:
①因為蘋果容易氧化,最好現削現煮,以免還沒下鍋就表面氧化變暗。
②蘋果選用脆口汁多的,不可選口感粉粉的蘋果,普通的紅蘋果即可。
可以先將骨頭焯一下水再煮湯,或者像我這樣用清水反覆衝洗後瀝乾冷水下鍋煮湯。湯鍋裝適量水,放入豬脊骨和薑片,待水燒開後繼續煮幾分鐘,看看是否出現浮沫,可以用湯勺將浮沫撇乾淨。
注意事項:骨頭必須冷水下鍋,以免突然熱水下鍋時因溫度差異大,而引起骨頭上的肉變得更緊實。
此時倒入蘋果、胡蘿蔔、淮山,大火煮開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熬湯。全程熬湯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超過2小時會嘌呤過高,一般一個半小時為宜。
大概一個小時後,能看見蘋果顏色變透不少,這是將蘋果煮到口感軟綿會出現的特點之一。用筷子戳一下胡蘿蔔,一下子能輕鬆扎進去了,火候已經足夠。
接著繼續加入西洋菜,轉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15分鐘左右即可。臨出鍋時,用適量鹽調味後關火。此湯宜淡不宜鹹,簡單用鹽調味就十分可口。
秋冬乾燥,老廣人常喝這靚湯,清甜滋潤健脾養胃,喝到湯渣都不剩。
桐媽小貼士:廣東煮西洋菜湯中的一個比較經典的搭配是:用羅漢果、胡蘿蔔、蜜棗、西洋菜、骨頭來煮湯,味道也十分清甜可口。但是這個搭配寒性較重,風寒患者不宜飲用,可以用過加陳皮和薑片去中和寒性。
大家好!我是桐桐媽咪,一個熱愛分享家常美食的寶媽。如果您看完本文後覺得有幫助或者喜歡,可以點擊關注:桐桐媽咪的小廚房。每日為您更新分享更多的美食生活、家常食譜。如有任何食譜問題和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與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