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佛教聖地—克孜爾千佛洞

2020-08-27 小魚大美新疆

文|小魚《大美新疆》(本文為小魚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旅友轉載分享)

大家好,我是小魚!一提起新疆的宗教,相信99%的朋友們都會說:伊斯蘭教!沒錯現在的新疆主要宗教確實是伊斯蘭教!但是你知道嗎?在二千多年前佛教才是新疆主要的宗教!而且內地的佛教也是從新疆(古稱西域)傳播過去的!所以,新疆是佛教和伊斯蘭教交織的地域,其中諸多歷史在這就不多做贅述了!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新疆的佛教聖地景點: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鑿建於木札特河河谷北岸的懸崖上。為中國著名石窟。約始鑿於東漢末年,多數系十六國時期至唐代之存。現存洞窟二百三十六個,其中七十四個窟形較完整,保留壁畫也多,為天山南麓規模最大之石窟群,分支提窟和毗訶羅窟。塑像已大部被毀。壁畫具有犍陀羅因素,題材豐富多彩,以本生故事畫為主,也有反映當時生產、生活和民間習俗畫面。石窟後壁有不少古代龜茲文題記。為研究新疆歷史、文化藝術寶貴資料。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給大家說說點乾貨:

1.遊覽景點多帶水!做好防嗮!最好打傘!新疆南疆如果你是夏天去,正是新疆最熱的時候,中午近40℃的燥熱!以前大門距離鳩摩羅什塑像不遠,稍許步行即可到達石窟腳下,現在大門已經挪移了,從入口到鳩摩羅什像,至少得走上小一公裡20分鐘沒有區間車哦(據說大門旁移是為了申評景區星級)

2如果對佛教,壁畫等很感興趣,建議用一天時間遊覽,而且最好遊覽特窟。普通門票70元 特窟300元。克孜爾石窟可供遊客參觀的洞窟只有7處,實在是很難欣賞到藝術精品,但從這僅有的一些殘存中也能遙想到當年的輝煌。洞窟內的壁畫都在文ge期間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實在讓人痛心!同時建議提前做好攻略或者請一位講解員。

3.洞窟內不允許相機拍照,請和景區工作人員確認是否可以使用手機拍照,如果可以,拍照時請不要使用閃光燈。

4.在去克孜爾千佛洞的路上(從庫車出發)有一條近路,路上的風景也很不錯特別是公路起起伏伏,跟壯觀!(注意大車不能通行有限高杆和路障)具體見下面圖片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吧!我是小魚《大美新疆》,愛新疆,遊新疆,同時記錄下與眾不同的新疆。如何讓每一個不遠萬裡來疆的旅者不虛此行,那麼請與我們同行,你將會發現一個與眾不同的新疆。如果你也嚮往這片土地,請關注我吧。大美新疆歡迎大家!

相關焦點

  • 【紀遊】新疆克孜爾千佛洞
    劉玉文新疆大地,在伊斯蘭教傳入之前,其居民大都曾信奉佛教。所以新疆境內至今仍有大量佛教活動的遺存,著名的克孜爾千佛洞就是其中之一,克孜爾千佛洞原是龜茲國的佛法聖地。克孜爾千佛洞(又叫克孜爾石窟)地處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北緣,位於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克孜爾鄉東南 7公裡的「明屋塔格山」上。維語「明屋塔格」意為「有千間房子的山」。      洞窟鑿在木扎特河谷北岸懸崖上。
  • 克孜爾千佛洞,一座毀於德國探險隊之手的千年佛教瑰寶
    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石窟或赫色爾石窟,在這片石窟群裡一共有建於不同時代的佛教石窟236個,它們全部都分布在克孜爾鎮東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在它的南面也就是是木扎特河的河谷。目前,克孜爾千佛洞並沒有全部對遊客開放,現在景區內僅僅開放了部分石窟。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另一方面也是石窟所處的位置並不太適合遊客遊覽。
  • 探訪新疆克孜爾千佛洞
    文字實錄:十月下旬,記者從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申遺工作組了解到,該文化古蹟作為「絲綢之路」整體申遺的一個部分,迎來驗收的過程,「絲綢之路」的申遺工作也進入了關鍵時刻。進入洞窟內可以看到,一幅幅精美的佛教壁畫經歷歲月侵蝕仍保持千年前的風貌,獨特的花紋與圖樣,無不訴說著當年的繁華景象。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當地文物部門在國家文物局的統一部署下,進行了環境整治工作,拆遷了很多有礙風貌的建築,同時開展了多方面的保護研究工作。
  •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壁畫在北京引起轟動
    佛教在線新疆訊 新疆拜城展出的克孜爾千佛洞壁畫葫蘆雕刻在北京「第四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中獨佔螯頭,引起轟動。 葫蘆雕刻的原料採用當地的吊葫蘆,下大上小,有70多釐米高,每個葫蘆上都雕有一幅佛教畫面,混合石青、石綠、硃砂等礦物質顏料,顯得古樸、沉穩、絢麗。
  • 克孜爾千佛洞和克孜爾尕哈千佛洞的門票價格即將調整
    2015-04-07 12:29:13    華夏經緯網
  •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等石窟壁畫損毀日趨嚴重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等石窟壁畫損毀日趨嚴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1日 10:14 來源: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21日電(記者 毛詠)最能展現龜茲文化藝術魅力的克孜爾千佛洞及龜茲故地的其他佛教洞窟遺址正遭受著日趨嚴峻的損毀
  • 旅遊:到新疆拜城旅遊,不能錯過的地方--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維吾爾語:Qizil Ming y),又稱克孜爾石窟或赫色爾石窟,中國佛教石窟,現有石窟236個,壁畫1萬多平方米。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的大揭秘
    千佛洞位於新疆自治區拜城縣東南約60公裡處。克孜爾千佛洞又稱克孜爾石窟或赫色爾石窟,現有石窟236個,壁畫1萬多平方米。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
  • 克孜爾千佛洞:隱忍在大漠中的龜茲足跡
    不過對克孜爾千佛洞的保護問題,這位年輕的管理人員充滿了憂慮。「維護經費不夠」。他說。 克孜爾千佛洞開鑿於公元3世紀,它證明了在這個目前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土地上,佛教實際留下了更早的足跡。 不過,這些古老的足跡——以克孜爾千佛洞為代表的龜茲石窟群,現在只能以隱忍的方式存在於阿克蘇地區明烏達格山某個山坳裡。直到現在,公共運輸仍無法達到,租車是唯一的選擇。
  • 新疆拜城縣克孜爾千佛洞迎來旅遊高峰
    中廣網烏魯木齊9月10日消息(記者吳卓勝 通訊員崔玉永) 神奇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入秋以來,新疆拜城縣克孜爾千佛洞迎來旅遊高峰,每天來景區內遊客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在此欣賞秀美風景,感悟和諧生活。
  • 新疆人遊新疆|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第二個敦煌莫高窟……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是中國建造最早的大型石窟寺群,也是新疆石窟遺址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處。2017年暑假,與好友一起走完獨庫公路,沒有去獨庫公路的終點—庫車縣,而是選擇到拜城縣,走進克孜爾千佛洞,一覽佛國淨土。
  • 唯有美景不可辜負,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觀綿延萬裡「壁畫」克孜爾幹佛洞,也被稱為克孜爾石窟或者中國佛教石窟,它坐落在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明屋,塔格山陡峭的懸崖之上,在克孜爾的南面是著名的「綠洲」木扎特河河谷、渭河從其間蜿蜒而過,這裡綠樹成蔭,環境優雅。為新疆著名的古文物遺蹟的旅遊勝地。
  • 克孜爾千佛洞壁畫損毀嚴重
    位於新疆拜城縣境內的克孜爾千佛洞,是古絲綢之路上最早開鑿的大型石窟群。這座石窟的壁畫目前正在經受氧化、起甲和洞窟開裂等病害的威脅,許多壁畫已失去本來面目,損毀嚴重。    克孜爾千佛洞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目前共發現洞窟339個。
  •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遊客排隊等候導遊員
    中廣網北京8月7日消息  入夏後新疆旅遊不斷升溫,在著名的克孜爾千佛洞,近幾天裡竟出現了遊客排隊等候導遊員的場景。     據克孜爾千佛洞景區管理部門透露,自4月份以來,這裡每天都有數百名世界各地遊客湧入,最多的一天接待遊客量達到創記錄的1400多人。
  • 克孜爾千佛洞,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比敦煌莫高窟還要早一個多世紀
    克孜爾千佛洞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歷史比敦煌莫高窟還要早一個多世紀,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石窟,是絲綢之路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值得提一句,克孜爾千佛洞是《絲綢之路》大型紀錄片最重要的拍攝地,穿越千年,這裡佛教盛行,僧侶眾多,佛教就是從這裡傳入中原大地
  • 導遊詞怎麼寫 | 克孜爾千佛洞
    這裡是—— 中國旅遊培訓網 ——/ 旅遊人才培訓中心 /—— 克孜爾千佛洞景區 ——(圖片來源:百度)親愛的遊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大美新疆!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小導。要想真正了解克孜爾千佛洞的魅力所在,就需要對佛教有一些簡單的了解。在我們即將到達克孜爾千佛洞以前,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全世界範圍內具有很大的影響。佛教創立於公元前6世紀,是世界各大宗教中創建較早的,他的創始人就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喬達摩?悉達多,就是被佛教徒門尊稱為「釋迦牟尼」,就是人們常說的佛祖。
  • 走進克孜爾千佛洞 體驗輝煌龜茲文化
    雕鑿在懸崖之上的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外景    鳩摩羅什像佛教在線新疆訊6月27日,2007全國網絡媒體新疆行的一行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跋涉,從烏魯木齊來到位於天山南麓的阿克蘇地區,參觀了已有近2000年歷史的克孜爾千佛洞。
  • 克孜爾千佛洞,美的讓人心痛的!
    克孜爾千佛洞,鳩摩羅什大師雕像。這裡是他的家鄉,他的母親是龜茲王白純的妹妹。精美壁畫,為古代龜茲國的文化遺存。克孜爾石窟壁畫,既有漢文化的影響,也有對外來文化藝術有選擇地巧妙接受,更是古龜茲畫師非凡的智慧。克孜爾石窟群修鑿的年代開始於東漢,結束於唐末。
  • 克孜爾千佛洞中的秘密
    與漫長的龜茲歷史相比,眾多佛教石窟(就山開鑿的寺院)似乎是夜間開鑿出來的。當時,佛教剛剛從古印度傳到龜茲國,龜茲的貴族們很快就接受了這種信仰,於是,王公貴胄們開始在龜茲境內瘋狂地開鑿石窟用以供養佛陀。如此大規模的開窟建寺,對於當時只有幾萬人的龜茲來講,無疑是一個奇蹟。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用自己的汗水血淚打造了後來的佛教神話。龜茲也因此吸引了各國僧侶紛至沓來。
  • 比敦煌莫高窟,克孜爾千佛洞,在新疆拜城河谷早一個世紀
    從庫車到克孜爾千佛洞石窟位於河谷內,背對山坡,面向河床,層層疊疊荒涼的山崖和格桑花在河谷中綻放反映了一個奇怪的美克孜勒建於東漢末年3世紀,比敦煌莫高窟早一個世紀千佛洞是在穆扎提河北岸明武大歌山懸崖上發掘的,綿延約3公裡,已發現洞穴236個位於古絲綢之路上的龜茲古國曾是西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從印度到新疆再到中原,龜茲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成為西域佛教的中心在5-7世紀,龜茲的總人口超過10萬,成千上萬的僧侶在千佛洞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