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咖啡嗎
星巴克、COSTA、瑞幸
......
你們對哪款印象深刻
要是有一天,這些品牌摘掉了自己的光環,我們還能分辨出來自不同商家的咖啡嗎?換句話說,生活中大家為咖啡買的單,背後究竟有多大比例是由我們對品牌的認知推動的呢?
為此,杭州市消保委特別組織了一次咖啡評測活動。不僅邀請了多位「啡齡」不短的消費者作為測評員,還請到了各大媒體代表作見證,一起來看看!
【注】
本次咖啡品評活動僅對樣品負責
結果僅供參考
回顧測評活動,看這裡
視頻來自浙江日報浙視頻
本次測評活動選擇了拿鐵咖啡作為盲評的對象。測試品牌涉及星巴克、COSTA、瑞幸、KFC、麥當勞、可莎蜜兒、全家。
來自附近7家不同店鋪的大杯熱拿鐵(默認不添加任何額外的糖分)被分裝到外觀完全一致、標記了不同數字的小紙杯中,請評測員們依次品嘗,從7個不同方面還有整體感受上進行打分,其中,1顆星為最低,3星為最好。
「意想不到」的測評結果
經過評測,整體評價最好的,竟然是價格最為親民的那款;而作為大品牌代表的星巴克、瑞幸、COSTA則顯然並不是排名最靠前的。
按單價排:COSTA和星巴克的拿鐵咖啡單價是最貴的,一杯要30多元,是本次測評最低價那款的2倍還多;評分最高的拿鐵來自全家便利店,只需14元/杯。墊底的瑞幸咖啡與麥當勞,原價分別是27元、19元。
※ 本次咖啡品評活動僅對樣品負責,結果僅供參考
咖啡背後的「定價理由」
讓我們推想一下這些咖啡為何如此定價吧——日常生活中,星巴克和COSTA門店是多數人的首選,除了咖啡,他們也為顧客提供一個可以安靜休息、商談、約會的場所;而對肯德基、麥當勞、全家便利店以及可莎蜜兒等店鋪來說,咖啡是配合快餐銷售的飲品之一,並不是他們的主營業務。
高價≠高評價,好口味≠大品牌!
連結--咖啡怎么喝
不同人群的「最佳飲用量」
咖啡飲用量,目前廣為接受的推薦是:健康成年人每天喝兩三杯,益處超過風險;孕產婦每天不超過兩杯也可以接受;其他人群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權衡。
青少年兒童:咖啡因攝入每天每公斤體重少於2.5毫克
之前,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向國會提出了法案修改建議,擬於明年出臺法規,禁止中小學校內販賣含咖啡因的飲品。
他們認為,咖啡因過量攝入會導致頭暈心悸、睡眠障礙、神經過敏等多種副作用,青少年兒童需要嚴控飲用量。
有心臟病的人,每天5杯就是上限
微博認證為「科普作家、科學松鼠會成員」的雲無心說,每個人對咖啡的敏感度不同,一般每天喝咖啡超過6杯,可能上癮,且出現失眠、緊張、胃部不適、心率與呼吸加快等症狀。建議有心臟病的人,在醫生的指導下飲用。
有骨質疏鬆的人,最好不超過2~3杯
如已有骨質疏鬆症狀,控制每天咖啡飲用量是明智的選擇。一般認為,每天的咖啡因攝入不要超過300毫克,大約為2~3杯。
正在服藥的人:最好不喝
咖啡因與藥物的相互作用,可能體現出兩種相反的方向。
比如能刺激神經興奮的麻黃鹼,加上咖啡,效果會大大加強,出現「過量服藥」症狀。有些藥物則可能與咖啡因產生反應,降低藥效。
能與咖啡因互相影響的藥物有很多,如不能確定是否產生影響,不妨採取最簡單的做法,服藥期間不喝咖啡。
雲無心提醒,研究人員在討論咖啡與健康的相互作用時,都是特指咖啡本身,而不是加過牛奶、糖或咖啡伴侶的混合式咖啡。
後期添加的奶、糖等,會削弱咖啡的健康價值,特別是市場上售賣的「二合一」「三合一」速溶咖啡,由於加了大量植脂末和糖,已被歸為「不健康飲料」。
此外,現磨咖啡是否使用濾紙過濾,也會影響到其中有害物質雙萜烯類化合物的含量,建議飲用濾紙過濾的咖啡,降低健康風險。不經過過濾的咖啡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
閱讀
推薦
想配眼鏡不被坑?中消協發布20款配裝眼鏡比較試驗結果
「五線合一」!全國12315平臺上線開通!市場監管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進入新時代
5升水僅售1元!你家門口的直飲水真能「直飲」嗎?業內人士提醒...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綜合中國消費者報 杭州315 生命時報
編輯/裴瑩
監製/何永鵬 田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