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歌: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2020-12-15 古風客棧兒

不知不覺喜歡上了古風歌曲,雖然曲意了解不深。但有一種朦朧之美,有詩意有深度如夢如境。也勾喚起無數年少無知又美好的記憶。」一首古風深似海,誰說古風僅僅局限於歌曲,動畫,以及服飾。難道你不覺得,它更是一種情懷嗎?儘管片面地來說,更多的是一種音樂上的唯美,有時候,可能更多的也是傷情吧。這裡是古風雲集的客棧,江湖故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有喜歡我文章的,可以關注哦!

是誰對誰的情深,終究還是放不下

《一夢情深》,一個火熱之劇的插曲,由古風歌手銀臨小姐姐與妖揚傾情獻唱,歌曲內容極其富有古典韻味,弦樂拉開帷幕,歌詞唯美略有悽涼,把詞中男女愛恨糾纏描述得很深刻,唱盡了兩個人命運糾纏的一生,著實令人唏噓!

劇中,上官透與重雪芝因緣際會相遇,歷經磨難相知,最終攜手餘生,正如歌中所唱:甘願夢裡沉淪永不分……縱然相聚別離,從來不由你我,惟願夢裡與你共此情深。歌曲中兩人聲音好有辨識度,銀臨聲音清脆空靈,妖楊聲音低沉,虐人的劇情與詞曲完美配合。

良心的說,這首《一夢情深》絕對是深情之至,而銀臨與妖揚也是難得合作,而這首古風歌曲是用心唱了的,寫詞的人下了功夫,唱歌的人用了情。評論999+就不多說了,收藏也要10w+,其他的話也就不多說了,就看大家喜不喜歡就完了。星辰伴隨月升,如你伴我沉浮,任憑時光交錯,不願忘記前塵。奈何兩情相悅,卻難逃命分!

曾勵志了卻君王天下事,後來白了頭

《狂浪生》,一顆小蔥與李宗南演唱,對於他們演唱的這首原唱歌曲。更是了不得了,所以特別值得一提。光評論就有一萬多,收藏多的更是100萬多。一首受歡迎的歌曲,能做到如此程度,也是實屬不易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少年,曾經執劍天涯,年少輕狂,狂浪不羈。滿腔熱血,時時刻刻想著衝鋒陷陣。獨斟苦酒又怎樣?千裡走單騎又怎樣?一人一馬,願你我敢怒敢言。

這首歌曲的曲風還是特別豪氣的,頗有一股灑脫之情,同時還有一種笑傲江湖的氣概。這首講的是南宋名將辛棄疾,一心抗金,志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當時南宋朝廷都是投降派。辛棄疾是主戰派。在人生最風光的時刻。被罷官免職,貶為庶民。未曾得志,便馬放南山,懷抱一生遺憾。

你的嫣然一笑,是我此生不憾

最後,再來說一首吧。《聲聲慢》,相對來說,叫舒緩溫柔。絕對是一首抒情的古風歌曲。可千萬不敢小瞧這首抒情歌曲,同樣是評論和收藏,高的更是令人驚奇。有人這樣描述唯美的歌曲畫面「江南水鄉,水墨丹青,青磚瓦漆,炊煙嫋嫋,巷口長發女子宛然一笑,河中垂髫河童撐杆而過。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月下孤井,烏鴉啼,零零碎碎,點點滴滴,夢中草地,花盛開。騎馬之人穿過暮色,穿過炊煙,穿過冗長的歲月,尋覓意中人,最後蹉跎輾轉,無終而歸。」唯美過後,又是一段悽悽慘慘的畫風。

最後的最後,再來奉上兩首彩蛋歌曲《初見》《煙雨弄蓮舟》,好聽與不好聽的就不多說了,大家還是自己體驗一下,保準你喜歡聽。對了,喜歡小編,別忘了給個關注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詩詞文化: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每日一句詩,今天悅讀君要與大家分享的是辛棄疾的名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賞析】作者年輕時胸懷大志,想要替君主收復失地,恢復中原,贏取流傳千古的美名,可惜功未成、名未就,自己卻已經老了。這首詞是作者寄給好友陳同甫的,兩人同是主戰派,卻都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所以有許多共同語言,經常互相唱和。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五場: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嘉賓王立群點評:這首詩講了一個富人的故事。但我們應當思考怎麼樣做一個富人。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是如何成為「你大爺」的
    在歷史上有過這麼一位「大爺」,他文武雙全,一生都在為國奉獻,終於贏得了生前身後名,此人就是辛棄疾。 很多人的心中,辛棄疾都是一個極富才名的文人,是繼蘇軾之後的南宋豪放派此人代表,但實際上辛棄疾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那麼他是如何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大爺」呢?
  • 【古風人物】可憐白髮生
    可憐白髮生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從小就背過辛棄疾的破陣子,再次讀來,依舊是感慨萬千。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和他最唯美的十首詞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辛棄疾是主戰派,一直力主北伐,但是南宋統治者卻懦弱不堪,不願北伐,辛棄疾總有滿腹才華,也得不到重用。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首詞寫於宋寧宗開禧元年 ,辛棄疾當時已有六十六歲。當時韓侂胄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閒置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
  • 「那古道青墳煙敢問今夕何年」是哪首歌的歌詞?完整歌詞是什麼?
    今天推薦一首古風歌曲狂浪生,小編非常喜歡這首歌曲的唱腔。聽起來有一種悠遠的感覺。古風歌曲真的每一首都比較有代入感。這首歌有一句歌詞是那古道青墳煙敢問今夕何年,很多網友表示這首歌的歌詞很特別,那歌詞有什麼含義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淺論辛棄疾豪放詞的美學意涵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這首作品共有六十二字,其中平聲之用字雖有三十三字,然似乎作品的聲調並非傾向於和諧、舒徐的,究其原因,霍松林認為「上下兩片各有兩個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對的,即上句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為『平平仄仄平平』,這就構成了和諧的、舒徐的音節。
  • 宋詞裡的俠客夢:4首詞從書劍飄零到劍嘯長虹,贏得生前身後名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北宋建立以來,就奉行文人統兵的策略,為的是避免軍隊成為將領的私人財產,再鬧出新的「黃袍加身」的鬧劇來。在對抗遼和西夏的戰場上,雖然也出了楊家將這樣的武將世家,但應該不難看出統帥一定都還是文官。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不是每個外戚都叫衛青
    於是吃了很多苦的衛青只好投奔在平陽侯做事的母親,並在府中謀得一份差事,成了平陽公主的騎奴。每日有飯吃,不用受別人的欺負,這樣的日子,大概就是小衛青所期冀的生活吧。因此有人告訴他,有一天會封侯拜相,吃盡苦頭的衛青只當是聽了一個天大的笑話,根本不放在心上。此時的他,尚且連溫飽問題都還沒解決,哪有什麼心思去異想天開。
  • 文言文閱讀: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辛棄疾
    乞依福建左翼例,別創一軍,以湖南飛虎為名,止撥屬三牙,密院,專聽帥臣節制調度,庶使夷獠知有軍威,望風懾服。」詔委以規畫。時樞府有不樂之者,數沮撓之,棄疾行愈力,卒不能奪。經度費鉅萬計,棄疾善斡旋事皆立辦議者以聚斂聞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罷棄疾受而藏之出責監辦者期一月飛虎營柵成違坐軍制如期落成。軍成,雄鎮一方,為江上諸軍之冠。
  • 「了卻君王天下事」,辛棄疾也後悔過!
    近日閒來無事,總愛翻閱詩詞,卻於偶然間看到一首辛棄疾的《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不想卻為詞中的悲涼氣氛所感染。 仔細思之,卻又頗感意外。想起一直以來,辛稼軒的詞皆以慷慨激昂,熱血滿懷流傳於世,又何時有過這般境況!是以,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便又將這首詞從頭再反覆看了幾遍,細細品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