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旅會:導遊和地接社或都會受罰
隨後,記者致電臺旅會北京辦事處,楊瑞宗主任表示,自己也是通過媒體知道了這個事情,臺灣方面正在處理中。
楊瑞宗透露,對於媒體報導和中青旅所稱打架是因為「大陸領隊不配合導遊帶遊客進入購物店」,目前臺灣觀光局正在調查這名導遊是否有「增加購物店」等違反行業規範的行為,如果最終查實是因為沒有遵守行業規範,那麼到時處罰的不僅是他一人,他所屬的公司也一併受罰。
此外,其打人的事實,也有可能涉及傷害罪。
延展
導遊打人 折射「購物返傭」亂象
中國旅遊研究院戴斌院長表示,這個事件折射出旅遊市場中的亂象——組團社往往以低價吸引遊客,而地接社和導遊由於得不到足夠的費用,就通過購物返佣金、增加自費項目掙錢。
記者搜索近幾年遊客出遊過程中的導遊暴力事件,發現造成雙方衝突大多發生在購物環節,比如前兩年發生的香港導遊辱罵、毆打遊客事件,不難發現遊客們赴港遊的團費僅有千餘元,屬於「零負團費」。戴斌認為,在導遊吃回扣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損害遊客利益的情況發生。
《旅遊法》實施後 是否還會出現衝突?
該事件發生後,有網友擔心,《旅遊法》實施以後跟團不能購物,衝突會不會越來越多?
戴斌說,《旅遊法》規定「不得強迫和指定購物」,可以預見團費價格會上漲許多,這其中就包括了導遊的服務費以及地接社所需的所有費用,在地接社拿到了足夠的接待費用後,就無需再通過佣金或自費項目掙取費用。
不過,戴斌也表示,這裡面有兩個利益鏈條,從組團社來說,只能把充足的經費和導遊服務費交給地接社,但是地接社是否能把充足的服務費交給導遊,組團社也不能完全掌控。
不過按照地接社的態度來說,組團社提高團費後,地接社也會擔心因為價格上漲,遊客都不去了,所以服務和質量會相應提高。
近幾年導遊暴力事件
香港女導遊辱罵遊客
2010年3月,香港女導遊阿珍強制團員在珠寶店購物,後因不滿團員在珠寶店只看不買,在旅遊大巴車上對遊客進行辱罵和恐嚇。
翻版阿珍林如蓉毆打內地遊客
2011年2月5日,香港女導遊林如蓉因不滿內地團員在珠寶店只看不買,辱罵團員時,被罵的張勇夫婦反擊,雙方大打出手。
文/記者 王思思
來源:法制晚報
責任編輯: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