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科技】祁浩然
被阿里、蘇寧、京東搶佔網上超市制高點,外資品牌在中國還要開設網上超市,市場還會給他們留下多大的空間?
當然,一方面是中國有巨大的人群和消費潛力。另一方面,電商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是中國商業零售的風向票。
當中國用戶習慣已經養成,外資品牌早就盯上了中國網上零售業務。能不能成功另當別論,但他們進入中國市場的勇氣可嘉。
近日,根據日經中文報導,日本零售企業永旺超市將於2020年在中國啟動自主的網上超市業務。計劃通過自行開發的手機APP接收訂單,從中國約70家店鋪配送商品,希望藉此自主收集和分析消費者的偏好數據等。因中國在流通業務等的數位化方面全球領先,永旺將學習經驗,並討論吧中國的做法帶到日本,並加速日本在數位化方面的推廣。
不過,目前永旺在中國的網上超市業務是在京東等網站上開店,接到用戶的網上訂單之後,超市的店員揀出商品並進行配送,難以自主收集詳細數據。基於此永旺超市想通過自建APP的形式來進行用戶消費習慣信息的收集初衷是好的,但藍科技認為,此種做法的前景並不樂觀,原因有三:
其一,市場份額被三巨頭壟斷,後來者撬動增量空間難度極大。如今,阿里巴巴(淘寶,天貓)、蘇寧易購和京東已經把握了絕大部分的零售市場份額,加之後起之秀拼多多的入局,市場份額已經所剩無幾。而包括蘑菇街、每日優鮮等垂直零售電商品牌也在不斷發展瓜分市場份額。同時蘇寧小店、物美超市等諸多線下超市也紛紛開發自己的APP來服務輻射範圍內的社區居民。
三巨頭除了電商以外,正在快速推動實體小店進入城鎮和農村。這種做法起到了拾遺補缺作用,還能夠培養城鎮以及農村的消費習慣。相比而言,永旺缺少的不僅僅是渠道,還有用戶習慣等。
永旺超市計劃在2020年才開始研發APP並且搶佔市場,似乎已經為時已晚。對於零售企業而言,沒有特色產品、渠道優勢和價格優勢的加持下,永旺超市並不會獲得極大的成功。對其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能夠輻射到超市周邊的住宿人群。
其二,性價比不具備優勢。當前永旺超市主要是通過京東等網上商城來進行貨物售賣。用戶可以通過一款APP來進行多方面的對比,來選擇價格最優者來進行購買。
然而,在永旺超市獨立建設APP以後,並不具備多家店面共同對比的情況。當前無論是天貓、蘇寧還是京東,都已經實現了全球購買。輻射面積可以服務到世界各地的商品,而這也是三大電商平臺的優勢所在。
其三,用戶體驗是發展的關鍵。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追求商品的體驗過程,是否能夠準時送達,是否能夠包裝完好,成為了電商發展的關鍵。對於永旺超市來說,物流的迅速與完善是其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目前無論是京東、阿里巴巴、蘇寧,都通過直營或控股的方式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物流體系,能夠方便提升自己用戶群體的物流體驗,而對於永旺超市來說,在建立之前,這些都是要盡力去完善的問題。然而就算永旺做到了與電商平臺一樣好,那用戶為何要放棄原有的消費習慣從而選擇一家全新的平臺去購物呢?
當前電商的各個業態均在蓬勃發展,並基本已經處於完善的狀態,在此情況下,永旺想要通過網上售賣的方式,打開自己的數位化道路,其前景並不樂觀。
(圖片來源:東方IC)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