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樹是蘇鐵科的亞熱帶常綠植物,屬於雌雄異株的陽性樹種。因其複葉蒼翠挺拔,排列整齊,樹形優美靚麗,深得人們喜愛。在江南多是露天栽植,北方也有用作露天景觀造型的,只是需要冬季做好防寒保暖。與其它亞熱帶花卉相比而言,鐵樹還是好養耐活的樹種。所以北方的許多盆友把它製作成盆景,春秋日常管理也是比較簡單。但是鐵樹度夏時經常發生嫩葉幹尖、枯稍、萎縮不長等情況,今天筆者與盆友們共同分享一下鐵樹度夏需要注意的事情。僅為一家之言,以供參考。
1、鐵樹的特點。在北方養植鐵樹,除了冬季以外,其它季節與江南相差不大。鐵樹喜歡疏鬆透氣的微酸性腐殖土;耐旱卻又喜歡溼潤狀態的腐殖土;稍耐寒,北方越冬溫度需要5度以上;鐵樹屬於木本植物,但是根系以鬚根居多,生長狀態類似銀杏的半肉質根。大小根系皮層較厚,木質化程度差,能夠儲存大量水分,所以鐵樹不耐積水;鐵樹耐半蔭,卻又喜歡光照、通風。看看鐵樹的基本特點,除了溫度,其它方面是不是與瑞香、米蘭、朱槿、木芙蓉、木蓮相似?
2、鐵樹入夏不發新梢是腐殖土通透性差。十年前筆者養植的鐵樹,曾經一年沒有新芽,第二年換盆後一年長出了兩層葉片,肥厚豐滿、翠綠飄逸。我們知曉,鐵樹每年都是長出一層葉片,到入夏時還沒有新葉,鐵定是腐殖土沉澱不透氣的原因。如果是這種情況,無論是溫度高低,一定要及時換盆更換腐殖土。鐵樹這種植物,夏季換盆移栽後,只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有20天時間就能度過緩苗期,以後再逐步適應增加光照。
建議:如果換盆移栽,鐵樹的原有土球只留下土芯,剝去周圍的粘硬質腐殖土。更換的腐殖土不能大量使用泥炭土、腐葉土、松針土。可用細河沙1/3,粗沙1/3,腐葉土1/3混合攪拌即可,上盆時用河沙埋住球莖的大部分,只噴水保溼不要急於澆水,3-4天後可以澆灌鐵樹。換盆後的鐵樹需要放在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不能見到直射光。日常養護只需要腐殖土溼潤就行,不需要水分太大。待度過緩苗期,方可追加腐熟的有機肥和硫酸亞鐵。球莖的子株球,可用刀具切割分離,把子株球上部用溼布包裹,傷口裸露爆曬,直到傷口乾燥,用高錳酸鉀、腐菌靈或者波爾多液浸泡半小時,再用生根劑浸泡1小時,使用粗細均勻的河沙培育,約有2-3月生根發芽。此處切記,經過切割的子球,在切口沒有乾燥前,萬萬不能浸泡消毒液。那樣做球體內部就會滲出大量水分和粘稠的營養物質,導致生根困難,甚至爛球,白白浪費了鐵樹子球。
3、鐵樹幹尖枯稍多是缺乏有機肥。鐵樹不耐瘠薄,喜歡肥沃的沙質土壤。有人認為鐵樹耐瘠薄,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此處說明一下,什麼樹種耐瘠薄?如榆科、漆樹科、鼠李科、柿科的樹種多是耐瘠薄。在北方,肥水、光照適宜的養護,鐵樹3-5年能長得你認不出來。盛夏時節,本來是鐵樹的生長高峰期。此時葉片萎焉缺少光澤,小葉枯黃,如果腐殖土不積水,就是缺乏有機肥。
建議:鐵樹夏季施肥,不必深埋腐殖土中。把腐熟的有機肥(最好是豆餅、羊兔糞便)覆蓋在腐殖土上就行。此處說明,只要使用有機肥,澆水時就加入適量硫酸亞鐵和磷鉀肥;如果只用磷鉀肥,堅決不要使用硫酸亞鐵。無論多大的花盆,只要腐殖土疏鬆透氣,最慢2-3分鐘就能滲透到盆底。施肥後大約兩周左右,鐵樹生長勢頭就有明顯的改觀,一個月後不會再有幹尖枯稍。
4、鐵樹捲曲黃葉是光照通風不足,長期過於乾旱或者水分太大。鐵樹雖然耐旱,但是又喜歡光照通風充足、溼潤的環境。有的盆友認為鐵樹夏季需要遮陽,不能暴曬,筆者對這個看法有點異議。因為筆者的鐵樹夏季一直扔在外面,現在長勢良好。但是一些單位的鐵樹,在門廳兩側很少見到光照,還有一些放在陽臺上導致通風不足,這樣會引起葉片捲曲、黃葉。
建議:夏季養護鐵樹,一定要給予充足的光照和通風;只要腐殖土不積水,2-3天澆一次沒有問題,不能讓鐵樹在高溫下處於乾旱狀態,盆土的含水量始終保持在50%-60%。
總結:鐵樹度夏,只要了解生長習性,把握好3個原因,就能茁壯成長。居家製作鐵樹盆景,造型倒是不多。一般採取斜栽、臥栽,把主幹(球莖)下部劃傷,乾燥後塗抹紅黴素軟膏,用溼河沙埋住一多半,加入生根粉誘根,促使主幹萌發子株球,從而培育出叢林式的鐵樹盆景;也有人採取砍頭形成多頭排列的盆景。不過筆者沒有做過,因此不再複述。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如您喜歡請關注筆者。
本文獨家原創,只發表於百家號,抄襲必究法律責任。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