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風雨砥礪 甲子春華秋實——廣西華僑學校建校60周年

2020-12-14 華聲晨報社

廣西華僑學校前身為南寧歸國華僑學生中等補習學校(以下簡稱南寧華僑補習學校) ,創建於1960年,從此,開啟了學校教育的探索發展之路。

校園全景

緣起(1960年—1969年)

南寧華僑補習學校成立。1960年6月,在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下,原中僑委為了幫助歸國華僑青年學生克服語言障礙、學習祖國文化、投身國家建設,先後在北京、廣州、廈門、南寧、昆明等地創辦歸國華僑學生補習學校。在這一特定歷史背景下,南寧華僑補習學校應運而生。截至1969年,學校接待和培養了來自印度尼西亞、緬甸、越南、柬埔寨、寮國、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八個國家的歸僑學生2436人,為歸國華僑學生學習文化、投身國家建設,為國家僑務工作、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南寧華僑補習學校停辦。1969年,南寧華僑補習學校受「文革」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遭受嚴重破壞,被迫停辦。

60年代緬甸歸僑學生在校門前合影

曲折(1969年—1976年)

1969年至1976年,原南寧市第十七中學在本校園內開辦,華僑補習學校的部分老師留下繼續任教,期間共有學生3000多人,這一時期的學子一往情深地視僑校為母校。

1976年,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在本校園內開辦,同時興建足球場、練習館等體育設施。該校於1982年遷往新址。

重生(1977年—1999年)

1978年12 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學校也由此開始了復辦後的新徵程。

1977年,國務院僑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僑辦先後設立,僑務政策得以落實,僑務工作重放光彩。1979年,成立廣西僑務學校,培訓僑務幹部,同期還開設高考、中考補習班。學校當時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僑務辦公室。

1983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1983年3月26日主席辦公會議研究確定,同意恢復南寧華僑補習學校,校址設在廣西僑務學校,同意成立廣西華僑職業學校,與南寧華僑補習學校一套人馬、兩個牌子,同時撤銷廣西僑務學校建制。

1984年,為適應廣西僑務系統經濟、教育、文化發展的迫切需要,自治區編制委員會下文傳達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示,同意將廣西華僑職業學校改為廣西華僑職工中等專業學校,與南寧華僑補習學校一套人馬、兩個牌子。

1986年,聯合國難民署在南寧華僑補習學校援建成立廣西印支難民技術培訓中心,承擔為安置在廣西的印支難民提供職業技術培訓的任務。

1996年7月,為了適應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形勢及滿足海外華僑華人學習華文的需要,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同意廣西華僑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增掛南寧中國語言文化學校(非學歷教育)牌子,保留南寧華僑補習學校牌子,實行一套人馬、三個牌子。

圖為校園北門。

1983年8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我校正式復辦,定名為「南寧華僑補習學校」,同時成立「廣西華僑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發展(2000年—2012年)

進入新世紀,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至此,學校步入發展壯大快車道。

2000年4月,學校獲批為國務院僑辦首批華文教育基地單位。

2003年8月,南寧市教育局審批,同意我校成立南寧市華僑實驗高中。

2003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南寧華僑補習學校和廣西華僑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合併更名為廣西華僑學校,同時撤銷南寧華僑補習學校和廣西華僑職工中等專業學校建制。

2004 年2月,自治區教育廳下文認定學校為自治區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5年1月,教育部公布認定學校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這是學校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2009年5月,學校獲自治區教育廳認定為自治區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

2000年6月,我校獲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評定為首批「華文教育基地」單位。

跨越(2012年至今)

2012年,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明確了新時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奮鬥目標,學校緊跟教育發展新形勢,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社會聲譽和影響力不斷增強。2017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學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努力探尋提升自我的方法與途徑。2019年5月,學校黨委召開第八次黨代會。新一屆領導班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奮力開創學校教育事業新局面。

2013年1月,學校獲自治區教育廳認定為首批廣西中等職業教育示範特色學校。

2015年11月,學校獲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認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在校生規模突破5000人。

2017年4月,廣西華僑學校東協校區建設項目獲得自治區發改委建設立項批覆,新校區佔地419畝,為學校提升辦學層次創造了條件。

2017年6月,因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分機構調整,組建廣西壯族自治區外事僑務辦公室,撤銷廣西壯族自治區外事辦公室、廣西壯族自治區僑務辦公室,學校劃歸自治區外事僑務辦公室管理。

2018年8月,學校獲自治區扶貧開發辦公室選定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扶貧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

2018年12月,學校獲認定為廣西第一批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

2019年7月,根據《中央編辦關於地方機構改革期間推進和規範事業單位調整的通知》和自治區機構改革有關精神,學校劃歸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管理。

2019年12月,學校經中國僑聯評定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這一時期,學校教育事業蒸蒸日上,實現了新時代的跨越式新發展。

回首滄桑一甲子,而今邁步從頭越。新一代僑校人,將在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秉承「中外通習,德業相長」的辦學理念,致力於建設一個「區內領先、國內示範、海外知名」的綜合性國際化壯美僑校,為推動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促進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鑑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參與建校

見證母校60年的風雨歷程

——郭園君眼中的廣西華僑學校

「在母校學習生活的時間雖然不多,但她就像我的另一個家,給了我家一般的溫暖,我真心祝願母校越辦越好,為海內外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郭園君寄語

郭園君:

廣西華僑學校(南寧華僑補校)1960級中文補習班學生,原廣西區人大外事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在學校學習文化後參加高考,考進廣西師範學院歷史系讀書。1962年赴京參加全國青聯會議,在中南海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的接見。大學畢業後,分到廣西區僑委從事信訪工作;1969-1981年在南寧十四中任教,曾任副校長;從1981年起,先後擔任了南寧市僑辦副主任、主任,南寧市政協副主席,廣西區人大外事華僑委員會副主任。

1962年4月28日,毛澤東在接見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四屆委員時與該校僑生郭園君(前排左一)親切握手。

2020年10月15日,廣西華僑學校校友聯絡辦老師張文敏(以下簡稱「張」)對郭園君(以下簡稱「郭」)進行訪談。

張:

郭女士,您好!能否簡單談談自己的經歷?

郭:

我是 1936年9月12日出生於印尼西加裡曼丹島坤甸市。先後在坤甸華僑辦的振強小學、振強中學就讀,後到雅加達就讀高中,還記得高中語文老師是張國基老師。高中畢業後,回坤甸市在振強中學任初中教師。三年後,和弟弟郭少平(同為南寧華僑補校學生)偷登英輪迴國。

張:

回到廣西順利嗎?

郭:

我們從深圳進入國門,先是被接到廣州補校,當時我們要求去北京,因北京補校暴滿,被動員到廣西,當時幾百僑生都不願意到廣西,老師就找我去談話,我想我們是為了中國共產黨回來的,我應該聽從組織的安排。到了廣西,第二天便公開表揚我們六位第一批答應到廣西的同學,於是,我便成為骨幹。

張:

您第一次看到廣西華僑學校(原南寧華僑補校)有什麼感受?

郭:

廣西華僑學校(原南寧華僑補校)是我最親愛的母校,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我。我經常想著母校,母校深深地埋在我的心中,永遠!永遠!還記得在當時,沒有人願意到廣西,老師一個個談話做思想工作,還開設了約五六百人的火車專列到廣西南寧。但是,到了南寧,哪裡有南寧華僑補校呢?我們先來到破舊的公安幹校,根本沒有南寧華僑補校,那時,我的心都涼了。幾天後宣布成立南寧華僑補校,在成立大會上我還作為學生代表作了發言。從此,我們有學校了。

張:

郭女士,您參與母校建校之初的建校,您是我們僑校建校60周年的見證人,學校給您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郭:

我在先修三類班李振文老師指導下補習文化參加高考。考試結束便參與勞動建校。那時國家很困難,學校領導老師都會盡力找些肉類食品改善我們的生活,可淘氣的我們還不滿意,進飯堂就餐用湯勺敲打飯碗,叫著kangung萬歲。Kangung就是空心菜,現在說kangung萬歲時代的學生就是我們這批學生了。因為餐餐吃空心菜,慢慢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一個個都考上大學。我們經歷了廣西華僑學校(南寧華僑補校)的艱苦日子,母校永遠在我心中!

張:

學校經過歲月的洗禮,有了很大的發展變化,您覺得變化最深刻的是什麼?

郭:

母校成立60周年了,我很高興。記得剛回國進補校時,學校很小,才幾百人,而今天母校在校生規模已近7000人了,成為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為海內外培養人大批人才。展望未來,母校的明天會更加美好,母校的教育事業會更加的輝煌。

來源:華聲晨報

相關焦點

  • 載風雨砥礪 一甲子春華秋實
    參與建校,見證母校60年的風雨歷程——郭園君眼中的廣西華僑學校  「在母校學習生活的時間雖然不多但是,到了南寧,哪裡有南寧華僑補校呢?我們先來到破舊的公安幹校,根本沒有南寧華僑補校,那時,我的心都涼了。幾天後宣布成立南寧華僑補校,在成立大會上我還作為學生代表作了發言。從此,我們有學校了。  張:郭女士,您參與母校建校之初的建校,您是我們僑校建校60周年的見證人,學校給您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 行而不輟 未來可期——廣西華僑學校舉辦建校六十周年慶典校友座談會
    12月19日,來自不同年代的校友參與了廣西華僑學校建校六十周年慶典校友座談會。廣西華僑學校黨委書記張七文與各屆校友代表進行座談交流。廣西華僑學校黨委委員黃華貞主持交流會。張七文表示,通過校友們的分享,在加深對學校認識的同時,也鼓勵他今後更加勤勉地為僑校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覺得我們學校非常好,經歷六十年的風雨,依然砥礪前行,堅持立德樹人,傳道受業,培育了許多優秀的人才,而校友無疑是我們學校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 一甲子燃情歲月 六十載春華秋實——慶祝哈爾濱市僑聯成立六十周年...
    一甲子燃情歲月 六十載春華秋實—慶祝哈爾濱市僑聯成立六十周年海內外冰城僑胞雲端聚會上線了白駒過隙,風雨兼程,2020年哈爾濱市僑聯迎來成立60周年的歷史時刻60年不平凡的歲月,由一代代胸懷家國、情系桑梓的冰城僑胞書寫,他們在黨的領導下,砥礪奮進、勇毅前行,開拓創新、築夢時代,成為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新時代、新作為,海內外冰城僑胞戰疫情展現擔當、促發展迸發力量、架聯通世界橋梁,時刻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同圓共享中國夢。
  • 承九秩積蘊 譜盛世華章 涿州中學慶祝建校90周年
    網易新聞保定訊 1929年,涿州中學建校成立。90載櫛風沐雨,90載春華秋實。12月20日,涿州中學隆重舉行建校90周年慶祝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涿州中學校友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學校90歲華誕。涿州中學體育館內,華燈璀璨,氣氛熱烈。上午9點,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慶祝活動拉開帷幕。
  • 廣西民族師學院揭牌暨建校70周年慶大會隆重舉行
    本報崇左訊(記者 方安寧 王嶽琛)70年春華秋實,70載書香翰墨。
  • 一批僑捐工程落成或奠基 致慶華僑大學建校60周年
    中新社泉州11月1日電 (記者 孫虹)正值華僑大學建校60周年之際,一批由華大校董、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社會人士捐資建設的僑捐工程落成或奠基。1960年,華僑大學肩負著為歸國華僑提供高等教育的使命,創辦於著名僑鄉福建泉州。
  • 慶祝建校六十年 一甲子薪火傳承
    廣西華僑學校評選出建校60周年優秀教育工作者。    本報記者黃維業    攝  本報訊(記者陳媚)六十春秋,幾經風雨;六十風華,薪火延綿。12月19日,廣西華僑學校舉行建校60周年暨校友聯誼總會成立慶祝大會,學校對評選出來的10位建校60周年優秀教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並宣布廣西華僑學校校友聯誼總會成立。   一代代僑校人薪火相傳,學校發展日新月異。慶祝大會上,教師代表李淑瑜回顧了10年來學校蓬勃發展的歷程:學校職業教育主體更加強大,華文教育特色更加鮮明,技術培訓和高中教育不斷譜寫新篇章……整個校園欣欣向榮,生機勃發。
  • 右江民族醫學院建校60周年:艱苦創業寫春秋 大醫精誠譜華章
    六十年風雨兼程,一甲子春華秋實。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右江民族醫學院已經走過了六十個春秋。逐夢六十載,奮勇寫芳華,回顧歷史,學校在艱難中創立,在起落中堅持,在天災時奮起,在競爭中發展,紮根老區,在紅色土地上譜寫了一曲壯麗詩篇。
  • 六十年薪火相傳 一甲子弘藝樹人——山東藝術學院建校60周年慶祝...
    10月18日,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山東藝術學院建校60周年慶祝大會在文東校區藝術劇場隆重舉行。來自國家教育部、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兄弟院校的領導,學校的老領導、老專家代表,海內外校友代表,師生代表800餘人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山東藝術學院建校60周年紀念日。
  • 茂名開放大學昨日舉行建校40周年慶祝大會
    茂名網訊 40載矢志不渝,40年砥礪奮進;40載風雨兼程,40年春華秋實。昨日,茂名開放大學迎來建校40周年盛大慶典。校園內祝福標語高掛,人頭攢動,處處洋溢著喜慶熱烈的氣氛,近3000名師生、校友從四面八方趕來,歡聚一堂,共同為母校慶生。
  • 櫛風沐雨六十載 砥礪前行續華章 ——記威海西港水產有限公司60...
    風雨兼程六十年,同舟共濟向未來。12月22日上午,威海西港水產有限公司60周年文藝慶典在新升海上世界隆重舉行。   西港60周年慶典在開場舞《花開盛世》的熱情奔放中拉開序幕  歲月如歌,春華秋實。慶典上,威海西港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苗傑海對蒞臨慶祝大會現場的來賓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
  • 砥礪耕耘六十載 桃李芳華薪火傳
    原標題:砥礪耕耘六十載 桃李芳華薪火傳   在美麗的星城婁底,漣水如一條玉帶穿城而過。漣水河畔,城區中央,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婁底市第二中學。
  • 澳大利亞標準中文學校慶祝建校10周年
    澳大利亞標準中文學校慶祝建校10周年 >   澳大利亞標準中文學校走過10年風雨歷程,17日在坎培拉舉行隆重儀式,慶祝建校10周年。
  • 砥礪十載,破浪遠航 ——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設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
    育之於海河,立之於九州,興之於中華,揚之於世界,作為中國疏浚行業的開拓者、先行者和引領者,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乘風破浪、穿越了兩個甲子。作為天航局全資子公司的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設有限公司也在疏浚業的潮頭浪尖迎來了她10周歲生日。十載崢嶸歲月,匠心築夢;十載砥礪奮進,春華秋實!
  •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六十周年校慶公告
    風雨兼程六十載,弦歌不輟奏華章。2011年6月16日,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將迎來六十華誕。在此,我們謹向長期以來關心、幫助、支持學院建設與發展的各級領導、海內外校友、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六十載薪火相繼,歲月如歌。
  • 甲子華誕 歲月如歌 杭州天杭教育集團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杭州舉行...
    杭州網訊 甲子華誕,歲月如歌。12月19日,杭州天杭教育集團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召開。超過235萬人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參與慶典活動。天杭一直以「勵學、敦行」校訓激勵代代學子,努力奮進,好學博取,在60年的發展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慶典上,無數優秀的天杭學子從天南海北「歸來」,只為給母校道一聲生日快樂。在慶典上還有眾多讓人感動的畫面,天杭第一任總務主任、現93歲高齡的鄔有章老師出現在了舞臺上,在天杭工作到70多歲的他用曾經的工作好助手——算盤,在舞臺上打出了「520」,深情表示:「一輩子都是天杭人!」
  • (輝煌60年·壯美新廣西·圖文互動)(7)攜手描繪八桂大地上的美麗...
    新華社照片, 南寧 ,2018年12月10日攜手描繪八桂大地上的美麗畫卷——寫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這是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白雲鄉中心校紅瑤女童班的各族女童(2017年11月29日攝)。1988年,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在白雲鄉創辦了紅瑤女童班,女童班實行寄宿制,並免交一切費用,有效提高了紅瑤女童的入學率和鞏固率。2018年12月1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迎來成立60周年的盛大節日!60載,滄桑砥礪,春華秋實。
  • 廣西民大將慶祝建校60周年 越南多所高校祝賀
    廣西民大將慶祝建校60周年 越南多所高校祝賀   中新網南寧5月17日電 廣西民族大學即將舉行建校60周年慶祝活動,與廣西相鄰的越南多所高校派代表團前來祝賀廣西民族大學60周年校慶慶祝活動。
  • 風雨砥礪十八載 上海楓葉國際學校一期工程封頂
    正值楓葉教育集團喜迎創建十八周年之際,上海楓葉國際學校於2013年5月10日17時17分舉行了校區工程封頂儀式。  參加上海楓葉國際學校主體封頂儀式的有來自上海市教委、金山區教育局和楓涇鎮的領導,有江蘇華建公司、上海同濟監理公司、楓葉長期合作單位的領導,楓葉教育集團中方校監陳林生先生和加方校監喬治·沃森先生,與上海楓葉國際學校員工一起,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儀式啟動後,各級領導和嘉賓紛紛拿起鐵鍬為封頂儀式填土,以示祝賀。在場的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喜悅,內心充滿了期待。
  • 江油市太白中學:以特別方式舉辦建校50年教育成果展
    喜看太白校園;涪水歡騰,笑迎八方賓客.今天我們滿懷喜悅,迎來了太白中學建校50周年……」面呈微笑,邁著自信的步伐,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董恆,精神抖擻,登上發言席,發表了題為《繼往開來謀發展,與時俱進創新篇》的賀詞,講述太白中學在艱難中前行的故事,表達著太白中學邁步新徵程的信心與決心。江油市太白中學創辦於1970年,原為國企長鋼四廠子弟校,2001年更名為江油市太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