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9日,聯合國安理會第22號決議,將英國與阿爾巴尼亞之間涉及科孚島航道的國際爭端上交國際法院裁決,這是國際法院成立以來審理的第一宗仲裁案件。儘管國際法院最終裁定阿爾巴尼亞需要向英國作出賠償,但是阿政府當局一直沒有履行這項裁決。
位於科孚島北方的科孚海峽,這場爭議發生的區域,圖中的灰色虛線是阿爾巴尼亞的領海線
這起爭議開始於1946年5月15日。當時,隸屬英國皇家海軍的兩艘輕巡洋艦蘇佩爾號與獵戶座號,在駛過科孚島東北方的、毗鄰阿爾巴尼亞的科孚海峽時,遭到了阿爾巴尼亞的岸防部隊開火攻擊。儘管英國在事後聲稱兩艘巡洋艦是在國際水域上航行,並且要求阿爾巴尼亞作出賠償。但是阿爾巴尼亞卻拒絕了要求,並且聲稱英國巡洋艦入侵了阿爾巴尼亞的領海。
英國輕巡洋艦獵戶座號,它與僚艦蘇佩爾號駛經科孚海峽時遭到阿爾巴尼亞的岸防部隊攻擊,引發了此次事件
為了試探阿爾巴尼亞當局的底線,並且施壓迫使他們道歉,英國海軍於同年的10月22日派出由2艘驅逐艦與2艘重巡洋艦組成的編隊,在靠近科孚海峽東岸、阿爾巴尼亞一側的執行「無害通過」。22日下午3時,正在科孚海峽東側「無害通過」的英國驅逐艦索馬利亞茲號,撞上了一顆埋設在海峽中的水雷,癱瘓在水面上。通行的另一艘驅逐艦電壓號立刻上前拋出纜繩,拖帶著受創的索馬利亞茲號撤往科孚港方向。然而,短短一個小時後,拖帶索馬利亞茲號驅逐艦的電壓號再次撞上另一枚水雷,導致艦首被炸斷。兩艦最終在其他僚艦的拖帶下,於12小時後成功抵達港口。
中雷後的電壓號驅逐艦,其被炸斷的艦首已經沉入海中
在這次事件中,電壓號與索馬利亞茲號驅逐艦上共有44人因中雷後的爆炸身亡,另有42人不同程度受傷。作為兩艘驅逐艦遭襲的回應,英國皇家海軍於11月12日至13日,在科孚海峽中展開代號為「零售行動」的大規模掃雷行動,清掃海峽中、阿爾巴尼亞領海內的水雷。在掃雷行動中,皇家海軍發現科孚海峽航道中埋設的水雷是由德國生產的,其樣貌新淨,而系留水雷的錨定系統也在最近經過了潤滑。種種的跡象表明,是阿爾巴尼亞人埋設了這些水雷。當英國掃雷艦艇入侵海峽後,阿爾巴尼亞總理恩維爾·霍查當即向聯合國發出電報,指責皇家海軍入侵了本國的領海。
皇家海軍在科孚海峽海域掃除的水雷,這些水雷是二戰期間由德國人製造的水雷
12月9日,英國政府當局向阿爾巴尼亞政府發出了一份說明,指責他們在海峽中埋設水雷,並且要求阿爾巴尼亞做出相關的賠償。他們同時宣稱,若阿爾巴尼亞政府拒絕,英國將會把事件訴諸聯合國安理會解決。結果,阿爾巴尼亞政府當局果真拒絕了英國政府的要求,最終迫使英國將事件呈交聯合國安理會。1947年4月9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會議上,與會國家通過投票通過了安理會第22號決議,將英阿兩國的科孚海峽爭端轉交新成立的國際法庭裁決。
1947年,聯合國安理會的成員國代表們正在舉行會議,由於阿方拒絕了要求,英國於是將紛爭訴諸聯合國安理會解決
最終國際法庭裁定英國船隻享有在科孚海峽內的無害通過權,但法庭同時也強調,英國在科孚海峽內執行「零售行動」開展掃雷作業時不符合「無害通過」的定義。因此法庭判定在掃雷行動中,英國軍艦入侵了阿爾巴尼亞的領海。與此同時,法庭也指出,不管是誰埋設了水雷,阿爾巴尼亞當局肯定能夠發現這片海峽已經埋設水雷,因為雷區距離阿爾巴尼亞沿岸地區非常近。在此案中,阿爾巴尼亞當局沒有將水域內埋設水雷的情況通告駛經的英國艦艇,因此應向英國政府賠償水雷所造成的損失,合計84萬3497英鎊。最後,國際法庭還駁回了英國人辯稱掃雷行動是「自衛行為」的申訴,因為英國政府是在沒有事先取得阿爾巴尼亞當局同意的情況下執行這項任務。
位於荷蘭海牙的和平宮,國際法庭的所在地,科孚海峽事件是國際法庭成立後審理的第一宗案件
儘管國際法庭作出了裁決,但是阿爾巴尼亞政府卻拒絕履行法庭的判決書。作為回應,英國政府扣留了阿爾巴尼亞政府存放在英國銀行金庫中的1600餘公斤黃金。這些黃金在二戰期間曾被軸心國政府從阿爾巴尼亞境內掠奪,在戰後被同盟國當局在德國境內追回。直到冷戰結束後的1992年,阿爾巴尼亞政府才與英國政府達成正式協定,在交付200萬美元的賠償金後,拿回這筆扣留在英國銀行中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