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竹清雅挺秀,姿態優美,終年不凋,給人以幽雅的感受,顯示出高風亮節的情操。自古以來人們用觀賞竹裝點住宅,製作盆景,綠化環境。古代詩人蘇東坡曾有詩云:「寧可吃無肉,不可居無竹」。觀賞竹抗性強,管理簡便,生長快。現將其種植和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一、竹種的選擇觀杆的有:佛肚竹、羅漢竹、四方竹,黃金碧玉竹、 紅稈綠線竹、湘妃竹、紫竹等,竹稈形狀奇特,色彩變化多樣。觀葉的有:綠竹、京竹、菲白竹、箬竹、箭竹、鳳尾竹、觀音竹等,風姿婆娑,翠綠秀麗。如將多種觀賞竹合理配置效果更好。
二、種植時間:一般長江以南地區以冬季為宜,偏北地區以春天3至4月種植最好。北方可延至5月上旬。如在秋末和冬天種植必須加蓋薄膜,保溫保溼,薄膜上蓋草簾遮擋陽光,避免有時光線過強,引起溫度升高,灼傷竹子。要經常淋水,保持土壤溼潤。
三、種植技術要求:叢生竹無鞭,分株時必須帶部分鬚根。散生竹儘量帶竹鞭。剪去枝葉,留50釐米左右高截。稈頂部用薄膜包住,避免風吹乾頂部剪口。盆栽每盆2株-3株,地栽株距25釐米,行距35釐米。綠化種植可按具體需要確定。土質要求肥沃,疏鬆。 種植深度為13釐米-15釐米,種後及時澆水並讓根部溼透。
四、養護管理:觀賞竹種後要經常清除周圍的雜草,並用樹葉及清除的雜草壅根,既增加土壤有機質,還能保持水分。出筍時要鬆土,施腐熟的人畜糞尿及複合肥水一次,有助於竹子生長健壯。每年冬天施基肥一次,伐除部分生長不良和老化的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