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湘西10月28日訊(通訊員 周金標)10月27日下午,山水洲城·快樂之都2020「韻味長沙」文化旅遊推介會走進廣州,重點推介長沙市和龍山縣文旅資源,推介會上,龍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張紅民做龍山縣文旅推介,副縣長彭紹興為現場隨機抽取的六位幸運觀眾發放龍山文旅大禮包,土家姑娘田劍英現場吹奏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咚咚奎。
推介會現場。
龍山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民族風情濃鬱、歷史文化厚重、紅色文化富集、區域優勢明顯。
龍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張紅民做龍山文旅推介。
龍山是裡耶秦簡出土之地,2002年,裡耶古城出土的38000多枚秦簡,內容涵蓋了秦文化、簡牘文化、中國古代廉政文化、中國郵政史、考古與遺址,復活了秦王朝的歷史,是「21世紀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裡耶古城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湖南首批文旅小鎮—秦簡小鎮。景區內平均海拔1200米的八面山被沈從文讚譽為"別一個國度」,八面山形似一艘巨輪,四周絕壁、危峰兀立,山頂地勢平緩,綠草豐茂,是我國南方獨有的高山草場,是滑翔傘、山地自行車、冰雪運動的絕佳場所,是休閒避暑、旅遊度假的勝地,被譽為「南方空中草原」,也被喻為土家族永不沉沒的方舟。
裡耶·八面山景區。(謝明/攝)
國家3A級景區烏龍山大峽谷集溶洞、峽谷、天坑於一體,有惹迷洞、風洞、飛虎洞、鰱魚洞、天坑鼓等溶洞,形成「中國第一洞穴群」,被稱為「世界溶洞博物館」;洛塔地質公園是烏龍山國家地質公園核心景區,這裡石林叢生、溶洞密布、陰河交錯、瀑泉飛瀉,是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科研基地、是我國唯一的「溶窪堵漏建庫」傑作,被譽為「中國南方裸露型巖溶的典型代表」;佛教聖地太平山森林公園雄奇險峻,是土家族、苗族豐富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縮影,曾經是武陵地區最大的宗教聖地。烏龍山大峽谷和洛塔地質公園也是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土家姑娘田劍英現場吹奏咚咚奎
龍山是土家族發源地,是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示範區,素有「土家族原生態文化博物館"之稱,土家族織錦技藝、土家族擺手舞等6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土家族擺手舞之鄉、織錦之鄉、打溜子之鄉、舍巴日之鄉、三棒鼓之鄉」等國字號品牌,有5個國家歷史文化名村、21個中國傳統村落、6個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湖南最美鄉村-惹巴拉,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習俗天然展覽館。
龍山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賀龍、任弼時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帶領紅二六軍團在龍山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茨巖塘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湖南省「瀟湘紅八景」。
今年7月,龍山裡耶、惹巴拉、烏龍山大峽谷、太平山、茨巖塘五大景區全面開放,標誌著龍山縣全域旅遊模式正式開啟,龍山正在著力打造和推介獨具魅力和特色的「激情之旅、浪漫之旅、文化之旅、鄉愁之旅」等旅遊產品,尤其是裡耶八面山景區完成星雲居星空帳篷酒店、八面山居特色民宿、高山雲海野奢型房車酒店等項目建設,一系列配套娛樂設施和服務設施逐漸建設完成,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八面山居·雲頂房車酒店。(彭傑/攝)
推介會上,龍山縣推出「土家探源之旅」「秦風楚韻之旅」「紅色追憶之旅」「科考探險之旅」四條精品旅遊線路。
龍山縣副縣長彭紹興為幸運觀眾贈送龍山文旅大禮包。
廣州市文旅廣電局副局長歐彩群,長沙市文旅廣電局黨組成員郭學穩,龍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張紅民,副縣長彭紹興,龍山縣文旅廣電局、縣文旅集團、裡耶旅投公司和長沙市、廣州市文旅企業、旅行社參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