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來自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的徒步愛好者,現在我們向著西藏繼續出發。」今年4月20日,靈寶市27歲的小夥子荊洋洋背著背包,從靈寶出發一路向西,獨自開始了他的徒步之旅。沒曾想,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停下來。幾個月時間裡,他邊徒步邊打工,途徑陝西、甘肅、青海等省份,接下來將到達目的地西藏。風餐露宿、雙腳磨破,不管颳風下雨,還是路遇險情,都擋不住荊洋洋的前行腳步。
今年27歲的荊洋洋,家住靈寶市蘇村鄉。只有初中文化的荊洋洋,14歲便外出當學徒、打工,做過工人、做過銷售,還開過寵物店。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所在的工廠遲遲未復工。在家閒著無事的荊洋洋便想出走走。
「當時,就只是單純地想出去走走,沒想到這一走就停不下來了。」荊洋洋告訴記者,他於4月20日從靈寶出發,出發時只帶了一身換洗衣服和一張遮風擋雨的塑料布。
就這樣,他一路向西沿著國道310前行。當走到華山時,荊洋洋遇到了一些徒步愛好者。沒有徒步經驗的他,便開始向徒步愛好者求教。初步掌握了一些徒步經驗的荊洋洋,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徒步去西藏。他告訴記者,「以前覺得西藏太遙遠了,不敢走,這次終於下定決心。」隨後,他便規劃了自己的路線,沿著國道310一直往西,途徑西安市、蘭州市、西寧市,最終到達拉薩布達拉宮。
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家人和朋友時,遭到了全票反對。「這麼遠的路,人生地不熟的,會不會有危險啊!」家人和朋友最擔心的是他的安全問題。荊洋洋說,為了說服家人和朋友,他羅列了各種前往西藏徒步者的經歷以及一路上的無限風光、民俗風情……大家漸漸接受了他要徒步進藏的想法。
昨日,記者與荊洋洋取得聯繫,他已到青海省境內,正徒步於崑崙山下,距離拉薩還有幾百公裡。
考慮到此次徒步進藏之旅距離長、時間久,荊洋洋考慮自製一輛手拉「房車」。可是由於路途花銷較大,身上基本沒有什麼積蓄,步行至蘭州時,荊洋洋決定打工掙錢造車。他找了一家鋁合金加工廠,經過40餘天的打工時間,在工友的幫助下,造了一輛「房車」。通過視頻,記者看到「房車」,這輛「房車」是一個1米多見方的鐵皮箱子加上兩個軲轆,外加遮陽棚、手把。「這輛車是我自己設計,和朋友一起焊接的,有了它,吃飯、睡覺都不成問題,可以省下不少錢。」提起自己的傑作,荊洋洋侃侃而談。
在「房車」裡,不僅有新買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小型液化氣,還有鍋碗瓢盆、四季衣服等。「有了『房車』後,基本上是自己生火做飯,早上水煮麵條,中午炒個小菜。『房車』連同生活用品得有幾百斤重,在平路上行駛沒什麼問題,上坡時就非常吃力。」荊洋洋告訴記者,現在徒步在高原地區,由於一直處於爬坡路段,加之氣壓較低,每天只能徒步10餘公裡。
荊洋洋告訴記者,他引以為傲的是將三門峽元素「函谷關」做成了海報,貼在「房車」最顯眼的位置,吸引了沿途很多人的關注。「帶著三門峽元素、靈寶元素徒步,我的旅行將更有意義。」荊洋洋告訴記者,作為一個三門峽人,外出旅行或在外地打工的日子,他時刻不忘為家鄉代言。在荊洋洋的抖音號裡,記者看到他發的一些視頻,國道上路碑傾倒,他和沿途的同伴共同將路碑扶起,並重新栽好;路遇無人區環衛工獨自在清掃,他會將他僅有的一些乾糧與環衛工分享……
這一路風景很美,但都不及人情溫暖,途中有親切的村民贈給他當地的小吃,囑咐他注意安全。「我想這就是旅行的意義,沒有城市高樓的禁錮,沒有冷冰冰的利益衝突,人性中的友善會在不經意間感動到你。」荊洋洋向記者講述,去西藏這一路,有很多跑貨車的司機都是河南老鄉,看到他車上寫著「河南」字樣和函谷關的海報,司機師傅都會停下來送他幾瓶飲料和方便麵,叮囑他路上注意安全;有的自駕遊遊客,看到他一路艱辛地拉著「房車」爬坡,都會停下來問他需不需要幫助,也會把車上的一些物品送給他。
路上,荊洋洋還遇到一位和他一樣徒步到西藏的洛陽驢友,他們一路互相鼓勵、互相幫助。談及這幾個月徒步的經歷,荊洋洋感嘆:徒步就跟人生一樣,不能一直加速趕路,這樣一會兒就會腿酸、抽筋,要跟著呼吸的節奏,循序漸進地慢慢來,時不時還要停下來休息片刻,欣賞沿途的風景。有時驢友豎起大拇指,鼓勵他加油等,這種自然溫情的回歸,讓他很享受,也讓他堅信人只要有目標,就要努力去達成,不能因一點兒痛苦就放棄。
來源:黃河時報掌上金三角